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阿諾史瓦辛格版哈姆雷特
Schwarzenegger is HAMLET
為了這段我看完整部《最後魔鬼英雄》
莎士比亞 (其實沒有關係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原名《Last Action Hero》,出自《終極警探》導演John McTiernan,八零年代肌肉動作片走到極致的自嘲大作,把所有俗濫設定都提升到宇宙俗濫的境界。很多橋段讓人忍不住大叫「這個我看過」(《恐怖角》!《羅馬假期》!《荒野大鏢客》!……還有柏格曼???),從滑進來的片頭畫面一路耍帥,讓Jack Slater下車頂剛好可以從腳往上拍的設計太過份了。第一次有被阿諾史瓦辛格帥到,而且他在這部意外很溫情??就像Danny說的不敗老少組合,Danny是標準八零年代電影裡的小孩,笑容和講話調調超可愛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最末段其實可以寫得在騙觀眾眼淚一點(至少如果讓Slater把電影當家庭錄影帶回憶我八成會哭),但考慮到這是一部在講動作片之死還有肯定它的價值的份上,最後讓電影院復活確實是比街上爆炸還要震撼的一幕。它肯定的是電影院、傳說、商業娛樂電影的魔法,就像(真的)阿諾史瓦辛格在電影裡說的:「好的故事、情感、深度、層次」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我只是個虛幻的英雄,Danny,你還有一段真實的人生。」
「但對我來說,你是真實的……」
這絕對是,而且老實說,跟著他們晃了整整兩小時,再扯淡的設定已經貼近心裡,不再只是單純蠢到家的俗套設定了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You cannot go through life nit-picking everything. Come on!"
"...To hell with it."
還有這句我也很愛www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稍微有點可惜的就是沒有連著Danny世界的牆一起破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話說看完《公路之王》(1976,同樣在講電影院之死)來看這部滿微妙的
Danny的第一句話和《公路之王》布魯諾都抱怨過:「電影(的投影)失焦了!」兩部也都可以看到老式的放映機,電影院都瀕臨倒閉,討厭電視節目(《公》可能沒有,但溫德斯的其他作品一再提到),老一輩回憶過往:Vaudeville啟發的娛樂熱情和德國電影產業曾經的輝煌歲月。但在《公》溫德斯批評的是聲光刺激逐漸變成電影的主要訴求,使得電影淪落到嘩眾取寵,正是批評像是《Jack Slater》的電影。十七年後,《最後魔鬼英雄》感悟續集為求注意的浮誇表現,想要拯救動作片類型離開變成笑話的命運。《公》和《最》想要免於電影院或某種類型被持續剝削的心情或許類似,不過《最》想要拯救的東西正是《公》當初批評拉低檔次的東西,就會感覺……或許世界確實在走下坡(不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Danny不喜歡電視感覺也有點是出於「不夠像電影一樣刺激」,但溫德斯討厭電視就是因為討厭廣告化,某方面來說,Danny就是溫德斯擔心的習慣聲光刺激的那代,而那代小孩出於情懷,也對這種東西產生想要保護的感情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順帶一提,看到阿諾史瓦辛格的靴子,動作片的根確實從西部片硬漢就沒啥改變啊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你喜歡的美國硬漢形象以另一種方式被留下來了,溫德斯,你高不高興?(我覺得一言難盡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最》的結尾是換個角度看
《公》的結尾是嘗試改變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