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緒 ✺ 般長義難民
(記錄一下晚點抱怨,慎入)
掰噗~
呱呱
天緒 ✺ 般長義難民
@carrotlina - ===以下為引用,到分隔線為止=== 之前一位網友留言: 「台灣人很奇怪,很...

基本上就是伊利希《去學校化社會》裡面提到的價值測量神話,這個理論在臺灣教育體系一直存在,然後,就,單純只是存在
天緒 ✺ 般長義難民
不要單指臺灣好了,亞洲社會差不多都有社會迷思,伊利希舉了四個:

一、制度化價值神話:學校的制度會為學生帶來進步,只要被動地把進步這件事的責任推給學校就可以了。(然後自己不思進取,開始思考為什麼我累積的知識跟工作上都不一樣。)

二、價值測量神話:在學校考試考很高排名很前面這個人就很棒棒喔。(然後在工作上都是浮雲。)

三、套裝價值神話:只要走完學校的體系流程,你就可以成為很棒棒的人喔。(然後在學校學的專業少說87%沒辦法好好應用在工作上。)

四、永恆進步神話:只要一直給學校體系投錢,一直把學歷上讀,就會一直進步喔。(希望如此。)
天緒 ✺ 般長義難民
所以108課綱才在說要推動實踐教育吧,要求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鼓勵教師將學生培養成自動自發的人,最後再新增一個學習歷程檔案,讓所有班導師都變成二十幾個小朋友的專屬家教。

新的套裝價值

真的是上輩子殺了人這輩子當老師。
天緒 ✺ 般長義難民
順帶一提這個《去學校化教育》大概是一九七零年代的書,根本是當今某地教育的預言書
(某些程度來說,父母年代確實是讀越高成就越高,啊現在就不盡然如此,文理的差距一直在變大,這一直是我不能諒解的現象)
天緒 ✺ 般長義難民
我也不是要這麼嘴,但現實和理想就是不一樣,教育體制也不能一朝一夕就效仿國外,因為意識形態本身就是很難改的東西。
很想說很多對當今政府而言政治不正確的言論,但就此打住,因為我的想法應該會在同溫層之外,但懶得再跟其他人辯論什麼。

就這樣,沒有什麼高見,純粹都是抱怨而已。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