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
@raphael0204
Mon, Feb 28, 2022 7:47 AM
12
202202
二月讀四本
卯✧
@raphael0204
Mon, Feb 28, 2022 7:53 AM
Mon, Feb 28, 2022 7:55 AM
《舊日時光》
陳柔縉
舊日時光
選給自己的年節閱讀,很適合也讀得很開心,我喜歡陳柔縉總是認認真真真心誠意把那個年代的事物仔細寫成親切有趣的內容。我們真的很需要陳柔縉多寫幾本這樣的書。(唉)
本書讀完最大的感慨是林獻堂真是有夠有錢,那個年代花錢才能得到的體驗大概都有林獻堂的名字。和君分享的時候,君說關於林獻堂環遊世界以前的部份,可以補《自治之夢》:
自治之夢: 日治時期到二二八的臺灣民主運動 | 誠品線上
卯✧
@raphael0204
Mon, Feb 28, 2022 8:10 AM
---
《真相製造》
劉致昕
真相製造:從聖戰士媽媽、極權政府、網軍教練、境外勢力、打假部隊、內容農場主人到政府小編 -金石堂
以為整個月都要耗在這本書上了,緩慢地在月中讀完。花了很多時間消化每一小節每一小節都會產生的焦慮,很擔心臺灣的章節自己會讀不過去,不過臺灣的部份反而出乎意料之外地好讀。我很喜歡政府小編的那個章節,公務員的擔憂反而讓我感到很安心。
本書切入得很快,大致上是從全世界都正在面臨假新聞的危機為前提出發,展開寫作。因為這樣的緣故,本書的立場和方向都很明確,我想提出一個小小的補充,就是可能有人會覺得不是都說言論自由和多元意見嗎,那為什麼我相信的事不能被當作「多元」的其中一種,就要被當作「另類事實」和「假新聞」來看待、甚至是否定呢。
卯✧
@raphael0204
Mon, Feb 28, 2022 8:41 AM
如果我們都想被「多元」所包容,那麼我們就不能讓這個「多元」的彈性消失。我相信的這件事是否鼓勵我展開新的認識,還是告訴我不用再認識其他的說法也沒關係?接受「不用認識其他的說法也沒關係」,並以這樣的概念來對待他人,很有可能會陷入將人直接分為敵或友的簡化判斷之中。但是正像本書所呈現的,假新聞的「製造者」就有很多面貌,動機不同,目的不同,過的生活也不同。沒有人能夠被以單一的形象概括認識,這樣的人的複雜和厚度,就是「多元」的體現。或者說,正是因為多元的概念,我們才有辦法以複雜和具有厚度的狀態被他人認識。如果我們都不想被簡化地認識,守著「不用認識其他的說法也沒關係」的概念大概沒有幫助,甚至會對多元這個概念造成危害。
卯✧
@raphael0204
Mon, Feb 28, 2022 8:41 AM
Mon, Feb 28, 2022 8:43 AM
當然要一直懷抱這樣的意願和能量非常不容易,因此同溫層格外重要。讓心有休息的地方,適時地和同溫層取暖,照顧好心理的衛生,才能好好地面對每天都海量而來的資訊。
卯✧
@raphael0204
Mon, Feb 28, 2022 8:53 AM
Mon, Feb 28, 2022 8:55 AM
---
《怪》
宮部美幸
怪(全新翻譯‧專文解說)
我一直很喜歡宮部美幸的時代小說,呈現出來的江戶風情,以及不可知還作為「常理」的那種啟蒙之前的氛圍都非常迷人。我喜歡宮部並不試圖為那個時代除魅。這本說是恐怖故事集,恐怖的部份真的蠻恐怖的,對人性的拿捏也很精準。有幾篇我覺得比較草率,看了一下好像後來還有發展後續,可能讀了後續閱讀體驗會比較好吧。但作為讀完《真相製造》的休息,整體而言還是很開心。
不過我挑了幾個錯字,好像還有名字的誤植,這本是全新翻譯的說,還真希望能夠好好地被校定。
卯✧
@raphael0204
Mon, Feb 28, 2022 9:07 AM
Mon, Feb 28, 2022 9:09 AM
---
《片斷人間》
岸政彥
片斷人間:貓、酒店公關與乘夜行巴士私奔的女子,關於孤獨與相遇的社會學 - 岸 政彦 | Readmoo ...
怎麼會這麼喜歡~作者開宗明義地說這是「無法被收納進任何地方的片段」,組不成論述、寫不成什麼有結構的文章,但是這些溢出的、無法定義的、「多的」段落非常鮮活,因此想要好好地記錄下來。因為這樣的出發點,很多章節的確感覺沒頭沒尾的,提出來的問題沒處理或回應,但完全感覺得到作者受到的觸動,以及那些用自己的方式活在世界上的人的輪廓。並不是那種獵奇的眼光,也不是為了陳述艱澀的學術理論或知識。我認為這正是體現了「意識到自己的有限以及他人的複雜與厚度」的一本書。
放的是電子書的連結,但我的是實體書。排版、行距字級都很親切,從形式到內容都十分溫暖。
卯✧
@raphael0204
Mon, Feb 28, 2022 9:21 AM
---
最後,關於這陣子烏俄的消息,我一直想起馮內果的《第五號屠宰場》:
第五號屠宰場 (第3版) | 誠品線上
也推薦大家可以讀讀看。
卯✧
@raphael0204
Mon, Feb 28, 2022 9:24 AM
---
@raphael0204 - #202201 小記這個月看的六本書~
一月的紀錄噗
載入新的回覆
二月讀四本
選給自己的年節閱讀,很適合也讀得很開心,我喜歡陳柔縉總是認認真真真心誠意把那個年代的事物仔細寫成親切有趣的內容。我們真的很需要陳柔縉多寫幾本這樣的書。(唉)
本書讀完最大的感慨是林獻堂真是有夠有錢,那個年代花錢才能得到的體驗大概都有林獻堂的名字。和君分享的時候,君說關於林獻堂環遊世界以前的部份,可以補《自治之夢》:
《真相製造》劉致昕
以為整個月都要耗在這本書上了,緩慢地在月中讀完。花了很多時間消化每一小節每一小節都會產生的焦慮,很擔心臺灣的章節自己會讀不過去,不過臺灣的部份反而出乎意料之外地好讀。我很喜歡政府小編的那個章節,公務員的擔憂反而讓我感到很安心。
本書切入得很快,大致上是從全世界都正在面臨假新聞的危機為前提出發,展開寫作。因為這樣的緣故,本書的立場和方向都很明確,我想提出一個小小的補充,就是可能有人會覺得不是都說言論自由和多元意見嗎,那為什麼我相信的事不能被當作「多元」的其中一種,就要被當作「另類事實」和「假新聞」來看待、甚至是否定呢。
《怪》宮部美幸
我一直很喜歡宮部美幸的時代小說,呈現出來的江戶風情,以及不可知還作為「常理」的那種啟蒙之前的氛圍都非常迷人。我喜歡宮部並不試圖為那個時代除魅。這本說是恐怖故事集,恐怖的部份真的蠻恐怖的,對人性的拿捏也很精準。有幾篇我覺得比較草率,看了一下好像後來還有發展後續,可能讀了後續閱讀體驗會比較好吧。但作為讀完《真相製造》的休息,整體而言還是很開心。
不過我挑了幾個錯字,好像還有名字的誤植,這本是全新翻譯的說,還真希望能夠好好地被校定。
《片斷人間》岸政彥
怎麼會這麼喜歡~作者開宗明義地說這是「無法被收納進任何地方的片段」,組不成論述、寫不成什麼有結構的文章,但是這些溢出的、無法定義的、「多的」段落非常鮮活,因此想要好好地記錄下來。因為這樣的出發點,很多章節的確感覺沒頭沒尾的,提出來的問題沒處理或回應,但完全感覺得到作者受到的觸動,以及那些用自己的方式活在世界上的人的輪廓。並不是那種獵奇的眼光,也不是為了陳述艱澀的學術理論或知識。我認為這正是體現了「意識到自己的有限以及他人的複雜與厚度」的一本書。
放的是電子書的連結,但我的是實體書。排版、行距字級都很親切,從形式到內容都十分溫暖。
最後,關於這陣子烏俄的消息,我一直想起馮內果的《第五號屠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