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
202201
小記這個月看的六本書~
卯✧
《不是看手機的時候》吉本芭娜娜
不是看手機的時候: 小魚腥草和不思芭娜 | 誠品線上

讀跨年的書,我前幾年會為了避免連續選重覆作家的作品當年度選書,把一些我知道自己大概會很喜歡的書安排在跨年的時段讀。不過這本不是為了這個目的安排的。
去年開始陸陸續續看了一些吉本芭娜娜的書,從雜記開始也主要是讀日記類的雜記,讀了一本小說,讀到這本就覺得,不能說不喜歡吉本芭娜娜,但我可能在根本的觀念上和她有一些歧異在,因此沒有辦法完全投入和認同她營造出來的東西。不過她對寫作的熱忱跟認真都很值得敬佩。快讀完的時候覺得可以休息一下,暫時先不繼續看她的作品。
卯✧
---
《就算牠沒有臉》黃宗慧/黃宗潔
就算牠沒有臉:在人類世思考動物倫理與生命教育的十二道難題

我讀過黃宗慧2018出的《以動物為鏡》,黃宗潔2017也出過一本《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姐妹兩人原本都覺得沒什麼好再寫的了,但這本是以對話的形式組成的文集,一人拋出了議題,另一人再回應,激盪出更多視野和想法,我覺得都很有參考價值。
我其實也理解對動物不需要投入太多同理的想法,但對我來說,比起抱持著單一的觀點,對一件事能夠擁有多元的想法是比較好的。我也會很希望知道,如果我想站在不同的立場去想這件事、我可以怎麼想。推薦對動保議題也有這樣想法的朋友可以讀讀看。
卯✧
---
《北海道的春天吹馬糞風》李道道
北海道的春天吹馬糞風 -金石堂

圖書館借的,只是想看看人寫北海道生活,的確也就是這樣記錄四季變化的書寫,文筆流暢不刻意,中規中矩,沒什麼格外驚豔的部份。
另外是前面的部份有個篇章談女兒到北海道生活後都在外頭玩,曬得黑黑的總被認為是男生。作者有很多「好好的一個女生明明也穿著裙子怎麼會被認為是男生」之感慨,看得我比較不舒服,不過就這一小段,其餘部份的趣味就是趣味,不會有那種要放棄一些心裡的底線才笑得出來的感覺。
卯✧
---
《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西格麗德.努涅斯(Sigrid Nunez)
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摯友》作者好評新作】

看到小道消息上群友推,因為一句「喜歡張亦絢的話應該也會喜歡」,以及書中寫的友人可能是桑塔格,逛書店的時候看到就買了。我當時狀況不太好讀不太下書,這本很好進入狀況,一個晚上就讀掉三分之一,過程也很舒適。
主題大概就是死亡及這件事所引發的效應,誠實真摯,舉重若輕。那種隱隱有點不爽的語氣呼應了死亡之重大所引發的無力感,也讓人感受到這就是生者的能量。另外我很喜歡結尾的經營。
卯✧
---
《打擊線上》徐錦成 主編
打擊線上──台灣棒球小說風雲(增訂新版) | 九歌文學誌

我有開一噗記錄讀完之後的一些想法
@raphael0204 - 兩度想直接把書拿去還,續借了一次,竟然看完了。
不是很順利,前半部份那種十分陽剛的寫法有時候對我來說也很不友善。還是有讀到一些喜歡的,不過後來想起來那些讓我不喜歡的部份真是越想越不喜歡,希望未來台灣的棒球或棒球文學都可以避免往那樣的方向發展。
卯✧
---
《可能的花蜜》林婉瑜
可能的花蜜(十周年精選加新作典藏版),林婉瑜

我手上的是從群友大口那裡收的2011馥林文化的版本,連結是尖端的新版。
在這之前我讀過林婉瑜的《那些閃電指向你》和《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都還蠻喜歡的,這本在goodreads上看星數好低,但還是蠻好奇。第一篇〈可能的花蜜〉覺得還不錯呀,殊不知整本就只感覺這篇還不錯了。我沒有特別去查所謂「書寫台北」的來歷,但這本所謂的書寫台北,雖然陳大為說這本詩集「有別於過去制式化的都市詩原罪書寫,也沒有套用文化理論的思考框架,林婉瑜用最真實的生命歷程和感動,展示了一座完全屬於她自己的台北。」(p.142),
卯✧
但我也不感覺這本詩集有讓我感受到這是「林婉瑜的台北」。不如說更接近「從個人感受出發,就會得到這樣的台北」。換句話說,我並沒有從這本詩集寫出的所謂台北經驗裡感受到「林婉瑜」。陳義芝舉出的那些「慧心的詩行」,不得不說反而是我覺得很刻意要加入個人感的書寫。讀了三分之一就知道整本詩集的調性,最後也沒有超出我的預期。
卯✧
---
最後跟大家分享我選給自己春節閱讀的書!
《舊日時光》陳柔縉
舊日時光 - 陳柔縉 | Readmoo 分享書
看了幾篇就已經十分喜歡,覺得果然很適合春節的時候讀 那麼在這裡祝大家身心健康,新春快樂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