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說
Tue, Feb 15, 2022 6:56 AM
53
4
狼人
靈感筆記
「即使是內心純潔、每晚禱告的人,每逢烏頭盛開、秋月明亮,也可能化身為狼。」──《狼人》
和朋友看了黑白電影《狼人》,以及後來翻拍的《狼嚎再起》,忍不住想:我會怎麼改編這個故事?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說
Tue, Feb 15, 2022 6:57 AM
先簡單介紹一下兩部電影的劇情與結局:
《狼人》(The Wolf Man,1941)
在兄長打獵意外身亡後,約翰‧塔伯爵士的次子賴瑞從美國返回英國,與父親重建關係。他愛上經營古董店的關,當晚造訪羅姆人營地時遭狼人攻擊,賴瑞殺死了狼人,卻身受詛咒。最終,在月夜化為狼人的賴瑞試圖攻擊關。塔伯爵士不得不用銀狼首手杖多次重擊狼人。賴瑞死後變回原形,總算擺脫詛咒。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說
Tue, Feb 15, 2022 6:57 AM
《狼嚎再起》(The Wolfman,2010)
勞倫斯‧塔伯受兄弟的未婚妻關所託,返鄉調查兄弟死因,卻在羅姆人營地遭狼人咬傷。雖然與關產生情愫,無奈他已是狼人。最終勞倫斯發現幼年喪母、兄弟慘死的真相:他的父親約翰爵士是狼人。父子倆以狼人形態決鬥,約翰身亡。勞倫斯咬傷警探,追著關進入森林,在關的哀求下認出了她。眼看追兵將至,關以銀彈射殺勞倫斯,讓他透過死亡從詛咒解脫。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說
Tue, Feb 15, 2022 6:57 AM
《狼人》開創了狼人透過「咬傷」傳染,以及「銀器」能殺死狼人的傳統。這些元素影響了之後的狼人故事,深入人心,只不過銀器變成「銀子彈」,時間點「烏頭盛開、秋月明亮之際」變成「滿月」。
《狼嚎再起》則是舊酒裝新瓶,加入更多血腥和動作戲、調整人物關係,傳染勞倫斯的狼人也從《狼人》裡的羅姆人變成他自己的父親──道道地地的英國紳士,約翰‧塔伯爵士。
《狼人》畢竟是八十年前的黑白片,姑且不談故事與節奏優劣。《狼嚎再起》作為近代改編,劇本方面實在可惜。不僅故事處理得不好,人物尤其扁平,浪費了一些有趣的新概念(譬如狼人不是外地人,而是位英國紳士──雖然英國原生的狼幾世紀前就滅絕了)。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說
Tue, Feb 15, 2022 6:58 AM
Tue, Feb 15, 2022 7:35 AM
看完這兩部電影後,和朋友聊起了劇情有哪些遺憾與不足,又能如何改編。這邊舉幾個例子來說:
《狼人》的羅姆人女算命師馬列娃,在電影中段哀悼她死去的狼人兒子貝拉,這個段落本能呼應結局,約翰爵士親手弒子後的震驚與哀傷,可惜電影沒有深入討論這塊。
《狼嚎再起》裡,不包含約翰爵士在內,二十五年來唯一知道爵士是狼人的角色,只有他的男僕辛格。可惜辛格在電影後段輕易就死了,對於後續解決約翰爵士可說幾無貢獻。
狼人詛咒的來源也有著仇視異域之人的意象。《狼人》裡咬傷賴瑞的是羅姆人貝拉;《狼嚎再起》咬傷勞倫斯的狼人改成主角親父約翰,但當年約翰會成為狼人,也是年輕時在印度山區旅遊,被狼孩咬傷而致(呃)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說
Tue, Feb 15, 2022 6:58 AM
如果把詛咒的源頭和英國古代大量獵殺野狼的歷史結合,或許會比較好。塔伯家族的祖先可以是因為帶領了一場殘酷的獵殺,使得家族受到大自然的詛咒,往後被迫在人性與獸性間掙扎,體會被獵捕的滋味。
家族詛咒和過往的糾纏,都具有哥德文學元素。人與自然的拉扯,也能呼應科學與迷信的抗爭。祖先與狼在荒原上的戰爭,終究轉移到後代人類子孫的身體上。
或者可以走懸疑路線:究竟狼人是真是假,在兩個版本的電影只有簡略提到,其實也有故事創作的發揮空間。所謂的狼人真是詛咒,或是主角創傷後的可怕想像,適合開放性的結局。
又或者,如果故事改變敘述角度,不再是受詛咒的狼人本身,而是用關的角度去說這個故事,會是怎麼樣的面貌?
(對她來說,塔伯一家應該很詭異吧(艸)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說
Tue, Feb 15, 2022 6:58 AM
「狼人」這個主題,固然是討論人性與獸性之間的掙扎。不過剖開劇情來看,其實這兩部電影(除去令人尷尬的愛情戲),故事核心探討的應該是「父子關係」。
如果是我,會著重父子關係這點,調整原本的故事。維持父子之情冰冷、約翰爵士就是狼人這些設定,但是加強勞倫斯與兄弟(班)的關係探討、將關改為勞倫斯的妻子或未婚妻(如此一來,也不用經歷原作那些尷尬的感情培養)。
「狼人」的意象不再是對外來與迷信的排斥,而是扭曲、壓迫的父子關係。
修改後的故事概念如下: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說
Tue, Feb 15, 2022 6:59 AM
Tue, Feb 15, 2022 7:39 AM
約翰‧塔伯爵士的繼承人班離奇身亡,另一個兒子勞倫斯帶著妻子/未婚妻關返鄉奔喪。
爵士對繼承人一向嚴苛,要求完美,因此與兩位兒子的關係複雜。勞倫斯自幼與父親感情不睦,年輕時就逃離家園、打造自己的新生活,如今事業和婚姻都很順利。
勞倫斯實在不願返鄉重見父親,但他心裡畢竟對班有愧。當年他如果說服班一起逃家,而不是把班留在父親身邊,繼續承受家中扭曲嚴苛的環境,班是否會有不同的結局?
約翰爵士為喪子哀痛,但即使勞倫斯回家了,也不打算讓他好過,不斷用班的死責怪勞倫斯,在他內疚的傷口抹鹽。
眼看勞倫斯的未來充滿希望,約翰爵士感到嫉妒與厭惡,也逐漸將自己對完美繼承人的狂熱轉移到勞倫斯身上。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說
Tue, Feb 15, 2022 6:59 AM
勞倫斯懷著對班的愧疚,加上發現殺死班的竟是一顆銀彈,讓他決定著手調查班的死因。
他得知班在死前曾想離家,懷疑冷血的父親無法接受,因此謀殺了班。為了證明父親為真兇,勞倫斯繼續追查線索,卻在此時遭到狼人攻擊,身受詛咒。
最終,事情的真相揭曉,比勞倫斯想像得更殘忍:約翰就是狼人,為了阻止班離家,不惜咬傷兒子,讓班也承受詛咒。班不願變成和父親一樣的怪物,選擇用銀彈自盡。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說
Tue, Feb 15, 2022 6:59 AM
Tue, Feb 15, 2022 7:00 AM
至於這個故事該如何結局,我是希望這裡的勞倫斯能在解除詛咒的同時也活下來,去過他想要的新人生。這樣才是對父親最有力的報復,也終於能擺脫家族的陰影。
不過朋友覺得勞倫斯還是得死,塔伯家族再也不留世上。這點我們討論了一會。姑且能讓我願意讓步的條件只有:如果勞倫斯有孩子,而他堅決不讓父親再謀害下一代,選擇為子犧牲而死(呼應父親殺害班的部分)。如果是這樣的條件,我可以接受勞倫斯死去。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說
Tue, Feb 15, 2022 7:00 AM
以上就是看完電影後整理的一些想法,記錄在這裡。每個人對怪物故事的觀點與詮釋各有不同,至少這是我想看到的《狼人》改編方向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說
Tue, Feb 15, 2022 7:03 AM
Tue, Feb 15, 2022 12:32 PM
最後記錄一下噗首的台詞翻譯和英文原文:
「即使是內心純潔、每晚禱告的人,每逢烏頭盛開、秋月明亮,也可能化身為狼。」
"Even a man who is pure in heart, and says his prayers by night; May become a wolf when the wolfsbane blooms and the autumn moon is bright."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fish_ivy
Tue, Feb 15, 2022 9:51 AM
改編的版本好棒啊
(對勞倫斯來說,父親就是壓迫他的「怪物」)
話說2010電影版真的可惜
明明概念不錯,成果卻差強人意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說
Tue, Feb 15, 2022 12:29 PM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 謝謝你喜歡!!!
記得當年我還很期待2010年版,結果相當失望QQ應該是因為幕後歷經多次改換導演和編劇所致(聽說當年還補拍了幾個月),感覺電影公司抓不準《狼人》改編的方向,最後才變成這樣
載入新的回覆
「即使是內心純潔、每晚禱告的人,每逢烏頭盛開、秋月明亮,也可能化身為狼。」──《狼人》
和朋友看了黑白電影《狼人》,以及後來翻拍的《狼嚎再起》,忍不住想:我會怎麼改編這個故事?
《狼人》(The Wolf Man,1941)
在兄長打獵意外身亡後,約翰‧塔伯爵士的次子賴瑞從美國返回英國,與父親重建關係。他愛上經營古董店的關,當晚造訪羅姆人營地時遭狼人攻擊,賴瑞殺死了狼人,卻身受詛咒。最終,在月夜化為狼人的賴瑞試圖攻擊關。塔伯爵士不得不用銀狼首手杖多次重擊狼人。賴瑞死後變回原形,總算擺脫詛咒。
勞倫斯‧塔伯受兄弟的未婚妻關所託,返鄉調查兄弟死因,卻在羅姆人營地遭狼人咬傷。雖然與關產生情愫,無奈他已是狼人。最終勞倫斯發現幼年喪母、兄弟慘死的真相:他的父親約翰爵士是狼人。父子倆以狼人形態決鬥,約翰身亡。勞倫斯咬傷警探,追著關進入森林,在關的哀求下認出了她。眼看追兵將至,關以銀彈射殺勞倫斯,讓他透過死亡從詛咒解脫。
《狼嚎再起》則是舊酒裝新瓶,加入更多血腥和動作戲、調整人物關係,傳染勞倫斯的狼人也從《狼人》裡的羅姆人變成他自己的父親──道道地地的英國紳士,約翰‧塔伯爵士。
《狼人》畢竟是八十年前的黑白片,姑且不談故事與節奏優劣。《狼嚎再起》作為近代改編,劇本方面實在可惜。不僅故事處理得不好,人物尤其扁平,浪費了一些有趣的新概念(譬如狼人不是外地人,而是位英國紳士──雖然英國原生的狼幾世紀前就滅絕了)。
《狼人》的羅姆人女算命師馬列娃,在電影中段哀悼她死去的狼人兒子貝拉,這個段落本能呼應結局,約翰爵士親手弒子後的震驚與哀傷,可惜電影沒有深入討論這塊。
《狼嚎再起》裡,不包含約翰爵士在內,二十五年來唯一知道爵士是狼人的角色,只有他的男僕辛格。可惜辛格在電影後段輕易就死了,對於後續解決約翰爵士可說幾無貢獻。
狼人詛咒的來源也有著仇視異域之人的意象。《狼人》裡咬傷賴瑞的是羅姆人貝拉;《狼嚎再起》咬傷勞倫斯的狼人改成主角親父約翰,但當年約翰會成為狼人,也是年輕時在印度山區旅遊,被狼孩咬傷而致(呃)
家族詛咒和過往的糾纏,都具有哥德文學元素。人與自然的拉扯,也能呼應科學與迷信的抗爭。祖先與狼在荒原上的戰爭,終究轉移到後代人類子孫的身體上。
或者可以走懸疑路線:究竟狼人是真是假,在兩個版本的電影只有簡略提到,其實也有故事創作的發揮空間。所謂的狼人真是詛咒,或是主角創傷後的可怕想像,適合開放性的結局。
又或者,如果故事改變敘述角度,不再是受詛咒的狼人本身,而是用關的角度去說這個故事,會是怎麼樣的面貌?
(對她來說,塔伯一家應該很詭異吧(艸)如果是我,會著重父子關係這點,調整原本的故事。維持父子之情冰冷、約翰爵士就是狼人這些設定,但是加強勞倫斯與兄弟(班)的關係探討、將關改為勞倫斯的妻子或未婚妻(如此一來,也不用經歷原作那些尷尬的感情培養)。
「狼人」的意象不再是對外來與迷信的排斥,而是扭曲、壓迫的父子關係。
修改後的故事概念如下:
爵士對繼承人一向嚴苛,要求完美,因此與兩位兒子的關係複雜。勞倫斯自幼與父親感情不睦,年輕時就逃離家園、打造自己的新生活,如今事業和婚姻都很順利。
勞倫斯實在不願返鄉重見父親,但他心裡畢竟對班有愧。當年他如果說服班一起逃家,而不是把班留在父親身邊,繼續承受家中扭曲嚴苛的環境,班是否會有不同的結局?
約翰爵士為喪子哀痛,但即使勞倫斯回家了,也不打算讓他好過,不斷用班的死責怪勞倫斯,在他內疚的傷口抹鹽。
眼看勞倫斯的未來充滿希望,約翰爵士感到嫉妒與厭惡,也逐漸將自己對完美繼承人的狂熱轉移到勞倫斯身上。
他得知班在死前曾想離家,懷疑冷血的父親無法接受,因此謀殺了班。為了證明父親為真兇,勞倫斯繼續追查線索,卻在此時遭到狼人攻擊,身受詛咒。
最終,事情的真相揭曉,比勞倫斯想像得更殘忍:約翰就是狼人,為了阻止班離家,不惜咬傷兒子,讓班也承受詛咒。班不願變成和父親一樣的怪物,選擇用銀彈自盡。
不過朋友覺得勞倫斯還是得死,塔伯家族再也不留世上。這點我們討論了一會。姑且能讓我願意讓步的條件只有:如果勞倫斯有孩子,而他堅決不讓父親再謀害下一代,選擇為子犧牲而死(呼應父親殺害班的部分)。如果是這樣的條件,我可以接受勞倫斯死去。
「即使是內心純潔、每晚禱告的人,每逢烏頭盛開、秋月明亮,也可能化身為狼。」
"Even a man who is pure in heart, and says his prayers by night; May become a wolf when the wolfsbane blooms and the autumn moon is bright."
(對勞倫斯來說,父親就是壓迫他的「怪物」)
話說2010電影版真的可惜
明明概念不錯,成果卻差強人意
記得當年我還很期待2010年版,結果相當失望QQ應該是因為幕後歷經多次改換導演和編劇所致(聽說當年還補拍了幾個月),感覺電影公司抓不準《狼人》改編的方向,最後才變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