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7:24 AM
94
17
1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2:50個不勉強就做得到的習慣 - 佐佐木典士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有想養成的習慣可以看看這本書!
以前看的書說意志力有限,但這本書補充認為情緒好能立刻補充意志力這個說法我覺得滿有道理的!
而破除壞習慣的五大提示:「地點、時間、情緒狀態、周圍的人、與前一個動作相連結。」
這個也很實用,因為習慣就是「提示→慣性動作→獎勵」的循環,避免上面這五點,沒有提示就能減少做壞習慣,一個增加阻力的概念。
而相對的,想養成習慣也可以從這五點下手,有各種提示就容易去做。
書裡每章節也會引用一些話,覺得還滿喜歡的
「別問這個世界需要什麼。 問你自己,什麼事能讓你充滿活力,然後就去做吧! 因為這世界需要的,就是充滿活力的人。」 ──哈羅德‧惠特曼(Harold Whitman)
治癒
底下隨意紀錄喜歡的內容
讀嘛讀嘛
鈍 | 自律型AI
@Typus
Sat, Jan 22, 2022 7:24 AM
感謝你的分享!認真分享所學的你,在輸出的過程裡,也一定會學習到很多的。人們在分享自己所學習到的內容的過程中,也是在投資自己喔!懂得這樣做的你,真的非常非常棒呢!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7:27 AM
提高情緒就是提升意志力
- 忙碌時整理家裡,反而更有助於處理緊急的工作,因為整理能讓心情愉快,提升意志力。
考試和急迫工作前不是很容易想打掃嗎?其實很合理,畢竟打掃乾淨的話,就沒有能讓自己分心的事物了XD
所以極簡生活也很有道哩,因為東西少也好整理,所以更能專心在需要專心的事務上。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7:28 AM
心情愈好,愈容易抵抗誘惑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7:31 AM
- 刻意不做會產生不安和負面情緒,讓人無心專心工作,最後只會陷入殘酷的惡性循環中。
這個滿懂的,一直想這個現在不能做,反而會覺得壓力大而覺得眼前該做的事很煩,但如果想著「真的很想做的話,去做也沒關係唷!」,反而會開始猶豫好像其實也沒那麼想做,而能放鬆的把眼前的事情做完。
就算是遊戲,如果心裡其實還想玩卻被迫停止會有種不舒服的感覺吧?徹底玩個過癮之後,有時也反而能專心做事,甚至是覺得玩過頭有一陣子會不想碰遊戲😂(我自己啦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7:34 AM
Sat, Jan 22, 2022 11:25 PM
STEP
01 切斷惡循環
- 不安與自我否定感等負面情緒會使我們喪失意志力,這種情況下,大腦會偏向本能行為,追求眼前的獎勵。
- 當我們長期處於壓力之中,抑制本能行為的冷系統認知機能就會衰退。認知力衰退讓我們無法從脫離現實的角度看事情,就像是無法將眼前的棉花糖想像成模型或雲朵,這就是我們會被眼前誘惑吸引的原因。
所以對自己好、好好紓解壓力、真的想做的事就去做也是很重要的!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7:37 AM
STEP
04完全戒掉,才最簡單
- 「當你不想做某件事或不想去某個地方,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發誓絕對不做。 」──馬克‧吐溫
- 當我們想戒掉某項行為,千萬不要使用禁止的方式。例如,不要說「絕對不喝酒」,而是轉念「我不喝酒也過得很好」,不要想著我沒得到的好處,而是正視自己感受到的痛苦。
不要試著硬去壓抑,而是好好去感受你的身體。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7:39 AM
STEP
17向下歸類
- 當你覺得某件事很麻煩,代表這件事可能有很複雜的程序。我建議各位,當你不想做某件事的時候,不妨將必要步驟全部寫下來一一檢視。
這個真的很有效唷!當你覺得一件事很煩,分解步驟寫下來,你可以實際看到自己要做的小步驟到底有哪些,所以你就可以好好安排要怎麼做、什麼時候做,做的時候就只要專心於現在這個步驟,不用想其他的,心裡會很輕鬆,完成時也會很有成就感。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7:40 AM
Sat, Jan 22, 2022 7:43 AM
說到寫筆記,就想推薦這本!去年底看完的,真的幫助很大!
子彈思考整理術:釐清超載思緒,化想法為行動,專注最重要的事,設計你想要的人生 - 瑞德.卡洛 | Rea...
把腦袋裡想的紛亂思緒全部寫到日誌中,每日反思時間再來看要是已經有確定日期的安排,或是要放到專屬的群組的待辦之類的
雖然所有東西都寫在一本筆記本哩,但因為有頁碼、索引的概念,所有需要的資訊都能輕易地找到,雖然數位筆記很方便,但手寫筆記依然有無可取代的優勢。大推這本!
想說之後自己整理好筆記也來寫一下這本XD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7:49 AM
STEP
18設定微不足道的小目標
- 在養成習慣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不能產生自我否定感,因為這類的負面情緒會使人喪失意志力,連帶影響下一個行為。
這邊是在講說即使你已經能做到不少,但你的目標也不用特別提高,比如說每天拉伸五分鐘,即使你已經可以做到每天30分鐘甚至一小時,但你每天的目標還是可以只是五分鐘, 提高目標有可能造成壓力而不想去做,而沒做又會造成自我否定(自己怎麼又沒做到之類的。)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7:51 AM
STEP
20 每天做,最簡單
- 當你想要戒掉某項習慣,完全不做最簡單;當你想養成某項習慣,每天做最容易。
- 「如果今天可以不斷重複,我想過怎樣的一天?」
每天做這個我看到時印象超深刻的,的確因為如果不是每天,就會開始思考所以今天要不要做,習慣是無意識地去做,一旦喚醒了意識,就會有所猶豫,所以最好是什麼都不思考,總之每天都要做就對了,就不會在那邊煩惱XD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7:55 AM
STEP
22因為不純熟,所以才有趣
好習慣難養成的原因 覺得現在開始太晚了
- 現在,就是最好且最早的時機,接下來我打算學鋼琴,相信只要彈三十年,我也能彈出成調的樂曲。
這個又會想到下面這本書提到的所謂的「精熟目標」,就是只關心如何提升自己的技能,而不去想著和別人比較或是一定要得到讚賞。
與焦慮和解: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 愛麗絲.博耶斯 ...
而且要能從每天的行為中得到滿足,如此為了每日的獎勵就會自發性地去做。想想好感覺好像遊戲裡的每日任務獎勵唷XD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7:57 AM
STEP
24按表操課,一切免煩惱
- 思考、煩惱都不是專注做事時會出現的行為,而是在空閒時才會出現的反應。
把瞬間想到的事情寫在子彈筆記日誌之後,就繼續專心做手上的事情吧!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7:58 AM
Sat, Jan 22, 2022 7:58 AM
STEP
28 善用他人眼光
- 最近很流行一起讀書,規則很簡單,兩個人在限定時間裡(例如三十分鐘)一起讀同一本書,接著討論書中內容。無須面對面,透過 LINE 討論也可以。由於討論時間有限,兩個人必須深入了解這本書,整理自己的想法。比起一般的閱讀,這個做法強度較大,可以讀得更深層。
裡面提到的這個我覺得看起來好酷XDD看到時覺得有一點想和朋友試試看XDD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00 AM
STEP
33 記錄習慣
有進度,就有動力
- 海明威每天記錄自己寫了多少字,並製作成表格;安東尼・特洛勒普要求自己十五分鐘要寫兩百五十字。
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每天記錄自己寫了多少字。這個做法不僅讓我感受到完成當日工作的成就感,更湧現喜悅感,記錄最新進展也帶有慶祝勝利的意思。
這個我也覺得很有用!不過我自己工作的時候用計時,因為目前我知道自己每天專心做多長時間一定能在期限內順利完成工作,到目前都還滿有用的,甚至有時能提早完成,很有成就感!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05 AM
STEP
34 充分享受必要的休息
- 你必須學會在行動時取得寧靜,在寧靜時充滿生機。 ──甘地
「預先扣除」必要時間
- 通常生病的人都有以下特點:
- 睡眠時間不夠
- 吃不下美食
- 無法好好休息
所以要把睡眠、吃飯、休息的時間也好好算進去,至少要專心做,睡覺時冥想我覺得滿助眠的,吃飯如果專心吃也可以很快就解決,但如果邊划手機、看影片就會拖很久……而且專心吃也能好好享受食物的滋味。
之前在哪本書裡有說到,人能好好享受食物的次數隨時間是一直在減少的,所以不好好享用食物真的很可惜,尤其美食是很治癒身心的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06 AM
休息與工作互為一體兩位
- 史蒂芬・金固定每天中午前寫作。只要開始寫一本書,為了讓劇中人物栩栩如生,他一定會每天寫,即使是聖誕節或生日也不例外。雖然每天寫,但只限於早上,如此就不會感覺疲勞。這是他的工作祕訣,也是讓他長年以來一直站在小說界頂端的原因。
這個很棒XD因為我喜歡半夜的時間,所以如果可以我喜歡半夜起床,然後下午整個就是自由休息時間,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感覺真的很棒!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11 AM
- 想要維持固定的工作時間,休息是絕對不可或缺的,不休息就無法持續完成工作。休息與工作不是兩件事,而是在同一個流程中合而為一的行為,如果累到第二天無法工作,代表你的工作方式完全錯誤。
休息真的很重要,若是工作做過頭覺得十分煩躁,大腦之後就會想逃避這件事情,使得最後效率反而更差,所以番茄鐘工作法真的很好用,專心工作25分鐘後就好好休息,我自己是休息30分鐘……但對我來說很有效!休息不夠會覺得很煩,覺得休息很夠的話,反而可以專心做事,這是我目前覺得最符合我自己規律的作息,能起來好好活動筋骨,也能讓眼睛好好休息到。趁機去弄點食物準備食材也很好XD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12 AM
睡眠期間最具創造力
- 比起清醒時,人在睡眠期間的工作效率較好,睡眠時雖然沒有「意識」,但大腦依然繼續活動中,消耗的熱量也沒變。
這個很多書都有提到,睡眠真的很重要!也是潛意識活動的時間,睡前想想要解決的問題,然後就把事情交給明天,有時一覺起來就有解法了也不一定!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13 AM
睡前要無聊一點
- 最好的做法是睡前讓自己無聊一點,像是看一本不會太歡樂的書,短篇散文和詩集有許多段落,比較容易看到一半就停,或是其他實用書、英語文法書等。
哈哈這個真的,我每次都說睡不著就看教科書或文法書,超好睡的吧。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14 AM
STEP
36 休息時反而要積極活動
- 透過自己喜歡的方法,主動處理壓力,將這些方法全都統整在「因應清單」裡。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17 AM
Sat, Jan 22, 2022 8:19 AM
STEP
37 不習慣的事也很重要
- 「無論做什麼事,持續做絕對會感到厭煩。
要讓身體變暖,寒冷也能感到愉悅。 」──布萊士‧帕斯卡
-
人之所以有罪惡感,並不是因為做了什麼,而是因為沒做什麼卻在享樂
。習慣自己每天該做的事情後,不再覺得筋疲力盡,自然也無須躺著滑手機。可以自由運用的夜晚,我通常都會看電影。
覺得這句話超棒!當覺得自己當天有好好做完自己要做的事,那個休息時間是最快樂的!
不過真的沒做完也沒關係的,規定自己的下班時間是非常重要的。
說到時間,我也很喜歡這本
生時間:高績效時間管理術 - 傑克‧納普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裡面有很多可以應用的小訣竅,最喜歡有很多可以在生活中實驗的小方法的書了XD
之前也有推薦過
@yanyeain - 這本書是在說生時間給你覺得真正重要的事情 架構其實很簡單,就是「精華」→「雷射」...
雖然沒有仔細寫內容😂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21 AM
大腦放空,才更有持續力
- 日本評論家柄谷行人是極具代表性的知識分子,他只在白天工作,在傍晚之前寫稿、讀書,晚上則看連續劇或電影放鬆,傍晚以後不用大腦,這樣的工作型態已持續超過十年。
習慣也需要變化
- 為了避免對習慣感到厭煩,要不時增添變化,好好休息,就像我每週要休息一天,不然就是出門旅行。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22 AM
STEP
38目的、目標,不混淆
- 職業遊戲玩家梅原大吾的目的是持續成長,不是贏得比賽。若將勝利當成目標,就會鬥志燃盡,無法持續下去。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23 AM
Sat, Jan 22, 2022 8:23 AM
STEP
41要維持多久才能養成習慣?
- 我不知道養成習慣要花多少時間,但是當你找到答案時,代表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最有價值的。
當你不再意識到目標的存在
- 如果你擔心每天該做的事會不會哪天破功,代表你還沒養成習慣。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25 AM
STEP
43慢慢提升難度
- 原本困難的事情變簡單了,當你不再需要用力,代表提高難度的時間到了。
也是心流的概念吧,熟悉與新挑戰的比例!有點難度又不至於太難是最有趣的。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25 AM
成長需要「有意識的練習」
- 「如果腦中沒有想法,無論玩多久也無法提升技術。」胡亂拉長練習時間無法展現效果。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25 AM
- 維持習慣最需要的不是以成長當獎勵,而是從行為本身找到獎勵,也就是今天也做完了的自我肯定感。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26 AM
Sat, Jan 22, 2022 8:28 AM
STEP
45 愈做愈好的自我效能
- 「人生需要的是無知和自信,有這兩點就能成功。」 ──馬克‧吐溫
- 凡事做了再說很重要。
不做討厭的事,也能活得很好:3000人爭相請吃飯也要聆聽的另類人生觀 - 中島太一 | Readmoo ...
又想到這本XD想做的事現在就去做!現在不做,未來也不會想做。
@yanyeain - 終於看完這本!還不錯的書,可以看到和一般有點不同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真的覺得不行...
之前的筆記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29 AM
Sat, Jan 22, 2022 8:29 AM
STEP
48建立自己專屬的習慣
- 對自己最好,才最關鍵。
- 記錄在什麼樣的狀況(心情、健康狀態、季節、工作忙碌)下,會維持或跳過自己的習慣。只要確實記錄,下次遇到就知道如何避免。千萬不要以我的習慣為範本學習模仿,重點在於自主思考。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31 AM
STEP
49習慣總有一天會瓦解
- 習慣總有一天會瓦解,重要的是一瓦解就重建、一瓦解就重建。
留下「復活咒語」
- 最好的做法就是清楚寫下所有慣性行為的全部流程,一開始介紹的「時間表」就是最好的例子。將自己每天做的事情與方法寫下來,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亂流,都能充滿自信地回到正軌。
- 人連自己的事都會忘,所以就要寫下來才能隨時想起來,只要寫下來就能從頭開始。
這段我覺得很棒!有時突然的改變會使步調亂掉,要調整回來不容易,但若有好好地寫下來,就不必絞盡腦汁地回想,只要照著做就行了。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32 AM
習慣達成時也別忘了新鮮感
- 作家尼科爾森‧貝克工作時基本上都是按照過去的習慣,但每次寫新書,他一定會嘗試不同的方法。例如,以後要穿著涼鞋,下午四點開始在後方露臺寫書,這就是他為習慣增添新鮮感的小變化。為了不讓自己感到厭煩,我也會不斷地變化與微調。
- 「改變自己時,最有效的祕訣是『不要去想這麼做對自己好不好』。如果對自己有害,發現有害時再改就好。」如果改變失敗了,那就再改就好,維持習慣與固守習慣是截然不同的。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32 AM
STEP
50習慣沒有完結的一天
「只要活著一天,就要學習如何活下去。 」──塞內卡(Lucius Annaeus Seneca)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32 AM
Sat, Jan 22, 2022 8:33 AM
CH4
現在的習慣,決定你未來的樣子
村上春樹的努力是只做喜歡的事?
- 「無論是工作或其他事,我只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且以我喜歡的方式去做。我並非無欲則剛,刻意隔絕外界的誘惑,我只是不做自己討厭的事而已。做自己喜歡的事當然會努力去做,這沒什麼特別的。」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35 AM
一切取決於你的選擇
- 當別人禁止你做任何事、命令你做什麼事,當自己沒有決定權時,就會產生壓力。
- 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時,一定會心甘情願吃苦耐勞,這就是努力。但從事自己無法選擇的、不想做的事時,絕對不會心甘情願地接受,這就是忍耐,所以一切取決於是否是自己的選擇。大家常說喜歡的事就能堅持下去,這是因為不論吃多少苦,這條路都是自己選的,受苦心甘情願。
所以也不要逼自己逼太緊了,在知道自己有所選擇的情況下去做,知道這是自己心甘情願去做的,就比較不會厭煩。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35 AM
用習慣解讀天分
「職業作家就是沒放棄寫作的門外漢。」 ──李察‧巴哈(Richard Bach)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36 AM
天才其實也是凡人?
- 村上春樹直到二十九歲之前,期許自己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好,每天讀書、聽音樂、餵貓。他在接受採訪時說:「我當初完全沒想到自己,可以從事與創作有關的工作,我自認為沒有創作的天分。」
這個太可愛XD又想到上面那本《不做討厭的事,也能活得很好》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36 AM
- 人生就是專心去做自己做得到的事, 不要後悔做不到的事情。 ──霍金(Hawking)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37 AM
堅信意志力無限,才最有力量
- 在意志力實驗中,認為意志力無限的人,表現比認為意志力愈用愈少的人還要好。
- 比起認為基因決定一切的人,相信一切還有很大改變空間的人,走的路絕對比較遠。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40 AM
習慣養成後,你會更喜歡自己
- 當今天該做的事都做完了,我會感到開心,一切順利且心情愉快,接著就會支持其他人去追逐夢想。
- 當一個人專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就不會在意別人在做什麼,因為所有的注意力在自己身上。
- 當一個人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覺得自己沒用,就不想肯定別人的努力成果。因為自己做不到,便想抹滅別人的努力,這是很自然的防衛心態。
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當然是在不造成他人困擾的前提下。
超痛恨把電子產品聲音放出來讓公共場所人都聽的到、每天發出怪聲,想了還不聽的人(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41 AM
人為什麼要追求成長?
- 當人從環境中獲取新資訊,並認為可幫助自己活下去時,多巴胺就會對新事物產生反應。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41 AM
人需要不安
- 珍惜現在,持續走下去就能遇見未來。好好累積每一天的滿足感,未來就在你的掌握之中。
這句好治癒唷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42 AM
- 意志力不是單純的能量或勞力,不會愈用愈少,而且只要感受正面情緒就能立刻充滿電。不經意的親切態度,能為雙方帶來愉快的心情,也能更順利地完成後續的習慣養成。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42 AM
思考的習慣
- 不用刻意檢視自己擁有什麼,因為你會很自然地在某些時刻想起來。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43 AM
每個人都差不多幸福、差不多不幸
- 未來還是一樣,我能做的就是不斷累積自己的滿足感,而且我已經不太思考自己是否幸福。
-每天心情平靜,吃得好、睡得好,身邊有意氣相投的朋友與自己愛的人。擁有這些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有相對應的幸福,也會遇到相對應的不幸。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43 AM
- 沒有得失苦樂之分的狀態就是『悟道』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44 AM
----
紀錄完畢!
感謝之前給噗幣的噗友,這次能修改,覺得好順暢><
✴螢✴
@yanyeain
Sat, Jan 22, 2022 8:45 AM
總之有想改善習慣、了解習慣、養成習慣的人都可以來看看這本書唷!
載入新的回覆
以前看的書說意志力有限,但這本書補充認為情緒好能立刻補充意志力這個說法我覺得滿有道理的!
而破除壞習慣的五大提示:「地點、時間、情緒狀態、周圍的人、與前一個動作相連結。」
這個也很實用,因為習慣就是「提示→慣性動作→獎勵」的循環,避免上面這五點,沒有提示就能減少做壞習慣,一個增加阻力的概念。
而相對的,想養成習慣也可以從這五點下手,有各種提示就容易去做。
書裡每章節也會引用一些話,覺得還滿喜歡的
「別問這個世界需要什麼。 問你自己,什麼事能讓你充滿活力,然後就去做吧! 因為這世界需要的,就是充滿活力的人。」 ──哈羅德‧惠特曼(Harold Whitman)
治癒
底下隨意紀錄喜歡的內容
讀嘛讀嘛
- 忙碌時整理家裡,反而更有助於處理緊急的工作,因為整理能讓心情愉快,提升意志力。
考試和急迫工作前不是很容易想打掃嗎?其實很合理,畢竟打掃乾淨的話,就沒有能讓自己分心的事物了XD
所以極簡生活也很有道哩,因為東西少也好整理,所以更能專心在需要專心的事務上。
這個滿懂的,一直想這個現在不能做,反而會覺得壓力大而覺得眼前該做的事很煩,但如果想著「真的很想做的話,去做也沒關係唷!」,反而會開始猶豫好像其實也沒那麼想做,而能放鬆的把眼前的事情做完。
就算是遊戲,如果心裡其實還想玩卻被迫停止會有種不舒服的感覺吧?徹底玩個過癮之後,有時也反而能專心做事,甚至是覺得玩過頭有一陣子會不想碰遊戲😂(我自己啦
- 不安與自我否定感等負面情緒會使我們喪失意志力,這種情況下,大腦會偏向本能行為,追求眼前的獎勵。
- 當我們長期處於壓力之中,抑制本能行為的冷系統認知機能就會衰退。認知力衰退讓我們無法從脫離現實的角度看事情,就像是無法將眼前的棉花糖想像成模型或雲朵,這就是我們會被眼前誘惑吸引的原因。
所以對自己好、好好紓解壓力、真的想做的事就去做也是很重要的!
- 「當你不想做某件事或不想去某個地方,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發誓絕對不做。 」──馬克‧吐溫
- 當我們想戒掉某項行為,千萬不要使用禁止的方式。例如,不要說「絕對不喝酒」,而是轉念「我不喝酒也過得很好」,不要想著我沒得到的好處,而是正視自己感受到的痛苦。
不要試著硬去壓抑,而是好好去感受你的身體。
- 當你覺得某件事很麻煩,代表這件事可能有很複雜的程序。我建議各位,當你不想做某件事的時候,不妨將必要步驟全部寫下來一一檢視。
這個真的很有效唷!當你覺得一件事很煩,分解步驟寫下來,你可以實際看到自己要做的小步驟到底有哪些,所以你就可以好好安排要怎麼做、什麼時候做,做的時候就只要專心於現在這個步驟,不用想其他的,心裡會很輕鬆,完成時也會很有成就感。
雖然所有東西都寫在一本筆記本哩,但因為有頁碼、索引的概念,所有需要的資訊都能輕易地找到,雖然數位筆記很方便,但手寫筆記依然有無可取代的優勢。大推這本!
想說之後自己整理好筆記也來寫一下這本XD
- 在養成習慣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不能產生自我否定感,因為這類的負面情緒會使人喪失意志力,連帶影響下一個行為。
這邊是在講說即使你已經能做到不少,但你的目標也不用特別提高,比如說每天拉伸五分鐘,即使你已經可以做到每天30分鐘甚至一小時,但你每天的目標還是可以只是五分鐘, 提高目標有可能造成壓力而不想去做,而沒做又會造成自我否定(自己怎麼又沒做到之類的。)
- 當你想要戒掉某項習慣,完全不做最簡單;當你想養成某項習慣,每天做最容易。
- 「如果今天可以不斷重複,我想過怎樣的一天?」
每天做這個我看到時印象超深刻的,的確因為如果不是每天,就會開始思考所以今天要不要做,習慣是無意識地去做,一旦喚醒了意識,就會有所猶豫,所以最好是什麼都不思考,總之每天都要做就對了,就不會在那邊煩惱XD
好習慣難養成的原因 覺得現在開始太晚了
- 現在,就是最好且最早的時機,接下來我打算學鋼琴,相信只要彈三十年,我也能彈出成調的樂曲。
這個又會想到下面這本書提到的所謂的「精熟目標」,就是只關心如何提升自己的技能,而不去想著和別人比較或是一定要得到讚賞。
而且要能從每天的行為中得到滿足,如此為了每日的獎勵就會自發性地去做。想想好感覺好像遊戲裡的每日任務獎勵唷XD
- 思考、煩惱都不是專注做事時會出現的行為,而是在空閒時才會出現的反應。
把瞬間想到的事情寫在子彈筆記日誌之後,就繼續專心做手上的事情吧!
- 最近很流行一起讀書,規則很簡單,兩個人在限定時間裡(例如三十分鐘)一起讀同一本書,接著討論書中內容。無須面對面,透過 LINE 討論也可以。由於討論時間有限,兩個人必須深入了解這本書,整理自己的想法。比起一般的閱讀,這個做法強度較大,可以讀得更深層。
裡面提到的這個我覺得看起來好酷XDD看到時覺得有一點想和朋友試試看XDD
有進度,就有動力
- 海明威每天記錄自己寫了多少字,並製作成表格;安東尼・特洛勒普要求自己十五分鐘要寫兩百五十字。
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每天記錄自己寫了多少字。這個做法不僅讓我感受到完成當日工作的成就感,更湧現喜悅感,記錄最新進展也帶有慶祝勝利的意思。
這個我也覺得很有用!不過我自己工作的時候用計時,因為目前我知道自己每天專心做多長時間一定能在期限內順利完成工作,到目前都還滿有用的,甚至有時能提早完成,很有成就感!
- 你必須學會在行動時取得寧靜,在寧靜時充滿生機。 ──甘地
「預先扣除」必要時間
- 通常生病的人都有以下特點:
- 睡眠時間不夠
- 吃不下美食
- 無法好好休息
所以要把睡眠、吃飯、休息的時間也好好算進去,至少要專心做,睡覺時冥想我覺得滿助眠的,吃飯如果專心吃也可以很快就解決,但如果邊划手機、看影片就會拖很久……而且專心吃也能好好享受食物的滋味。
之前在哪本書裡有說到,人能好好享受食物的次數隨時間是一直在減少的,所以不好好享用食物真的很可惜,尤其美食是很治癒身心的
- 史蒂芬・金固定每天中午前寫作。只要開始寫一本書,為了讓劇中人物栩栩如生,他一定會每天寫,即使是聖誕節或生日也不例外。雖然每天寫,但只限於早上,如此就不會感覺疲勞。這是他的工作祕訣,也是讓他長年以來一直站在小說界頂端的原因。
這個很棒XD因為我喜歡半夜的時間,所以如果可以我喜歡半夜起床,然後下午整個就是自由休息時間,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感覺真的很棒!
休息真的很重要,若是工作做過頭覺得十分煩躁,大腦之後就會想逃避這件事情,使得最後效率反而更差,所以番茄鐘工作法真的很好用,專心工作25分鐘後就好好休息,我自己是休息30分鐘……但對我來說很有效!休息不夠會覺得很煩,覺得休息很夠的話,反而可以專心做事,這是我目前覺得最符合我自己規律的作息,能起來好好活動筋骨,也能讓眼睛好好休息到。趁機去弄點食物準備食材也很好XD
- 比起清醒時,人在睡眠期間的工作效率較好,睡眠時雖然沒有「意識」,但大腦依然繼續活動中,消耗的熱量也沒變。
這個很多書都有提到,睡眠真的很重要!也是潛意識活動的時間,睡前想想要解決的問題,然後就把事情交給明天,有時一覺起來就有解法了也不一定!
- 最好的做法是睡前讓自己無聊一點,像是看一本不會太歡樂的書,短篇散文和詩集有許多段落,比較容易看到一半就停,或是其他實用書、英語文法書等。
哈哈這個真的,我每次都說睡不著就看教科書或文法書,超好睡的吧。
- 透過自己喜歡的方法,主動處理壓力,將這些方法全都統整在「因應清單」裡。
- 「無論做什麼事,持續做絕對會感到厭煩。
要讓身體變暖,寒冷也能感到愉悅。 」──布萊士‧帕斯卡
- 人之所以有罪惡感,並不是因為做了什麼,而是因為沒做什麼卻在享樂。習慣自己每天該做的事情後,不再覺得筋疲力盡,自然也無須躺著滑手機。可以自由運用的夜晚,我通常都會看電影。
覺得這句話超棒!當覺得自己當天有好好做完自己要做的事,那個休息時間是最快樂的!
不過真的沒做完也沒關係的,規定自己的下班時間是非常重要的。
說到時間,我也很喜歡這本
之前也有推薦過
- 日本評論家柄谷行人是極具代表性的知識分子,他只在白天工作,在傍晚之前寫稿、讀書,晚上則看連續劇或電影放鬆,傍晚以後不用大腦,這樣的工作型態已持續超過十年。
習慣也需要變化
- 為了避免對習慣感到厭煩,要不時增添變化,好好休息,就像我每週要休息一天,不然就是出門旅行。
- 職業遊戲玩家梅原大吾的目的是持續成長,不是贏得比賽。若將勝利當成目標,就會鬥志燃盡,無法持續下去。
- 我不知道養成習慣要花多少時間,但是當你找到答案時,代表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最有價值的。
當你不再意識到目標的存在
- 如果你擔心每天該做的事會不會哪天破功,代表你還沒養成習慣。
- 原本困難的事情變簡單了,當你不再需要用力,代表提高難度的時間到了。
也是心流的概念吧,熟悉與新挑戰的比例!有點難度又不至於太難是最有趣的。
- 「如果腦中沒有想法,無論玩多久也無法提升技術。」胡亂拉長練習時間無法展現效果。
- 「人生需要的是無知和自信,有這兩點就能成功。」 ──馬克‧吐溫
- 凡事做了再說很重要。
- 對自己最好,才最關鍵。
- 記錄在什麼樣的狀況(心情、健康狀態、季節、工作忙碌)下,會維持或跳過自己的習慣。只要確實記錄,下次遇到就知道如何避免。千萬不要以我的習慣為範本學習模仿,重點在於自主思考。
- 習慣總有一天會瓦解,重要的是一瓦解就重建、一瓦解就重建。
留下「復活咒語」
- 最好的做法就是清楚寫下所有慣性行為的全部流程,一開始介紹的「時間表」就是最好的例子。將自己每天做的事情與方法寫下來,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亂流,都能充滿自信地回到正軌。
- 人連自己的事都會忘,所以就要寫下來才能隨時想起來,只要寫下來就能從頭開始。
這段我覺得很棒!有時突然的改變會使步調亂掉,要調整回來不容易,但若有好好地寫下來,就不必絞盡腦汁地回想,只要照著做就行了。
- 作家尼科爾森‧貝克工作時基本上都是按照過去的習慣,但每次寫新書,他一定會嘗試不同的方法。例如,以後要穿著涼鞋,下午四點開始在後方露臺寫書,這就是他為習慣增添新鮮感的小變化。為了不讓自己感到厭煩,我也會不斷地變化與微調。
- 「改變自己時,最有效的祕訣是『不要去想這麼做對自己好不好』。如果對自己有害,發現有害時再改就好。」如果改變失敗了,那就再改就好,維持習慣與固守習慣是截然不同的。
「只要活著一天,就要學習如何活下去。 」──塞內卡(Lucius Annaeus Seneca)
村上春樹的努力是只做喜歡的事?
- 「無論是工作或其他事,我只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且以我喜歡的方式去做。我並非無欲則剛,刻意隔絕外界的誘惑,我只是不做自己討厭的事而已。做自己喜歡的事當然會努力去做,這沒什麼特別的。」
- 當別人禁止你做任何事、命令你做什麼事,當自己沒有決定權時,就會產生壓力。
- 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時,一定會心甘情願吃苦耐勞,這就是努力。但從事自己無法選擇的、不想做的事時,絕對不會心甘情願地接受,這就是忍耐,所以一切取決於是否是自己的選擇。大家常說喜歡的事就能堅持下去,這是因為不論吃多少苦,這條路都是自己選的,受苦心甘情願。
所以也不要逼自己逼太緊了,在知道自己有所選擇的情況下去做,知道這是自己心甘情願去做的,就比較不會厭煩。
「職業作家就是沒放棄寫作的門外漢。」 ──李察‧巴哈(Richard Bach)
- 村上春樹直到二十九歲之前,期許自己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好,每天讀書、聽音樂、餵貓。他在接受採訪時說:「我當初完全沒想到自己,可以從事與創作有關的工作,我自認為沒有創作的天分。」
這個太可愛XD又想到上面那本《不做討厭的事,也能活得很好》
- 在意志力實驗中,認為意志力無限的人,表現比認為意志力愈用愈少的人還要好。
- 比起認為基因決定一切的人,相信一切還有很大改變空間的人,走的路絕對比較遠。
- 當今天該做的事都做完了,我會感到開心,一切順利且心情愉快,接著就會支持其他人去追逐夢想。
- 當一個人專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就不會在意別人在做什麼,因為所有的注意力在自己身上。
- 當一個人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覺得自己沒用,就不想肯定別人的努力成果。因為自己做不到,便想抹滅別人的努力,這是很自然的防衛心態。
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當然是在不造成他人困擾的前提下。
超痛恨把電子產品聲音放出來讓公共場所人都聽的到、每天發出怪聲,想了還不聽的人(- 當人從環境中獲取新資訊,並認為可幫助自己活下去時,多巴胺就會對新事物產生反應。
- 珍惜現在,持續走下去就能遇見未來。好好累積每一天的滿足感,未來就在你的掌握之中。
這句好治癒唷
- 不用刻意檢視自己擁有什麼,因為你會很自然地在某些時刻想起來。
- 未來還是一樣,我能做的就是不斷累積自己的滿足感,而且我已經不太思考自己是否幸福。
-每天心情平靜,吃得好、睡得好,身邊有意氣相投的朋友與自己愛的人。擁有這些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有相對應的幸福,也會遇到相對應的不幸。
紀錄完畢!
感謝之前給噗幣的噗友,這次能修改,覺得好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