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h
近日有感想講關於制度如何引發犯罪的故事,事主大家都認識,就是這幾十年來性侵幼童案件頻發、屁股擦都擦不完的天主教教會。雖然在許多創作裡天主教教會常是反派設定的靈感來源,但現實中之所以會發生那麼多性侵案件,並不是因為神父很容易成為變態,而是天主教在整個制度設計上,就是會吸到一堆戀童癖。講得難聽一點,簡直像是為了方便戀童癖作案打造的規則。
elish
首先來看天主教神父的工作情形:

一,你得是個男人才能成為神父。只有男人才能成為天主教教會的神職人員,也就是說只有是個男人,才有辦法在天主教會裡當老大、咳,我是說管理階層。要注意,修女不是神職人員,也沒辦法當上神職人員,實際上節日遊行時她們必須走在神父後面,不要成為女傭就很不錯了。某方面而言要說天主教教會是終極的兄弟會也是可以的,至於這會養出怎樣的文化,嗯哼?

二,神父不能近女色,先不提在某個時代理所當然成為神職人員,是同性戀逃避婚姻又不放棄社會地位的方便管道。總之因為不能近女色,人們也期待並相信神父是聖潔的人,看吧,他們對那些身材皎好的女人一點興趣都沒有,是多麼正派的神職人員。他們對小男孩與小女孩特別感興趣?那是神的大愛,不要用有色眼鏡看!
elish
三、神父只要受訓完畢外派到各地教會,便會理所當然的接觸到一大堆小孩。主日學、教義問答練習、合唱團、祭壇侍童,處理社福業務時更會遇到一堆弱勢家庭的小朋友。神父當然可以愛每一個孩子,並親密的關懷他們。兒童父母往往也對神父十分敬重,如果虔誠的話更不會質疑神父的權威,就算質疑也可能反被所屬的教會會友打壓。

OO神父要你每周六下午去幫忙他整理文件?沒問題,你要乖乖的、努力點,別惹神父生氣,好好幫忙別添麻煩。不要讓我聽到神父抱怨你工作不認真,什麼,你根本沒去!?
elish
四、就像上面提到的,神父這職位對信徒本身就充滿權威,而這權威絕不能受傷,更不能出現任何傷到教徒奉獻與捐款的醜聞,錢很重要,天主教教會可是幫助了很多弱勢。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只要出了事教會的應對方式就是把出事的神父調到其他教區去,當作什麼都沒發生過。而且不難想像,那些沒出事然後一路越爬越高的戀童癖神父,會以怎樣的方式庇護那些跟自己用同一套機制在犯罪的同事與部屬。

綜合以上四點的意思就是,戀童癖的福音就在天主教會,愛小孩的人有福了。這份工作有社會地位、待遇不錯、未來發展只要肯拼也絕對有。更重要的是可以理所當然的接近一大堆小孩,父母還會很信任你幾乎不會防範也不會懷疑,根本犯罪對象任君挑選。特別是那種家庭偏弱勢父母能力和關心都有限,性格很好操弄控制的低自尊兒童,完完全全的任君挑選。
elish
實際發生的是很多神父也就這麼快樂的盡情挑選了,電影有演,叫驚爆焦點。

確實這些人就算不成為神父也會是戀童癖,還是很有可能犯罪。但問題是天主教教會的整個文化與制度設計,特別適合戀童癖作案,根本就像替性犯罪者提供了超強保護傘。於是到頭來雖然存在傑出優秀偉大的神父,卻也吸到一大堆變態,然後多了一大堆受害者。

更糟的是教廷對這些變態還挺寵溺的,出事以後甚至是換個地方當變態就好,受害者有段時間還求助無門也無法究責。說真的只要有點腦袋的男戀童癖都知道,想要滿足欲望的最佳管道就是成為神父,只要你有辦法成為神父,就有機會讓整個教會的小朋友都變成自己的後宮,超爽的。
elish
對,不是所有的神父都是壞人,但設計不良的制度會創造出方便犯罪的環境,也會吸到想犯罪的人踴躍加入。今天當我們知道有一個制度、機制、規則可能方便犯罪時,已經存在的便該想辦法改善,至於還不存在的?還不存在的當然就是懸崖勒馬,不要通過可能導致犯罪更容易發生的變革。

就像我國現在不讓有性侵前科的人成為計程車司機,要知道這就是侵害這些人的人權沒錯。但問題是制度之所以會這樣設計,是因為權衡之後結論是為了保護不特定的多數人生命身體安全,對不起我們決定侵害性侵犯的工作權,有重罪前科的人就是不能當計程車司機。
elish
要是有人出來喊機率小到可以忽略,我們要尊重性侵犯的人權,那大概會被各種白眼。現況就是我們都知道問題在哪裡了,為什麼還要加以惡化?(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釋字第584號,更有興趣再搭配釋字第749號,對比一下什麼叫作不能忽略的機率)

天主教會的例子很確切的說明了,一個存在漏洞的體制,撞上心懷不軌的犯罪者時有多容易被惡用。免術換證現在就有一樣的問題,今天假設全台灣的跨性別者都是絕不會犯罪的善良老百姓,伴侶盟與他們的好朋友,又要怎麼面對犯罪者惡用新制度的可能性?現在看起來他們沒有要面對,並企圖說服所有人那機率小到可以無視,而且不關他們的事。
elish
這個擺爛程度是我甚至沒看見伴侶盟有去找公正第三方學術機構,或督促政府去找公正第三方學術機構,花個三、五年甚至十年,做一個嚴謹、公開、全國性的性別評估報告與社會衝擊評估報告出來,就報告內容最好還要舉辦多場公聽會進行討論與檢視。

這些人一直說國外發生的犯罪都是特例,舉這個出來的都是誤讀,但也沒看到有正方提出一個可以信任的、關於世界各國現況的觀察與評估報告。然後這些人說女人的意見是漫無邊際的恐懼,我才想說伴侶盟與他們的好朋友這叫莫名其妙的自信爆棚好不好?

相信我之術不是這樣點的!當然伴侶盟想點的如果其實是吐槽我,那就是我錯怪他們了
elish
同志平權運動在國外推了幾年,國外同婚了幾年,整個運動又在台灣跑了多久,形成了怎樣的社會共識?才剛發生的事有忘這麼快嗎?更別同婚對女人的生命與身體並不會產生負面衝擊(甚至被男同志騙婚的機率降低,還變安全了),而且就算是同婚最後也是用專法解決。

爭議更大的同婚家庭收養制度現在根本擺著沒有去動,因為我們的社會還需要再多觀察多跑一陣子。雖然我傾向應該開放,但也不會因為我覺得就要求政府和整個社會要一起衝。更別提伴侶盟前陣子在那裡彈跳的同性跨國婚姻是一坨屎,又有多少同性戀朋友是直接和伴侶盟切割了。
elish
兩相比較跨運現在呢?隨隨便便就拿同運來對比說是一樣的,但真的是這樣嗎?現況就是對免術換證與更進一步的隨心所欲換證,女性對其質疑與恐懼有其合理的一面,負面衝擊也可以想見,而且國外正在發生。

硬推下去,等這制度受到社會普遍認識,一旦有人嘗到免術換證的甜頭、幾乎不難想像在經驗交流下,會有多少潛在犯罪者與想藉制度謀利的人鑽漏洞。特別是某些前科犯其實非常擅長用盡手上的權利,要知道犯罪者或許一輩子都考不上台大,他們可能看起來很笨、書讀太少,絕對不懂學術名詞,但他們都會有自己精明的一面。
elish
對,犯罪很複雜,性犯罪也很複雜,沒有免術換證的機制也還是會有很多的性犯罪。但這不能當作新增犯罪途徑也沒有關係的藉口,會去惡用免術換證這機制的犯罪者可能只是少 數(多麼令人萬幸?),但不可否認,這依然是新開條路給犯罪者走,並製造出不安與破壞社會信任。

然後明明開路之前就已經知道可能存在什麼問題了,還不打算去做研究、去思考配套措施,提出如何處理這些問題讓質疑者放心,路就要這麼推下去?喂,問題就在那邊,給我處理一下啊!

要相信國外的都是特例台灣不會發生,理由?相信我就對了!?

現在伴侶盟與他們的好朋友所期望的免術換證模式,看起來完全忽視社會現實與嚴竣。問他們配套措施、問爭議問題怎麼解釋,得到的答案是免術換證不是終點,我們以後會有更猛的。伴侶盟顯然沒打算解決問題,只打算製造更多問題。
elish
我不曉得這是哪來的自信,只好想像存在一個只有書讀得夠多的人可以穿越的聖賢世界,其他被留下來的人都是書讀得不夠,以至於發現社會裡仍然存在犯罪者。

上面提到的天主教性侵兒童案件那麼多,是因為他們整個制度的設計都有利於戀童癖作案的論點不是我發明的,很多評論都有提過。我第一次看見,是在專門談性犯罪獵食者:戀童癖、強暴犯及其他性犯罪者裡面。附帶一提,修女遊行要走後面是教宗房裡燈火猶明:直擊梵蒂岡裡看來的。
elish
免術換證的制度推下去,也會存在有利於性犯罪者行動的漏洞,這還不提除此之外各層面都存在諸多爭議,這陣子噗浪上已經有很多討論了。但看起來推動方沒有考慮要填洞,還當作問題不存在。所以非要讓未術跨女進女性私密空間的理由是什麼,是因為這樣才會開心,還是這樣才能躲開其他生理男性?

如果是前者,為什麼某些人的心情比另一些人的生命身體重要?如果是後者,又要拿什麼臉說女人害怕性犯罪都是想太多,機率太低了?如果我們怕的是一樣的東西,但只有一部分人能怕,另一部分人不能怕的理由是什麼?

為什麼要硬推會造成全面衝擊、製造危險的免術換證,為什麼不能先從增設、改善性別友善空間,並創造一個更認識跨性別者,更包容也支持性更高的社會開始?

現在伴侶盟是真的有想幫助跨性別者嗎?還是他們只想自己爽?
elish
我還是以為我們可以當朋友的,我不會歧視跨性別者,但也不想要一個只顧追求理想,卻可能造成悲劇的新制度被丟到頭上來,就算那機率號稱很低也一樣(但這是可以用機率很低打發掉的問題嗎?),發生了就是會痛會崩潰也會想自殺。我不想看到認識或者不認識的女人因此受害,這就是女性成長過程共通的經驗與感受。

最後回到天主教會充滿戀童癖的問題,其實有個解法不難也很有效果,但教廷龜了這麼多年不做就是不做。今天只要開放讓女人以公平地位擔任神職人員,相關問題肯定可以迅速獲得改善。
elish
立刻完美解決不可能,但導入女性的觀點與聲音,多了女人監督的眼光,講白了現在那堆戀童癖神父上下其手的空間就會立刻被壓縮,管理階層有了女性神職人員,過往那種終極兄弟會文化也會被沖淡(但說真的未術跨女能否起相同作用我現在真的不確定,當然是希望有啦)。

但教廷還在裝死就是。

所以我的結論是把女人的聲音當西瓜,最後就會有人變得像被砸爛的西瓜,履試不爽,真的。今天伴侶盟與他們的好朋友明顯就在把女性的意見當西瓜,或許他們還是會成功?我不知道,只知道現在開始要讓更多的人注意到這個問題。

不要再忽視女人的聲音了!
elish
我是抱著「喵他的你們至少花幾年去做個公正、全國性的評估吧」的心情連署的。
elish
前幾天的心情

我現在在想一般人可以行動的策略是:

一,把相關資料與意見整理起來,提供給關心性別議題的立委,請立委質詢行政院,要求說明內政部怎麼因應行政法院最新的這個判決?立法或修法方向為何?是否有注意到免術換證可能導致的衍生問題?

二、總統信箱投,行政院長信箱也投,還有除此之外找得到的合理管道向行政院,都去表達意見。
elish
三,各地的戶政事務所原則都隸屬地方政府,所以就是陳情、首長信箱、地方議員,資料和意見給他轟下去,要讓民意出來。地方政府感受到民意,也會有機會反應到行政院相關單位。

四,冷靜,不要忘記北風與太陽的故事,現在恐怖的是免術換證等制度變革,可能導致有人惡用制度,並進一步造成女性生命與身體受害的情形,要防堵的也是這個,攻擊跨女無助於改善問題。建議大家寫信時也不要攻擊跨女,而是盡量提出提升台灣整個社會平權可能的建議。
生了塊叉燒
還有允許結婚/開放已婚人士進入業界
。。。
有沒有結婚沒什麼用喔,看看牧師其實也……
謎之女/四趴.宗教退散
牧師跟牧師娘也有他們自己的問題...
生了塊叉燒
真的嗎?願聞其詳?
謎之女/四趴.宗教退散
在google搜尋牧師 性騷擾 // 就會跑出很多新聞了
謎之女/四趴.宗教退散
我想也有沒上新聞但還是有人整理出來警示的人
歐尼🔊時空膠囊陷阱
生了塊叉燒 : 基督教的制度比起天主教更鬆散,牧師性侵更像是宗教詐財騙色。天主教的制度從很早以前就是這樣的金字塔結構,更因為宗教因素而難以進行制度改革。修女甚至沒辦法「走進制度」。當然從牧師跟神父這個位階的視角來看很類似,但天主教對信徒的要求其實頗有盲信的成分。但對於受害者來說,情境的確很類似,所以這的確是真的。
LOL 喵同學
天主教也有對修女的性侵害, 整個制度就是很糟糕。
elish
謝謝各位補充,關於教會的弊端有些事我之前也沒深入注意,這噗順勢讓我學到東西,真好。只能說無論新教舊教,傾斜而且權力不對等的結構,就是很容易出問題。

我是覺得開放多元觀點值得支持,即便無論是開放女性或者已婚者擔任神職人員都不可能完美改善現況,而這些人也可能製造問題,這正突顯我們所處的就是一個問題重重的世界。但更多觀點、更多元的組成都有助於消除盲點。當我們逐步改善每個有問題的制度,長遠來看就能改善最大的制度也就是我們的社會與國家,這才是平權運動的真諦。
elish
但問題是理想也要有可行性,要能和社會現況相容,推行新政策需要妥善的溝通,而不是製造新問題的同時還惡化原本的問題。其實閱讀歷史可以發現,很多時候所謂偉大政治家的「賭注」、「輾過去」,是因為那些政治家已經敏銳的意識到民意的流向,然後抓準時機搶先一步推動政策。

這點可以參考林肯的傳記無敵,裡面就有提到林肯年輕時如何跟民意對幹吃大虧,後來當總統時則是如何敏銳的不斷讓人民發現他們現在需要的變革,而那些變革原本被認定不可能受大眾接受(另外我也推薦強勢領導的迷思,這本沒那麼「厲害」,卻讓人看見很多傳統觀點中被認定擅長輾過去的民主社會政治家,其實都不真的是用輾過去的,反而都非常擅長溝通與協調)。
elish
至於伴侶盟,說真的一個面子最重要又抓不到重點的社運組織很可怕,甚至會帶著組織本身理應要協助改善處境的對象一起走進死路,過程中還打算讓其他人陪葬。

我還是傾向當前的行動方向應該不是打高空,而是減輕跨女所面對的社會壓力與生活困境,在給予實質幫助的同時,爭取更多時間來周延處理、建構一套更妥善的政策與制度。

這些政策與制度可能無法百分百的符合跨運的理想,但應該要是一套所有人都覺得堪用也可以接受的制度。直到我們的社會在這樣的新制度下變得更好、配套措施更完整、社會也更平權,讓如今我們的擔憂、疑慮與實質存在的生命身體危險,變得真的都不是問題以後,再推進到下一步。
elish
也許發了這噗的我無論如何都會被當作恐跨,但我還是得說我們應該是戰友的(儘管看到很白爛的言論時我還是會生氣啦)。我也不想讓未術跨女難過,但該怎麼說呢,在伴侶盟的理想與我所生活的社會之間,我們就是有一些現實問題需要解決。

而在解決那些現實問題之前,我無法接受片面且終將捅洞的制度改革。
elish
另外補充一下,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覺得之前的同婚釋憲與隨後立法並沒有逆著民意走,其實台灣民意已經轉變了,那就是理想的出手時機。

至於之後激出的2018年反同婚公投其實是中國的(錢的)力量,同年的地方選舉結果則一方面是民主國家常見的期中選舉對執政黨不利的狀況、一方面是民進黨政府當時執政確實也沒有很上軌道,同時也還是有中國力量,這正是台灣政治複雜的地方。

至少我自己是覺得同婚其實並不真的是重點,頂多就是塊好用的牌子,但也因為曾經被當作牌子,所以這幾年常在討論中被當重點。但如果確實那麼重要,之後就沒有817了,當然以上只是我的個人淺見啦,很個人的那種,也不一定是對的 ~(掩面)

總個來說我是想強調台灣的同運跟跨運狀況其實就很不一樣,伴侶盟非要攪在一起是何居心啊!
名為泠闇的方木釘
elish :

感謝大大的邏輯脈絡,那在「免性別重置手術」的議題上,婦女新知基金會的立場又是什麼呢?我在他們官網沒看到相關的 關於這部分正面的討論、研究、甚至新聞稿(也有可能我看不夠詳細),但又在河道上他人的噗聽說他們團體支持「免術」。

至於「伴侶盟」,之前有捐款給他們半年左右,我把捐款停掉去捐其他不同議題的團體了。
名為泠闇的方木釘
elish :

https://images.plurk.com/2I3YExiEqQ6SskirOhmnnS.jpg
這兩個我已投附議。
昇靈❄️
名為泠闇的方木釘 : 婦女新知是這篇能看出支持免術
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性別議題 | 婦女新知基金會
婦女新知支持無條件換證跟Self Identification:
在臺灣,跨性別者要進行身分變更,必須進行性別重置手術,並持有兩張精神科醫師證明才能變更法律性別;要進行身分證上的性別欄變更亦同,因此許多跨性別難以越過此門檻條件。對此,我們建議針對跨性別進行性別重置手術的門檻條件,臺灣政府不應將拿到精神科診斷,作為施行手術的條件;變更性別門檻,也不該將精神科診斷與變性手術列為必要條件。變更性別不需要資格審核,或是任何委員會的審核。只有當事人主動表達意願尋求協助的狀況下,精神科才是提供資源的選項之一。
昇靈❄️
勵馨的基金會執行長觀點
看見跨性別,性別選擇是人權
最近的是今年八月在臉書的貼文
https://images.plurk.com/5PGDcrn4wVArqMDTgZUv2m.jpg
名為泠闇的方木釘
昇靈❄️ :

謝謝大大提供

「婦女新知」在幹嘛啊?

我對「勵馨」是沒什麼興趣,沒接觸過。
啊嗚封狼
這是個人揣測,不過大型組織過往的聲明如果講的一直不是他們的主要業務,那麼拿香跟拜的機率不小。(就像現在噗上不少人表示:我本來也覺得很好,現在才發現混了這麼多其他的進來。)

有寫信的人可能覺得那為什麼罐頭回我或不回?

這個我必須提醒大家大型組織的神經傳導是很慢的,尤其如果涉及全組織統一口徑說法的話。不回或罐頭,很有可能是這不是一個第一線客服可以馬上作答的問題了。

我覺得持續投書確認態度是好的,但是要有心裡準備大組織轉身很遲緩,不要急著第一時間得到回應。第一時間馬上有反應反而不見得是好事。
啊嗚封狼
這邊我講一個題外話,我以前工作的公司大樓擁有一棟大樓,電梯也不少,但是分配機制不好,每台站站都停十分難等。所以某一次員工意見徵詢會議的時候,我就在意見收集小紙條上寫了「電梯的設定很難等,如果像我更之前待過的B公司一樣設定分流或許會改善。」

我覺得我應該不是唯一一個反應這件事的人啦,總之會後沒幾週電梯真的被設定分流了!但是分流方式詭異標示又不清,因此更難等惹。

說是題外話這個好像可以影射伴侶盟敲政府(⁇),總之我覺得保持投書,但是不要期望大型對象可以馬上生出回應比較好。之前同婚的時候急死跑去亂嗆總統那個前車還在眼前啊。
生了塊叉燒
elish
我昨晚就這點想了很久,身為一個專業逆風向的句點王邊緣兩面不是人,我要說就婦團我也覺暫時停在投書階段就好。其實知道這些婦權與平權團體都支持免術換證的時候,我真的也有種後方起火的悲憤。但現階段很現實的問題是,我們要想清楚目前最優先的是什麼。

現在最優先的是主張以增設、改善性別友善空間取代免術換證的貿然施行,爭取讓大眾理解並發現免術換證對社會可能造成的衝擊,以及對此進行深入研究與評估的時間。也就是說現在比較適合的策略不是製造一種好像和我們意見不合就要被燒的錯覺,而是要突顯伴侶盟的一意孤行,與實際上無助於改善跨性別者處境的法律衝刺。

不要製造烈士,要突顯愚蠢。
elish
然後也因為這次的爭議,讓我認識到我對台灣的跨性別族群其實完全不瞭解。我要承認我所知道的跨性別者其實是來自卜洛克的推理小說馬修.史卡德系列,那系列最好的幾本記錄了1980年代紐約的地下生活,我所知道的跨性別者資訊主要來自那裡面。

我印象所及當時台灣社會還沒有跨女這個詞,而是直接用變性人。而小說裡頭的變性人角色也確實都很弱勢,而且都正在努力存錢動變性手術。當然那是一筆不小的錢,所以她們就是存多少做多少,這次有錢先建陰道,下次再存到錢就隆乳。

老實說這就是我所認識的跨性別者,再之後……就直接跳到JK羅琳了。她剛開始被燒時,我就站在或許不能完全忽略生理女性觀點的角度。然後時間又過去了,突然間釋憲就擺在我們眼前了,現在的跨性別族群和我所知道的也完全不一樣,老實說實在有種世界前進了,而且是用曲速引擎的感覺。
elish
我相信對台灣跨圈理解稀薄的人應該不是少數,但這次爭議可以是個開始,我們應該要更瞭解台灣跨性別社群的處境與狀況。可能我的意見還是會被當作恐跨和鱷魚的眼淚吧,但瞭解可以是友善的開始,而我實際上真的很想更瞭解台灣的跨性別族群。

不是用切片的方式,而是更全面、更完整的理解,現況是我們真的就是不知道那是怎樣的狀況,甚至講難聽一點,現況就是檯面上的代言人看起來很惹人厭,然後不斷強調跨女生活非常非常悲慘。而我以為絕對是跨性別者、動過變性手術也換證完成的人,還可能被開除跨籍。
elish
或許這一切都只是在政治紛爭中出現的排擠現象,但現況老實說就是一片模糊。我覺得確實有必要深入研究台灣跨性別族群的現況,才知道怎樣才能產生實質的幫助,而這可以和我們想要的性別評估報告與社會衝擊報告一起處理。現在我們多敲碗一份報告,關於台灣跨性別族群的人類學、社會學、法律、經濟與醫學等等等的跨領域研究。

只有想辦法去理解,才能讓跨性別族群不被少數極端的代言人綁架,一般人也才會有足夠的資訊去判斷,關於跨性別者的個人責任與社會責任間的灰色空間在哪裡,線要怎麼畫比較好,怎樣才是適當的關心,而不是過度關心或關心不足。
elish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還是覺得現在最優先的是主張以增設、改善性別友善空間取代免術換證的貿然施行,爭取讓大眾理解並發現免術換證對社會可能造成的衝擊,以及對此進行深入研究與評估的時間。同時我們要更全面的理解台灣的跨性別族群的生態與困境,才有辦法真正、實質的幫助這群人。

老實說現況就是未術跨女很受傷,我們也很受傷,但瞭解可以成為良好溝通的開始。

回到婦女團體上面,就像上面提到的,大型組織的反應緩慢,而且講得難聽一點就是人很現實。今天我們聲音不夠大、講得如果又不好聽,自然很容易被當西瓜,所以現在適合做的其實是想辦法爭取注意與盟友,努力讓跨運就像同運一樣,成為被整個社會關注、檢視與思考的社會運動。
elish
最終要讓婦權團體認知到,這一塊貿然推行下去是有疑慮的,很可能會傷害到她們正在幫助的群體。免術換證可以作為一種精神上的終極目標,但在社會夠進步之前那應該只是塊神主牌,而不該是支援弱勢女性的社福團體踴躍去踩的地雷。

甚至反而社福團體才應該正視,她們是最應該替女性把關免術換證的配套措施的團體,在完整評估之前應該要一起爭取暫緩執行,以增設、改善性別友善空間取代貿然推行免術換證。其實現況看起來這件事最後八成是決戰立法院,所以增加聲量、社會認識和爭取盟友很重要,況且我們也真的不想因此排擠到弱勢女性受援助的機會。
elish
在理想的世界裡我也希望有一天,性侵可以只像是被打一拳一樣,當然沒人想被打一拳,但那也就只是一拳而已。但如果有人現在敢去跟受害者講,妳們為什麼不能當被打一拳就好咧,為什麼要那麼在意咧,要自己賦權自己啊,犯罪者其實沒那麼壞不要計較啦,我內心的瘋狂女煞星是很兇猛的,夏夕夏景殷鑑不遠。

伴侶盟和他們的好朋友要知道,終極理想和社會現實就是有落差,沒人可以包包一揹就去爬八千公尺高山,那樣做的人都死了。

總個來說如果社福團體不想對免術換證這塊神主牌鬆口,那至少要爭取她們暫不推動、協助把關配套措施,在立法院成為盟友,或至少不要成為敵人。當我們聲量夠大,而伴侶盟又醜態畢露時,這就是有可能的事情。在那之前我們有更優先的事得做。
elish
現在最優先的是增加我們的聲量並製造輿論,主張以增設、改善性別友善空間取代免術換證的貿然推動,爭取讓大眾理解並發現免術換證對社會可能造成的衝擊,以及對此進行深入研究與評估的時間。

我們要更理解台灣的跨性別族群生態,以及怎樣可以實質上讓她們不要再那麼苦。我們要讓社福團體認知到無配套措施推動免術換證的盲點在哪裡,還有社會大眾對此的疑慮,以及更現實的,這種作法有多可能增加她們的工作量與更多的不幸。

最後,我們要努力以大眾喜歡的方式訴求、爭取盟友,而這也正是我們和伴侶盟不一樣的地方。
_焦糖好ㄘ
大推噗主回覆 最近感覺越來越北風,但可能當太陽會比較好
暱稱@刷噗要喝水
真的,我也一直是一般大眾以為的那方

https://images.plurk.com/1iFrfrCwBWYsszRJChpimB.png

結果認識傘式術語後發現我錯惹ry
暱稱@刷噗要喝水
lorena409: 因為伴侶盟他們主推主打的就……不是一般大眾認知那樣,可是在對外的宣傳卻是「使用大眾認知」偷渡「傘下的其他人(連只是打不破刻板印象的人也可以是跨)」,這在資訊溝通上本身就帶有誤導欺瞞的成份在。
奈特☣油腐宅
lorena409:
伴侶盟的跨性別指的是
戀童癖
女裝癖
偽娘
酷兒
生理心理認同都沒有不安但性別氣質不符合刻板印象的人
全部都是跨性別
暱稱@刷噗要喝水
transgender umbrella
你如果願意查查看這組字的話,其實每把歐美傘下收容的族群都不太一樣
淺易入門可以看這篇
@ironyaria2 - [跨性別/傘式術語] Transgender傘底下有什麼: 男跨女 女跨男 ...
暱稱@刷噗要喝水
lorena409: 另外目前伴侶盟支援的兩名個案,真的沒有符合大眾認知那樣
所以多少可以證明他們的跨性別,真的包含其他而不是單指
暱稱@刷噗要喝水
lorena409: 我沒有講戀童啊wwww
兩名個案都沒有要開刀喔,你有看新聞……吧?

還是你一開始tag「其實我覺得社會大眾的那個認同沒錯啊!」意思不是那樣?
elish
我講一下我知道的事好了,我的認知是伴侶盟應該沒有認為戀童癖包含在跨性別裡面。只是國外有些比較極端的定義會把戀童癖也包進去,但我相信台灣的跨運沒有這樣。
奈特☣油腐宅
好吧這是我的鍋
但我也很怕伴侶盟得寸進尺越來越偏激
elish
再來是我認知的跨性別者定義,之前也是大眾認知的定義,所以目前也在學習中。當然想要利用免術換證這條路拿到新身分證的跨性別者,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個人因素。但我還是希望這噗能聚焦在伴侶盟想要推動,在無配套措施的情況下開放免術換證,所可能引發的有人惡用制度的問題,也希望能有更多人一起來關心這個問題。
生了塊叉燒
所以伴侶盟打算如何查核內心狀態?
暱稱@刷噗要喝水
避免截串我這個回完就打住
好的那我明白了,先說一下「我認為」的(變性人)版本可能是
1.身體不適合開刀但服藥的跨
2.身體適合開刀且動刀完畢的跨
3.身體適合開刀且等待中的跨(存錢或是跑鑑定中)

至於心理跨、我只能認為這是性別氣質框架/性別框架/刻板印象/社會角色等造成的,即便它也能成為傘下廣泛稱呼的跨性別。

目前兩個個案雖然有服藥但都不是受限體況不好無法開刀的類型,恕我無法覺得這是大眾可能認為的跨。
(都有雙重國籍所以也不是錢的問題)

ಠ_ಠ - 這噗不問立場,只問這個問題,有興趣可以留言回答。因為也蠻好奇的,想知道大家的認知在哪而已。 ...
這也有小調查啦,有興趣當看看也沒關係
elish
多嘴一下就是,「我覺得大眾覺得有包括」和「我覺得大眾覺得沒有包括」的情況,終究都是一種基於個人經驗的判斷。這也是我在上面強調應該要有更多大型、公正、全國性的評估報告去研究、處理各層面問題的理由,而在我們搞清楚之前,不宜貿然推動可能捅洞的政策變革。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