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就因為適合當作業用BGM很喜歡《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Noel你該死的硬脾氣+爛文法),久違聽這張感覺簡直絕了,抑揚頓挫都在它的巔峰,〈Fuckin' in the Bushes〉的辣、〈Gas Panic!〉沉重躁動、〈Roll It Over〉連綿的抒情,都和1996年以前的清新很不一樣,曲子的規模更龐大 其實感覺Noel是想寫比較成熟的曲子,不過期待他們繼續走清新雋永路線的應該落差會很大……要說從前聽不慣是因為還沒預備好,某方面確實滿真實的。聽過比較沉的歌再回來會覺得這張的味道更好
Oasis
有種從「好好聽」變成「它真的超級好聽」,因為The Beatles的歌聽得比以前多
(生活圈有推坑仔的功勞),會比本來更聽得出歌裡The Beatles的影響(至少我感覺後期音效越來越重的取向和The Beatles轉向迷幻是有相關的,歌詞裡更常出現溜滑梯?)因為適合當作業用BGM很喜歡《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Noel你該死的硬脾氣+爛文法),久違聽這張感覺簡直絕了,抑揚頓挫都在它的巔峰,〈Fuckin' in the Bushes〉的辣、〈Gas Panic!〉沉重躁動、〈Roll It Over〉連綿的抒情,都和1996年以前的清新很不一樣,曲子的規模更龐大其實感覺Noel是想寫比較成熟的曲子,不過期待他們繼續走清新雋永路線的應該落差會很大……要說從前聽不慣是因為還沒預備好,某方面確實滿真實的。聽過比較沉的歌再回來會覺得這張的味道更好
播到Part of the Queue的時候剛好在排隊買午餐www
竟然聽得下去《Don't Believe the Truth》的慢歌,我一定是老了……後綠洲時期的歌詞其實有點「鄉鎮-城市」心態?不知道用這個去看前後時期的轉變不知道行不行
老實說以前看過的綠洲歌詞分析全部都是CP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