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
《倒數五秒月牙|五つ数えれば三日月が》 by 李琴峰 Li Kotomi
https://images.plurk.com/EjcHrbZbn3RWQmaXEVQdl.jpg
收錄兩篇中短篇小說〈倒數五秒月牙〉〈聖夜絲〉,由作者自譯為中文版。
倒數五秒月牙 - 李琴峰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book ebook LGBTQ+
新新
原以日文寫成並且發表,看得出預設讀者是日本人,閱讀那些關於台灣民俗的說明段落,還有其間夾雜著簡中、繁中書面字型及發音的比對,有種冗長而奇妙的趣味感。
新新
〈倒數五秒月牙〉是清到不能更清的暗戀情愫,意外應景的夏日沒有戀曲。情感飄忽的就像故事中出現的譬喻,不知不覺就消逝的日光,以及握在手中的煙火,當下十分炫目卻轉瞬結束,只剩下直視光亮之後的殘影。
說明得一清二楚的反而是擲筊與土地公土地婆這類的台灣民俗,喜歡從杯筊到臥蠶的月牙印象,雖沒有信仰但還是忍不住仰賴某種不可知概率來賭一把的心情。
新新
〈聖夜絲〉剛好也是時間跨度發生在同一天,並且穿插兩人回憶的短篇。
如果倒數五秒重點放在祭祀民俗,聖夜絲則更著重在文字語句與溝通,裡面有太多想劃起來的段落。
隔閡存在於言語對話,存在於自身專業,也存在於國族、地點、身份及認同。其間的幽微之處正如蜘蛛細絲,經過之時確知有什麼存在,但凝神細看卻什麼都看不清楚。
新新
文字很美,概念也是,兩篇都短短的很快就能看完,不過可能正是因為短,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新新
接著要來看《獨舞》
獨舞 - 李琴峰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新新
慣例的書摘
新新
〈寫給女孩的,戀人絮語〉 by 瞿欣怡

曾經有人開玩笑,說女同志的感情非常柏拉圖,光舔個冰淇淋就高潮了。我真的很難否認。對女孩來說,最珍貴的,並不是激烈碰撞時的天雷勾動地火,也不是大浪般的高潮迭起,而是日常,是瀰漫在空中的,棉絮般漂浮的愛。是那些永遠無法言說的愛意。
新新
翻譯的不可能性——《倒數五秒月牙》繁體中文版後記

中國古典詩詞在日文裡被稱作「漢詩」,相對於日本固有的「和文」、「和歌」所具有的「陰柔」、「女性」、「私人」特質,「漢詩」與「漢文」一般被認為是陽剛的、男性的、屬於公領域的。日本和歌裡吟詠風花雪月、兒女情長者為數極多,漢詩則常被認為不適合書寫此類主題。
因此,小說中以漢詩形式書寫女同志的細膩幽微情感,這在日本文學的脈絡裡本身就是很「新」的嘗試。
新新
我也曾思考過,為何〈倒數五秒月牙〉會在日本文學界獲得較高評價。原因固然不只一個,除了寫出跨越文化與國籍的女同志細膩情思(可能是過於細膩了)外,或許捕捉到日本夏季的季節感也是一個因素。日本的夏季短暫而虛幻,正如小說中若有似無的單戀;然而台灣的夏季漫長而炎熱,因此台灣讀者的讀法或許便與日本不同。這也是翻譯的不可能性之一。
新新
〈聖夜絲〉原文篇名為〈セイナイト〉,乍看之下不解其意,其實是個文字遊戲:既可解釋為「聖ナイト」(即聖夜、聖誕夜),又可解釋為「聖な糸」(「糸」為絲線之意,是小說中重要意象),同時「聖」在日語裡音同「生」、「性」,「糸」則音同「意図」,因而可引發多重聯想。
中文裡無法玩相同的文字遊戲,幾經考慮後勉為譯作〈聖夜絲〉。
明明身兼作者與譯者,身為作者的我卻寫出難以翻譯的日文來折磨身為譯者的我,實在是何苦來哉。
新新
倒數五秒月牙|五つ数えれば三日月が
新新
陽光如熔融金塊潑灑在都會水泥叢堆,暑焰肆虐,幾乎要蒸發堆積多年的話語。炎暑中人們或以手帕擦拭額頭的汗珠忙碌穿梭來去,或拿著手機對另一頭歇斯底里怒吼。皮鞋鞋跟敲擊石板人行道的聲響、汽車駛過的引擎聲、手機通話聲,所有聲響交疊揉雜宛如不諧和音,旋即又在列車通過的瞬間碎紙機般攪成碎片。
新新
陝西村這地名雖是源自中國陝西省,但遠早在國中地理課上學到陝西省的存在之前,我便已知曉「陝西村」這地名;且那既非是以日語「せんせい(Sensei)」的形式,也非以中文「ㄕㄢˇ ㄒㄧ(Shǎnxī)」的形式,而是以台語「siámsai」的形式印在我腦中。

> 哇我不知道彰化有陝西村
新新
台灣人好愛拜拜,要拜的對象從神佛菩薩到列祖列宗,乃至孤魂野鬼,全都得拜。且拜拜還有各種形式,大拜拜有大到要辦桌宴請親朋好友街坊鄰居的,小拜拜則小至連拿香都免了,雙手合十即可。
新新
人生到了二十幾歲後半,幾乎每年都會聽到誰誰誰結婚了的消息,其數量呈等比級數式增加。大學時期的友人、高中時期的單戀對象、國中同學等,大家彷彿私下講好了似地紛紛在臉書上傳婚紗照、結婚書約或是戴著結婚戒指的左手無名指照片,每看到這些消息我便感到一陣寂寞,彷彿整個世界把我留在原地而逐漸遠去。
新新
我到底為什麼要問實櫻那種問題?答案再明白不過。我心裡有那麼一絲一毫,期待著、懇求著實櫻的某種回答。
正如公司那些男人想從我身上看到「結不了婚的可憐女人」這種幻想,我也期待著從實櫻身上看到「因結婚而被剝奪自由的可憐女人」這種幻影。我肯定,是希望藉由看到這種幻影,來讓自己好受一些。
新新
轉眼兩年經過,有次實櫻回日本時去拜訪大學時代的中文老師,結果中文老師笑著說:「妳的中文變成台灣的中文了呢。」
實櫻不禁感到疑惑:自己講的中文難道不能是自己的東西,而非得是中國,或台灣的東西不可嗎?
新新
實櫻感到許多事物,都變得不再是自己的了。居住的權利必須去政府機關填寫表格才能入手,想要獲得工作的權利就必須再填寫別的表格。與家人一邊觀賞紅白歌合戰一邊跨年的夜晚已然喪失,但台灣人熱鬧慶祝的春節,自己也總感到格格不入。
以前的家不再是自己的家了,但現在的家實櫻也不覺得是自己的。
新新
偶爾,在那些睡不著覺的深夜裡,實櫻會突然起心動念,心想:這裡是哪裡?為什麼自己會在這裡?自己在這裡做什麼?在那瞬間,周遭所有事物全都像背景一般,遠遠退去,喪失了現實感。躺在自己身旁、重複著規律呼吸的,似乎是自己丈夫的人(躺在身旁的應該是妹妹不是嗎?)、白色人造大理石地板(木質地板和榻榻米去哪了?)、桌上放著的附繁體中文翻譯的日語教科書(那是我的語言嗎?)、窗外不時破空而過的機車引擎聲(真不敢相信自己也會騎那種東西)。浴室裡沒有浴缸,一年四季都只能沖澡(我有多久沒有泡澡了?)。隔壁房間睡著兩個小學生(他們竟然是我的小孩,是不是哪裡搞錯了?)。樓下則睡著公公婆婆(他們可不是自己的父親與母親)。
新新
月亮帶著確切的現實感,也帶給實櫻安心。只有月亮,不論是在這裡,或是在那裡,都呈現一樣的形狀。這裡的月亮圓了,那裡的月亮也會圓;這裡的月亮缺了,那裡的月亮也會缺。自己在此處所看到的月亮,和彼處的人們所看到的月亮,總會是同一個月亮。一想到這,實櫻便覺得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
新新
許多時髦術語從天而降般突然出現,象徵著飛快的時代潮流,為了不被那時代潮流所拋棄,為了追求效率與產能,人們也只能拚命不斷向前衝刺。我也只能不斷向前奔跑。若是停止奔跑,便可能連居住在日本的權利都會喪失。在這個時代,遺忘於過往的記憶與情感不具有太大價值,耗費過多時間來感傷也沒什麼意義。
新新
但我仍不想放棄。我只願能把短暫的夏夜尾巴,盡量地拉長再拉長。在明天到來之前,在兩千公里的海洋再次將我和實櫻分隔兩地之前,我想好好珍惜與實櫻待在一起的這個短暫瞬間,像以雙手圍住燭火細心呵護,以免被風吹熄那般。
新新
口說的語言、居住的國家、工作的職場──雖然我已長至能自行決定許多事物的年紀,但仍唯有這件事是我無法自行輕易下決心,而必得仰賴某種不確定性事物來替我進行選擇的。

我靜靜閉上眼睛,開始倒數,五秒。
新新
聖夜絲|セイナイト
新新
夜晚的黑愈加濃厚,雪不知何時變成了雨,我與繪舞的大衣上都沾滿了透明的水滴,車流經過便反射著車頭燈,豔冶地亮了起來。繁華熱鬧的不夜城裡,LED看板與數位招牌片刻不間斷地輝煌爍閃,互相競爭著彼此的耀眼光芒。
新新
那時的我們無需話語。和繪舞並肩走著,我便像是被舒適的無聲海洋所包圍,都市的喧嘩與整個世界都被海洋隔絕在外。藍色的海洋之內我們聽得到的,彷彿只有彼此的呼吸聲與心跳聲,以及皮膚底下血液不斷流淌的細微聲響。
新新
總覺得這世界上的大人分成兩種,一種人的世界已經僵固成形,另一種人則尚為柔軟可以自由形塑。前者總懼怕著接觸到外在的新事物會使自己的世界崩毀,後者則尚保留有將嶄新事物接納融入自己內在世界的餘裕。
世上的人們或遲或早都將成為前者,但在成為大人的過程中,愈是有過存在遭受撼動、不得不懷疑常識,與世界猛烈衝撞並受傷的經驗的人,能維持後者的時間就愈長。
新新
「畢竟這種事是改變不了的,所以也只能勉強接受。但要接受自己所不知道的事物,感覺就有點像要在自己內部創造出這樣的事物一樣,是需要時間的。」
新新
「在中文裡,ニンジン(紅蘿蔔)和ダイコン(白蘿蔔)名稱幾乎相同,只有顏色不同而已。所以我是直到學了日文,才知道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我也回望著兩人。「我的情況,只需要為已知的事物賦予新的名稱,但繪舞父母的情況,等於是要在自己的世界裡,從無到有,創造出對自己而言未曾存在的事物,想必很不容易。
新新
「コンテ(conté,素描用粉彩條)。」

*「絵コンテ」為動畫分鏡腳本,「コント」為短篇喜劇,「カント」則是康德,全都發音類似

> 我知道コント!!
新新
我有時會想,在習得「戀愛」這個詞語之前,人們是否有可能真正談「戀愛」?若人類是透過語言的濾鏡來觀看這個世界,那麼未知的詞語是否就意味著對世界眼光的死角?

藉由認識這些詞彙,我將這些東西召喚到了自己的認知世界裡,或者說,我在自己的世界裡創造出了這些東西。如此想來,在認識戀愛這個詞語之前,人們應是無法在真正的意義上去談戀愛的。
新新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Word在古希臘文為λόγος(邏各斯,Logos),這句話令人聯想到日本的言靈信仰,中文卻譯為「太初有道」,「邏各斯」這個西洋的概念被翻譯成中國哲學裡的「道」。道為天地萬物從初始至終結所有運動的普遍法則,因此擁有創造萬物的力量。
新新
那時單字書裡副詞的單元有個「一生懸命」(拚命)這個單字,令我印象深刻,望著這四個字,我原先還覺有趣:真不愧是認真到底的大和民族,為了學英語可以把自己的一生和生命都懸吊起來;然而後來才覺得,的確,為了獲得話語,人們有時是真的得賭上性命的。
新新
對我而言,不依附於漢字的語音串連,便彷彿飛離柳樹的柳絮一般,不管過了多久都只能在空中輕軟飄浮,無法收進記憶的盒子裡。

從中文世界進到日文世界的那一剎那,我失去了漢字的支撐,語意的道路遭到撤除,雙腳無法腳踏實地行走,彷彿走在一團柔軟虛無的氣體之上。

就像突然被拋進大洋正中央的競泳選手一般,我這才發現自己並未在真正的意義上學會游泳。繪舞似乎不太能明白,這對我而言是一件多麼不安的事。
新新
話語如絲,是人傳遞予人的意圖之絲。書面語言就像鐵絲般堅韌而確實,伸手便能碰觸捕捉,能夠慢慢體會其觸感;但口頭語言便如隨風飄搖擺動的蜘蛛之絲,明知眼前有一條絲線,卻怎麼也無法以雙手確實捕捉,沒有確切的觸感,有的僅是被細絲輕輕掠過的微弱焦慮感。連結我與繪舞的,便是那樣脆弱的絲線。若那絲線是以母語織成的,還能看得較為清晰,否則便彷彿視力減退一般,只能在模糊的視野裡尋找探索,試圖抓住那不可捉摸的絲線。我所能做的不過就是努力提高視力罷了,然而就像罹患近視便難以治癒一般,這樣的努力也終究有其極限。
新新
觸摸彼此是用不著話語的。繪舞如是說。但人與人即便傾盡了話語都不見得能互相理解,沒有話語便更加不可能。說起來,若我是透過另一種語言的濾鏡來理解她所說的每一句話語,那麼她所欲傳遞的絲線與我所接收到的絲線,說不定便只是外表相似而已,其實內容全然不同。一思及此,我心中便產生一種難忍的焦慮。
新新
新新
新新
中央社的李琴峰新聞都好好看
新新
「彼岸花盛開之島」描寫少女宇實(umi)漂流到彼岸花盛開的島嶼海邊,失去記憶的她在陌生的島嶼,接觸島民的生活文化,島民操的語言是「日本(nihon)語」,相當獨特。島上尚有一種稱為「女語」的語言,只有一定年紀以上的女性才能學習,做為歷史傳承之用。

這座島嶼只有女性才能傳承歷史、擔任所謂的祝女(noro,暫譯。有領導人之意)。
新新
回顧人類歷史,人類從原始的採集、狩獵生活,在很原始時候有很多母系社會存在,但進到農耕社會後,很不可思議的,都變成父權系社會。 她在「彼岸花盛開之島」想寫的是對人類歷史的一種反思。
新新
群友提到紫式部在撰寫《源氏物語》時,使用的文字就是在當時是不受重視的「女文字」或「女手」的平假名。

讓我想起《雪花與秘扇》,原書已經絕版,不過電影現在幾個串流平台都找得到。順便推薦耳朵書籤這集,很好聽~
[電影預告]《雪花秘扇》Snow Flower and the Secret Fan 8月25日.藏不了...
EP.6【 絕版 】雪花與秘扇 |女書:歷史上一閃而逝的女性反動
新新
女書的創造可以視為一種女性意識的反動,但女書之所以能夠延續,則是來自每個母親對自己女兒的愛。
我們的女性意識,我們能過得相對自在,其實是建立在我們的媽媽,還有媽媽的媽媽,還有上上一代所有的女人,每個人扛住這麼一點來自傳統的壓力,就為了讓我們,能夠過得再更自在一點——直到時代產生有意義的改變。
新新
新新
マリブサーフ(Malibu Surf)


2 oz Malibu® coconut rum
fill with pineapple juice
1 splash 7-Up® soda

Malibu Surfer recipe
新新
ブルーラグーン(Blue Lagoon,藍潟湖)


ブルーラグーン Blue lagoon カクテルの作り方 Cocktail introduction
新新
Malibu® 椰絲蘭姆酒有點不敢嘗試,不過藍潟湖(看到有中文酒譜說就是藍色珊瑚礁)也太美了吧

⚠️未成年請勿飲酒⚠️
新新
一併分享這噗關於李琴峰發推罵安倍晉三之事(其實覺得這事過瞎本來不想提)
@niko208 - [雜] 我覺得某些台灣人對於李琴峰反安倍這件事的論述根本搞不清楚狀況,自民黨是一個...
新新
那些尚未灰飛煙滅的、最初的可貴──讀李琴峰《倒數五秒月牙》
《倒數五秒月牙》使人易感之處,或許並不在於它的文學性特別崇高、也不在它如何大眾言情童叟皆懂,而是那話語之絲既剛且柔,串連起作者與讀者的情感,是那文字的敏感與缺憾,捕捉住片刻的永恆,它裱框住的永遠的一天,帶著我們看到那些尚未灰飛煙滅的、最初的可貴。
新新
新新
因為獨舞的中日文版書封不同,所以順手查了一下這本倒數五秒月牙
聯合文學 on Facebook
繁體中文版和日文版同款書封,竟然用了白色書背(這不是我認識的聯合文學)
新新
賴以生存的奇蹟:李琴峰芥川獎頒獎典禮演說全文

之所以能存活之今,我仰賴的是知識與文學的力量。知識賦予我客觀視野,使我得以抽離自身體驗,在時間與空間上拉開距離,客觀看待自身的處境與狀況,同時也獲得了摸索自身苦痛根源的線索;文學則賜予我表達的手段,使我得以將自身的絕望、無力、憤怒、憎恨、憂煩、苦悶等主觀情緒,加以消化昇華。我努力不去傾聽俗世的淺薄雜音,而是埋首書堆之中;我也不去切削自己的肉身,而是將那股力道用以刻劃文字。即便如此,我依舊會在孤獨的黃昏裡恐懼顫抖,會在不眠的暗夜裡獨自流淚,我必須忍受著這些痛楚,今天才得以站在芥川獎頒獎典禮的這座舞台之上。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