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 )╯調
@whiteness
需要
Sat, May 15, 2021 1:54 PM
Sat, May 15, 2021 2:18 PM
30
6
職場觀察
說故事時間
反正現在也焦躁到讀不了小說。
想聊聊近半年來,針對職場上──長輩使用新興網際媒體的文化差異。
以及這份差異,如何影響現在的防疫遠距溝通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1:56 PM
Sat, May 15, 2021 1:57 PM
話說在前面。
今天一整天也在混亂中度過,收到不少公司內因應措施變化的訊息。
最後高層長官傳達的共識是:明天先有一批同事去公司加班,騰出分組工作的辦公空間。
然後取消週一原定居家辦公的人員配置,
全體同仁先演練一次分組辦公
的情況。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1:58 PM
然後,就在閱讀這些雜亂、相互誤解、我明明看覺得是A,但一整群主管看覺得是B的即時訊息中。
突然想到,這幾個月來,我持續觀察到:
長輩不熟悉使用新興網際媒體
,而產生「溝通斷層的文化差異」問題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2:01 PM
講得很拗口,實際上舉幾個例子。
1、無法拿捏「文字」傳達出的真實語氣。
無論是我的母親,還是主管們,他們經常會傳一些我乍看像是「不爽」的訊息。
比方:隨便、嗯哼、你以為呢、你聽不懂嗎。
這些短句,放在LINE上真的很恐怖
!?
我常常以為他們在生氣,還想不透自己說錯了什麼話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2:04 PM
但事後發現,其實代誌沒有這麼複雜。
通常是因為:
(1)打字太慢,所以習慣用短句。
(2)網路文字溝通的經驗不足,抓不到語氣的分際。
等等原因,導致長輩用起LINE來會左支右絀。
尤其當他們很急的時候,越急、越容易打錯字、越無法傳達出原本的意思,然後看別人都讀不懂,最後就
真的生氣了
。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2:06 PM
2、因為平常沒在用,所以讓會用的人去做就好,反正我也學不會。
相信這個絕對是所有公司菜鳥的痛
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麼一碰到3C產品、雲端檔案或是安裝軟體等等,
那些老人家不學就是不學
,但偏偏電子化又是工作趨勢,所以乾脆他們不會的就全扔給年輕人去做。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2:10 PM
對於這個問題,我近半年來有很深的感觸。
觀察到,我們公司的主要業務,已有70%左右採用線上電子化,這迫使主管群們非學不可,畢竟是天天用到的東西,全部讓年輕人去做也不像話,年輕人做錯了,主管們也必須連帶負責。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2:17 PM
Sun, May 16, 2021 2:32 AM
但我的前主管,是個挺大男人主義、卻不自知的中年男子,只要是無傷大雅的雜事,他會認為交給別人去做就好,自己不用學會,比方:
印表機很複雜,我怕按錯,那就叫阿調去印。
我不知道怎麼按雙面掃描,那就叫阿調去掃檔案,再轉寄給我。
Google雲端我沒用過,那就阿調把資料夾跟捷徑設一設,我負責打開讀就好,但要移動檔案時我也不知道怎麼移,阿調!過來!
我希望LINE上有記事本置頂功能,什麼,沒有,為什麼,不管,這就是我的需求,阿調妳想一個辦法出來。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2:18 PM
這一點性格,就與我們課長很不一樣。
課長她是與我母親相仿的年紀,工作所需的新興媒體,她會請我去教她,也會坦誠說她現在記憶很不好,讓我能不能教她教得仔細一點,課長自己也真的很用心去學。
大概我教過2次左右,她就都能自己操作,我也超級有成就感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2:21 PM
然後,
時代的浪潮就來啦
!?
主任算是我們部門的最高主管,他是個很有企圖心並愛好超前部屬的急躁男子。
早在前幾個月,他就下了指令,希望我們各辦公室都使用雲端文件,便於遠端共同編輯,並將所有事務都做成即時列管表,可以隨時控管工作進度。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2:24 PM
而這週,他也力求所有人預先演練視訊會議、直播會議,即便你手上的業務有多少,學,全部都得給我學會。
@whiteness - #那些年可憎的工作 手機簡易YOUTUBE直播教學 做給公司長輩看的直播教學,...
當然,這第一步就是先苦了我們這些當初研究出來怎麼視訊或直播的先驅小蝦米。
光是這星期,我花在教別人操作的時間,絕對就超過整整一個工作天。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2:27 PM
然後,也不知道該說是幸,還是不幸
由於這次防疫的急迫性,遠端媒體的使用就變成「一定要學」,而不是「不學也可」。
許多平時也是惰於學習的大哥、大姊,也被逼著要在一天之內上手這些所有的軟體。
他們會冒出很多稀奇古怪的問題,像是手機網路沒有吃到飽,他們家沒有電腦,用沒有麥克風和前置鏡頭的裝置試圖視訊會議……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2:32 PM
Sat, May 15, 2021 2:32 PM
這時我也才理解,這已經不是學與不學的問題,而是
這些人平常的生活文化,就和我們非常不同
。
正如同我無法理解,怎麼可能有人常常看Youtube,卻連自己有沒有Google帳號都不知道。(※註:Youtube帳號=Google帳號)
──長輩們也從未想過,
原來使用電腦,是有一套操作邏輯的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2:37 PM
Sat, May 15, 2021 3:21 PM
當你
長年習於「被動接受」外在的刺激,而從未想過「我該怎麼利用這套工具」時
,就會落入與這些長輩一樣的窠臼。
你沒有好奇過,為何我每使用一個網站,就要註冊一個帳號?
它的運作原理是什麼?舉一反三,我是不是用另一種方式,也能達成同樣的效果?
我一直相信,
網路終究是一個媒介
,你的目的應該是為了符合自己的需求,掌握主控權去使用它,而不是被它所控,被動接受那些你並不需要的廣告、聲光效果和娛樂。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2:39 PM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最近參與一些企劃類的工作時,比起交差了事,會想要花更多時間琢磨「該怎麼去使用現有的工具」。
@whiteness - #辦公文書小技巧 #word開發人員 這兩天忙著幫公司制定一個 受理團體參觀表...
因為這是時代的趨勢,不學就會被吞噬,社會變動得太快,失去好奇心和動力的結果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變得很痛苦。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2:41 PM
Sat, May 15, 2021 2:46 PM
就如同這一整個魔幻星期,猝不及防。
你不想學的,也非用不可了;
後來前主管調職到隔壁辦公室,我就看他自己認份地去學怎麼用那台印表機影印和掃描了;
面對疫情新文化,我們的生活和思維,也勢必跟著改變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2:45 PM
因此,我特別有感觸的是,當人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時,一些想不透的癥結,就昭然若揭。
比方我的母親向我抱怨,過了一定年紀,記憶力和熟練度真的差很多,一旦沒有使用的必要,就全部忘光光,所以請年輕人不要去責備:為什麼你們都學不會。
又比方旁觀親戚在家族LINE群組上,為了一句文字吵了起來,或許他們原本都沒有那個意思,卻因為不熟悉網路文字傳達的方式,有了誤解和猜疑。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2:51 PM
現在最優先的,當然是先同心協力,防堵破口,如院長在記者會上喊話:
用最大的防疫能量,最小干擾生活
。
但另一方面,我覺得也能夠反思,當災變來臨時,個人,或是以一個家庭為單位,我們是否有足夠的預備去應對。
理財而言,是否有儲蓄家庭緊急預備金?
職涯而言,是否會受景氣波動的影響?收入穩不穩定?容不容易斷炊?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2:55 PM
能力而言,是否可獨立解決生活必需事務?有應變的果決?並保護身旁尚需照顧的親人?
心態而言,是否能承受起不過度恐慌?不盲目被左右?
在最害怕的時候,仍能做出對的決定
?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3:00 PM
這些,當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
也許以往我們不必去思考這些,也能過得好好的。
可是局勢不一樣了,時代不一樣了,世界的步調也不一樣了。
什麼「防疫新生活」聽起來很八股、很籠統,但實際上,我覺得這個詞很貼切。
──沒錯,這就是一段新的年代,我們在見證歷史。
──維護生命身體安全才只是第一關,接下來,還有工作、家庭、願景這些更高的需求,也跟著變動。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3:04 PM
Sat, May 15, 2021 3:06 PM
我能理解,現階段許多人還在為生活受限而茫然、恐慌、抱怨。
但是,還有一些後續衍生性的影響,我不敢去想。
像是經過這次限令,你的父母還有收入來源嗎?正在找工作的你,是否又要重新規劃了呢?
證照考試是否延期了呢?原本想得好好的,是不是,
計畫都趕不上變化呢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3:12 PM
我無意在現在的境況下,再加重大家的壓力。
只是想要分享自己今天一整天關在家裡,遠端工作所思考的東西……
感覺有時看到別人怎麼想,反倒會安撫許多
維護自己的心理、生理健康,這絕對是最必要的。
接著,在自己有餘力的情況下,再去想「什麼是我必須去做的事情」。
阿╰( ◜❤◝ )╯調
@whiteness
Sat, May 15, 2021 3:15 PM
看著拚了命,是的,真的是拚了性命去保護大家的人們。
還是那句老話:
@whiteness - 對自己說,也想對大家說: 「不用怕,我們都在。」 ──面對疫情,我們都準備好了
「不用怕,我們都在。」
我們啊,已經長大成為能夠為其他人盡一份心力的大人了,不是嗎。
載入新的回覆
反正現在也焦躁到讀不了小說。
想聊聊近半年來,針對職場上──長輩使用新興網際媒體的文化差異。
以及這份差異,如何影響現在的防疫遠距溝通
今天一整天也在混亂中度過,收到不少公司內因應措施變化的訊息。
最後高層長官傳達的共識是:明天先有一批同事去公司加班,騰出分組工作的辦公空間。
然後取消週一原定居家辦公的人員配置,全體同仁先演練一次分組辦公的情況。
突然想到,這幾個月來,我持續觀察到:長輩不熟悉使用新興網際媒體,而產生「溝通斷層的文化差異」問題
1、無法拿捏「文字」傳達出的真實語氣。
無論是我的母親,還是主管們,他們經常會傳一些我乍看像是「不爽」的訊息。
比方:隨便、嗯哼、你以為呢、你聽不懂嗎。
這些短句,放在LINE上真的很恐怖!?
我常常以為他們在生氣,還想不透自己說錯了什麼話
通常是因為:
(1)打字太慢,所以習慣用短句。
(2)網路文字溝通的經驗不足,抓不到語氣的分際。
等等原因,導致長輩用起LINE來會左支右絀。
尤其當他們很急的時候,越急、越容易打錯字、越無法傳達出原本的意思,然後看別人都讀不懂,最後就真的生氣了。
相信這個絕對是所有公司菜鳥的痛
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麼一碰到3C產品、雲端檔案或是安裝軟體等等,那些老人家不學就是不學,但偏偏電子化又是工作趨勢,所以乾脆他們不會的就全扔給年輕人去做。
觀察到,我們公司的主要業務,已有70%左右採用線上電子化,這迫使主管群們非學不可,畢竟是天天用到的東西,全部讓年輕人去做也不像話,年輕人做錯了,主管們也必須連帶負責。
印表機很複雜,我怕按錯,那就叫阿調去印。
我不知道怎麼按雙面掃描,那就叫阿調去掃檔案,再轉寄給我。
Google雲端我沒用過,那就阿調把資料夾跟捷徑設一設,我負責打開讀就好,但要移動檔案時我也不知道怎麼移,阿調!過來!
我希望LINE上有記事本置頂功能,什麼,沒有,為什麼,不管,這就是我的需求,阿調妳想一個辦法出來。
課長她是與我母親相仿的年紀,工作所需的新興媒體,她會請我去教她,也會坦誠說她現在記憶很不好,讓我能不能教她教得仔細一點,課長自己也真的很用心去學。
大概我教過2次左右,她就都能自己操作,我也超級有成就感
主任算是我們部門的最高主管,他是個很有企圖心並愛好超前部屬的急躁男子。
早在前幾個月,他就下了指令,希望我們各辦公室都使用雲端文件,便於遠端共同編輯,並將所有事務都做成即時列管表,可以隨時控管工作進度。
光是這星期,我花在教別人操作的時間,絕對就超過整整一個工作天。
由於這次防疫的急迫性,遠端媒體的使用就變成「一定要學」,而不是「不學也可」。
許多平時也是惰於學習的大哥、大姊,也被逼著要在一天之內上手這些所有的軟體。
他們會冒出很多稀奇古怪的問題,像是手機網路沒有吃到飽,他們家沒有電腦,用沒有麥克風和前置鏡頭的裝置試圖視訊會議……
正如同我無法理解,怎麼可能有人常常看Youtube,卻連自己有沒有Google帳號都不知道。(※註:Youtube帳號=Google帳號)
──長輩們也從未想過,原來使用電腦,是有一套操作邏輯的
你沒有好奇過,為何我每使用一個網站,就要註冊一個帳號?
它的運作原理是什麼?舉一反三,我是不是用另一種方式,也能達成同樣的效果?
我一直相信,網路終究是一個媒介,你的目的應該是為了符合自己的需求,掌握主控權去使用它,而不是被它所控,被動接受那些你並不需要的廣告、聲光效果和娛樂。
你不想學的,也非用不可了;
後來前主管調職到隔壁辦公室,我就看他自己認份地去學怎麼用那台印表機影印和掃描了;
面對疫情新文化,我們的生活和思維,也勢必跟著改變
比方我的母親向我抱怨,過了一定年紀,記憶力和熟練度真的差很多,一旦沒有使用的必要,就全部忘光光,所以請年輕人不要去責備:為什麼你們都學不會。
又比方旁觀親戚在家族LINE群組上,為了一句文字吵了起來,或許他們原本都沒有那個意思,卻因為不熟悉網路文字傳達的方式,有了誤解和猜疑。
但另一方面,我覺得也能夠反思,當災變來臨時,個人,或是以一個家庭為單位,我們是否有足夠的預備去應對。
理財而言,是否有儲蓄家庭緊急預備金?
職涯而言,是否會受景氣波動的影響?收入穩不穩定?容不容易斷炊?
心態而言,是否能承受起不過度恐慌?不盲目被左右?在最害怕的時候,仍能做出對的決定?
也許以往我們不必去思考這些,也能過得好好的。
可是局勢不一樣了,時代不一樣了,世界的步調也不一樣了。
什麼「防疫新生活」聽起來很八股、很籠統,但實際上,我覺得這個詞很貼切。
──沒錯,這就是一段新的年代,我們在見證歷史。
──維護生命身體安全才只是第一關,接下來,還有工作、家庭、願景這些更高的需求,也跟著變動。
但是,還有一些後續衍生性的影響,我不敢去想。
像是經過這次限令,你的父母還有收入來源嗎?正在找工作的你,是否又要重新規劃了呢?
證照考試是否延期了呢?原本想得好好的,是不是,計畫都趕不上變化呢
我無意在現在的境況下,再加重大家的壓力。
只是想要分享自己今天一整天關在家裡,遠端工作所思考的東西……
感覺有時看到別人怎麼想,反倒會安撫許多
維護自己的心理、生理健康,這絕對是最必要的。
接著,在自己有餘力的情況下,再去想「什麼是我必須去做的事情」。
還是那句老話:
我們啊,已經長大成為能夠為其他人盡一份心力的大人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