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掰噗~
我也不知道0.0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2012年4月18日,台南市宣布4月7日為言論自由日

2013年4月2日,宜蘭市宣布4月7日為言論自由日。

2013年4月3日,高雄市宣布4月7日為言論自由日。

2013年4月14日,雲林縣宣布4月7日為言論自由日。

2013年4月15日,嘉義縣宣布4月7日為言論自由日。

2015年3月30日,台中市宣布4月7日為言論自由日。

2015年4月7日,屏東縣宣布4月7日為言論自由日。

2015年12月10日,台北市宣布4月7日為言論自由日。

2016年12月22日,行政院核定4月7日為國定言論自由日。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蔡英文 Tsai Ing-wen - 今天是4月7日言論自由日。 回顧台灣民主化的歷史,我們今天擁有的言...
【蔡英文】今天是4月7日言論自由日。

回顧台灣民主化的歷史,我們今天擁有的言論自由,確實得來不易。

正因為這樣,我們都需要守護這項珍貴的自由。尤其,這幾年每當台灣遇到災害時,也會出現一些不實資訊在流傳,其中甚至會包括來自境外的假訊息。

只有多查證、辨識假訊息,才能減少被誤導的機會,才有辦法讓各種豐富的討論更具意義。盼望大家,在珍惜言論自由空間的同時,更要互相提醒,一起讓台灣的民主和自由,越來越強韌。

言論自由日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鄭南榕基金會.紀念館】二十一世紀二〇年代,向望再度與君同行──紀念鄭南榕先生
鄭南榕基金會.紀念館 - 【二十一世紀二〇年代,向望再度與君同行──紀念鄭南榕先生】 - 今年言論自由日...

今年言論自由日,本會特別邀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的周婉窈老師撰寫紀念專文。老師從一百多年前日本統治時期,台灣人初次非武裝抗爭開始談起,一路到1987年解嚴後為何鄭南榕還要以自焚的方式抗爭,以反思現代愛台灣的年輕人是否能再創台灣成為一個自由國度的契機。
https://images.plurk.com/6dqIy7gMdb9LQypOSeiZ8M.jpg?oaycec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專文如下: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三十二年了。距離鄭南榕離開我們,三十二年了。此時此地,離他和濟濟福爾摩沙志士的本願更近,還是更遠?如同哈姆雷特的呢喃:This is the question。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遙想當年鄭南榕先生、林宗正牧師、黃昭凱先生等人突破四十年禁忌,帶領群眾在台南為「二二八和平日」而走,遊行路線就是當時湯德章就義前被載著沿街示眾的路線。原本才四十多人,走到台南市南門路口時人才慢慢增加到一百多人。一路上,遊行隊伍遭到警方暴力阻擋,但人們絲毫不退縮!別忘記,那是1987年2月15日,還在戒嚴──而且沒有人預想到五個月後會解嚴,參與遊行隨時可能被捕,被以鎮暴家法伺候。二二八四十周年的一系列紀念行動見證了鄭南榕的勇氣、行動力與前瞻性,以及他背後數十年積累起來的民氣。那是個衝決網羅的時代,鄭南榕到現在仍讓我們心痛的自焚,開啟了充滿可能性的九〇年代。」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預留]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戰後電影審查特展 映照威權統治下的言論與創作 | 文化 | 中央社 CNA

2021年言論自由日特展 「剪出來的電影史:戰後電影審查特展」

「剪出來的電影史:戰後電影審查特展」,聚焦威權統治下的電影審查歷史,回顧當時的電影檢查主題、異色電影、政宣電影及新電影,帶領觀眾重新記憶這段被遺忘、卻劇烈衝擊電影創作的特殊歷史。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二戰之後,當「全世界殖民地紛紛獨立」(教科書不都這樣寫?)時,台灣卻茫然若失,且因為「祖國因素」很快就接受「光復」、「回歸祖國」的論述。如果可以用個比喻,那麼:當眾殖民地人民在月台等車時,「獨立號」列車一輛接一輛開來,大家直接跳上去,台灣人卻愣在那裡,一恍神,列車開走了。接著來了一輛「光復號」,台灣人跳上去,不久就發現搭錯車,但下不了車,一搭就是七十多年……。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現在的自由自在真的不是KMT/ROC黨國統治者賞賜給你的。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二十世紀八〇年代後半黨外志士和支持的民眾開啟了充滿可能性的九〇年代,但九〇過後,昂揚奮發的黨外支持者可能慢慢感受到一種說不上來的挫敗,甚至失志的感覺。為何會這樣呢?我越看這一段歷史越認知到:黨國體制及其教育,在三、四十年內,已經打造出一個和戰前台灣截然不同的生態,那個生態有自己的土壤,本來的土壤已經年復一年被挖掉、被替換,很難長出原生的好花好木,反而適合種出統治者要的東西,不管多麼阿里不達、烏魯木齊。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不要忘記,數十年的黨國統治是黨、政、軍、警、特、教、傳媒七位一體,從日常的細微處到大環境,包山包海,天羅地網,讓你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我們不能輕估它深化社會、深入人心的巨大影響,而且它足足培養出三個教育世代,他們當中的「菁英」正掌控台灣的各行各業,或正在接班中。這個現象到處可見,我比較熟悉的學界,非常嚴重,借用香港用語,基本上是「建制派」的天下,成功的人即使不是恩庇侍從派,也是順風牌。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2014年三一八日頭花運動之後,很多人喜歡說現在的年輕人是「天然獨」,其實不對,應該說是「天然台」──自然而然愛台灣,有濃濃的鄉土愛。但他們絕大多數人不去思考台灣是否應該或不應該獨立的問題,對新國號、新國旗、新國歌和新憲法毫無想像,因此無法稱為「天然獨」。我相信就這一點來說,鄭南榕會同意我的看法。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如果戰前出生,受黨國教育不深的台灣人是第一代「天然台」的話,日頭花青年則是第二代,中間隔了大約三代無以名之的教育世代(當然是就大勢而言,不是全部的人都一樣)。一個地方的學童,因為唸書而唾棄鄉土,唸越好越唾棄鄉土及其文化、語言和過去,在這同時將外於自己的遠方當成故鄉,在近代歷史上似乎不多見。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我們今天還活在以半世紀、一甲子計算的黨國教育的魔咒中。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愛台灣的年輕人,請不要滿足於「天然台」的封號。學理和實例告訴我們:一個地方沒有自己的政治屋頂(political roof),是無法保護鄉土的,遑論生活方式。請看看圖博、東突厥斯坦(中國稱為新疆),以及香港,還不夠清楚嗎?請思考:我們到底要不要有自己的政治屋頂?你真的知道什麼是「一中憲法」嗎?現狀真的可以永遠維持嗎?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沒有自己的國家,三月不會是國殤月。4月7日又如何呢?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摘錄結束=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潘孟安 - 今天4月7日是...
今天4月7日是 言論自由日

32年前的今天,鄭南榕先生為台灣殉道,誓言爭取百分百言論自由,我們必須牢記在心。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現在的台灣已是亞洲民主燈塔,但能夠享受民主生活、呼吸自由空氣,絕對不是理所當然,更不是從天而降。

言論自由日的意義,不只是紀念Nylon精神,更要提醒台灣人這一切得來多麼不易,代表我們宣示自由價值的決心。

訂定言論自由日,不代表自由永遠不會受到侵害,因為這不是終點,而是我們身為台灣人永恆的追求。

32年後的今天,已經是民主時代的台灣,依然面臨許多挑戰,尤其在網路資訊傳遞迅速的現在,更要小心以言論自由之名散播的假訊息,將會侵蝕民主社會,我們必須隨時防範。

言論自由不代表可以造假,杜絕假訊息、守護台灣的民主未來,就是紀念鄭南榕Nylon最好的方式!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引用結束=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