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今日台灣史〉1989年4月7日,《自由時代周刊》總編鄭南榕遭警察強行破門攻堅行動時,因不願被逮捕而自焚身亡。2016年12月,行政院核定鄭南榕逝世日為「言論自由日」。

鄭南榕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6年前,Nylon為了言論自由而自焚,今日卻有一堆反民主自由的便車仔躲在言論自由後面,不但不願為暴力言論負責,還用以攻擊民主自由。

「鼓吹戰爭、仇恨和強暴罪行,傷害自己的國家和國人,不是言論自由,是《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20條所明確規範的犯罪行為。」

「當中共利用言論自由來推動統戰、認知作戰時,它其實是在濫用民主國家提供的自由環境,而不是在推廣真正的自由。民主社會的挑戰在於,既要保護真正的言論自由權,又不能讓『自由』被極權勢力當作攻擊民主的工具。」

台灣人當知台灣史
生活中找樂趣
------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沈伯洋】中國網紅散播武統言論,(危害王)說這是言論自由?

沈伯洋 (@pumashen) on Threads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藍營立委動不動就拿「自由」來當擋箭牌——立委去中國,我說要報准,他們說是遷徙自由;有人跟敵人眉來眼去,他們說是言論自由。可是一旦被批評,他們又開始哭喊自己沒有言論自由了。

但這件事,根本不是一個典型的言論自由問題。言論自由的適用範圍,會因時間、場所、身份等而有所不同。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在特定時期(比如疫情),謠言的認定標準會不同;

在特定場所(比如股市、法院),言論標準也跟一般環境不同;

針對不同身份,法律評價也不同。前總統、立法委員等主張兩岸統一,跟一般藝人講兩岸統一,法律評價不應相同。

取得台灣居留證的敵國網紅,本來就和台灣國民的起跑點不同。忠誠義務不同,對言論的標準也不同,這甚至不是言論自由的問題,在忠誠義務的層次就該畫下句點。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立委不懂這點,硬要把所有概念混在一起,看來根本不具備立法能力。難怪每次我指出條文錯在哪裡,他們都選擇不回應。

至於更廣泛的「資訊接收」問題,像是TikTok的禁令該如何設計,才能在法理上站得住腳,那是另一個層次的議題。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 引用結束 =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我是台灣人,我反藍白共草,我支持大罷免!

總有拿著言論自由來說嘴的無知人士⋯

聽不懂人話只好請AI上課啦!

來弄清楚自由跟自由權: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當中共利用「言論自由」來散播「台灣要被統一」等言論,這其實涉及自由(freedom)與自由權(liberty/rights)的本質差異,以及這些概念在不同政體下的適用性。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1. 「自由」的濫用:權力話語 vs. 個人自由

「言論自由」(freedom of speech)本質上是一種個人自由(freedom),讓人可以不受限制地發表意見。然而,在極權或專制體制下,政府往往不是在保護個人自由,而是在利用「自由」作為話語武器。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 中共的做法:

中共並不真正保障其人民的言論自由,國內網路與媒體都受到嚴格審查,許多不同政見者甚至因發表言論而被打壓、監禁。
但當涉及對外宣傳時,中共卻會利用「自由」的概念,在民主國家如台灣、歐美等地,散播特定敘事(如「台灣終將統一」或「西方衰落論」)。

• 關鍵問題:

中共的這種「自由」,其實是一種策略性利用,並非真正基於「個人自由」的理念,而是以國家機器控制言論,卻又在外部市場上打著「自由表達」的旗號來影響他人。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2. 自由 vs. 自由權的界線

民主國家之所以允許「言論自由」,是因為這是一項受到法律保障的自由權(liberty),即公民在法律框架內擁有發表意見的權利。然而,這種自由權並非絕對,而是有一定的規範,例如:

• 禁止煽動暴力(如恐怖主義言論)

• 禁止仇恨言論(如種族歧視言論)

• 禁止假訊息或認知作戰(如外國勢力刻意操控資訊)

然而,中共的宣傳戰術經常游走在這條界線上,利用民主社會的自由權(liberty)來施加影響,但自己卻不允許國內人民享有同等的自由。這種不對稱現象讓民主國家在應對時產生困難。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3. 台灣的應對:如何維護真正的自由權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台灣作為民主社會,確實應該保障言論自由,但也要防範「言論自由」被濫用來進行認知作戰。關鍵在於: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1) 區分「個人自由」與「敵對勢力的操控」

• 一般人民基於個人意見發表觀點,應該受到法律保障。

• 但如果某些言論是有組織、有計畫的輿論操控(如透過網軍、大外宣等方式影響台灣內部),這不應該被當作單純的「自由」,而應該受到適當監管。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2) 強化資訊透明與媒體素養

• 讓民眾能夠辨別「言論自由」與「言論戰略」之間的區別。

• 提高公眾對假訊息與輿論操控的警覺,讓自由的社會不會被不對等的資訊戰侵蝕。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3) 法律上的界定

•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開始針對「外國勢力干預」制定法律,例如美國的《外國代理人登記法》(FARA)。

• 台灣可以考慮建立更明確的法律機制,來防範這種「利用民主自由來破壞民主」的手法。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Sheng-Han Chou (@chou_pp) on Threads

[結論]

真正的「自由權」(liberty)是受到法律保障、可被合理規範的權利,而不是無限上綱的「自由」(freedom)。當中共利用言論自由來推動統戰、認知作戰時,它其實是在濫用民主國家提供的自由環境,而不是在推廣真正的自由。民主社會的挑戰在於,既要保護真正的言論自由權,又不能讓「自由」被極權勢力當作攻擊民主的工具。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 引用結束 =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這已經不只是防衛性民主的問題了,而是最基本的保障與原則/界線。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Didier Leigh (Tek Dee) (@cteax55ddr) on Threads

就是很多人搞不清楚自由的對應是負責,一堆的便車仔。「鼓吹戰爭、仇恨和強暴罪行,傷害自己的國家和國人,不是言論自由,是《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20條所明確規範的犯罪行為。」

另外其實liberty(拉丁文自字根)與freedom(日爾曼字根)其實是一樣的意思就是了,不確定AI是怎麼判斷的。🤔

題外話:印象中之前語言學專家曾提及英文在書面上(公文、新聞)偏向以拉丁文源頭的字居多,而口語上偏向使用日爾曼本土詞彙為主(英文屬於日爾曼語族)。(轉述,若要吐槽請針對這段敘述或專家們🤣)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鼓吹戰爭、仇恨和強暴罪行,傷害自己的國家和國人,不是言論自由,是《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20條所明確規範的犯罪行為。」

賴清德
賴總統敞廳談話全文: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 恢復軍事審判因應滲透 | 政治 | 中央社 CNA

via
@CteaX55 - [國安高層會議]賴清德總統:針對非戰時或非現役之軍人涉及軍事與國安議題恢復軍事法庭...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Article 20.

1. Any propaganda for war shall be prohibited by law.

2. Any advocacy of national, racial or religious hatred that constitutes incitement to discrimination, hostility or violence shall be prohibited by law.
無住生心
(p-nerd)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 言論自由不是讓妳拿來威脅恐嚇別人的。

- 言論自由的前提是不觸犯法律

- 😂😂😂 我還覺得台灣政府太客氣了!
喵喵喵
我拿他來當教材,學生説我煽情⋯,說太可怕。

我說⋯可怕的是才發生沒幾年,這不是上一個世紀的事,他幫我們爭取到民主,但只要一談論到這些事,就被指責泛政治化、民粹,綠共。

然而,可以這樣亂說話,是這些先烈/別人的家人,用生命為我們拚搏出來的;我們卻連感謝他、懷念他都被指責,挺諷刺的。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賴清德

今天是鄭南榕殉道36周年,也是「言論自由日」。我要向Nylon以及所有為台灣民主奮鬥打拚的前輩,獻上最深的感謝和敬意。

Nylon反對獨裁、追求民主;他也主張平反二二八、追求轉型正義,他更追求台灣應該要做自己的主人,讓台灣與台灣人可以成為自由的好國好民。

經過台灣人民共同的努力,現在的台灣已經是亞洲的民主燈塔,我們在「自由之家」的「全球自由度報告」中,排名第二;根據「經濟學人資訊社」公布的民主指數,台灣是亞洲第一,被列為「完全民主」的國家。

由於我們對民主、自由、人權價值的堅持,台灣成為全世界的典範;但是我們也清楚,當前台灣的民主自由,也面對了來自極權勢力的挑戰。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現在,中國發動的媒體戰、心理戰、法律戰,以及強度日益增加的灰色地帶侵擾步步進逼,不斷侵蝕台灣的民主,更影響了整個區域的和平與穩定。

像是去年因共諜案起訴的人數就有64人,是2021年的4倍。這些人接受共產黨資助、配合中國行動,目的就是危害台灣的民主憲政。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不論退役軍人與共產黨合作,策畫顛覆政府的計畫、勘查軍事要地、刺探政府的機敏資料;或是接受中共指示散播言論、影響台灣社會的輿論走向、介入民主選舉;連執政黨的黨工都是收買對象,在野黨也是一樣,各行各業都是中國收買的對象。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中國除了對台灣持續滲透,也鎖定台灣的政府部門、關鍵基礎設施,發動網路威脅,去年政府網際服務網每日平均侵擾數,高達240萬次,是前年的兩倍之多,甚至今年第一季就有134個政府機關與民間機構,遭受網路攻擊。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另外,過去幾個禮拜,中國更接連發動多次軍事演習,動用大量的海空兵力,威脅台灣人要放棄對國家的熱愛、放棄自由和民主。這些公然挑戰國際秩序和破壞現狀的行徑,也引起了國際社會接連的譴責。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面對來自中國的威脅,政府唯有積極因應。當有人配合中國鼓吹侵略戰爭、顛覆政府、或以極端手段破壞我們的民主制度,企圖以台灣的自由與多元,來製造混亂、危害國家安全,政府絕對採取行動!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任何鼓吹剝奪台灣人民自由,主張讓中華民國台灣消失的倡議,都不是台灣社會能夠接受的言論自由。而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更不是利用自由,來消滅自由。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前提,就是我們國家要有主權。因為民主就是人民作主,有主權才有民主,有民主才有自由,有自由才有人權;如果沒有國家主權,人民就無法作主,自由也將無法存在。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身為總統,我的使命,就是要延續國家的生存發展、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確保國家主權不被侵犯併吞。

因此,我在上個月召開國安高層會議,針對台灣面對的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包括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希望以更積極的作為,來守護國家主權。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有人說,這會傷害人權,也有人說,這是要恢復戒嚴。但事實上,就像所有平時就有軍法系統運作的民主國家,此次修正,適用會更嚴謹,對廣大的一般民眾、以及軍中人權,絕不會有任何影響。而我也一直銘記Nylon的精神,他反對威權統治,我更不可能讓台灣走回當年的威權統治。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這些相應的防範措施,是因為中國的滲透日益擴大,我們台灣人一定團結合作,共同提高警覺。

我必須強調,自由是脆弱的,建立需要多個世代的犧牲奉獻,但要破壞只要一個世代的錯誤。如果我們希望讓下一代繼續享有自由的果實,就需要每個人以積極的行動,一起築起堅強的防線,擒賊先擒王,來守護國家主權、守護民主自由。

我們訂定「言論自由日」,是為了促進台灣民主再深化,我希望每一位台灣人,不分黨派、無論政治立場,都能夠將Nylon和所有民主前輩的精神,繼續傳承下去。因為我們每天在崗位上打拚,都是在為了我們的國家、為彼此的民主、自由、繁榮而打拚。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 引用結束 =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喵喵喵 : 煽情什麼?可怕什麼 = = 真的超諷刺,Nylon犧牲自己,結果讓這些便車仔躲在言論自由的後面,說話不負責。

我爸最愛講什麼「百分百的言論自由,現在民進黨在侵害」,我就跟他說「百分百的言論自由」是因為那時代連一丁點言論自由都沒有。

現在有言論自由了,就不想負責?

用個不夠精確的比喻:這就好像搶匪把你前搶光無法買東西,現在有人幫你把錢弄回來了,你還想買東西不付錢?

他就在那邊吱吱唔唔,說什麼總是要講求激進還什麼鬼的越講越小聲。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真的是草腦白腦藍腦紅腦耶 政治化?人活著就是跟政治有關,你不管政治,就是政治把你輾過去。

然後講出「綠共」真的把自己的底都給曝光了,算了反正他們也沒差反正有黨政媒聯軍護航。

直接再貼一次:

https://images.plurk.com/fwKXNdQDj4e30zCNfrnue.jpg

「超越藍綠,就是藍;
不談統獨,就是統;
中立,全稱『中國立場』」

沉默的代價 by 馬丁‧尼摩勒 (Martin Niemoller) (Plurk Paste)

地獄裡最熾熱之處,是留給那些在出現重大道德危機時還保持「中立」的人。
https://images.plurk.com/7IqN8HVhW57pSUR0Esi8lk.jpg

Didier Leigh (Tek Dee) (@cteax55ddr) on Threads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