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Apr 3, 2021 4:16 PM
Sat, May 8, 2021 3:44 PM
1
1
[書]4月書單
讀嘛讀嘛
《忠實的劊子手》
《饞:貪吃的歷史》
《榮耀之城.伊斯坦堡》
《台湾日記》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Apr 3, 2021 4:45 PM
《忠實的劊子手:從一位職業行刑者的內心世界,探索亂世凶年的生與死》
作者:喬爾.哈靈頓
喜好度:★★★★
介紹中世紀紐倫堡劊子手法蘭茲.施密特的一生,除了法蘭茲本人的生平及思想,也介紹劊子手的工作、社會地位、經常兼職的副業(行醫,有些也販賣器官)以及當時的刑法,在法蘭茲的日記裡幾乎各色各樣的犯罪都有,什麼樣的犯罪在當時會被判什麼刑責幾乎都有介紹到(以死刑來說,也有提到一些鞭笞和流放的刑責),常常援引法蘭茲的日記描述犯行、刑責和處決經過
最後也有提到一些司法改革的部分,是涵蓋面相滿廣、考據也滿詳細的書,如果對劊子手有興趣,或是想寫一本關於劊子手的小說(?),是很值得一讀的書
泛若(゚Д゚;≡;゚Д゚)
@zrockabyz
Sun, Apr 4, 2021 4:06 PM
——
《饞:貪吃的歷史》
作者:弗羅杭.柯立葉
喜好度:★★★
書如其名,在西方,貪吃的歷史和宗教有很大的關係,因此書中用了不少篇幅介紹
相較於視覺和聽覺的藝術,味覺的藝術長期受到宗教打壓(因為暴食(glut)是七宗罪之一),因此遲至16-17世紀才開始發展
不過也是天主教對glut相對寬容(一方面是何謂暴食難以定義,另一方面大概是高級神職人員也難敵口腹之慾XDD),美食文化才有發展的機會,例如相較之下嚴苛許多的新教區就不太注重飲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國XDDD
泛若(゚Д゚;≡;゚Д゚)
@zrockabyz
Sun, Apr 4, 2021 4:06 PM
這本書以介紹法國飲食歷史為主,其他國家就比較少提,而且完全只侷限在歐洲
法國開始發展美食文化是從路易十五統治開始(他是個講究的美食家,相較之下路易十四和路易十六雖然也很愛吃,但只是單純暴飲暴食,並不講究精緻的菜餚)
其實義大利比法國更早發展美食文化,當義大利人已經開始講究飲食時,法國人仍然視之為宗教上的罪惡
至於英國,作者說「在英國,烹飪從未成為一種藝術」XDDDD
泛若(゚Д゚;≡;゚Д゚)
@zrockabyz
Sun, Apr 4, 2021 4:07 PM
我個人覺得這本書的題材有點侷限,介紹也不夠深入,不過畢竟他篇幅有限(扣掉大量的插圖只有一百多頁)
書中很多貶抑女人不懂得品味美食、女人貪吃等於淫蕩的內容(雖然不是作者的想法,只是在介紹歷史時如實呈現前人的偏見),看了也讓人不適,所以不是特別喜歡這本書(雖然也不討厭),整體來說比較像打發時間的讀物(乾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Apr 24, 2021 10:13 AM
——
《榮耀之城.伊斯坦堡》
作者:湯瑪士.麥登
喜好度:★★★★
整體來說滿不錯的,400頁的篇幅橫跨了近3千年的維度,讓讀者對這座城市的歷史能有比較完整的輪廓,不過相對的也無法描繪得太仔細
我覺得文筆有點普通,偶爾會出現奇怪的翻譯句,不過大部分是順暢的,文字部分不夠吸引人還是有一點扣分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Apr 24, 2021 10:14 AM
@zrockabyz - [書] #讀嘛讀嘛 《拜占庭帝國》 《幽靈帝國拜占庭》 兩本介紹東羅馬帝國的書...
之前已經讀過兩本拜占庭帝國的書,非常著迷於這個美麗又神祕的國度,就忍不住又繼續借其他相關書籍來讀XD
這本書的時間跨度更大,從西元前7世紀到近代,補足了這座城市在希臘城邦時期、鄂圖曼帝國時期和近代的歷史,不過東羅馬帝國的歷史還是佔據最多篇幅,大約有本書的一半,希臘時期和鄂圖曼時期則分別約1/4,近代只用大概20頁簡單說一下而已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Apr 24, 2021 10:14 AM
由於時間跨度更長,相較於前兩本書,這本能讓讀者對這座城市的歷史有更全面的認識
像只讀前兩本書的話,很容易誤以為在君士坦丁建城之前,拜占庭只是一個默默無名的小地方,但其實拜占庭在當時就已經是羅馬非常繁榮的都市了
希臘城邦時期我覺得還滿有趣的,鄂圖曼帝國時期我個人就覺得比較無聊一點,不過可能是因為篇幅不長無法詳述太多吧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Apr 24, 2021 10:15 AM
拜占庭帝國歷史雖然只有200頁左右的篇幅,不過因為選材和角度不同,還是可以補足其他兩本書不足的部分
像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君士坦丁堡陷落、皇帝出逃的部分,其他兩本書只提到皇帝帶著大批黃金珠寶落跑,這本書就有提到皇帝其實有用這些金銀珠寶招兵買馬,企圖從十字軍手中奪回君士坦丁堡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Apr 24, 2021 10:15 AM
我覺得這本書的文筆不是特別好(雖然也不差),大體來說這本書讀起來會比前兩本硬一點,但敘述很有條理,也比布朗沃思那本客觀很多
之前讀前兩本書產生的困惑也在這裡得到解答,例如1453年土耳其人破城,究竟是因為城牆被攻破還是城門沒關好,從這本書看來應該是外城牆被攻破,內城牆的城門沒關好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Apr 24, 2021 10:15 AM
君士坦丁堡改名一事在這本書有清楚的解釋,伊斯坦堡雖然是早在10世紀時就有的名稱,不過帝國官方名稱一直都是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只是俗稱(就有點像台北市/天龍國這樣的意思XD),直到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時才正式改名伊斯坦堡,此舉很可能是共和國企圖切割和昔日帝國的關聯性
不過這兩個名稱還是一直並存,甚至歐美出版的地圖都還是照印君士坦丁堡,1930年困擾的土耳其政府還立法規定土耳其郵差不能遞送「君士坦丁堡」的郵件,伊斯坦堡的名稱直到1950年代才真正普及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Apr 24, 2021 10:16 AM
這本書的一大特色是相當著重於描繪城市的建築,不只是標誌性建築像是宮殿、教堂或清真寺,其他功能性城市建設也介紹不少,像是橋梁、港口、水利設施之類
在描述已不復存的古代建築時,常常會說明大約坐落現代城市的哪一個地方,有興趣來場懷古之旅的話這本書大概也是不錯的參考書籍
我個人對這部分的興趣不算太大所以這個特色對我來說沒有加分太多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Apr 24, 2021 10:17 AM
現在手上還有《伊斯坦堡三城記》和《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待讀,等這兩本讀完再開一串這五本書的介紹好了XD
《伊斯坦堡三城記》感覺跟這本比較類似(不過比較厚,應該會比較詳盡)
1453那本應該整本就在講1453,是我很有興趣的一本,接下來應該會先讀這本
他其實是作者羅傑.克勞利的地中海三部曲的其中一本,《財富之城:威尼斯共和國的海洋霸權》有提到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不過是威尼斯視角為主,雖然我比較喜歡這種詳盡描述單一歷史事件的書勝過全史類型的書,而且作者也很會說故事,但我覺得威尼斯人真是太敗德了,即使以親威尼斯的史料來描寫這個事件也無法掩蓋這個事實,讀起來不太舒服(乾),大概只會收電子書當參考資料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Apr 24, 2021 10:18 AM
目前來說我個人對這三本的喜好是:
《幽靈帝國拜占庭》>《榮耀之城.伊斯坦堡》>《拜占庭帝國》
《榮耀之城.伊斯坦堡》我應該會想買電子書,不過要先等我買閱讀器再說(……)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y 8, 2021 3:45 PM
——
《台湾日記》
作者: 小林賢伍
喜好度:★★★
我個人對旅行書是沒什麼興趣,但小林賢伍鏡頭下的台灣真的很美
我會比較希望他出攝影書就是了XDDD
載入新的回覆
《忠實的劊子手》
《饞:貪吃的歷史》
《榮耀之城.伊斯坦堡》
《台湾日記》
作者:喬爾.哈靈頓
喜好度:★★★★
介紹中世紀紐倫堡劊子手法蘭茲.施密特的一生,除了法蘭茲本人的生平及思想,也介紹劊子手的工作、社會地位、經常兼職的副業(行醫,有些也販賣器官)以及當時的刑法,在法蘭茲的日記裡幾乎各色各樣的犯罪都有,什麼樣的犯罪在當時會被判什麼刑責幾乎都有介紹到(以死刑來說,也有提到一些鞭笞和流放的刑責),常常援引法蘭茲的日記描述犯行、刑責和處決經過
最後也有提到一些司法改革的部分,是涵蓋面相滿廣、考據也滿詳細的書,如果對劊子手有興趣,或是想寫一本關於劊子手的小說(?),是很值得一讀的書
《饞:貪吃的歷史》
作者:弗羅杭.柯立葉
喜好度:★★★
書如其名,在西方,貪吃的歷史和宗教有很大的關係,因此書中用了不少篇幅介紹
相較於視覺和聽覺的藝術,味覺的藝術長期受到宗教打壓(因為暴食(glut)是七宗罪之一),因此遲至16-17世紀才開始發展
不過也是天主教對glut相對寬容(一方面是何謂暴食難以定義,另一方面大概是高級神職人員也難敵口腹之慾XDD),美食文化才有發展的機會,例如相較之下嚴苛許多的新教區就不太注重飲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國XDDD
法國開始發展美食文化是從路易十五統治開始(他是個講究的美食家,相較之下路易十四和路易十六雖然也很愛吃,但只是單純暴飲暴食,並不講究精緻的菜餚)
其實義大利比法國更早發展美食文化,當義大利人已經開始講究飲食時,法國人仍然視之為宗教上的罪惡
至於英國,作者說「在英國,烹飪從未成為一種藝術」XDDDD
書中很多貶抑女人不懂得品味美食、女人貪吃等於淫蕩的內容(雖然不是作者的想法,只是在介紹歷史時如實呈現前人的偏見),看了也讓人不適,所以不是特別喜歡這本書(雖然也不討厭),整體來說比較像打發時間的讀物(乾
《榮耀之城.伊斯坦堡》
作者:湯瑪士.麥登
喜好度:★★★★
整體來說滿不錯的,400頁的篇幅橫跨了近3千年的維度,讓讀者對這座城市的歷史能有比較完整的輪廓,不過相對的也無法描繪得太仔細
我覺得文筆有點普通,偶爾會出現奇怪的翻譯句,不過大部分是順暢的,文字部分不夠吸引人還是有一點扣分
這本書的時間跨度更大,從西元前7世紀到近代,補足了這座城市在希臘城邦時期、鄂圖曼帝國時期和近代的歷史,不過東羅馬帝國的歷史還是佔據最多篇幅,大約有本書的一半,希臘時期和鄂圖曼時期則分別約1/4,近代只用大概20頁簡單說一下而已
像只讀前兩本書的話,很容易誤以為在君士坦丁建城之前,拜占庭只是一個默默無名的小地方,但其實拜占庭在當時就已經是羅馬非常繁榮的都市了
希臘城邦時期我覺得還滿有趣的,鄂圖曼帝國時期我個人就覺得比較無聊一點,不過可能是因為篇幅不長無法詳述太多吧
像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君士坦丁堡陷落、皇帝出逃的部分,其他兩本書只提到皇帝帶著大批黃金珠寶落跑,這本書就有提到皇帝其實有用這些金銀珠寶招兵買馬,企圖從十字軍手中奪回君士坦丁堡
之前讀前兩本書產生的困惑也在這裡得到解答,例如1453年土耳其人破城,究竟是因為城牆被攻破還是城門沒關好,從這本書看來應該是外城牆被攻破,內城牆的城門沒關好
不過這兩個名稱還是一直並存,甚至歐美出版的地圖都還是照印君士坦丁堡,1930年困擾的土耳其政府還立法規定土耳其郵差不能遞送「君士坦丁堡」的郵件,伊斯坦堡的名稱直到1950年代才真正普及
在描述已不復存的古代建築時,常常會說明大約坐落現代城市的哪一個地方,有興趣來場懷古之旅的話這本書大概也是不錯的參考書籍
我個人對這部分的興趣不算太大所以這個特色對我來說沒有加分太多
《伊斯坦堡三城記》感覺跟這本比較類似(不過比較厚,應該會比較詳盡)
1453那本應該整本就在講1453,是我很有興趣的一本,接下來應該會先讀這本
他其實是作者羅傑.克勞利的地中海三部曲的其中一本,《財富之城:威尼斯共和國的海洋霸權》有提到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不過是威尼斯視角為主,雖然我比較喜歡這種詳盡描述單一歷史事件的書勝過全史類型的書,而且作者也很會說故事,但我覺得威尼斯人真是太敗德了,即使以親威尼斯的史料來描寫這個事件也無法掩蓋這個事實,讀起來不太舒服(乾),大概只會收電子書當參考資料
《幽靈帝國拜占庭》>《榮耀之城.伊斯坦堡》>《拜占庭帝國》
《榮耀之城.伊斯坦堡》我應該會想買電子書,不過要先等我買閱讀器再說(……)
《台湾日記》
作者: 小林賢伍
喜好度:★★★
我個人對旅行書是沒什麼興趣,但小林賢伍鏡頭下的台灣真的很美
我會比較希望他出攝影書就是了X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