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26 PM
30
1
[書]
讀嘛讀嘛
《拜占庭帝國》
《幽靈帝國拜占庭》
兩本介紹東羅馬帝國的書,因為兩本書的取材和取向都滿不同的,對東羅馬帝國歷史有興趣的話我覺得都滿推薦的XDD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26 PM
《拜占庭帝國》
作者:拉爾斯.布朗沃思
這本書以生動有趣的筆法,在短短三百頁出頭的篇幅描述了拜占庭帝國的千年歷史,我覺得是非常出色的通俗歷史讀物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27 PM
我印象中台灣教科書應該是稱呼東羅馬帝國而不是拜占庭帝國XD
拜占庭帝國這個名稱是歷史學家取的(拜占庭是君士坦丁堡在希臘殖民時期的名稱),以和之前的羅馬帝國和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做為區隔
在帝國統治期間,無論是帝國國民還是其他國家都是稱呼羅馬帝國,並沒有拜占庭帝國這樣的稱呼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27 PM
雖然後人稱為東羅馬帝國,但並不是羅馬帝國分裂,而是因為國土過大,後來有了共治情形(有點類似聯邦,雖然東西由不同皇帝治理,但還是同一個國家)
所以東羅馬帝國以羅馬帝國自稱再理所當然不過,他只是後來漸漸失去在西方的領土,本身還是羅馬帝國
也因此直到19世紀,希臘人其實都還是自稱羅馬人(Romioi),而不是希臘人(Hellene)
由於在東邊,東羅馬帝國繼承的是希臘文化,信奉的也是東正教,雖然剛開始還使用拉丁文,但希臘文很快就取代拉丁文成為官方語言,拉丁文在羅馬帝國成為死亡的語言時,反而西方因為教會堅持使用拉丁文傳教,而使拉丁文得以繼續流傳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27 PM
Sat, Mar 20, 2021 4:27 PM
東羅馬帝國的歷史通常從君士坦丁遷都「新羅馬」(也就是君士坦丁堡)作為起點,不過也有人認為應該從戴克里先將羅馬帝國分為東西羅馬,由共治皇帝一起治理為起始,這本書也是從這裡開始介紹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27 PM
君士坦丁遷都顯然是非常明智的選擇,三面環海的君士坦丁堡擁有優異的戰略位置,再加上後來西方面臨蠻族入侵的威脅時,皇帝狄奧多西修築的厚實城牆,讓易守難攻的君士坦丁堡在千年歷史中僅僅被攻破兩次(第一次是十字軍,他們是用海軍強攻護岸壁,而不是狄奧多西城牆;第二次就是導致滅國的鄂圖曼土耳其,這時已經發明了大砲,使狄奧多西城牆不再是銅牆鐵壁)
相較之下羅馬帝國的古都羅馬就命運多舛,同樣的千年間易主了數不清多少次(西羅馬的首府其實也不是羅馬,一開始是米蘭,後來是更好防守的拉文納)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27 PM
君士坦丁堡的堅固,也使他在相對安定的環境下發展出燦爛富足的文化,當西方因蠻族入侵和封建貴族的奴役而陷入戰爭和貧困,墮入中世紀的「黑暗時代」,東羅馬帝國的文化依然持續發展茁壯,君士坦丁堡的人口在巔峰時期達到五十萬人(是當時倫敦或巴黎的十倍),人民的教育程度和識字率都很高,各項文化、藝術、科學、醫學、法學、神學、建築、經濟都高度發展,熱絡的商業使街上隨時能聽到十幾種不同的語言,可說是歐洲文明的中心
如果沒有君士坦丁堡對希臘羅馬文化典籍的保存與發揚,歐洲很可能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東羅馬帝國滅亡後,許多流亡者將希臘羅馬經典的抄本帶到西方,促進了文藝復興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28 PM
儘管擁有璀璨的文明,東羅馬帝國最後幾個世紀在軍事上卻積弱不振,所幸在統治者高明的外交手腕下持續苟延殘喘,甚至幾度能保有帝國的威望
東羅馬帝國不只保存了古典文化,也為西歐提供屏障,避免才剛從黑暗時代復甦的西歐很快又被中亞的遊牧民族和土耳其人征服
雖然東西教會決裂,兩邊人民分裂與仇視越來越嚴重(尤其在十字軍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後),但東羅馬帝國依然是守護基督教文化最重要的力量,在最前線抵抗伊斯蘭教的勢力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28 PM
由於東西方長期的矛盾與互不信任,東羅馬帝國最後在孤立無援下被滅國,當時君士坦丁堡已經成為伊斯蘭世界中的孤島,人口銳減至五萬人,守軍只有七千人,僅有寥寥的威尼斯人和熱那亞人相助,面對八萬土耳其大軍(一說有幾十萬)幾乎毫無勝利的希望,在奮勇守城了將近兩個月後壯烈犧牲(嚴格說來君士坦丁堡陷落不算是滅國,因為帝國還有其他領土,不過在接下來不到十年間也都被佔領了)
雖然說當初蠻族大舉入侵西羅馬時,東羅馬也為了保全自己棄西羅馬不顧,甚至為了自己的安危,慫恿哥德人入侵義大利,某方面來說有點算報應吧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28 PM
羅馬帝國是如此光芒萬丈,以至於將它亡國的土耳其蘇丹仍以「凱撒」自居,並持續穿戴東羅馬帝國皇帝的飾物,甚至維持任命牧首的傳統(即使他們根本不同信仰),土耳其遷都君士坦丁堡,渴望繼承羅馬帝國的榮光
然而比壯烈滅國更悽慘的是,東羅馬帝國的輝煌在西方卻逐漸被遺忘,以西歐為主的史觀更貶抑東羅馬帝國,史學家之所以稱它拜占庭帝國,也有它配不上羅馬帝國稱呼的意涵,拜占庭一詞後來甚至帶有貶意,意指充斥繁文縟節或是宮廷陰謀
直到近代,東羅馬帝國的歷史才逐漸受到重視和平反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28 PM
東正教我很喜歡的一點是他們否認聖戰,他們雖然不會譴責為了守衛國家而殺人,但也不願追封死於伊斯蘭士兵手下的戰士為殉教者,因為他們認為無論如何殺人都是不值得榮耀的事,也因此十字軍對他們來說是無法理解的行為(更別說十字軍對他們造成的傷害)
東羅馬帝國的社會階層流動也比較大,他們更正視貧富不均的問題,而且因為很多皇帝都是出身卑微的篡位者,更能毫不留情地打壓貴族,所以相較於同時期西方的封建社會,東羅馬帝國的社會比較自由,也比較有機會靠著自身努力取得社會地位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28 PM
我個人很喜歡這本書也覺得很值得一讀,不過他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因為在很短的篇幅內講述一個千年國家的歷史,當然就不會很詳細,再來因為是通俗取向,如果比較喜歡嚴謹的學術著作,這本可能就會比較不合胃口
我覺得當作故事讀讀的話很有趣,不過也不會特別想收,這個作者的著作還有三本中古歐洲三部曲,看介紹也是類似的取向,應該有朝一日(?)會找來讀
這本書的另一個缺點是錯漏字、譯名不一致、註解標錯的情形頗多,雖然不至於看到一肚子火,但是以一本三百多頁的書來說我覺得頻率還是太高了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29 PM
Sat, Mar 20, 2021 5:18 PM
——
《幽靈帝國拜占庭》
作者:理查.費德勒
很喜歡這本!不只介紹了拜占庭帝國的千年歷史,也介紹不少後續鄂圖曼帝國的發展和現代土耳其
幽靈帝國意指即使在現代土耳其,依然能看到滅亡帝國的殘跡,如同古老的幽靈盤據在這座城市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29 PM
和《拜占庭帝國》一樣,要在短短的篇幅內涵蓋千年歷史,當然無法太詳盡和全面
兩位作者取材著重的面向也不同,有些《拜占庭帝國》幾筆帶過的,《幽靈帝國拜占庭》卻花很多篇幅敘述,當然也有相反的情況XD,所以我覺得對拜占庭歷史有興趣的話,這兩本都滿值得讀的,就算是同一段歷史,讀起來感受也不一樣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29 PM
Sat, Mar 20, 2021 4:30 PM
《拜占庭帝國》在歷史的面向比較全面,雖然跳過不少帝王,還是盡可能維持歷史脈絡的完整,有些帝王的故事雖然相形之下不太重要、就算看過很快就忘記,作者還是會寫幾筆帶過去(雖然就算文筆再好,讀起來還是會有點像流水帳)
《幽靈帝國拜占庭》省略的歷史比較多,但讀起來不會覺得不連貫,而且他還穿插遊記,讀起來還是很順暢
他不浪費筆墨在比較不重要的君主,只著重在幾個對帝國歷史影響最重要的,因此能騰出更多篇幅來做更具體詳盡的刻畫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30 PM
以貝利撒留來說,讀《拜占庭帝國》只會覺得他是很厲害的無敵將軍,但具體來說是怎麼厲害,只有提到爬下水道攻城、讓士兵劍盾相擊製造聲勢浩大的假象威嚇敵人,這一類的小聰明,但《幽靈帝國拜占庭》就花很多篇幅敘述貝利撒留的初戰,具體描述他戰術和指揮上的創新與機敏(這場戰爭在《拜占庭帝國》只有兩句帶過吧)
貝利撒留的妻子是皇后的閨密,只讀《拜占庭帝國》會一頭霧水,因為皇后明明超討厭貝利撒留,看了《幽靈帝國拜占庭》才會恍然大悟,原來她們都是競技場出身,皇后是養熊人的女兒,貝利撒留的妻子則出身賽車手家庭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40 PM
Sat, Mar 20, 2021 5:45 PM
西羅馬帝國的歷史這本書就幾乎都沒提,基督教派系的紛爭也不如《拜占庭帝國》完善,可能要搭配閱讀才能了解為什麼東羅馬帝國那麼仇視天主教
傳說和預言的介紹倒是比《拜占庭帝國》多,像是當阿拉伯人叱吒風雲時,人們相信他們是以實瑪利的後裔,或是祭司王約翰的傳說可能是東方的聶斯托留教派,還有呼應君士坦丁堡命運的《偽聖默道啟示錄》,我個人覺得還滿有趣的,也更能了解當時的迷信氛圍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41 PM
Sat, Mar 20, 2021 4:42 PM
這本書還有一個特點,他會補充在歷史上可能無足輕重,但滿有趣的小故事,像是聖尼古拉、七睡仙、梅露辛等等
在文化方面也有更多介紹,例如叉子其實是羅馬人發明(同時期的西方人還在用手取食),直到拜占庭公主狄奧法奴嫁給日耳曼的奧圖王子後才引入西方,還有現代西洋棋前身是波斯象棋,這也呼應了書名幽靈帝國,滅亡的羅馬帝國與波斯帝國將他們的文化留存至今,彷彿古老的幽魂仍飄盪在世間
東羅馬帝國對西方帶來的深遠影響像是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這本也都有用比較長的篇幅介紹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41 PM
Sat, Mar 20, 2021 4:43 PM
像是從中國盜取絲綢商業機密的故事,在《拜占庭帝國》只有兩三筆帶過,但《幽靈帝國拜占庭》卻花了不少篇幅,只看《拜占庭帝國》我大概只會當作一件趣事,讀了《幽靈帝國拜占庭》才知道這件事這麼重要,如果沒有絲綢產業提供的豐厚經濟利潤,東羅馬帝國可能無法存活這麼久
作者還提到拜占庭音樂,直到現在,他們的詩歌仍然迴盪在東正教教堂,我去youtube找了一下,其實還滿好聽的XD
Greek Byzantine orthodox chant: Agni Parthene/ Αγνή ...
Агни Парфене - Хор братии Валаамского монастыря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47 PM
Sat, Mar 20, 2021 5:49 PM
可能東羅馬帝國是一個滅亡已久的國家,歷史又長期受到西方的輕蔑與忽視,第一手資料留存不多又摻雜各種怪力亂神(?),導致文獻太少又多有矛盾之處
這兩書有些內容是相左的,例如君士坦丁堡的最後之役,《拜占庭帝國》說是土耳其人在城牆上轟出一個洞強攻進去,《幽靈帝國拜占庭》說是有一道提供士兵外出突襲的城門當天忘記閂上才被土耳其闖入
《拜占庭帝國》寫背教者朱里安打壓基督徒,頒布歧視基督徒的法令,《幽靈帝國拜占庭》說其實他只是取消給予基督徒特權的法令
類似這樣矛盾的內容不少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47 PM
Sun, Mar 21, 2021 1:13 AM
《拜占庭帝國》寫君士坦丁堡直到1930年才改名伊斯坦堡,《幽靈帝國拜占庭》寫鄂圖曼土耳其佔領君士坦丁堡後就改名了,我查了一下網路資料應該後者才是正確的,而且甚至東羅馬帝國還沒滅亡前就已經有土耳其人稱他為伊斯坦堡
題外是《拜占庭帝國》提到希臘人自稱羅馬人(Romioi),而不是希臘人(Hellene),這方面在《幽靈帝國拜占庭》有更詳盡的解釋,希臘人之所以這樣自稱,是因為當時Hellene是帶有貶意的詞彙,意指信奉傳統異教的希臘人,所以已經改信東正教的希臘人當然不會這樣自稱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48 PM
Sat, Mar 20, 2021 5:23 PM
我個人喜歡這本書勝過《拜占庭帝國》,《拜占庭帝國》雖然在拜占庭歷史的介紹比較全面,但《幽靈帝國拜占庭》涵蓋的面相比較廣,在鄂圖曼土耳其(甚至其他侵犯帝國的外族像是波斯、阿拉伯等等)和現代土耳其都有比較多的介紹
從書的結尾也很能看出這兩本書不同的取向,《拜占庭帝國》寫到君士坦丁堡淪陷就結束了,《幽靈帝國拜占庭》仍然繼續描寫鄂圖曼土耳其對這座城市的統治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48 PM
《幽靈帝國拜占庭》不只是一本歷史讀物,也是一本伊斯坦堡遊記,更是慈愛的父親送給孩子的禮物,作者記述他帶兒子去羅馬和伊斯坦堡旅行一個月的見聞,算是作為他兒子的成年禮物(其實還沒成年啦
我更喜歡這本書的主因是他的刻劃更鮮明立體,因為捨棄了較為全面的介紹,因此能用更多篇幅用來描述單一事件,這樣的取捨比較符合我的喜好,相較之下《拜占庭帝國》有很多內容感覺很流水帳
例如狄奧多西城牆,讀《拜占庭帝國》只會知道城牆很長很厚很堅固,但《幽靈帝國拜占庭》詳細介紹城牆的構造,揣想它在攻城戰時的效果,甚至還有作者帶著兒子沿著城牆殘骸走一趟的旅程,更讓人有親臨實境的體會,而不會只流於無敵將軍或銅牆鐵壁這樣的空泛文字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48 PM
Sat, Mar 20, 2021 5:32 PM
雖然《幽靈帝國拜占庭》是比較個人化的書,我覺得他在敘述歷史時比較客觀,《拜占庭帝國》則比較主觀和煽動,雖然這樣讀起來比較有趣,不過以非虛構寫作來說我覺得是缺點,再加上作者的簡化時常太武斷,很容易讓讀者對歷史有所曲解
例如十字軍入侵時,《拜占庭帝國》寫阿列克修斯三世:「當東征大軍一出現在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下,他就逃之夭夭,帶著所有的皇家珠寶跑到色雷斯,任由首都自生自滅」,但《幽靈帝國拜占庭》讀起來的感覺比較像皇帝還是有試圖對抗十字軍,在無能下導致敵軍入侵後才逃跑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49 PM
Sat, Mar 20, 2021 4:49 PM
又例如君士坦丁處死自己長子的事件,《拜占庭帝國》說君士坦丁因為兒子聲望很高,在嫉妒下指控他勾引自己的繼母而處死他,再把妻子燙死在浴缸裡;《幽靈帝國拜占庭》比較客觀地說歷史上對這個事件的起因隻字未提,早年比較流行的歷史解釋是皇后為了讓自己的親生兒子繼位而誣陷皇儲勾引她,君士坦丁處死皇儲後發現犯下大錯,一怒之下又殺了妻子;近年歷史學者發現把人在浴缸燙死並不是尋常的處決方式,而且當時盛行用泡熱水的方式流產,所以懷疑可能是皇儲和皇后真的有染
還有像女皇帝依琳娜在這兩本書的評價非常兩極,我個人也認為《幽靈帝國拜占庭》客觀得多,《拜占庭帝國》感覺比較受仇女歷史學家的影響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50 PM
Sat, Mar 20, 2021 5:39 PM
《幽靈帝國拜占庭》沒有什麼校閱上的問題,我唯一發現的錯誤是第七章的地圖說明文字誤植為第六章的,不像《拜占庭帝國》錯誤真是不勝枚舉,而且我比較不喜歡《拜占庭帝國》的排版(我不太喜歡段落首行只空一格
《拜占庭帝國》有附歷代帝王的年表,因為皇帝真的太多了讀完很快忘記哪個是哪個(ㄍ),所以是很大的優點,《幽靈帝國拜占庭》就只有一個簡易年表
泛若(゚Д゚;≡;゚Д゚)
@zrockabyz
Sat, Mar 20, 2021 4:50 PM
Sun, Mar 21, 2021 1:48 AM
我覺得《拜占庭帝國》這本文筆比較好,可能是譯者的關係,《幽靈帝國拜占庭》有些名詞也怪怪的,例如君士坦丁堡牧首他稱為主教,威尼斯總督他稱為大公,不過可能不是譯者的問題,因為書裡其他地方有提到牧首和總督
不過這些小缺點我覺得都瑕不掩瑜
載入新的回覆
《拜占庭帝國》
《幽靈帝國拜占庭》
兩本介紹東羅馬帝國的書,因為兩本書的取材和取向都滿不同的,對東羅馬帝國歷史有興趣的話我覺得都滿推薦的XDD
作者:拉爾斯.布朗沃思
這本書以生動有趣的筆法,在短短三百頁出頭的篇幅描述了拜占庭帝國的千年歷史,我覺得是非常出色的通俗歷史讀物
拜占庭帝國這個名稱是歷史學家取的(拜占庭是君士坦丁堡在希臘殖民時期的名稱),以和之前的羅馬帝國和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做為區隔
在帝國統治期間,無論是帝國國民還是其他國家都是稱呼羅馬帝國,並沒有拜占庭帝國這樣的稱呼
所以東羅馬帝國以羅馬帝國自稱再理所當然不過,他只是後來漸漸失去在西方的領土,本身還是羅馬帝國
也因此直到19世紀,希臘人其實都還是自稱羅馬人(Romioi),而不是希臘人(Hellene)
由於在東邊,東羅馬帝國繼承的是希臘文化,信奉的也是東正教,雖然剛開始還使用拉丁文,但希臘文很快就取代拉丁文成為官方語言,拉丁文在羅馬帝國成為死亡的語言時,反而西方因為教會堅持使用拉丁文傳教,而使拉丁文得以繼續流傳
相較之下羅馬帝國的古都羅馬就命運多舛,同樣的千年間易主了數不清多少次(西羅馬的首府其實也不是羅馬,一開始是米蘭,後來是更好防守的拉文納)
如果沒有君士坦丁堡對希臘羅馬文化典籍的保存與發揚,歐洲很可能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東羅馬帝國滅亡後,許多流亡者將希臘羅馬經典的抄本帶到西方,促進了文藝復興
東羅馬帝國不只保存了古典文化,也為西歐提供屏障,避免才剛從黑暗時代復甦的西歐很快又被中亞的遊牧民族和土耳其人征服
雖然東西教會決裂,兩邊人民分裂與仇視越來越嚴重(尤其在十字軍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後),但東羅馬帝國依然是守護基督教文化最重要的力量,在最前線抵抗伊斯蘭教的勢力
雖然說當初蠻族大舉入侵西羅馬時,東羅馬也為了保全自己棄西羅馬不顧,甚至為了自己的安危,慫恿哥德人入侵義大利,某方面來說有點算報應吧
然而比壯烈滅國更悽慘的是,東羅馬帝國的輝煌在西方卻逐漸被遺忘,以西歐為主的史觀更貶抑東羅馬帝國,史學家之所以稱它拜占庭帝國,也有它配不上羅馬帝國稱呼的意涵,拜占庭一詞後來甚至帶有貶意,意指充斥繁文縟節或是宮廷陰謀
直到近代,東羅馬帝國的歷史才逐漸受到重視和平反
東羅馬帝國的社會階層流動也比較大,他們更正視貧富不均的問題,而且因為很多皇帝都是出身卑微的篡位者,更能毫不留情地打壓貴族,所以相較於同時期西方的封建社會,東羅馬帝國的社會比較自由,也比較有機會靠著自身努力取得社會地位
我覺得當作故事讀讀的話很有趣,不過也不會特別想收,這個作者的著作還有三本中古歐洲三部曲,看介紹也是類似的取向,應該有朝一日(?)會找來讀
這本書的另一個缺點是錯漏字、譯名不一致、註解標錯的情形頗多,雖然不至於看到一肚子火,但是以一本三百多頁的書來說我覺得頻率還是太高了
《幽靈帝國拜占庭》
作者:理查.費德勒
很喜歡這本!不只介紹了拜占庭帝國的千年歷史,也介紹不少後續鄂圖曼帝國的發展和現代土耳其
幽靈帝國意指即使在現代土耳其,依然能看到滅亡帝國的殘跡,如同古老的幽靈盤據在這座城市
兩位作者取材著重的面向也不同,有些《拜占庭帝國》幾筆帶過的,《幽靈帝國拜占庭》卻花很多篇幅敘述,當然也有相反的情況XD,所以我覺得對拜占庭歷史有興趣的話,這兩本都滿值得讀的,就算是同一段歷史,讀起來感受也不一樣
《幽靈帝國拜占庭》省略的歷史比較多,但讀起來不會覺得不連貫,而且他還穿插遊記,讀起來還是很順暢
他不浪費筆墨在比較不重要的君主,只著重在幾個對帝國歷史影響最重要的,因此能騰出更多篇幅來做更具體詳盡的刻畫
貝利撒留的妻子是皇后的閨密,只讀《拜占庭帝國》會一頭霧水,因為皇后明明超討厭貝利撒留,看了《幽靈帝國拜占庭》才會恍然大悟,原來她們都是競技場出身,皇后是養熊人的女兒,貝利撒留的妻子則出身賽車手家庭
傳說和預言的介紹倒是比《拜占庭帝國》多,像是當阿拉伯人叱吒風雲時,人們相信他們是以實瑪利的後裔,或是祭司王約翰的傳說可能是東方的聶斯托留教派,還有呼應君士坦丁堡命運的《偽聖默道啟示錄》,我個人覺得還滿有趣的,也更能了解當時的迷信氛圍
在文化方面也有更多介紹,例如叉子其實是羅馬人發明(同時期的西方人還在用手取食),直到拜占庭公主狄奧法奴嫁給日耳曼的奧圖王子後才引入西方,還有現代西洋棋前身是波斯象棋,這也呼應了書名幽靈帝國,滅亡的羅馬帝國與波斯帝國將他們的文化留存至今,彷彿古老的幽魂仍飄盪在世間
東羅馬帝國對西方帶來的深遠影響像是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這本也都有用比較長的篇幅介紹
作者還提到拜占庭音樂,直到現在,他們的詩歌仍然迴盪在東正教教堂,我去youtube找了一下,其實還滿好聽的XD
這兩書有些內容是相左的,例如君士坦丁堡的最後之役,《拜占庭帝國》說是土耳其人在城牆上轟出一個洞強攻進去,《幽靈帝國拜占庭》說是有一道提供士兵外出突襲的城門當天忘記閂上才被土耳其闖入
《拜占庭帝國》寫背教者朱里安打壓基督徒,頒布歧視基督徒的法令,《幽靈帝國拜占庭》說其實他只是取消給予基督徒特權的法令
類似這樣矛盾的內容不少
題外是《拜占庭帝國》提到希臘人自稱羅馬人(Romioi),而不是希臘人(Hellene),這方面在《幽靈帝國拜占庭》有更詳盡的解釋,希臘人之所以這樣自稱,是因為當時Hellene是帶有貶意的詞彙,意指信奉傳統異教的希臘人,所以已經改信東正教的希臘人當然不會這樣自稱
從書的結尾也很能看出這兩本書不同的取向,《拜占庭帝國》寫到君士坦丁堡淪陷就結束了,《幽靈帝國拜占庭》仍然繼續描寫鄂圖曼土耳其對這座城市的統治
我更喜歡這本書的主因是他的刻劃更鮮明立體,因為捨棄了較為全面的介紹,因此能用更多篇幅用來描述單一事件,這樣的取捨比較符合我的喜好,相較之下《拜占庭帝國》有很多內容感覺很流水帳
例如狄奧多西城牆,讀《拜占庭帝國》只會知道城牆很長很厚很堅固,但《幽靈帝國拜占庭》詳細介紹城牆的構造,揣想它在攻城戰時的效果,甚至還有作者帶著兒子沿著城牆殘骸走一趟的旅程,更讓人有親臨實境的體會,而不會只流於無敵將軍或銅牆鐵壁這樣的空泛文字
例如十字軍入侵時,《拜占庭帝國》寫阿列克修斯三世:「當東征大軍一出現在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下,他就逃之夭夭,帶著所有的皇家珠寶跑到色雷斯,任由首都自生自滅」,但《幽靈帝國拜占庭》讀起來的感覺比較像皇帝還是有試圖對抗十字軍,在無能下導致敵軍入侵後才逃跑
還有像女皇帝依琳娜在這兩本書的評價非常兩極,我個人也認為《幽靈帝國拜占庭》客觀得多,《拜占庭帝國》感覺比較受仇女歷史學家的影響
《拜占庭帝國》有附歷代帝王的年表,因為皇帝真的太多了讀完很快忘記哪個是哪個(ㄍ),所以是很大的優點,《幽靈帝國拜占庭》就只有一個簡易年表
不過這些小缺點我覺得都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