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Fri, Feb 19, 2021 3:57 PM
Fri, Feb 19, 2021 5:34 PM
10
[
2月療癒主題~原生家庭
]
三角關係顧名思義是三人形成的關係,
當我們出生時,在家庭中自然會形成。
可能是父、母、自己,
可能是祖母、母、自己,
也可能是母、手足、自己等等。
今明兩天想來聊聊三角關係
歷歷日常
家人
伊底帕斯情結
家庭位階
代罪羔羊
親職化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Fri, Feb 19, 2021 3:59 PM
Fri, Feb 19, 2021 5:27 PM
話說前頭XD
雖然是心理系畢業生,但對家庭的這塊沒有非常熟悉,
或許會有錯誤的地方,歡迎大家討論、交流、指正
明天結束前會附上相關的文章、參考資料等,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Fri, Feb 19, 2021 4:00 PM
--------------------------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Fri, Feb 19, 2021 4:04 PM
Fri, Feb 19, 2021 4:04 PM
三角形是很穩定的。
我相信大家在國中的時候,應該都有聽過這句話XD
而三角關係,也是為了「穩固」關係而存在的。
當A和B僵持不下的時候,有一外者C介入,
就會對A、B、C的關係造成影響。
這個介入有好有壞,
但無論如何這是一種試著解決問題的方式。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Fri, Feb 19, 2021 4:12 PM
試著舉一些例子:
夫妻不和,常常會有人說:生一個小孩就能改善了。
改不改善不一定,但的確會對夫妻現狀造成改變。
婆媳的問題無法解決,常常聽到老公應該跳出來介入。
雖然似乎這類型的問題一律建議搬出去,
但不作為的老公,可能連週旋都難,更別提搬出去。
(當然加入也不一定比較好,可能幫著婆婆對媳婦施壓)
就算是一般的人際關係,我們如果跟某位朋友吵架了, 通常會找另一位朋友訴苦,透過分散關係間的張力,比較有機會降低不舒服感。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Fri, Feb 19, 2021 4:21 PM
在關係要維持「穩定」的狀況下,
當兩人的關係出現壓力、焦慮、難解的情緒結時,
第三者的出現,就是要降低這些負向情緒的張力。
我們常常無可選擇地進入親人長輩的關係中,
因為介入時通常年紀很小,沒有什麼選擇權,
當然也因為我們對親長有著情感的依附,
所以進入了三角關係時,我們也常「公親變事主」XD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Fri, Feb 19, 2021 4:25 PM
最常見的狀況,或許是經典問句:
「爸爸媽媽要離婚的話,你要跟誰?」
當然,說出這些句子的人不一定是我們的父母,
但這樣的焦慮或許在小時候就能感受到。
有些人會比較認同其中一方,
有些人會擔起三角關係的責任,
有些人則會被這樣的情緒壓垮,只想逃避。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Fri, Feb 19, 2021 4:32 PM
這還只是父母之間的三角關係,
更別提在家庭中有很多的三角、甚至多角關係。
在這樣的拉扯下,
小孩不夠成熟去面對,也不夠成熟去切斷,
所以可能會有幾種三角關係的類型。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Fri, Feb 19, 2021 4:32 PM
--------------------------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Fri, Feb 19, 2021 4:33 PM
在開始聊類型之前,
想先來說幾個小故事XD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Fri, Feb 19, 2021 5:15 PM
在我小二的時候,我媽和我奶奶吵架。
吵架的原因我也忘了,但反正不是什麼重大的事情就是。
我媽是職業婦女,在她上班時,我是被爺爺奶奶照顧的,
所以不管是媽媽還是奶奶,對我來說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看著他們吵架的我,也不知道是有多白目+哪來的勇氣XD
拿起成語字典上新學到的詞彙,對奶奶和媽媽說:
「你們這樣吵架,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
我也忘了他們的反應是啥,但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有夠白目哈哈哈!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Fri, Feb 19, 2021 5:19 PM
我也有一個朋友,從小看父母關係緊張,
媽媽常常抱怨爸爸都不在乎他、不陪他,
也常常把家事丟給她一個人做。
結果我的朋友,就承擔起陪媽媽的責任,
甚至在小學時,就包辦家裡所有的家事,
只是希望父母不要因此再吵架了。
我當時聽到真的超級傻眼,
國小的孩子包辦全部的家事到底是多把責任攬在身上啊?
可見父母吵架,對她的心理壓力有多大…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Fri, Feb 19, 2021 5:25 PM
Fri, Feb 19, 2021 5:25 PM
還有另外一個朋友,他父母關係也不好,
所以在爸爸、媽媽、朋友他自己的三角關係上,
他扮演了優秀的孩子,站在媽媽這邊,
讓媽媽有一些東西、力量可以向爸爸證明、對抗。
但他的手足無法像這位朋友一般優秀,
所以這個手足在「媽媽、朋友、朋友的手足」的三角關係中,無法獲得和我朋友一樣的注意力。
但朋友的手足仍處於父母氣氛不良好的家庭環境中,
所以朋友的手足最後展現的是叛逆、失控,
並『無意識地』藉此降低父母之間的情緒張力,同時也得到母親的注意力。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Fri, Feb 19, 2021 5:27 PM
--------------------------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Fri, Feb 19, 2021 5:32 PM
說了這些故事,
不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經驗呢?
在你家庭中的三角關係中
影響你最深、或印象最深刻的三角關係是什麼呢?
你在其中比較認同哪一方呢?
你採取的應對措施是什麼呢?
我想,或許這三角關係也會有權力的爭奪或角力的狀況。
那麼誰又會是位階比較高的呢?
(不一定年紀大,可能他做某個反應,這個三角關係中的人就得因應他的反應來調整自己)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Fri, Feb 19, 2021 5:34 PM
這是一個有趣的反思,
邀請大家可以留言分享,或在自己的本子上畫畫看。
以你為中心的各式三角關係是如何運作?
在其中又感受到怎樣的拉扯呢?
先觀察,別急著劃分自己、定義自己。
我們明天再來聊聊心理學家們對這些三角關係的『分類』。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Fri, Feb 19, 2021 5:41 PM
Fri, Feb 19, 2021 5:53 PM
啊XD 既然都上了伊底帕斯情結的Tag,
那也來說說這可能呼應的三角關係。
可能父母感情太好,小孩覺得無法獲得等重的注意力。
所以會有認同一方,疏離另一方,藉此分開父母並得到注意力。
也有可能是父母關係不佳,小孩覺得自己要「做點什麼」,
所以會過度認同一方的立場,甚至有分化不清楚的狀況。
嘛、不過都只是無聊的名詞,
還是邀請大家觀察自己的生活
明天再補完分類
菜🥬
@Illusion_tsai
Fri, Feb 19, 2021 10:08 PM
小時候爸媽吵架到想離婚的時候媽媽都會說「還不是因為不放心你才繼續待在這個家」,但我從小時候就覺得啊你要離就離啊為啥牽拖到我身上?
我也不知道這種心態哪裡來的xDDD
也不知道是不是小時候長期籠罩在那種不安之下,我長大後一直想辦法疏離我的家庭,似乎不介入、當作不知道,這件事就不存在。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Sat, Feb 20, 2021 8:52 PM
musai4413
: 感覺壓力好大啊...
在父母關係已經很高張力的時候,讓小孩體驗到自己莫名需要承擔起不屬於自己的責任,也難怪你長大後不想再涉入父母間的事情,會有種過去被牽拖、被掃到颱風尾可能會再出現的感覺吧?(ry
載入新的回覆
三角關係顧名思義是三人形成的關係,
當我們出生時,在家庭中自然會形成。
可能是父、母、自己,
可能是祖母、母、自己,
也可能是母、手足、自己等等。
今明兩天想來聊聊三角關係
歷歷日常 家人 伊底帕斯情結 家庭位階 代罪羔羊 親職化
雖然是心理系畢業生,但對家庭的這塊沒有非常熟悉,
或許會有錯誤的地方,歡迎大家討論、交流、指正
明天結束前會附上相關的文章、參考資料等,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
我相信大家在國中的時候,應該都有聽過這句話XD
而三角關係,也是為了「穩固」關係而存在的。
當A和B僵持不下的時候,有一外者C介入,
就會對A、B、C的關係造成影響。
這個介入有好有壞,
但無論如何這是一種試著解決問題的方式。
改不改善不一定,但的確會對夫妻現狀造成改變。
雖然似乎這類型的問題一律建議搬出去,
但不作為的老公,可能連週旋都難,更別提搬出去。
(當然加入也不一定比較好,可能幫著婆婆對媳婦施壓)
當兩人的關係出現壓力、焦慮、難解的情緒結時,
第三者的出現,就是要降低這些負向情緒的張力。
我們常常無可選擇地進入親人長輩的關係中,
因為介入時通常年紀很小,沒有什麼選擇權,
當然也因為我們對親長有著情感的依附,
所以進入了三角關係時,我們也常「公親變事主」XD
「爸爸媽媽要離婚的話,你要跟誰?」
當然,說出這些句子的人不一定是我們的父母,
但這樣的焦慮或許在小時候就能感受到。
有些人會比較認同其中一方,
有些人會擔起三角關係的責任,
有些人則會被這樣的情緒壓垮,只想逃避。
更別提在家庭中有很多的三角、甚至多角關係。
在這樣的拉扯下,
小孩不夠成熟去面對,也不夠成熟去切斷,
所以可能會有幾種三角關係的類型。
想先來說幾個小故事XD
吵架的原因我也忘了,但反正不是什麼重大的事情就是。
我媽是職業婦女,在她上班時,我是被爺爺奶奶照顧的,
所以不管是媽媽還是奶奶,對我來說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看著他們吵架的我,也不知道是有多白目+哪來的勇氣XD
拿起成語字典上新學到的詞彙,對奶奶和媽媽說:
「你們這樣吵架,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
我也忘了他們的反應是啥,但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有夠白目哈哈哈!
媽媽常常抱怨爸爸都不在乎他、不陪他,
也常常把家事丟給她一個人做。
結果我的朋友,就承擔起陪媽媽的責任,
甚至在小學時,就包辦家裡所有的家事,
只是希望父母不要因此再吵架了。
我當時聽到真的超級傻眼,
國小的孩子包辦全部的家事到底是多把責任攬在身上啊?
可見父母吵架,對她的心理壓力有多大…
所以在爸爸、媽媽、朋友他自己的三角關係上,
他扮演了優秀的孩子,站在媽媽這邊,
讓媽媽有一些東西、力量可以向爸爸證明、對抗。
但他的手足無法像這位朋友一般優秀,
所以這個手足在「媽媽、朋友、朋友的手足」的三角關係中,無法獲得和我朋友一樣的注意力。
但朋友的手足仍處於父母氣氛不良好的家庭環境中,
所以朋友的手足最後展現的是叛逆、失控,
並『無意識地』藉此降低父母之間的情緒張力,同時也得到母親的注意力。
不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經驗呢?
在你家庭中的三角關係中
我想,或許這三角關係也會有權力的爭奪或角力的狀況。
那麼誰又會是位階比較高的呢?
(不一定年紀大,可能他做某個反應,這個三角關係中的人就得因應他的反應來調整自己)
邀請大家可以留言分享,或在自己的本子上畫畫看。
以你為中心的各式三角關係是如何運作?
在其中又感受到怎樣的拉扯呢?
先觀察,別急著劃分自己、定義自己。
我們明天再來聊聊心理學家們對這些三角關係的『分類』。
那也來說說這可能呼應的三角關係。
可能父母感情太好,小孩覺得無法獲得等重的注意力。
所以會有認同一方,疏離另一方,藉此分開父母並得到注意力。
也有可能是父母關係不佳,小孩覺得自己要「做點什麼」,
所以會過度認同一方的立場,甚至有分化不清楚的狀況。
嘛、不過都只是無聊的名詞,
還是邀請大家觀察自己的生活
我也不知道這種心態哪裡來的xDDD也不知道是不是小時候長期籠罩在那種不安之下,我長大後一直想辦法疏離我的家庭,似乎不介入、當作不知道,這件事就不存在。
在父母關係已經很高張力的時候,讓小孩體驗到自己莫名需要承擔起不屬於自己的責任,也難怪你長大後不想再涉入父母間的事情,會有種過去被牽拖、被掃到颱風尾可能會再出現的感覺吧?(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