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un, Jan 10, 2021 2:48 PM
82
2
之前提到的班雅明
@g_m_0111 - 今天去北美館看展,和友提到喜歡班雅明,但只記得和星星有關其他記憶都模糊,回去翻筆...
趕稿時剛好聽到相關的podcast覺得滿好聽的,推薦給大家
哲學好好玩(第四季) - 鏡好聽 Mirror Voice
除了星圖形構法,也很喜歡班雅明的廢墟哲學,想到姚瑞中個展的slogan「所有一切都將成為未來的廢墟」是我當時很喜歡的一個概念(但展覽我忘光了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un, Jan 10, 2021 2:50 PM
對班雅明始終模模糊糊,在spotify上聽了這四集班雅明的介紹,才終於把大學時老師東講一點西講一點的東西聯結起來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un, Jan 10, 2021 2:54 PM
Sun, Jan 10, 2021 4:56 PM
反而比較有印象的廢墟相關展覽是高俊宏的《廢墟影像晶體計畫:十個場景》
高俊宏 讓廢墟慢慢緩緩地說【台新藝術獎系列報導】 - 非池中藝術網
剛好他的展覽裡搭配了小說,描寫了神風特攻隊隊員的一生經歷
小說-張正光-臺灣文化入口網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un, Jan 10, 2021 3:04 PM
Sun, Jan 10, 2021 6:13 PM
podcast EP4裡提到蘇珊.桑塔格的《論攝影》提到影像的拼貼的去權威性(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組成影像、調整閱讀的方法)和傳統閱讀時代的差異:「閱讀是文字和邏輯,因此他是一種深度的世界」要進入似乎還要先了解歷史脈絡、作者etc.相對是較具有權威性質的(對不起我省略很多)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un, Jan 10, 2021 3:10 PM
但我覺得自己看書常常只取一瓢飲⋯⋯像《微不足道的展覽》的靈感來源只是另外一本書的副標題,很多人會覺得沒有看完一整本書似乎就不能算看過這本書,但我覺得只要閱讀的過程中有那麼一兩句讀進心裡,乘興而至興盡而返也沒什麼不好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un, Jan 10, 2021 3:14 PM
不過的確我比較喜歡的是傳統的閱讀,之前朋友借我電子閱讀器,但用不習慣所以就沒有再拿起來讀了,紙本的閱讀帶給我的記憶有時不只是文字,甚至綜合空間和五感,我會明確地記得哪一句喜歡的句子在左頁還是右頁,看到精彩處時剩下的厚度,熱淚盈眶時當下人在搭往哪裡的公車上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un, Jan 10, 2021 3:15 PM
紙摸起來的感覺、是誰送我的書,我都很寶貝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un, Jan 10, 2021 3:20 PM
EP4後面繼續提到蘇珊.桑塔格在觀看手術影像感到不適的反應,影像鏡頭對觀者其實是很強勢的東西,你只能照著作者的鏡頭繼續觀看,唯一能夠抵抗的,便是別過頭不去看。這段我真的感同身受⋯⋯在看電影或影集只要出現血腥暴力畫面我就會開始遮XDDD只看下面的字幕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un, Jan 10, 2021 3:25 PM
Sun, Jan 10, 2021 6:02 PM
不過我最喜歡的是EP1和EP2關於那些「即將成為未來廢墟」的現在,班雅明希望大家停下來看看這些廢墟,廢墟之所以是廢墟,是因為它沒有成為高樓或任何可用的東西,廢墟也不一定想變成其他的什麼,它就只是靜靜在那裡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un, Jan 10, 2021 3:31 PM
中間也講解了班雅明的著名著作《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大學時試圖要閱讀,看到一半我就 fade out⋯⋯但現在又覺得好像可以再拿回來看了,
之前去巴黎龐畢度中心就有看到和《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有關的作品(附上逛展噗)
@g_m_0111 - 一放假去了巴黎,進行了博物館巡禮!放一下這幾天畫的速寫 下收遊記和照片
聽完podcast有比較體會到這個作品想要表達的關於真跡和複製品間靈光的點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un, Jan 10, 2021 3:37 PM
下一集好像要講觀看的方式,好期待!
載入新的回覆
小說-張正光-臺灣文化入口網
之前去巴黎龐畢度中心就有看到和《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有關的作品(附上逛展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