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Tue, Jan 5, 2021 8:44 PM
Tue, Jan 5, 2021 8:44 PM
18
2
[
1月療癒主題~內在小孩
]
所有關係的起始點,
是自己與自己的關係。
但自己與自己的關係,
又是因為各種因素而被形塑。
在療癒內在小孩的過程中,
也會鬆動被形塑自己。
歷歷日常
童年
自我療癒
人是被對待出來的
我願意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Tue, Jan 5, 2021 8:48 PM
人性善性惡此話暫且不提,
千古的辯證非我可以三言兩語的說清楚XD
但人格的形塑,
時常來自於童年有怎樣的體驗,
然後我們會產生相應的思想行為模式。
我們也通常用類似的模式
來看待/對待自己與自己的內在小孩。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Tue, Jan 5, 2021 8:49 PM
「人是被對待出來的。」
這是我大學教授說的,我覺得很有道理XD
在被好好的對待時,我們就會有一種治癒的感覺。
反之,沒有被好好的對待,就容易感到受傷。
換句話說,治癒的關鍵,
在於如何感受到「被好好的對待」。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Tue, Jan 5, 2021 8:52 PM
Tue, Jan 5, 2021 8:53 PM
不談各家學派如何概念化這個好,
也不談人類邏輯定義的好與壞。
直觀地來說,我們的內在需要被愛。
能感受到愛時,通常就能感受到被好好地對待了。
這個愛若是出於裡解的、溫柔的、無條件的,
帶來的治癒力更是深刻,但也相對比較難得到。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Tue, Jan 5, 2021 8:58 PM
Tue, Jan 5, 2021 9:03 PM
療癒自己,其實就是練習愛自己、接納自己。
要怎麼做、該做什麼,因人而異。
不如說,探索自己到底如何才能感受到被愛,
其實也是願意愛自己的一個起點。
是真的去愛、也真的能感受到被愛,
而
非淪於物質慾望的浮沉
,
或形而上的概念的論述而已。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Tue, Jan 5, 2021 9:03 PM
Tue, Jan 5, 2021 9:04 PM
當自己「願意」去療癒與自己的關係,
通常、父母的關係、感情的關係、友情的關係會有所改善。
因為有些部分被滿足,就不需要外求。
也因為看得清楚,且對這樣的自己
不批判、不責備
,
所以
裡解與接納
就此產生,
也能漸漸地感受到『愛』是什麼。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Tue, Jan 5, 2021 9:09 PM
我們「願意」療癒和自己的關係,
其實也是願意為自己的現狀負起100%的責任。
我知道有些人聽到責任就會壓力很大,
的確是不小的重量,但也意外很輕鬆
。
沉重的是,就算不用指責的方式怪罪自己,
也要把自己把可以主導/改變的狀況,從過去自暴自棄地放置在非自己的責任區,重新放到自己身上了。
但認知到這點,真的有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沒有人不讓我好起來,我可以自己好起來。 那些我以為不能動的,其實都可以依照我的心意來移動了。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Tue, Jan 5, 2021 9:11 PM
如果責任二字對你來說還是太沉重,
那就將其視為「把自己帶走」吧!
願意把自己帶走,
願意帶著自己走,
願意和自己一起走。
大概也是在療癒與自己的關係上的一步吧?
好Shine,來吧!10號開幕
@thornstar
Wed, Jan 6, 2021 4:33 AM
想起昨天課堂我聽到一句很喜歡的話:「人生的價值端看我們如何對待他人。」
這個他人,我想也包括著我們與自己、以及內在小孩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florescent_lume
Wed, Jan 6, 2021 7:30 PM
Wed, Jan 6, 2021 8:16 PM
好Shine,來吧!10號開幕
: 因為運作於我們的價值觀其實是相似的,我們會用同一套邏輯來面對大部分的事情。
之所以所有的外在事物都可以在內在找答案的原因,
是因為我們本來就共用同一個邏輯。
反之也是,所有的內在事物,也會映射在所有的外在狀況下。
當然誰因誰果那就是有點雞生蛋蛋生雞的迴圈了XD
不過,我覺得如果外在的問題想不通,就往內在找答案;
內在的問題如果理不明,就觀察外在的我們如何行事。
載入新的回覆
所有關係的起始點,
是自己與自己的關係。
但自己與自己的關係,
又是因為各種因素而被形塑。
在療癒內在小孩的過程中,
也會鬆動被形塑自己。
歷歷日常 童年 自我療癒
人是被對待出來的 我願意
千古的辯證非我可以三言兩語的說清楚XD
但人格的形塑,
時常來自於童年有怎樣的體驗,
然後我們會產生相應的思想行為模式。
我們也通常用類似的模式
來看待/對待自己與自己的內在小孩。
這是我大學教授說的,我覺得很有道理XD
在被好好的對待時,我們就會有一種治癒的感覺。
反之,沒有被好好的對待,就容易感到受傷。
換句話說,治癒的關鍵,
在於如何感受到「被好好的對待」。
也不談人類邏輯定義的好與壞。
直觀地來說,我們的內在需要被愛。
能感受到愛時,通常就能感受到被好好地對待了。
這個愛若是出於裡解的、溫柔的、無條件的,
帶來的治癒力更是深刻,但也相對比較難得到。
要怎麼做、該做什麼,因人而異。
不如說,探索自己到底如何才能感受到被愛,
其實也是願意愛自己的一個起點。
是真的去愛、也真的能感受到被愛,
而非淪於物質慾望的浮沉,
或形而上的概念的論述而已。
通常、父母的關係、感情的關係、友情的關係會有所改善。
因為有些部分被滿足,就不需要外求。
也因為看得清楚,且對這樣的自己不批判、不責備,
所以裡解與接納就此產生,
也能漸漸地感受到『愛』是什麼。
其實也是願意為自己的現狀負起100%的責任。
我知道有些人聽到責任就會壓力很大,
的確是不小的重量,但也意外很輕鬆。
沉重的是,就算不用指責的方式怪罪自己,
也要把自己把可以主導/改變的狀況,從過去自暴自棄地放置在非自己的責任區,重新放到自己身上了。
但認知到這點,真的有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沒有人不讓我好起來,我可以自己好起來。 那些我以為不能動的,其實都可以依照我的心意來移動了。
那就將其視為「把自己帶走」吧!
願意把自己帶走,
願意帶著自己走,
願意和自己一起走。
大概也是在療癒與自己的關係上的一步吧?
這個他人,我想也包括著我們與自己、以及內在小孩
之所以所有的外在事物都可以在內在找答案的原因,
是因為我們本來就共用同一個邏輯。
反之也是,所有的內在事物,也會映射在所有的外在狀況下。
當然誰因誰果那就是有點雞生蛋蛋生雞的迴圈了XD
不過,我覺得如果外在的問題想不通,就往內在找答案;
內在的問題如果理不明,就觀察外在的我們如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