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療養中🛏️Mugi
@spadequeen - 老是會看到「我司」是否屬於中國用語的問題,如果是用來代稱「本公司」,那就是中...
好像有點矯枉過正了,類似的支語檢討串感覺越來越多。
拼了命地想要跟中國劃清界線,但台灣的語言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有傳承到中國一部分,其實要完全撇開並不太容易
✜紫羅蘭藍莓甜甜圈
我從入職看到的就是用我司啊…
身心療養中🛏️Mugi
ユウキ☥
覺得我司敝司這個公用語議題不太一樣
中國那邊是文革+城鄉文化水準差距大,為了方便,不只民間信件,連正式公文也通通拉成大白話,我司是這樣背景下的產物
但在台灣的公職體系還可以看到,很多是有文化脈絡傳承下來的習慣用語XD 尊稱謙稱各有對應用字,很八股但可以很快確認出上下關係,有些字詞很文言,但可以精短達意。
台灣的「司」也還有「掌管」、「司其事」意思,所以公家單位有「司」結尾(ex外交部禮賓司),和商用「公司」不一樣所以不習慣把公司簡稱司... 至少我剛出社會時還很少看到「我司」,當時知道對岸用這種大白話還覺得怎麼如此沒文化

文化含蘊感我比較喜歡中華文化@台灣這邊
當然方便性來說白話學習成本低很多~
聆雨-讚美愚者
這邊日常文書都用公文書往來,的確是謙讓詞、敬語、提稱語包括挪抬尊稱之類的區分上下或平行關係(我覺得這部分和日本語類似,也是讓我常寫得有點痛苦就是XDD)
聆雨-讚美愚者
發文給公司行號我是寫貴寶號或貴單位、貴公司,是沒看過貴司我司,大概因為會來做標案的廠商也已有習慣的公文書格式了吧,包括新聞稿、聲明稿我大都看到寫本公司。
不過看一下用語討論是覺得蠻有趣的,原來現在有這種新用法之類的XD
トラル大陸旅行中❅桃醬
(從小就看到本公司
在我角度來說,有些台灣人只要看到不是他學過的字就被打成中國用語就……嗯,那他的世界很狹窄。(看著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的中文用語都不同
織田大佐 ִֶָ☾.
之前還有一個「演示」一詞,一直被一些支警打中國用語,可是演示明明就是很久以前就在用的了(
身心療養中🛏️Mugi
ユウキ☥ : 聆雨-讚美愚者 : 原來如此!覺得大開眼界。我自己的情況是之前待的地方內外部溝通會用,看來是每間公司的習慣都不一樣(thinking)
不過那個謙稱跟表現上下關係的確滿痛苦的
身心療養中🛏️Mugi
トラル大陸旅行中❅桃醬 : 織田大佐 ִֶָ☾. : 這些人都不先秤秤自己國文有幾兩重,要討論之前,好歹也先丟去教育百科或萌典再來說嘴ㄅ(
常常說別人無知的人,他往往就是最無知的那一位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