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
book ebook non-fiction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by Lori Gottlieb
https://images.plurk.com/2H96Z0TmZ3rLE165T301f.jpg https://images.plurk.com/5k0UuiuLNWEqE7oqVQMI5m.jpg
(網)路上的心得好評看太多,還以為最後會大爆哭之類,很注意不要外出的時候讀。有點意外越看心靈越平靜,閱讀體驗挺好,但也覺得寫不出什麼感想 XD
其實不特別想大力推薦,但會想給排斥 self-helping 主題的人,或者有點想要陪伴又不是很想要陪伴的人(?)讀讀看吧
readmoo mooink
新新
但我本來就不排斥自助類書籍(以致於不怎麼喜歡毒雞湯這詞),多少有點「閱讀體驗挺不錯但這麼美妙嗎?」的疑惑,還是說這種「恰到好處的陪伴」正是此書厲害之處呢?
新新
https://images.plurk.com/7F4cWzEDAlaocaL0ZKlfs9.jpg
結果聊起了虱目魚肚
新新
我喜歡虱目魚肚
碎一地蘚苔
我也是看了新新說「有點想要陪伴又不是很想要陪伴的人(?)讀讀看吧」就想看的人,新新最近二次成為我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也喜歡虱目魚肚,喜歡加胡椒鹽
新新
耶斯虱目魚肚的網羅
新新
碎一地蘚苔 : 認真轉述一下我當初被有推坑的內容:
「這本書也很適合根本沒空每天聽書/看書的人,因為每次點開來都可以馬上進入主題,不會擔心是否隔太久沒看/聽而忘記前面在幹嘛,這大概跟書籍內容是一連串大大小小的病人事件有關。剛開始聽書過程中,我有陣子每天可能只有時間聽五分鐘,甚至有時好幾天都沒空點開,但這都不會造成連貫的問題。最棒的是雖然偶有生難字,但因為這本書主要都是談話,生難字不予理會也不太影響理解,難易度來說我覺得非常容易入門。」
(雖然到頭來我還是買了中文版,但最開始是懷抱著來聽這本吧的心情)
新新
madkawa: 她比較類似擁抱自己,接受世界不會改變,不知道怎麼能寫得這麼有恰到好處的陪伴感,也很好奇大家閱讀當下的感受
新新
是飛天遁地的虱目魚
或者就是虱目魚呢?
(為何執著於虱目魚)
新新
啊因為最近是那個啊「小心星期二,小心十月(Beware of Tuesdays. And Octobers.)」的時節,或許讓這本書陪一下也挺好
@deer_zooey - 每次到10月就想到Matt Haig的40個憂鬱症生活建議。 Beware ...
原文:
40 Ways to Live Better from Matt Haig's Reasons To S...
中譯:
Cacao Mag
新新
madkawa: 這段剛好有蛋!

「跟蛋一樣。」我說。他點點頭,表示他懂我在講什麼。我之前跟他說過我同事麥可的比喻:人脆弱的時候像生蛋,一掉就破,濺得滿地都是;有了韌性之後則像熟蛋,掉到地上也許還是會受損,但不至於完全破碎,也不會灑得滿地。這麼多年下來,我面對媽媽時已從生蛋變成熟蛋,只是我心裡那顆生蛋還是三不五時冒出來。
新新
↓↓慣例的大書摘↓↓
新新
有人提議把快樂歸為精神疾患,在將來主要的診斷手冊裡給它一個新名字:重度情感疾患,愉悅型。
新新
身為心理師,我很懂痛苦,也很懂痛苦和失去如何相連。但我也知道比較少人知道的事:改變和失去息息相關。人不可能既要改變又不失去,這說明為什麼經常有人口口聲聲說要改變,到頭來卻始終原地踏步。
新新
在我擔任心理師的所有資格裡,最重要的一個是: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新新
螢火蟲也喜歡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黑暗裡也有美,但我們得願意注視才看得見。
新新
「心理師也有心魔」這件事,正說明我們毫不特殊。也正是因為發現這點,我們才能與自己的魔鬼建立不同的關係。在這種關係裡,我們不再需要為擾人的內在聲音理出頭緒,也不必用酗酒、暴食或沉溺網路來分散自己的感受(順帶一提,敝人的同事表示:上網是「最有效的短期非處方止痛藥」)。
新新
人們經常緊抱一種信念,認為自己大多數的問題都是非戰之罪、都是形勢比人強 ── 簡言之,都是外部因素造成的。如果困境都是其他人、其他事、其他原因導致的,我們幹嘛還多費氣力改變自己呢?
新新
說故事的方式很多,而我做心理師這份工作要是有學到什麼,那就是大多數人都是心理師口中的「不可靠的敘述者」(unreliable narrators)。這不是說他們故意誤導別人,而是每個故事都有很多面向,人通常會略過不符自己視角的部分。
新新
「如果王后有蛋蛋,就能當國王了。」
新新
「你是不是在對我精神分析?」
「不要在這裡吧?如果我是婦產科醫生,你會問我要不要給你內診嗎?」
新新
心理治療有時會帶出奇怪反應,因為它某種層面像色情刊物。心理治療跟色情刊物都有「赤裸」的面向,都有刺激的潛質,也都有幾百萬名使用者,而且其中大多數是祕密使用。
新新
不論哪一年,美國都有大約三千萬人坐進諮商室的沙發,而美國甚至不是心理治療風氣最盛的國家(趣味事實:人均心理師最多的國家依序是阿根廷、奧地利、澳洲、法國、加拿大、瑞士、冰島,再來才是美國)。
新新
「唯一的出路是走過。」(The only way out is through.)。抵達隧道另一端的唯一辦法是走過,不是繞著它打轉,但我現在連入口都找不到。
新新
這是我會對被憂鬱壓垮的病人說的話。
什麼叫「被憂鬱壓垮」呢?
有點像:那裡是浴室,五呎遠左右,我看到了,但我過不去。這時候就得走一步是一步。絕對不要一下看五呎,只跨出一步就好。跨出一步之後,再跨出一步。最後你會搆到蓮蓬頭。然後你能撐到明天,也能走到明年。
一步就好。
這些病人沒法想像自己的憂鬱能很快變好,但他們不需要這樣想。先做一件能鼓勵你走下去的事,用好的循環取代壞的循環。
新新
沒錯,我想找客觀的人,但只是因為我相信客觀的人會站在我這邊。
新新
我像是暴雨時坐在車裡往外看,而且擋風玻璃的雨刷壞了。奇怪的是,能在另一個人面前用力哭讓我覺得安心,即使那個人是個不太開口的怪人。
新新
「白痴慈悲」用心呵護別人的感受,甚至在對方需要當頭棒喝時,也不給他一棒。這種慈悲比坦誠指出問題有害得多,但我們常對青少年、伴侶和成癮者這樣做,甚至對自己這樣做。與「白痴慈悲」相反的是「智慧慈悲」,這種慈悲在付出關心的同時,也不吝於在必要時扔下一顆愛的真相炸彈。
新新
「真相不會隨我們承受它的能力而改變。」
新新
每個來心理治療的人,都會擔心自己的想法或感受或許不「正常」或不「好」。可是,想釐清自己充滿曖昧和複雜的人生,就必須對自己誠實。壓抑這些念頭可能讓你表現「不好」,承認它們則讓你成長。
新新
(當心理師的子女的好處是心裡不會藏汙納垢,壞處是你無論如何還是有關要過)
新新
知名英國小兒科醫生和兒童精神病專家唐諾.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講過,要養育出適應良好的孩子,父母只要「夠好」就可以了 ── 而我們大多數人都落在「夠好」這個檔次。

詩人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的話還是一針見血:「問世間誰在搞你?你爹地媽咪/他們未必是故意,可就搞了你。」

大多數人的父母都盡力做到最好,雖然有的人的「最好」是甲下,有的人是丁上。雖然每個人都有侷限,但少有父母打從心底不希望子女有好的生活。

@haruspring - #讀 〈詩曰〉(This Be The Verse) Philip Lark...
新新
心理師對病人應該「無憶無求」(without memory or desire)

記憶和希求可能讓心理師對治療抱持成見(稱之為公式化概念〔formulated ideas〕)

心理師應該在每次晤談時全心聆聽病人當下的心聲(不受記憶影響),同時對各種結果保持開放(不為希求所動)。
新新
人都想了解和被了解,可是對大多數人來說,我們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問題,於是一再陷入同樣的困境。很多人一定想過:為什麼我明明知道這樣做對自己的幸福有害,卻還是一做再做?
新新
早在兩百年前,哲人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就已簡潔俐落地用一句話總結:「太多家長太熱中於讓孩子過得輕鬆,結果是讓他們的人生困難重重。」
新新
我們很多自毀行為都源於情感空虛,而這片空虛總是召喚別的事物填補。
新新
不論科技能帶來多少便利,但用我同業的話說,螢幕互動就像「戴套做治療」。
新新
男病人面對的問題跟女病人差不多,常常不外乎婚姻、自我評價、自我認同、事業、父母、童年、被愛和被了解 ── 可是他們很難用有意義的方式跟男性朋友談這些話題。難怪中年男性藥物濫用和自殺率持續上升,因為很多男性覺得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新新
「洞見是心理治療的安慰獎」,這是我最喜歡的心理治療業箴言,指的是你就算聽過世上所有洞見,要是你回到現實世界時不做改變,洞見(和心理治療)就一點用也沒有。洞見能讓你自問:這種事是我運氣不好碰上呢?還是我自找的?答案會給你選擇,但怎麼選擇還是由你決定。
新新
事實上,自殺風險是在病人開始好轉時提高。在這微微敞開的窗口中,他們不再憂鬱到連吃飯和睡覺都難如登天,可是尚未化解的痛苦仍足以讓他們想結束生命。這個階段危險地混和了殘存的憂傷和新得的精力。
新新
正如安德魯.所羅門在《正午惡魔》(The Noonday Demon)中所說:「憂鬱的反面不是快樂,而是活力。」
新新
有孩子之前,我喜愛不進辦公室上班的自由;但現在,我好希望每天打扮整齊上班去,有會講話的成年人為伴。
新新
網路既是慰藉也是毒品,它可以在阻擋痛苦(安慰)的同時製造痛苦(成癮)。網路藥效消退之後,你會覺得更糟,而非更好。
新新
因為「家」的感覺會形塑一個人的偏好,成年後的渴求很難與童年時的經驗分開。所以弔詭的是:曾經被父母以某種方式傷害的人,有時特別容易迷上與自己的父母有同樣特質的人。
新新
這些人並不是想再次受到傷害,而是希望能控制童年時無能控制的情境。佛洛伊德稱之為「強迫性重複」(repetition compulsion)。
新新
認真起來想這件事的時候,我會上網搜尋資料,然後發現基本上什麼東西都能致死。我想起在醫學院時,我們醫學生多半會得「醫學生症」。這是有文獻可考的真實現象,醫學生在學校學到什麼病症,就以為自己也得了那個病症。
新新
人不論落在光譜哪個位置,做決定時都是以兩件事為權衡基礎:恐懼和愛。心理師的努力目標,就是教會你怎麼分辨兩者。
新新
學者兼精神病學家歐文.亞隆(Irvin Yalom)常說:心理治療是了解自我的存在主義式體驗,所以心理師是依照人而非問題調整治療方向。

亞隆歸納的四個終極關懷是死亡、孤獨、自由和無意義。
新新
「人的一切都能被奪走,除了一樣:人最終的自由 ── 在任何處境中選擇自身態度的自由。」

我尤其喜歡法蘭克書裡這句話:「刺激和回應之間有空間,空間裡是我們選擇回應方式的權力,回應方式裡有我們的成長和自由。」
新新
「原諒」這個課題幽微難解,道歉也是。道歉是為了讓自己釋懷,還是為了讓對方好過一點?你是因為自己做錯事而道歉,還是你覺得自己的行為完全合理,只是因為對方認為你應該道歉,所以你用道歉來安撫他?道歉是為了誰?
新新
心理治療有個詞叫「被迫原諒」(forced forgiveness)。

對某些人來說,原諒也許是強而有力的釋放 ── 你不寬貸惡行,但原諒做錯事的人,讓你自己能繼續走下去。可是常見得多的情形是:我們感到有原諒對方的壓力,甚至以為自己要是無法原諒,一定是出了什麼問題 ── 不夠有智慧、不夠堅強,或是不夠有同情心。
新新
遭遇不幸的人常聽到一些很瞎的話,茱莉半開玩笑說她打算寫一本書,叫《別對快死的人講什麼:好心不白目指南》(What Not to Say to a Dying Person: A Guide for the Well-Meaning but Clueless)。
新新
她變得非常享受當下,不論多小的事,都讓她開心無比。她也發現:人要是欺騙自己還有無窮無盡的時間,會變得懶惰。
新新
「溜向康復」(“flight to health”)指的是:病人在不知不覺中忍受不了處理問題所帶來的焦慮,於是說服自己問題已突然解決。
新新
痛苦沒有高下之分。痛苦不該被分成三六九等,因為受苦不是比賽。

到頭來誰贏了? ── 或者該說,誰輸了?

貶低自己的煩惱,無異於貶低自己,也貶低那些我沒把他們的痛苦放進痛苦排行榜的人。他提醒我:人無法藉著貶低痛苦來克服痛苦。想克服痛苦,就要接受它,想出處理它的辦法。你無法改變你否認或貶低的事。
新新
愛和失去有盡頭嗎?如果有,我們真的想走到那一步嗎?愛得深的代價是感覺也深,但感覺也是禮贈 ── 活著的禮贈。
新新
我多麼希望每個成年人都有機會聆聽上一代的聲音(不一定要是自己的父母),聽他們剖開自己、完全攤開自己的脆弱、從自己的角度描述往事。因為這樣做的時候,你不可能不重新認識父母的人生,不論你們之間距離多遠。
新新
「跟蛋一樣。」我說。他點點頭,表示他懂我在講什麼。我之前跟他說過我同事麥可的比喻:人脆弱的時候像生蛋,一掉就破,濺得滿地都是;有了韌性之後則像熟蛋,掉到地上也許還是會受損,但不至於完全破碎,也不會灑得滿地。這麼多年下來,我面對媽媽時已從生蛋變成熟蛋,只是我心裡那顆生蛋還是三不五時冒出來。
新新
我現在會牢牢記得:愛人與被愛不可能不冒失去的風險,而認清這點和為此恐懼是不一樣的。
新新
開口之前,馬特花了點時間穩住情緒。稍能自持之後,他說茱莉為他寫了本書讓他留念,書名是《最短也最長的愛情故事:愛與失落的史詩》(The Shortest Longest Romance: An Epic Love and Loss Story)。
新新
對很多人來說,深入自己想法和感受像踏進暗巷 ── 你就是不想一個人去。於是我們尋求心理治療,希望能有另一個人結伴同行。
新新
↑↑書摘↑↑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