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電影精準的對稱,第一章是DEATH最後一章是BIRTH。也喜歡無所不在的對比;還是少年的歐蘭朵認為,人生的快樂和憂鬱總是相傍而居("Nothing thicker than a knife's blade separates melancholy from happiness.") 「死亡」這章節的開頭是奢華的晚宴,「愛」的開頭是埋在冰裡的死亡,「詩」對比的是文學的腐敗,「政治」裡長出友情(或更曖昧的東西),「社交」展示了男人可以當面傳達對女性的蔑視,「性」給了子嗣,而直到「新生」觀眾才看到所有的自由。
美麗佳人歐蘭朵Orlando (1992)
現正重映中!大家可以在多刷天能的空隙之中去看看
就是我不是要用角色代稱演員的意思但Tilda Swinton絕對是天使,不然怎麼解釋她30年來都沒變老⋯這個雌雄莫辨甚至去性別化的角色實在想不到還有誰可以演出,超級美TT
然後服裝也是爆炸美⋯⋯設計師Sandy Powell後來也有參與《真寵》 我真的是愛層層疊疊蓬蓬古裝劇
改編自吳爾芙的小說,導演則是Sally Potter。每個章節標題前都會放上年代字卡,於是我們跟著主角一起活過了10年、100年、400年,直到她的人生可以從非黑即白變成兼容並蓄。
她是被女王賜福因此不會腐朽、不會凋零、不會老去的魔幻存在,但當然也是作為每個時代下兩個性別的象徵。
「死亡」這章節的開頭是奢華的晚宴,「愛」的開頭是埋在冰裡的死亡,「詩」對比的是文學的腐敗,「政治」裡長出友情(或更曖昧的東西),「社交」展示了男人可以當面傳達對女性的蔑視,「性」給了子嗣,而直到「新生」觀眾才看到所有的自由。
結尾的設計我覺得⋯⋯有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吳爾芙原先在書裡是讓歐蘭朵生下一個男孩,但電影改成女孩,代表女性解放和新價值觀的傳承與延續。
不過對我來說,當我看到邁入新世代的歐蘭朵打扮帥氣騎著重機,但同時成為一個母親養育女兒,我覺得那其實像是各種性別氣質的交融而不是單純的中性化。沒有要批判非二元認同、中性(甚或跨性別)的意思(超怕被罵),但我可能更喜歡這種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