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月
@wyc513
Tue, Mar 24, 2020 1:15 PM
35
7
讀嘛讀嘛
在疫情延燒的不安時刻,滿適合靜下心來,以學習知識來破解對病毒、全球態勢的無能為力感、恐慌感。
理解事實、理解所能做之事及其意義,我們才能確實感受、相信自己的力量。
《我擁群像》
我擁群像:栽進體內的微米宇宙,看生物如何與看不見的微生物互相算計、威脅、合作、保護,塑造大自然的全貌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跨物種傳染病侵襲人類的致命接觸
會以介紹《下》為主。
→後面接個人補充。
會提及武漢肺炎的相關時事、訊息。
下收。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15 PM
除了理解病毒、細菌、傳染病的相關知識以外,我們也需要重新理解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疾病的頻傳並
不是
「不幸降臨、在所不免的
天災
」,而
是
「
人類所作所為
的非預期惡果」。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16 PM
▶︎人類與其他物種的共生、互相依存:
▷//人畜共通疾病提醒我們,我們人類和自然世界是密不可分的。其實並無所謂的「自然世界」,這是很糟糕的人為措辭。世界只有一個,人類是那個世界的一部份,伊波拉屬病毒、流感病毒、HIV如此,黑猩猩、蝙蝠、果子狸也都如此,下一種危害人類的病毒,我們還沒有偵測到的那一種,也是如此。//(P553,《下》)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16 PM
▷//本書要徹底打開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探索體內不可思議的宇宙,瞭解
我們與微生物相依為命
的起源,它們如何用超乎意料的方法改變我們的身體也形塑我們的日常生活,以及我們為了確保能與它們保持不越界的伙伴關係所使用的各種手段。你將目睹
我們是如何在無意間破壞這層伙伴關係,危害自己的健康
;也將知道如何操縱微生物群落來扭轉這些處境,來造福我們自己;也將聽到一群富有想像力且充滿幹勁的科學家,不畏嘲弄、否定和失敗,致力於瞭解微生物世界的故事。//
《我擁群像》:對大部分的動物來說,「讓世界變無菌」意味著死神的降臨 - The News Lens 關鍵...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16 PM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16 PM
《我擁群像》
我擁群像:栽進體內的微米宇宙,看生物如何與看不見的微生物互相算計、威脅、合作、保護,塑造大自然的全貌
//或許要等到你把書從頭到尾讀完,喝杯咖啡讓過度興奮的心情慢慢平靜下來後,你才會注意到作者埋在故事次序裡的用心。這些故事不是照著作者的旅行計畫隨意編排,整本書其實是經過精心設計的訓練手冊,要循序漸進幫助讀者認識這個與微生物共存的世界。這書在做完導航(第一章)後,從微生物研究史(第二章)切入,接著談微生物怎麼幫助動物建造身體(第三章),動物怎麼控管住在自己體內的房客(第四章),微生物如何跨坐在疾病和健康間的模糊界線上(第五章),如何將微生物盟友代代相傳(第六章),互利共生(第七章),動物運用微生物來突破困境(第八章)以及我們運用微生物改善生活的機會(第九、十章)。//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17 PM
▶︎微生物://微生物意指肉眼所無法看到的生物體,包含病毒、細菌、原生生物、藻類、真菌。//
什麼是微生物?
→本書著重介紹細菌。
→細菌與其他生物的互動,是建立在調適、平衡上,而無絕對的好壞之分。以「生態圈」、「群落」的概念去理解現象,才能避免壓制結果,不但無法解決源頭,反可能更導致失衡的窘境。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17 PM
《我擁群像》一探人體內的微生物宇宙奧秘
《我擁群像》:對大部分的動物來說,「讓世界變無菌」意味著死神的降臨 - The News Lens 關鍵...
2019Openbook 年度好書.翻譯書》我擁群像 | Openbook閱讀誌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17 PM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17 PM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跨物種傳染病侵襲人類的致命接觸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人類常常忘了,自己也是動物之一 | 精選書展 | 誠品網路書店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17 PM
Tue, Mar 24, 2020 1:18 PM
本書介紹學者們認為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場人類大流行的疾病,「人畜共通的動物傳染病zoonosis」。
最主要是以不同病毒為章節,從亨德拉病毒,到SARS、HIV等,從疾病的爆發,醫衛人員如何追查、確認病原、追溯宿主的過程,逐步帶出關於病毒、人畜共通疾病的相關知識與問題。
其中,第三章〈瘧疾〉的病原是瘧原蟲,屬六大病原體中的原生生物;第五章所提疾病的病原皆為細菌,提醒我們即使抗生素的普及讓細菌的致命威脅減輕,仍有例外能引發疫情。
第六章〈病毒上場〉介紹病毒何以成為人類最大威脅,並在第七章〈飛天宿主〉說明蝙蝠讓病毒能夠「跨種跳躍」、神出鬼沒。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18 PM
→瘟疫://瘟疫,又稱大流行,指大型且具有傳染力又會造成死亡的流行病,在廣大區域或全球多處傳染人或其他物種。//
https://zh.wikipedia.org/...
→「大流行」與「疫情流行」的區別:
瘟疫辭典:「 Pandemic」與「Epidemic」的防疫差別?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18 PM
→瘧疾:
-瘧原蟲的來歷 :
瘧原蟲的來歷-科技大觀園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19 PM
-瘧疾是否為「人畜共通疾病」:查詢到部分資料說明
瘧疾不是人畜共通疾病
(如維基),作者在第三章第25節〈追查瘧原蟲的起源〉亦有提及,但在文中舉出兩個追查惡性瘧原蟲起源的研究,認為
瘧疾是人畜共通疾病
。
一個團隊由法國人類學家薩布麗娜·克里夫與瘧疾遺傳學家安納尼亞·埃斯卡蘭特領導,認為惡性瘧原蟲可能是由侏儒黑猩猩溢出侵入人類族群。另一研究則「指出瘧原蟲侵襲人類以前的另一種可能宿主是西部大猩猩」,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為劉維民,其成果登上了《自然》的封面報導。(P143、144)
前者的論文:
On the Diversity of Malaria Parasites in African Ape...
後者的論文:
African origin of the malaria parasite Plasmodium vi...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19 PM
Tue, Mar 24, 2020 1:20 PM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19 PM
第一章〈亨德拉和死神的灰馬〉
介紹以「蝙蝠→馬→人類」為路徑傳染的亨德拉病毒。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0 PM
本章說明了很多人畜共通疾病的基礎知識,以下略提: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0 PM
▶︎人畜共通的動物傳染病://人畜共通病(英語:zoonoses)指任何可以經由動物傳染給人或由人傳染給動物的傳染病。//
人畜共通傳染病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0 PM
Tue, Mar 24, 2020 1:22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1 PM
▶︎六大病原體pathogen:
▷病毒virus:中文舊稱濾過性病毒。
-SARS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由SARS-CoV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
→延伸,稱呼為「
非典
型肺炎」的問題:
//非典型肺炎僅是
症狀上之診斷
,亦造成許多誤解,臨床上我們已儘量不用此名稱,而依其致病菌冠以黴漿菌肺炎、退伍軍人症肺炎、病毒性肺等。//
衛教資訊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1 PM
-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
→流感病毒、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
感冒、流感大不同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1 PM
-AIDS 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愛滋病: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後,發病以前稱為HIV感染者。
//當人體內HIV病毒攻擊人體免疫系統而使得人體CD4細胞少於200個的時候,病人就會開始出現愛滋病併發症(肺囊蟲肺炎、真菌感染、卡波西氏肉瘤、巨噬細胞病毒等。),如伺機性感染,此時即可算是成為AIDS個案。//
什麼是HIV?什麼又是AIDS?基隆市衛生局網站-新聞稿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1 PM
→延伸,病毒如何致病:
//流感病毒入侵及繁殖都會引起宿主的免疫反應,而出現流行性感冒的症狀。//
病毒與先天免疫系統如何過招?-科技大觀園
//世界衛生組織在SARS疫情結束之後報告,這種疾病一般會經由三個階段攻擊肺臟:病毒複製、過度免疫反應、肺臟受損。//
新型冠狀病毒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 -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2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2 PM
▷細菌bacteria:
-炭疽病://由
炭疽桿菌
(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人畜共通傳染病。//
https://www.cdc.gov.tw/...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2 PM
→延伸,細菌的致病性://細菌所以能致病是由於:① 侵入機體並定位於某組織;② 適應機體生化環境進行繁殖,並向其他部位擴散;③ 抵抗機體的防禦機能;④ 產生並釋放毒素(bacterial toxins)引起損傷。通常把前三項統稱為細菌的侵襲力(invasiveness),後者稱為產毒性(toxigenicity)。 //
細菌的致病性 - Medpedia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3 PM
→延伸,「疾病」和「病原」,以腸胃炎為例:
-腸胃炎:胃、小腸或大腸的發炎,會導致病患嘔吐或腹瀉。
-病毒性腸胃炎:有多種不同的病毒可導致病毒性腸胃炎,最常見的是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及腺病毒。
https://www.cdc.gov.tw/...
-細菌性腸胃炎:常引起細菌性腸胃炎的致病菌有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及霍亂弧菌等。
https://www.cdc.gov.tw/...
-不同腸胃炎的處理方式:
2種腸胃炎處理方式大不同! 專家分析最正確方法 | ETtoday健康雲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3 PM
→延伸,抗生素與細菌:
//通常
病毒性感冒多採用症狀治療
,
當體內有細菌感染時,才有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此外,抗生素使用需考量感染之嚴重程度、感染環境,再配合細菌對不同抗生素之敏感性給予適當藥品治療。//
向超級細菌說 bye bye --正確使用抗生素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4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4 PM
▷真菌fungi
致病性真菌 @ ~Teachingcenter的醫學筆記~ :: 痞客邦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4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4 PM
▷原生生物:
-昏睡病:病原體為布魯氏錐蟲,由采采蠅攜帶。
非洲人类锥虫病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5 PM
→延伸,「病原」與「病媒」:
-病原體(pathogen):造成宿主生病的生物或物質。
http://microbiology.scu.edu.tw/...
-病媒(Vector)://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係指將病原體(Pathogen)自一宿主(Host)帶至另一宿主之攜帶者(Carrier)而言。 亦即病原體之媒介生物,能將病原體由一患者或帶菌者傳至健康者,而使之患病或帶菌。病媒可能只是單純機械性的傳播,也可能提供病原在寄主間生存或是其生活史的一部分。 // (總論,《病媒管制學》)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5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5 PM
▷普里昂蛋白prion:
-狂牛症:病原體為普里昂蛋白。
→
普恩蛋白--庫賈氏病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5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5 PM
▷線蟲
-弓蛔蟲病:由蛔蟲引起。
貓之弓形蟲感染--國立嘉義大學獸醫學院附設動物醫院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5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6 PM
▶︎宿主host
▷儲存宿主reservoir host:指病原體天然棲息及繁殖,又或賴以為生的環境,而這些環境就由其宿主提供,一些可以讓寄生蟲或寄生,但對寄生蟲無損,亦對其本身無損的物種。
自然宿主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儲存宿主長期庇護病原體,不過本身只有及輕微病症或不發病。//(P21)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6 PM
▷增幅宿主(amplifier host)://某種特定生物,病毒或其他病原體會在其體內極大量複製、極大量湧出。⋯⋯增幅宿主成為儲存宿主和其他某種不幸的動物,也就是其他某種受害者之間的中介環節,因為受害者需要較高的病原體劑量,或者較為親密的接觸,傳染病才會在他們的體內站穩根基。//
//人畜共通病原體不見得都需要增幅宿主才能成功感染人類。//(p34)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6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7 PM
▶︎人畜共通疾病的病原如何跨種跳躍到人類?為何「跨種跳躍」頻傳?
▷//人類造成生態壓力和破壞,這些舉動讓動物病原體越來越貼近人類族群,同時人類的技術和行為,還使得病原體散布得越來越廣,越來越快。//
▷包含三要素:
-人類的活動促使自然生態系劇烈解體
-自然生態系中包含數百萬種不為人類所知的生物,病毒學中有「病毒圈virosphere」的說法:病毒寄生在某類生物上,而受該生物棲息的範圍限制。
-自然生態系的破壞,讓上述生物跳脫原先的生活圈
//這些微生物其實並沒有特別拿我們當目標,問題在於,我們是那麼莽撞地大群出現在它們旁邊。//
→詳細請見摘文: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 | 願景工程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7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7 PM
▶︎//我們能不能即時逆轉或減緩這種趨勢,制止另一場毀滅性大流行對人類發動攻擊?我們能不能辦到這一點,同時
不必下重手來撲殺其他受感染動物
﹝畢竟牠們與我們一起共享這顆星球﹞?箇中動態非常複雜,有各種可能的後果,然而科學進展相當緩慢,我們卻都希望能很快做出成果,來答覆最重大的問題:接下來會浮現哪一種棘手的致病原,出自哪些始料未及的源頭,造成哪些勢不可擋的衝擊?//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 | 願景工程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7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7 PM
→書中提到很多人類撲殺感染物種以防人類被感染的例子。除了關乎動物福利問題,也顯示了人類看待疾病、人類與自然、人類與其他物種的錯誤角度。
以個體、個案式的角度來理解事物的關係,才會以為撲殺物種不會對其他生物產生影響、以為撲殺受感染動物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但不同群體間、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關係都是互為影響的、一體的,並在互動之間逐漸找到穩定的平衡。一旦破壞原有的平衡關係,卻僅試圖解決最終浮現的結果,不過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視罷了。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8 PM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8 PM
第二章〈伊波拉和十三隻大猩猩〉
以伊波拉病毒的爆發、研究過程來介紹追溯儲存宿主的過程、難處
伊波拉病毒的傳染鏈:果蝠→大猩猩→人類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8 PM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8 PM
第三章〈瘧疾是怎麼來的?凡事總有個源頭〉
瘧疾、以數學為途徑理解疾病、流行病學的數學理論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9 PM
▶︎以數學為途徑理解疾病
▷丹尼爾·白努利以風險計算來評估接種天花疫苗的效益:
//1766年,丹尼爾.白努利第一次嘗試用統計數據分析問題。當時的數據目前仍被保存著,這個數據被用來分析天花的傳播和死亡率,並以此證明疫苗的效力。//
丹尼尔·伯努利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9 PM
▷約翰・斯諾用統計圖表與地圖去理解霍亂傳播:
圖解霍亂傳播:史諾的傳奇與真實事蹟-科技大觀園
▷哈默的群體作用原理mass action principle:疾病爆發要能延續,取決於具感染力人群和可受感染人群的相互接觸。
▷約翰·布朗利的「感染力流失」理論:以病原體固有的衰退現象解釋流行病的平息。此觀點錯誤。
▷羅納德·羅斯將其「事項理論the theory of happenings」應用在流行病學上:說明當族群內的易受感染個體密度將到某個門檻以下,流行病會開始衰退。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29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0 PM
Tue, Mar 24, 2020 1:31 PM
▶︎流行病學的數學理論
▷SIR模型:S易受感染者、I受感染者、R康復者
-原型流行病的三種因素影響:感染率、康復率、死亡率
-有可能由於感染率、致死率、及康復率間的某種交互影響,才使得流行病平息
-確認了易受感染族群的「界限密度 threshold density」:
>感染率的小幅提高,就可能釀成大規模流行病
>流行病的了結,並非所有易受感染族群死亡或康復,而是
族群內易受感染個體的數量密度不再充分
所致
→ threshold:閾值;門檻、界限。
threshold - 閾值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1 PM
▷麥克唐納方程式:「基本再生率 basic reproduction rate」,R0
-在疫情爆發之初,一個受感染個體進入一個族群(所有個體皆無免疫力,而易受感染)中,從而產生的續發傳染的平均數。
-當再生率大於一點零,疾病會傳播;遠超於一,則會變成大流行病。
→ R0 能用來解釋並
發揮有限的預測功能
,區分「熱帶某處村莊發作又消失的小簇古怪感染」和「全球大流行」。
講到新型冠狀病毒傳染力,專家所說的「R0值」是什麼意思?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2 PM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2 PM
→延伸,
英國的「群體免疫論」及相關爭議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3 PM
▶︎陳建仁副總統臉書發文〈從群體免疫閾(ㄩˋ)值(herd immunity threshold) 談武漢肺炎防疫策略〉:
//如表所示,武漢肺炎的R0=1.4-3.9,HIT=29-74%,
在沒有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的當下
,英國
要藉全民自然感染達到HIT
,確實不可行!反而必須透過確診病例的早期發現與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的居家檢疫、高風險群的減少暴露來降低R0、減少疫災,等待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的上市!//
https://www.facebook.com/...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3 PM
Tue, Mar 24, 2020 1:34 PM
▷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或community immunity):
是指人或動物群體中的很大比例獲得免疫力,使得其他沒有免疫力的個體因此受到保護而不被傳染。
擁有抵抗力的個體的比例越高,易感個體與受感染個體間接觸的可能性便越小
。
群体免疫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4 PM
▷人群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
指群體對傳染病的易感程度,以人群非免疫人口佔全部人口的比例表示。群體免疫性則以免疫人口佔全部人口的比例衡量。
(P126,《圖解流行病學》)
→也就是說,當群體免疫性增高,人群易感性即降低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5 PM
▷影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也就是群體免疫性增加的因素):
-計畫免疫:對易感族群按免疫程式實施計畫免疫及必要時強化免疫接種,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最重要的措施。
-傳染病流行後免疫人口增加:傳染病流行後有相當數量的易感者因病後而獲得免疫力,因此在傳染病流行後的一段時間內,族群對該病易感性降低。
-隱性感染後免疫人口增加:通過隱性感染可以獲得免疫力,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但是不能藉此降低人群易感性,因為隱性感染者一般也具有傳染源作用
。
(P126,《圖解流行病學》)
圖解流行病學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5 PM
▷流行病的了結,有賴人群易感性降低到一定的門檻,也就是群體免疫需高到一定門檻,副總統文中的HIT。
光是考量感染者在病中的傳染疾病能力,就顯得該「讓人群自然感染疾病,待其康復後獲得免疫力,使群體免疫性增加」的作法不可行。
盡量減少感染者能夠傳染疾病的人數,才能使疾病不再傳播。
▷關於影響R0的因素可參考此噗留言說明:
@tuanuu - #肺炎 公衛學講義+噗浪專業人士翻譯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5 PM
▷施打疫苗不只是讓個體對該疾病免疫,更能提升群體免疫性,保護無法施打疫苗的人,及疫苗對其無效的個體。
每個人都要接種疫苗?|Light科學EP3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5 PM
▶︎惟「群體免疫策略」可能是英國媒體帶風向:
▷
李尚仁:英國真的是佛系防疫嗎?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6 PM
▷媒體誤導與防疫政策相關說明:媒體刻意選用「群體免疫」來預測、描述英國政府的防疫政策
//Peston在
早上披露的預測
與
傍晚首相開完COBRA會議才公佈的政策
,大致相同: 不禁集會不禁學校、但持續大量病毒檢測(記者會上沒有提到)及實施社交距離(記者會上有預告),#唯獨Peston似乎強調群體免疫是政府的策略(奇怪了、為什麼會比政府早大半天丟出來?)//
https://www.facebook.com/...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6 PM
▷但後續報導顯示英國政府的防疫政策失當:
//如果內容屬實的話,我真不敢相信,犧牲10萬人生命是可以接受的抗疫對策!更不用說是模型跑錯,預測出現極大落差。更不用說是主導人指向是非專業背景的Dominic Cummings。
如果內容屬實的話,我原先的判斷確實就是錯了。這個英國政府決策團隊在防堵期已經讓我失望,現在救災決策出現重大落差,讓我也信心崩盤!//
Translation Matters 翻譯有要緊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6 PM
//強生的抗疫政策,從一開始的無為而治,到九彎十八拐的近乎封城,在在都是短短幾天之內在唐寧街十號首相官邸天馬行空訂出來的。他滿懷壯志期待自己成為現代邱吉爾帶領英國渡過難關,無奈離地太遠內涵不足,一如韓國瑜競選高雄市長時,從摩天輪到賽馬場,行不通就轉個彎幾乎沒有一項能實現。//
孟買春秋:同是選戰大勝,但防疫態度兩異──英台政治人物比較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7 PM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7 PM
第四章〈SARS疑雲和竹鼠養殖場的盛宴〉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8 PM
→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簡稱SARS(沙士)
-由一種冠狀病毒Coronavirus引起的一種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此種病毒被叫做 SARS 關聯冠狀病毒(簡稱“SARS 病毒[SARS-CoV]”)。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8 PM
▶︎//
非典
型肺炎可以指稱非歸因於肺炎鏈球菌等常見致病原的任何類型肺部感染。選用這種常見的稱法,可以淡化中山市事件,卻
無法突顯那種獨特性和潛在嚴重程度
。這種「肺炎」不但非典型,它還是種反常、兇猛又很恐怖的疾病。// (P179)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8 PM
→延伸,「新冠肺炎 COVID-19」的命名問題:
全稱為「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Coronavirus Disease-2019 」。
冠狀病毒是病毒分類中的一科,因此稱之為「新型」、「冠狀病毒」過於籠統,並非適當名稱。而以往的疾病命名如SARS、MERS(呼吸症候群)都會將症狀放在名稱之中,以精確描述。
詳細可參考:
https://www.facebook.com/...
沈榮欽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9 PM
→延伸,謠言「武漢肺炎正名為SARI」及澄清: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於2020年1月25日發新聞稿澄清:「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係屬新興傳染病;「SARI」(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為全世界已使用許久之名詞,定義上是指需住院的肺炎,可能由多種病原引起,非特定指新型冠狀病毒。」//
【部分錯誤】網傳「武漢肺炎已經定名為SARI了,確定是SARS的強進化病毒...目前市面上所有藥物均無效...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意指「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9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39 PM
Tue, Mar 24, 2020 1:40 PM
▶︎超級傳播者Super-spreader:由於某種原因,該患者能直接傳染疾病的人數遠超於一般受感染病人能傳播的人數。超級傳播者的感染人數遠大於R0。
▷超級傳播者的概念要點在於若在超級傳播者,而在疾病爆發期間能辨認出來,控制措施應著眼於隔離這些人,而非把力量分散到更廣大人口;若隔離病患卻疏漏超級傳播者,即會面臨大流行。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0 PM
▷典型例子:傷寒瑪莉
//「我感覺自己能夠了解瑪麗的心情,了解她的世界、她的苦、她的固執與她的想法。我欽佩她的勇氣、堅定和毅力,但這些令人欽佩的特質,也是她的宿命缺陷。面對科學事實時,她仍堅持己見。這讓她害了其他人,也害了她自己。」芭托蕾蒂不無嘆息。
「我們當然需要盡力保護健康的人不受感染,但我也希望自己能用有智慧、同情與人道的方式,對待像瑪麗這樣的人。」瑪麗之惡或已定論,而芭托蕾蒂在戮力重現傷寒瑪麗的形貌之餘,更期望透過瑪麗的經歷,凸顯媒體如何為了利益形塑民意,假若日後再度發生類似情事,人們都能不受風向所帶,遺忘(或刻意忽略)人人皆有人權。畢竟真正致命的,不只是疾病的傳染,還有無知與恐懼。//
《致命廚娘》芭托蕾蒂:她是傷寒瑪麗,也是個有血有肉的人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0 PM
//目前,我們的方法完全依賴於確定具體病例,並盡快尋找與他們有過接觸的所有人士。
沃爾豪斯教授稱,這使得超級傳播者的角色更加重要,「你不能承擔犯太多錯的風險,你也承擔不起漏掉超級傳播者的風險。」//
//但實際上這並不是這些患者的錯。
德莫特博士表示,我們需要在相關用語上多加注意。
「他們沒有做錯任何事,這種傳染是在他們本身沒有錯誤行為的時候進行的。」
「他們可能很害怕,也需要愛和關注,」德莫特博士稱。//
肺炎疫情:什麼是超級傳播者? 他們對疫情有多大影響?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0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1 PM
▶︎SARS-CoV的增幅宿主、儲存宿主:
▷果子狸:
-果子狸受了感染,有可能只是扮演增幅宿主的角色,而病毒的儲存宿主有可能出自另一種未知生物。
-真正的要點在於,根據管軼和他的同事所述,東門和槎頭等傳統市場,為SARS樣冠狀病毒提供了傳布場所,「來增殖並傳染給包括人類在內的新宿主,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這才是至關重大的要點。」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1 PM
→論文:(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viruses related to the SARS coronavirus from animals in southern China;Guan Y et al. ;Science. 2003 Oct 10;302(5643):276-8. Epub 2003 Sep 4.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viruses related to...
→延伸,管軼,武漢肺炎的「逃兵」?
港大教授管軼病毒預言全都中 當初網轟媒批 誰來還他公道? | 聯合新聞網:最懂你的新聞網站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1 PM
▷菊頭蝠:
-來自中國、美國、澳洲的國際團隊研究指出,菊頭蝠是SARS冠狀病毒的儲存宿主。
-病毒寄生在蝙蝠身上。而在野生動物市場,蝙蝠和其他易受感染的增幅物種放在一起,得以讓病毒感染其他物種、透過增幅宿主維持感染現象。
→論文:(Bats Are Natural Reservoirs of SARS-Like Coronaviruses ;Wendong Li et al. ;Science 310, 676 (2005); DOI: 10.1126/science.1118391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1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2 PM
▶︎野味時代
▷//烹飪界把這等少見野生動物納入食材的風氣,以珠江三角洲為盛,不過
和資源稀少、養家活口以及古老傳統都關係不大
,真正的推手是
商業繁榮和較晚近才出現的鋪張浪費習性
。//
▷野生動物的交易數量增加、跨境交易數量增加、出現商業動物養殖戶大量供應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市場上受歡迎的動物多半來自養殖戶。即使動物們的飼養狀況良好,送到市場時卻面臨極糟的環境:窄小空間、與野生動物混雜、多半病傷、缺乏照料。動物排泄物直接淋到其他動物上。
▷管軼的團隊指出:「市場還提供一種方便疾病蔓延的環境。動物疾病得以跨越宿主並傳布給人類。」
https://www.new7.com.tw/...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2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3 PM
▶︎SARS的疫情較不嚴重的原因
▷實驗室診斷速度與優異表現,而能迅速確認病毒
▷各地快速有效動員,採取隔離病患、追蹤接觸案例、檢疫措施
▷最主要的因素,是SARS對人體的固有影響方式:患者在具高度傳染性以前,即表現出症狀,使病患可以早一點與旁人隔離、減緩傳播。
→//「下一場大禍」來臨之時,我們可以猜想,它會依循這種惡毒模式,高度傳染性比可察覺症狀更早出現。這種模式就像死亡天使,有利於病毒在都市之間和機場之間傳播。// (P218)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3 PM
→//此次
SARS-CoV2病毒
的傳染,可能
在病毒感染過程的早期發生
;
SARS 病毒
傳播是在
發燒或其他症狀時發生
,且與疾病初期呼吸道中的適度病毒量有關,病毒量在症狀發作後 10 天達到最高峰,發病後 7 至 10 天內是最危險的傳染期。//
武漢肺炎患者的鼻子病毒量高於咽喉!無症狀者也具傳染力 | GeneOnline News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3 PM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3 PM
第五章〈Q熱、鸚鵡熱和萊姆病〉
▶︎鸚鵡熱:鸚鵡熱在野生鳥類中流傳,卻未讓鳥類出現症狀。但人類破壞鳥類的自然生活,將他們圈養在擁擠污穢的環境、沒有運動與陽光。這樣充滿壓力的環境使鸚鵡熱衣原體得以複製並爆發。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4 PM
Tue, Mar 24, 2020 1:44 PM
▶︎萊姆病螺旋體:人類會染上萊姆病,是因為我們介入了蜱蟲和野生動物(儲存宿主)來回散布細菌性傳染病的關係。
-螺旋體在蜱蟲和其他動物間交互感染
-儲存宿主能力:特定宿主動物把感染傳布給吸血蜱蟲的可能性。當宿主動物的免疫反應越虛弱,血中就含有越多病原體可以傳布給蜱蟲,讓其之後能再傳染給其他動物。
宿主動物越不擅長理毛,個體身上就會有越多蜱蟲,擴大之後可感染動物的數量。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4 PM
▷一個林地的生態系越健全,就會包含越多生物,儲存宿主能力較高的物種就會被能力低的其他宿主稀釋。掠食者(鷹、貓頭鷹、狐、鼬鼠等)和競爭者(松鼠、花栗鼠)都能讓能力高的物種(白足鼠、鼩鼱)規模控制較小。反之,物種多樣性低落的林地,儲存宿主能力高強的物種大量繁殖,螺旋體就能大量繁衍。
→破壞物種多樣性、侵入林地,使人類得到萊姆病的風險增加。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4 PM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5 PM
第六章〈病毒上場〉
▶︎伊凡諾夫斯基發現病毒是「具有感染性的,卻『可濾過』的」
德米特里·伊凡諾夫斯基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細菌分子較大,可被顯微鏡觀察、可被濾紙擋下。
-相較之下,病毒的分子小到無法用顯微鏡觀察、可以通過濾紙。
→virus的中文舊稱為「濾過性病毒」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5 PM
▶︎病毒的遺傳物質
-DNA:雙股分子。自我複製時,有DNA聚合酶的修正系統,使DNA病毒的突變率低。
→DNA病毒的基因組較大,甚至能從宿主身上收攬基因,而騙過宿主的免疫反應。使其能在宿主內待上較長時間,透過緩慢的方式傳播。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5 PM
-RNA:單鏈分子,沒有修正配置,使突變率高出數千倍。
→突變帶來遺傳變異,變異為天擇的原料。突變大多有害,但偶有用途,且能適應環境。
→當突變率越高,生成優質突變的機率也越高。
→RNA病毒的突變率高而較不安定(複製錯誤走向滅亡),但突變率高也使其有較多變異性,得以快速演化、跨種跳躍。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5 PM
▶︎病毒與宿主:感染並非都伴隨損害。病毒的目的只是複製、傳播出去。有時候病毒會為宿主帶來有益的功能,有時候病毒潛伏在宿主裡而不會有症狀顯現。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6 PM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6 PM
第七章〈飛天宿主〉
▶︎第七章第72節〈與陌生的魔鬼打交道〉談及新疾病須特別注意的原因:理解新病毒之所以重要,在於往後
可能
出現的情況,及我們對這種狀況
如何
出現幾乎一無所知。
→在這次疫情,也有很多人說流感的死亡人數高於武漢肺炎而不需過於緊張,同樣的,對於流感有疫苗、藥物;SARS-CoV2病毒目前沒有,只能用支持性治療來幫助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不可不慎。
→武漢肺炎與支持性治療:
治療武漢肺炎 「支持性療法」為主 - 華視新聞網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7 PM
▶︎「機會」:溢出風險、突變機會
▷病毒與天然宿主在幾百萬年以來共同演化,達成某種程度的平衡。直到人類破壞了平衡,破壞、摧毀生態系—侵入宿主族群、獵捕、吃牠們—我們的舉動提高了風險水平。這讓病原體更有機會從自然宿主跳躍侵入新的宿主(馬、果子狸等,或人類)。
▷病原體能否在新的宿主內成功存續,靠的是機率。當病毒在不同種宿主之間跳躍的機會越多,它們遇上新的免疫系統,發生突變的機會就更高。
▷演化沒有任何目的。「不是病毒在追捕我們,而是我們以某種方式在接近它們。」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7 PM
▶︎為何蝙蝠是常見的儲存宿主:
【冠狀病毒 疫情】武漢肺炎、SARS…為什麼新病毒總是來自於蝙蝠? - 今周刊 - 今周刊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7 PM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7 PM
第八章〈黑猩猩和河川〉
本章探討HIV的傳布路徑。
→延伸,「愛滋針」謠言和「共用針頭感染」:
-「愛滋針」://即使不小心被帶有愛滋病毒的針頭刺到,感染機率也很低,因為愛滋病毒離開人體後平均只能存活1.5~3分鐘,比B型肝炎的10分鐘還「短命」,因此除非是被「很新鮮」的針頭刺到才可能感染。//
-共用針頭為何容易感染:藥物濫用或吸毒者常以「靜脈注射」的方式施打針劑。為了確認針頭確實打在血管內,而會「迴血」測試,導致針筒與針頭都會充滿病毒,提升感染機會。
https://www.hhat.org/...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8 PM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8 PM
第九章〈 這就要看情況囉〉
▶︎對於新興、再浮現的人畜共通疾病的態度,應該「厚植科學基礎,來充實準備工作。」
▷監看可能的病毒類群,在病毒大流行以前,就能動員組織、控制爆發
▷充實實驗室工具、技能,才能迅速辨識已知病毒、了解新興病毒的特性,以便開發疫苗、療法。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8 PM
▶︎我們應該理解,人畜共通疾病反映著人類的行為(破壞生態、改變氣候,使得病原體有機會溢出、造成疾病大流行),而要能避免下一場大禍,我們需要改變。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8 PM
▶︎//個體的努力、個體的領悟和個體的選擇,在阻止原本有可能席捲整個群體的大禍,能夠發揮深遠的影響。⋯⋯某個人有可能選擇不喝黑棗樹汁、不吃黑猩猩、不把豬養在芒果樹下的豬舍裡面、⋯⋯咳嗽一定掩口、覺得不舒服就不搭飛機,也不把自己的雞鴨關在一起。「微不足道的一切小事,」德懷爾說道,只要那件小事讓民眾彼此產生差異,偏離理想化的群體行為標準,「都會降低感染率。」//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9 PM
→這裡用生態學家描述行為多樣化的術語「異質性Heterogeneity」來描述個體採取不同行為,就有可能降低疾病傳染率。
我覺得書裡寫的「『理想化』的群體行為標準」比較是在說群體的「慣性」行為。
像是「不喝黑棗樹汁」。印度狐蝠愛喝黑棗樹汁,常在人類接樹汁的陶罐裡外順道留下排泄物。而孟加拉人在飲用含有蝙蝠排泄物的生黑棗樹汁後,便感染了原寄生在蝙蝠身上的立百病毒。
群體的習性如此,才會導致疾病傳染,因此偏離此作為即可降低傳播數。
同樣的,也能拿來思考「為了禮貌,而不得戴口罩」、「即使生病也要照樣出勤」等社會潛規則。
如果把這句話理解成「從事冒險行為,來增加人類行為異質性」會是有危險的。
吃野味會直接增加人類與未知病毒接觸、病毒跨種跳躍的機會,跟「偏離理想化的群體行為標準」的文意脈絡相反。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9 PM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49 PM
以下放一些關於武漢肺炎的相關資訊、討論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0 PM
新型冠狀病毒如何攻擊身體、維護醫療體系正常運作、個人如何因應:
The Coronavirus Explained & What You Should Do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0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0 PM
洗手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0 PM
Tue, Mar 24, 2020 1:51 PM
〈肥皂如何殺死新型冠狀病毒〉
How soap kills the coronavirus
中文字幕:
王定宇 on Facebook Watch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1 PM
網傳小實驗(肥皂、水、胡椒):
教女兒洗手重要性 天才爸神奇實驗網讚翻 - 日常
→但我覺得這個實驗只說明了「表面張力」,拿來延伸解讀肥皂趕跑病毒不太好。
雖然表面張力小確實讓肥皂能當作界面活性劑就是了。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1 PM
網傳實驗(麵包與肥皂洗手、乾洗手、接觸筆電):
一項簡單的「麵包實驗」噁心到讓人意識洗手多重要 | 科普好健康 | 新聞 | 元氣網
實驗(正確洗手步驟):
手有洗乾淨嗎? 實驗沾螢光劑「正確洗手」│TVBS新聞網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1 PM
肥皂、酒精、乾洗手、漂白水、次氯酸水:
武漢肺炎》酒精、次氯酸水、漂白水消毒怎麼用?完整抗病毒Q&A一次搞懂:「這樣」防疫最有力!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1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2 PM
人類活動減少與環境變好、假新聞:
人類防疫讓地球獲得喘息機會,NASA 科學家稱景象從未見過
@Lychee - 來自國家地理頻道的消息。 最近在社群媒體瘋傳,因為人們被隔離,所以天鵝和海豚回到威尼...
Fake animal news abounds on social media as coronavi...
【武漢肺炎】網絡瘋傳海豚天鵝暢泳威尼斯運河 《國家地理》指是假消息 | 立場報道 | 立場新聞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2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2 PM
新冠狀病毒與政府政策
新冠狀病毒:鐵鎚與舞蹈 - Tomas Pueyo - Medium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3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3 PM
病毒與資本主義
虚假的平等与邻人的消失:西方左翼思想界关于病毒的探讨 | 思想界
Anti-Capitalist Politics in the Time of COVID-19
Capitalism Has its Limits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3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4 PM
疫情與公民權利侵害(搜集個人資訊)
公衛危機中,如何保障公民權 - 台灣人權促進會(Taiwan Association for Human...
〈中國曠視科技針對戴口罩人群 申請$1.1億研發更精確人臉識別〉
【武漢肺炎】曠視科技針對戴口罩人群 申請$1.1億研發更精確人臉識別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4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4 PM
肺炎與移工困境
〈要加強取締或是不處分?防疫期間的非法移工難題。〉
要加強取締或是不處分?防疫期間的非法移工難題。 | 林艾德 — vocus
逃跑的固有問題、防疫的理解
【投書】肺炎困境下的移工焦慮|陳翰堂/多元發聲.讀者投書|獨立評論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5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5 PM
Tue, Mar 24, 2020 1:58 PM
外國紀錄:
//大家請看顧一下附近的獨居老人。一定有辦法,隔著門,跟他們說,有任何需要幫忙的,拜託,我什麼地方都不會去,我在家,我跟三百萬柏林人一樣,都在家。我們在這裡,在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
義大利現場03》比戰爭更慘烈,新冠病毒殺平民百姓,擁抱已成奢求,病人孤獨死去│上下游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8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8 PM
嘗試用藥
@KUROHAGI - Chloroquine為何有效? 1.它會增加晚期內體或溶酶體的pH值,因病毒從...
疫情緩和的可能
武漢肺炎》陳建仁:全球疫情緩和至少還要兩個月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8 PM
Tue, Mar 24, 2020 1:59 PM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9 PM
胖胖樹 王瑞閔/燃燒中的熱帶雨林
想到之前雨林燃燒事件,有人提到「大自然才不需要人類保護」的論點。
我覺得這樣的想法,忽略了人是生活在地球上,與其他物種、環境互動、生存的。
我們的所作所為是有後果的,不是「大自然反撲」,而是「原先的平衡破壞掉後,慢慢形成新的平衡」。但最後的平衡,可能是人類滅絕、地球走向死寂。
所謂的「保護」,不過是為了避免走向這個結局而已。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1:59 PM
-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2:00 PM
病毒,進化 | 老高與小茉 Mr & Mrs Gao
然後看到這個。
這裡面很多的內容是錯的、穿鑿附會,希望把他當陰謀論來看就好。
讓我最不能理解的概念是「因為發展、結構很精密,所以不可能是偶然形成的」。
我覺得這背後隱含著「人類智慧v自然形成」的對立概念。
由於「很精密」,所以必定是「有『什麼』所設計出來的圖紙」,但完全忽略了物種與環境的互動、生物本身的複雜性。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2:00 PM
我覺得最好是不要用「進化論」來當作Theory of Evolution的中文翻譯,「進化」會讓我們誤以為物種之間有優劣關係,「演化」比較適當。
「演化」是隨機的,哪種突變會留下來,要看跟環境的互動決定。
所謂「優勝劣汰」的「優、劣」是以能否適應所處環境而言,跟人類自以為的好壞沒關係。
而地球上有著各式各樣的物種,更證明了對應不同環境的演化結果。
病毒和胎盤的關係,我個人認為就是證明了物種之間的關係密切,就像在我們體內生活的微生物群落一樣。
長頸鹿演化出長脖子的可能原因:性吸引力
揭秘長頸鹿進化出長脖子的真實原因
演化並非根據生物未來的潛能,而是提供目前能力的優勢
研究:龜殼不是為了保護才出現 | DQ 地球圖輯隊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2:00 PM
病毒與宿主的關係、RNA病毒的高突變率與跨種跳躍、果子狸非SARS病毒的儲存宿主、愛滋病對黑猩猩有害,在《下》之中都有說明。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2:01 PM
川口月
@wyc513
說
Tue, Mar 24, 2020 2:01 PM
@wyc513 - #讀嘛讀嘛 《槍砲、病菌與鋼鐵》 (內有說明為何不適合以此書來支持吃野味的論點 《國...
川口月
@wyc513
說
Thu, Mar 26, 2020 6:38 AM
行政指導不是包裝紙 - calling out to yeti - Medium
川口月
@wyc513
說
Thu, Mar 26, 2020 6:39 AM
陳偉信:針對約翰遜防疫政策的批評,是否存在過度解讀?|端傳媒 Initium Media
載入新的回覆
在疫情延燒的不安時刻,滿適合靜下心來,以學習知識來破解對病毒、全球態勢的無能為力感、恐慌感。
理解事實、理解所能做之事及其意義,我們才能確實感受、相信自己的力量。
《我擁群像》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
會以介紹《下》為主。
→後面接個人補充。
會提及武漢肺炎的相關時事、訊息。
下收。
▶︎疾病的頻傳並不是「不幸降臨、在所不免的天災」,而是「人類所作所為的非預期惡果」。
▷//人畜共通疾病提醒我們,我們人類和自然世界是密不可分的。其實並無所謂的「自然世界」,這是很糟糕的人為措辭。世界只有一個,人類是那個世界的一部份,伊波拉屬病毒、流感病毒、HIV如此,黑猩猩、蝙蝠、果子狸也都如此,下一種危害人類的病毒,我們還沒有偵測到的那一種,也是如此。//(P553,《下》)
什麼是微生物?
→本書著重介紹細菌。
→細菌與其他生物的互動,是建立在調適、平衡上,而無絕對的好壞之分。以「生態圈」、「群落」的概念去理解現象,才能避免壓制結果,不但無法解決源頭,反可能更導致失衡的窘境。
最主要是以不同病毒為章節,從亨德拉病毒,到SARS、HIV等,從疾病的爆發,醫衛人員如何追查、確認病原、追溯宿主的過程,逐步帶出關於病毒、人畜共通疾病的相關知識與問題。
其中,第三章〈瘧疾〉的病原是瘧原蟲,屬六大病原體中的原生生物;第五章所提疾病的病原皆為細菌,提醒我們即使抗生素的普及讓細菌的致命威脅減輕,仍有例外能引發疫情。
第六章〈病毒上場〉介紹病毒何以成為人類最大威脅,並在第七章〈飛天宿主〉說明蝙蝠讓病毒能夠「跨種跳躍」、神出鬼沒。
https://zh.wikipedia.org/...
→「大流行」與「疫情流行」的區別:
-瘧原蟲的來歷 :
一個團隊由法國人類學家薩布麗娜·克里夫與瘧疾遺傳學家安納尼亞·埃斯卡蘭特領導,認為惡性瘧原蟲可能是由侏儒黑猩猩溢出侵入人類族群。另一研究則「指出瘧原蟲侵襲人類以前的另一種可能宿主是西部大猩猩」,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為劉維民,其成果登上了《自然》的封面報導。(P143、144)
前者的論文:
後者的論文:
介紹以「蝙蝠→馬→人類」為路徑傳染的亨德拉病毒。
人畜共通傳染病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病毒virus:中文舊稱濾過性病毒。
-SARS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由SARS-CoV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
→延伸,稱呼為「非典型肺炎」的問題:
//非典型肺炎僅是症狀上之診斷,亦造成許多誤解,臨床上我們已儘量不用此名稱,而依其致病菌冠以黴漿菌肺炎、退伍軍人症肺炎、病毒性肺等。//
衛教資訊
→流感病毒、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感冒、流感大不同
//當人體內HIV病毒攻擊人體免疫系統而使得人體CD4細胞少於200個的時候,病人就會開始出現愛滋病併發症(肺囊蟲肺炎、真菌感染、卡波西氏肉瘤、巨噬細胞病毒等。),如伺機性感染,此時即可算是成為AIDS個案。//
什麼是HIV?什麼又是AIDS?基隆市衛生局網站-新聞稿
//流感病毒入侵及繁殖都會引起宿主的免疫反應,而出現流行性感冒的症狀。//
//世界衛生組織在SARS疫情結束之後報告,這種疾病一般會經由三個階段攻擊肺臟:病毒複製、過度免疫反應、肺臟受損。//
-炭疽病://由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人畜共通傳染病。//
https://www.cdc.gov.tw/...
細菌的致病性 - Medpedia
-腸胃炎:胃、小腸或大腸的發炎,會導致病患嘔吐或腹瀉。
-病毒性腸胃炎:有多種不同的病毒可導致病毒性腸胃炎,最常見的是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及腺病毒。
https://www.cdc.gov.tw/...
-細菌性腸胃炎:常引起細菌性腸胃炎的致病菌有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及霍亂弧菌等。
https://www.cdc.gov.tw/...
-不同腸胃炎的處理方式:
//通常病毒性感冒多採用症狀治療,當體內有細菌感染時,才有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此外,抗生素使用需考量感染之嚴重程度、感染環境,再配合細菌對不同抗生素之敏感性給予適當藥品治療。//
向超級細菌說 bye bye --正確使用抗生素
-昏睡病:病原體為布魯氏錐蟲,由采采蠅攜帶。
-病原體(pathogen):造成宿主生病的生物或物質。
http://microbiology.scu.edu.tw/...
-病媒(Vector)://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係指將病原體(Pathogen)自一宿主(Host)帶至另一宿主之攜帶者(Carrier)而言。 亦即病原體之媒介生物,能將病原體由一患者或帶菌者傳至健康者,而使之患病或帶菌。病媒可能只是單純機械性的傳播,也可能提供病原在寄主間生存或是其生活史的一部分。 // (總論,《病媒管制學》)
-狂牛症:病原體為普里昂蛋白。
→普恩蛋白--庫賈氏病
-弓蛔蟲病:由蛔蟲引起。
貓之弓形蟲感染--國立嘉義大學獸醫學院附設動物醫院
▷儲存宿主reservoir host:指病原體天然棲息及繁殖,又或賴以為生的環境,而這些環境就由其宿主提供,一些可以讓寄生蟲或寄生,但對寄生蟲無損,亦對其本身無損的物種。
//儲存宿主長期庇護病原體,不過本身只有及輕微病症或不發病。//(P21)
//人畜共通病原體不見得都需要增幅宿主才能成功感染人類。//(p34)
▷//人類造成生態壓力和破壞,這些舉動讓動物病原體越來越貼近人類族群,同時人類的技術和行為,還使得病原體散布得越來越廣,越來越快。//
▷包含三要素:
-人類的活動促使自然生態系劇烈解體
-自然生態系中包含數百萬種不為人類所知的生物,病毒學中有「病毒圈virosphere」的說法:病毒寄生在某類生物上,而受該生物棲息的範圍限制。
-自然生態系的破壞,讓上述生物跳脫原先的生活圈
//這些微生物其實並沒有特別拿我們當目標,問題在於,我們是那麼莽撞地大群出現在它們旁邊。//
→詳細請見摘文:
以個體、個案式的角度來理解事物的關係,才會以為撲殺物種不會對其他生物產生影響、以為撲殺受感染動物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但不同群體間、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關係都是互為影響的、一體的,並在互動之間逐漸找到穩定的平衡。一旦破壞原有的平衡關係,卻僅試圖解決最終浮現的結果,不過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視罷了。
以伊波拉病毒的爆發、研究過程來介紹追溯儲存宿主的過程、難處
伊波拉病毒的傳染鏈:果蝠→大猩猩→人類
瘧疾、以數學為途徑理解疾病、流行病學的數學理論
▷丹尼爾·白努利以風險計算來評估接種天花疫苗的效益:
//1766年,丹尼爾.白努利第一次嘗試用統計數據分析問題。當時的數據目前仍被保存著,這個數據被用來分析天花的傳播和死亡率,並以此證明疫苗的效力。//
▷哈默的群體作用原理mass action principle:疾病爆發要能延續,取決於具感染力人群和可受感染人群的相互接觸。
▷約翰·布朗利的「感染力流失」理論:以病原體固有的衰退現象解釋流行病的平息。此觀點錯誤。
▷羅納德·羅斯將其「事項理論the theory of happenings」應用在流行病學上:說明當族群內的易受感染個體密度將到某個門檻以下,流行病會開始衰退。
▷SIR模型:S易受感染者、I受感染者、R康復者
-原型流行病的三種因素影響:感染率、康復率、死亡率
-有可能由於感染率、致死率、及康復率間的某種交互影響,才使得流行病平息
-確認了易受感染族群的「界限密度 threshold density」:
>感染率的小幅提高,就可能釀成大規模流行病
>流行病的了結,並非所有易受感染族群死亡或康復,而是族群內易受感染個體的數量密度不再充分所致
→ threshold:閾值;門檻、界限。
threshold - 閾值
-在疫情爆發之初,一個受感染個體進入一個族群(所有個體皆無免疫力,而易受感染)中,從而產生的續發傳染的平均數。
-當再生率大於一點零,疾病會傳播;遠超於一,則會變成大流行病。
→ R0 能用來解釋並發揮有限的預測功能,區分「熱帶某處村莊發作又消失的小簇古怪感染」和「全球大流行」。
//如表所示,武漢肺炎的R0=1.4-3.9,HIT=29-74%,在沒有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的當下,英國要藉全民自然感染達到HIT,確實不可行!反而必須透過確診病例的早期發現與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的居家檢疫、高風險群的減少暴露來降低R0、減少疫災,等待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的上市!//
https://www.facebook.com/...
是指人或動物群體中的很大比例獲得免疫力,使得其他沒有免疫力的個體因此受到保護而不被傳染。擁有抵抗力的個體的比例越高,易感個體與受感染個體間接觸的可能性便越小。
群体免疫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指群體對傳染病的易感程度,以人群非免疫人口佔全部人口的比例表示。群體免疫性則以免疫人口佔全部人口的比例衡量。
(P126,《圖解流行病學》)
→也就是說,當群體免疫性增高,人群易感性即降低
-計畫免疫:對易感族群按免疫程式實施計畫免疫及必要時強化免疫接種,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最重要的措施。
-傳染病流行後免疫人口增加:傳染病流行後有相當數量的易感者因病後而獲得免疫力,因此在傳染病流行後的一段時間內,族群對該病易感性降低。
-隱性感染後免疫人口增加:通過隱性感染可以獲得免疫力,使人群易感性降低。但是不能藉此降低人群易感性,因為隱性感染者一般也具有傳染源作用。
(P126,《圖解流行病學》)
光是考量感染者在病中的傳染疾病能力,就顯得該「讓人群自然感染疾病,待其康復後獲得免疫力,使群體免疫性增加」的作法不可行。
盡量減少感染者能夠傳染疾病的人數,才能使疾病不再傳播。
▷關於影響R0的因素可參考此噗留言說明:
▷
//Peston在早上披露的預測與傍晚首相開完COBRA會議才公佈的政策,大致相同: 不禁集會不禁學校、但持續大量病毒檢測(記者會上沒有提到)及實施社交距離(記者會上有預告),#唯獨Peston似乎強調群體免疫是政府的策略(奇怪了、為什麼會比政府早大半天丟出來?)//
https://www.facebook.com/...
//如果內容屬實的話,我真不敢相信,犧牲10萬人生命是可以接受的抗疫對策!更不用說是模型跑錯,預測出現極大落差。更不用說是主導人指向是非專業背景的Dominic Cummings。
如果內容屬實的話,我原先的判斷確實就是錯了。這個英國政府決策團隊在防堵期已經讓我失望,現在救災決策出現重大落差,讓我也信心崩盤!//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簡稱SARS(沙士)
-由一種冠狀病毒Coronavirus引起的一種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此種病毒被叫做 SARS 關聯冠狀病毒(簡稱“SARS 病毒[SARS-CoV]”)。
全稱為「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Coronavirus Disease-2019 」。
冠狀病毒是病毒分類中的一科,因此稱之為「新型」、「冠狀病毒」過於籠統,並非適當名稱。而以往的疾病命名如SARS、MERS(呼吸症候群)都會將症狀放在名稱之中,以精確描述。
詳細可參考:
https://www.facebook.com/...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於2020年1月25日發新聞稿澄清:「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係屬新興傳染病;「SARI」(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為全世界已使用許久之名詞,定義上是指需住院的肺炎,可能由多種病原引起,非特定指新型冠狀病毒。」//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意指「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
▷超級傳播者的概念要點在於若在超級傳播者,而在疾病爆發期間能辨認出來,控制措施應著眼於隔離這些人,而非把力量分散到更廣大人口;若隔離病患卻疏漏超級傳播者,即會面臨大流行。
//「我感覺自己能夠了解瑪麗的心情,了解她的世界、她的苦、她的固執與她的想法。我欽佩她的勇氣、堅定和毅力,但這些令人欽佩的特質,也是她的宿命缺陷。面對科學事實時,她仍堅持己見。這讓她害了其他人,也害了她自己。」芭托蕾蒂不無嘆息。
「我們當然需要盡力保護健康的人不受感染,但我也希望自己能用有智慧、同情與人道的方式,對待像瑪麗這樣的人。」瑪麗之惡或已定論,而芭托蕾蒂在戮力重現傷寒瑪麗的形貌之餘,更期望透過瑪麗的經歷,凸顯媒體如何為了利益形塑民意,假若日後再度發生類似情事,人們都能不受風向所帶,遺忘(或刻意忽略)人人皆有人權。畢竟真正致命的,不只是疾病的傳染,還有無知與恐懼。//
沃爾豪斯教授稱,這使得超級傳播者的角色更加重要,「你不能承擔犯太多錯的風險,你也承擔不起漏掉超級傳播者的風險。」//
//但實際上這並不是這些患者的錯。
德莫特博士表示,我們需要在相關用語上多加注意。
「他們沒有做錯任何事,這種傳染是在他們本身沒有錯誤行為的時候進行的。」
「他們可能很害怕,也需要愛和關注,」德莫特博士稱。//
▷果子狸:
-果子狸受了感染,有可能只是扮演增幅宿主的角色,而病毒的儲存宿主有可能出自另一種未知生物。
-真正的要點在於,根據管軼和他的同事所述,東門和槎頭等傳統市場,為SARS樣冠狀病毒提供了傳布場所,「來增殖並傳染給包括人類在內的新宿主,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這才是至關重大的要點。」
→延伸,管軼,武漢肺炎的「逃兵」?
-來自中國、美國、澳洲的國際團隊研究指出,菊頭蝠是SARS冠狀病毒的儲存宿主。
-病毒寄生在蝙蝠身上。而在野生動物市場,蝙蝠和其他易受感染的增幅物種放在一起,得以讓病毒感染其他物種、透過增幅宿主維持感染現象。
→論文:(Bats Are Natural Reservoirs of SARS-Like Coronaviruses ;Wendong Li et al. ;Science 310, 676 (2005); DOI: 10.1126/science.1118391 )
▷//烹飪界把這等少見野生動物納入食材的風氣,以珠江三角洲為盛,不過和資源稀少、養家活口以及古老傳統都關係不大,真正的推手是商業繁榮和較晚近才出現的鋪張浪費習性。//
▷野生動物的交易數量增加、跨境交易數量增加、出現商業動物養殖戶大量供應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市場上受歡迎的動物多半來自養殖戶。即使動物們的飼養狀況良好,送到市場時卻面臨極糟的環境:窄小空間、與野生動物混雜、多半病傷、缺乏照料。動物排泄物直接淋到其他動物上。
▷管軼的團隊指出:「市場還提供一種方便疾病蔓延的環境。動物疾病得以跨越宿主並傳布給人類。」
https://www.new7.com.tw/...
▷實驗室診斷速度與優異表現,而能迅速確認病毒
▷各地快速有效動員,採取隔離病患、追蹤接觸案例、檢疫措施
▷最主要的因素,是SARS對人體的固有影響方式:患者在具高度傳染性以前,即表現出症狀,使病患可以早一點與旁人隔離、減緩傳播。
→//「下一場大禍」來臨之時,我們可以猜想,它會依循這種惡毒模式,高度傳染性比可察覺症狀更早出現。這種模式就像死亡天使,有利於病毒在都市之間和機場之間傳播。// (P218)
▶︎鸚鵡熱:鸚鵡熱在野生鳥類中流傳,卻未讓鳥類出現症狀。但人類破壞鳥類的自然生活,將他們圈養在擁擠污穢的環境、沒有運動與陽光。這樣充滿壓力的環境使鸚鵡熱衣原體得以複製並爆發。
-螺旋體在蜱蟲和其他動物間交互感染
-儲存宿主能力:特定宿主動物把感染傳布給吸血蜱蟲的可能性。當宿主動物的免疫反應越虛弱,血中就含有越多病原體可以傳布給蜱蟲,讓其之後能再傳染給其他動物。
宿主動物越不擅長理毛,個體身上就會有越多蜱蟲,擴大之後可感染動物的數量。
→破壞物種多樣性、侵入林地,使人類得到萊姆病的風險增加。
▶︎伊凡諾夫斯基發現病毒是「具有感染性的,卻『可濾過』的」
-相較之下,病毒的分子小到無法用顯微鏡觀察、可以通過濾紙。
→virus的中文舊稱為「濾過性病毒」
-DNA:雙股分子。自我複製時,有DNA聚合酶的修正系統,使DNA病毒的突變率低。
→DNA病毒的基因組較大,甚至能從宿主身上收攬基因,而騙過宿主的免疫反應。使其能在宿主內待上較長時間,透過緩慢的方式傳播。
→突變帶來遺傳變異,變異為天擇的原料。突變大多有害,但偶有用途,且能適應環境。
→當突變率越高,生成優質突變的機率也越高。
→RNA病毒的突變率高而較不安定(複製錯誤走向滅亡),但突變率高也使其有較多變異性,得以快速演化、跨種跳躍。
▶︎第七章第72節〈與陌生的魔鬼打交道〉談及新疾病須特別注意的原因:理解新病毒之所以重要,在於往後可能出現的情況,及我們對這種狀況如何出現幾乎一無所知。
→在這次疫情,也有很多人說流感的死亡人數高於武漢肺炎而不需過於緊張,同樣的,對於流感有疫苗、藥物;SARS-CoV2病毒目前沒有,只能用支持性治療來幫助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不可不慎。
→武漢肺炎與支持性治療:
▷病毒與天然宿主在幾百萬年以來共同演化,達成某種程度的平衡。直到人類破壞了平衡,破壞、摧毀生態系—侵入宿主族群、獵捕、吃牠們—我們的舉動提高了風險水平。這讓病原體更有機會從自然宿主跳躍侵入新的宿主(馬、果子狸等,或人類)。
▷病原體能否在新的宿主內成功存續,靠的是機率。當病毒在不同種宿主之間跳躍的機會越多,它們遇上新的免疫系統,發生突變的機會就更高。
▷演化沒有任何目的。「不是病毒在追捕我們,而是我們以某種方式在接近它們。」
本章探討HIV的傳布路徑。
→延伸,「愛滋針」謠言和「共用針頭感染」:
-「愛滋針」://即使不小心被帶有愛滋病毒的針頭刺到,感染機率也很低,因為愛滋病毒離開人體後平均只能存活1.5~3分鐘,比B型肝炎的10分鐘還「短命」,因此除非是被「很新鮮」的針頭刺到才可能感染。//
-共用針頭為何容易感染:藥物濫用或吸毒者常以「靜脈注射」的方式施打針劑。為了確認針頭確實打在血管內,而會「迴血」測試,導致針筒與針頭都會充滿病毒,提升感染機會。
https://www.hhat.org/...
▶︎對於新興、再浮現的人畜共通疾病的態度,應該「厚植科學基礎,來充實準備工作。」
▷監看可能的病毒類群,在病毒大流行以前,就能動員組織、控制爆發
▷充實實驗室工具、技能,才能迅速辨識已知病毒、了解新興病毒的特性,以便開發疫苗、療法。
我覺得書裡寫的「『理想化』的群體行為標準」比較是在說群體的「慣性」行為。
像是「不喝黑棗樹汁」。印度狐蝠愛喝黑棗樹汁,常在人類接樹汁的陶罐裡外順道留下排泄物。而孟加拉人在飲用含有蝙蝠排泄物的生黑棗樹汁後,便感染了原寄生在蝙蝠身上的立百病毒。
群體的習性如此,才會導致疾病傳染,因此偏離此作為即可降低傳播數。
同樣的,也能拿來思考「為了禮貌,而不得戴口罩」、「即使生病也要照樣出勤」等社會潛規則。
如果把這句話理解成「從事冒險行為,來增加人類行為異質性」會是有危險的。
吃野味會直接增加人類與未知病毒接觸、病毒跨種跳躍的機會,跟「偏離理想化的群體行為標準」的文意脈絡相反。
中文字幕:
雖然表面張力小確實讓肥皂能當作界面活性劑就是了。
實驗(正確洗手步驟):
Capitalism Has its Limits
〈中國曠視科技針對戴口罩人群 申請$1.1億研發更精確人臉識別〉
〈要加強取締或是不處分?防疫期間的非法移工難題。〉
逃跑的固有問題、防疫的理解
//大家請看顧一下附近的獨居老人。一定有辦法,隔著門,跟他們說,有任何需要幫忙的,拜託,我什麼地方都不會去,我在家,我跟三百萬柏林人一樣,都在家。我們在這裡,在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
疫情緩和的可能
我覺得這樣的想法,忽略了人是生活在地球上,與其他物種、環境互動、生存的。
我們的所作所為是有後果的,不是「大自然反撲」,而是「原先的平衡破壞掉後,慢慢形成新的平衡」。但最後的平衡,可能是人類滅絕、地球走向死寂。
所謂的「保護」,不過是為了避免走向這個結局而已。
這裡面很多的內容是錯的、穿鑿附會,希望把他當陰謀論來看就好。
讓我最不能理解的概念是「因為發展、結構很精密,所以不可能是偶然形成的」。
我覺得這背後隱含著「人類智慧v自然形成」的對立概念。
由於「很精密」,所以必定是「有『什麼』所設計出來的圖紙」,但完全忽略了物種與環境的互動、生物本身的複雜性。
「演化」是隨機的,哪種突變會留下來,要看跟環境的互動決定。
所謂「優勝劣汰」的「優、劣」是以能否適應所處環境而言,跟人類自以為的好壞沒關係。
而地球上有著各式各樣的物種,更證明了對應不同環境的演化結果。
病毒和胎盤的關係,我個人認為就是證明了物種之間的關係密切,就像在我們體內生活的微生物群落一樣。
長頸鹿演化出長脖子的可能原因:性吸引力
揭秘長頸鹿進化出長脖子的真實原因
演化並非根據生物未來的潛能,而是提供目前能力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