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漾
(但這裡已經不太廢)
1/12-
https://images.plurk.com/6mMbSd4EwTybag8uemc1zc.png
和漾
https://images.plurk.com/2YAcn5xXo30dYg7eMN1W0g.jpg
For my readers in Taiwan
I hope you enjoy this return appearance of Matthew Scudder!
With thanks for your support over the years.
Lawerence Block

此書籤附在卜洛克的馬修史卡德系列新書《聚散有時》(A time to scatter stones)裡噢。
和漾
CillianMurphy
前陣子他站台了一個幫助街友的慈善活動,結果推特一陣暴動,因為私生活太低調,常常讓迷妹以為死了的程度(這真的是某些推的原音重現)總之,他參演了噤界2。
A Quiet Place Part II - Official Trailer - Paramount...

https://images.plurk.com/7kYDJlAjl2Fj0Q2hjDY4PN.png https://images.plurk.com/3VB6CWVHnfkxZ85Z0Aqs1B.png https://images.plurk.com/2TfsW3t2bmBe2ghrrwAZge.png https://images.plurk.com/EfRa4Uju8cuSv4lZWiUNj.png
和漾
Radio 6 Music - Listen Live - BBC Sounds
順說一下他又回來代班BBC radio 6的週日DJ了,台灣時間1/12(沒錯現在)、1/19、1/26晚間10點到12點兩小時。
和漾
Cillian Murphy - Cillian Murphy’s New Year’s Day Spe...
本月初時他有個新年3小時SP(為什麼我說起來有種日綜感XD),錄音檔可以免費聽一個月。
我很喜歡他一開場就說歌單完全跟新年新希望、目標等無關,不然壓力就太沉重了,對自己寬容一點、對彼此好一些,這樣就夠好了不是嗎。
有點忘記是不是在播Gary Numan的On Broadway時,那個現場演唱版一開始就是樂手說了一個inside joke,結果後面演唱從頭笑到尾,完全沒唱成。
他說有時在片場也會這樣,一旦被戳中笑穴,忍住是非常痛苦的事,但他保證這種情形很少見XD
和漾
我一直覺得韓國在法治跟保守社會拉扯的新聞還滿值得研究的。

韓國國家人權委員會在新年發表的第一項公告,未來在嬰幼兒產品上標註男用/女用是性別刻板印象的作法,也是差別待遇的一種。女生用粉色、男生用藍色這種銷售行為已經侵害人權,應給孩童自己選擇的權利。
via
👩🏻‍💻📚🌈🌙 on Twitter
和漾
和漾
The Artist Behind the Paintings At the Heart of "Por...

原畫創作者Hélène Delmaire
Hélène Delmaire (@helenedelmaire) • Instagram photos...

「我們在繪製的各種階段進行攝影,並堅持使用序列長鏡頭(The Sequence Shot),也就是按照真實的時序去拍。這是為了不讓剪輯的溶接干擾整體結構。畫就真的在畫,然後畫的時序也是真的,並非剪輯出來的時序。」

I̶D̶A̶ on Twitter
喜。
閒君!
韓國真心是非常用力在利用流行文化改變社會了,雖然還有非常多的路要走。

跟台灣人比起來韓國人尚未參透要在意但不執著的真義😌
和漾
Parasite's Perfect Montage
Nerdwriter的寄生上流分析,在歐美大熱的現象滿有趣的,我原本預期有些文化的理解限制(韓裔移民二三代的讀法可能也會跟韓國民眾不同),貧富差距的議題是共通語言,總之奉在金球獎頒獎時對外國觀眾所言也是我的感受。
"Once you overcome the one-inch tall barrier of subtitles, you will be introduced to so many more amazing movies."
和漾
閒君! : 韓國社會我覺得障壁挺大的XD
之前跟朋友聊到其實早期的偶像劇是鞏固性別角色的推手,女性觀眾在劇裡找到同感抒發,宣洩完回到現實就繼續留在父權框架下,沒有衝撞。(有點像台灣婆媳劇的感覺)
但近期的劇我比較不清楚(不過有漢摩拉比小姐那種覺得不錯),聽同事說有個劇有觸碰一些長照議題,挺好的我想,日本晨間劇也有這種關照。
我是覺得影視來說,韓國電影的批判性比較大。
閒君!
和漾 : 以尖銳度來說韓影>韓劇>izone>韓女團>韓男團😭 想到不推韓團的我每次聽到順耳的韓團歌都是big bang我超級超級不心😭
閒君!
不甘心
閒君!
和漾 辛苦了最近,早點睡,把身體養好就是省錢跟節省社會成本😌
和漾
閒君! : 我覺得他們粉圈文化有部分好扭曲,當偶像心理素質要很堅強,如果又不符合一種所謂的主流的審美,女團還要應付仇女的男粉金價係⋯⋯
BB真的⋯⋯(想起以前跟後來爆發的許多事)其實我挺困惑他們怎麼還在繼續活動。
妳也保重身體,天冷多休息😴
和漾
https://images.plurk.com/1WH2I7072hv8MAZxkDiPuJ.jpg
雖然這麼說很不好意思,但買馬修史卡德系列不想拍書封分享的原因,還有至今只買新出的單冊(以前出的我只收了舊版)沒有收一套書盒的原因,就是封面實在是醜到有剩。連電子書版也是,救命。
不過譯稿統一跟內文排版真的不錯。
agateophilia
新版封面真的好醜 (收了書盒,但每次看到封面就開始自問為什麼不去收舊版)
和漾
agateophilia : 反而是雅賊系列封面不錯。我強烈懷疑是新版封面是傅月庵的品味,而且他推薦序大力稱讚楊雅棠的設計,我......就是沒感受到那個點(他設計過蔣勳的天地有大美......嗯,我覺得攝影還是最適合他,侯孝賢的尼羅河女兒劇照師是楊)
和漾
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 套書
春山出版的速度挺驚人的,應該說去年台灣各家出版社推新書的速度都很可觀(但啟明還是沒出布考斯基詩選啊,哭),二月可能是配合國際書展,即將上市的新書是跟國家人權博物館合作的《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 套書》,主編是胡淑雯、童偉格,總共四卷,分別是血的預感、眾聲歸來、國家從來不請問、白色的賦格。
和漾
我喜歡他們在第一冊的起始是郭松棻的〈月印〉,結束在李渝的〈夜琴〉,但我認為可惜之處是沒有收錄鄭清文的〈重會〉。
和漾
約莫一個小時前李桐豪發了這篇談小英跟阿輝伯。
對我說髒話
不過我覺得他去年人物訪談黃春明寫得最好,平時寫小事也很精彩,至於文壇水深的八卦實在辛辣(可以看談駱的《明朝》那一篇)。
和漾
選後可以看到不少分析文或舊文重貼,江這篇我覺得滿好的:
江昺崙:再見韓國瑜,再見蔣經國
不過我最想看的是沈伯洋預告要寫關於台民黨跟柯文哲的分析。
不忍說選前我發現在中國工作的學長跟在高階研究單位工作的學姐是支持者,甚至還發了一篇宣告大力稱讚其中間路線(所以那個拉藍組大陣線是假裝沒看到?還有很親中的路線?)我想說他們政治包裝很劣質,應該早被看破手腳了吧,結果工作單位挺韓的前輩在恢復後,馬上擁抱柯作為他新的擁戴人選,實在是,可以讓我暫時緩一口氣嗎
和漾
跟台灣選舉無關(?),不過這則新聞很值得一看。
去年底深度學習技術應用在假新聞的大戰上:
Morgane Hu
「臉書昨天刪除了兩個進行政治干預的假新聞網絡組織。其中一個國際組織,操控著超過 900 個假帳號、粉絲頁和群組。

更精確來說,是 600 多個臉書帳號、156 個臉書群組、89 個粉絲頁,和 72 個 IG 使用帳戶。臉書聲稱,它們對美國、越南和華文地區共五千多萬追蹤者,利用假新聞和政治迷音圖,滲透右翼意識形態,進行政治選舉干預。範圍包含 Twitter 和 Youtube。」
和漾
「這個組織在臉書下了約 950 萬美金的廣告費(接近台幣三億)。支付方式包含美金、韓元、越南盾和新台幣。

這 900 多個帳號和粉絲頁,都可以連到一個美國新聞網路 ”The BL”。根據臉書調查,The BL 背後,是『大紀元時報』。」
和漾
「GA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又稱生成對抗網絡)簡單來說,就是同時訓練兩個神經學習網絡,一個負責生成,一個負責鑑識。比如讓網絡A學習製造假鈔,網絡B學習去鑑識;B發現是假鈔,回饋給A,A再修正挑戰,兩隻互相競爭,切磋來往。這個循環不用多久,網絡A便能夠做出就連世界上最厲害的鑑識專家可能也分不出來的、真假難辨的一流偽鈔,而網絡B辨偽的能力也登峰造極。」
和漾
「GAN 減去了傳統機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研究員監督和資料標注的大量人力,不只可以更快、更容易訓練出高水準的 AI,而且還一次兩隻。前面用偽鈔的例子可能不是很好,GAN 應用的層面很廣,例如影像風格轉換或低解析影像轉化,乃至於進一步應用在天文、醫學等領域。2014 年由公認天才 Ian Goodfellow 提出來,2017 年才開始有大量相關論文產生——

到了 2019 年, GAN 已經運用在網路假新聞滲透戰了。」
和漾
雖然說GAN在這項操作是合成出不存在這世上的人的照片,不過其他層面的應用想到就有點頭皮發麻。
說到大紀元,我個人是比較顧慮的,背景是法輪功,所以他們那一系列的媒體(新唐人)是反中共沒錯,這有好有壞,他們確實是海外反中共異議聲量最大的組織,不過有時會因為這樣的立場而聳動報導或輕放資訊審查,而且他們很挺川普就是。
和漾
純粹長知識
「法國跟台灣一樣,你可以到當地投票所去監票,但是在法國或許你會知道你所在地的選舉結果,即使如此,其實會完全不知道各地的統計票數,於是結果宣布心情可是七上八下,而全國統一時刻在晚上八點公佈,宣布方式則是會像『樂透』一樣公佈選舉結果。」
「法國投票方式是跟台灣不太一樣的,並不是一張票上印上所有候選人,而是一個候選人會有一張文宣,通常你會在公開處拿幾張候選人的文宣(為了不讓人家知道你要投誰),再進入圈票處,將你想要投票對象候選人的文宣放在信封裡頭,再投入票匭裡頭。」
via The World, The Women
和漾
有些PTT八卦版的文很愛偷渡劉仲敬,我只是想說節選跟轉載之前應該要知道他有一部分論述是構築在少子化生育率跟軍隊老化直接相關、女性的功能就是生育跟增產報國、男性都該加入軍隊這樣,很噁心。看到有同感的人說他就是Jordan Peterson的包裝,我真是無比同意。
https://images.plurk.com/t17JRdD63DcdnJrfYIyYE.jpg
光是這一段我就直接封鎖這個幫他轉貼的人了(但他很多類似發言啦)後來發現他在方格子也有專欄,ㄏ。
和漾
日本
@Parfait_ - 駐日太太推特觀察,補充有關『日本年輕人為什麼不投票』
昨天朋友推薦這則噗,觀選後 常在報導者發表評論日本記者野島剛寫的已經算很溫和了,從六零年代學運讓警察介入大學自治後,日本的學生自治組織跟民主參與就絕跡了(可見 東大安田講堂事件學者小熊英二訪台的講座紀錄
Beck🦎🍂
我昨天才看到那陳先生的選後推,真的是不知道在公三小
和漾
日本人未成年觸碰選舉有關的事,罰則可能是關一年或被罰30萬日圓,然後成年就要自動懂政治真的很傻眼,那個合法性行為跟性教育年紀的落差,很問號的選舉制度⋯⋯不是我說,把職人精神發揮在摺好的選票投入票匭就自動攤開方便計數www可以先改進制度嗎手寫名字到底哪招www
和漾
ichbinBecky: 但我其實比較困惑迦南的推,印象中我有看到她轉陳的推(可能取消了吧)然後她現在在問為何男性看到女性說不生就氣噗噗,而她個人又是超挺川普,我覺得很精神分裂,雖然長期觀察下來應該是因為川普打中國是對台有利的立場,相較於前朝歐巴馬友中結果放任壯大
Beck🦎🍂
我也有看到他轉,但他對台灣政治的觀察真的令人不敢恭維我都隨便看過去,也覺得他挺川和台灣有關,看到他指出一些民主黨的問題也覺得很中肯,但換到台灣馬就變了,之前三不五時看到他在抱怨小英和台灣獨立的問題就想說這不是就像他賭爛的民主黨內的激進左派嗎XD
和漾
Tim O'Brien on Twitter
關於伊朗,這段話是川普2011年批評歐巴馬說的,結果一字不差(除了川普這次是re-election)打臉超響欸,政客亂說話會現世報。
“Our president will start a war with Iran because he has absolutely no ability to negotiate...So the only way he figures he’s going to get elected.”
和漾
ichbinBecky: 有時覺得她那麼美歸派,為什麼不繼續住美國隔海下網路指導棋(翻白眼)一直嗆英的團隊流失綠營基本盤實在⋯⋯不會有幫助啊,她真的只有在批評民主黨對家時意見才比較能看
和漾
和漾
昨晚路上撞見這一面牆,就想到這篇
我在台灣選舉的潮水中看見香港運動的幽靈 - Matters

https://images.plurk.com/rKPnJDAhFEYkd3iyyD73h.jpg
「如果台灣朋友再問我能夠做什麼,我或許會這樣說,也不說什麼物質支持,就說一點記憶與情緒層面的東西:如果可以的話,請記住這一刻對香港的痛感,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哪怕更久,請不要對那些青年的存在習以為常,請不要停止與他們共情,請不要忘記他們,請不要讓他們成為運動的幽靈。」
和漾
選前韓陣營在凱道造勢時,有參與的民眾想要借台大醫學院廁所,但因為醫學院有規定要換證進入,遭學生攔阻後爆發口角(該生說明
跟朋友討論,再加上近來看了韓粉父母無助會各種貼文,以及被中夭電視台截圖扭曲該粉絲頁成立的原意,下面一些個人的想法。
和漾
https://images.plurk.com/4tHIiAymroSo3miIWCANFv.jpg
這是約略的台大醫學院周邊地圖,基本上附近時常是集會遊行舉辦的地點,如果有辦演唱會可說是搖滾區的程度,認識的學長在三一八學運時可以就近參與或夜間路過中正一,我就讀的時候也常在空檔去走各種運動,區位可以說有好處也有壞處。
和漾
醫學院門口一直都有來賓換識別證才可入內的告示牌,但駐警並不會嚴格執行,原因大概有三:
1. 基醫大樓跟醫院五樓以下是連在一起的,雖然會標示是教學區或教室,但病患家屬或病患要過來坐坐(一二樓有休息區)也是可以,不打擾為原則。
2. 醫學院時常舉辦研討會、廠商展示會、大體老師公祭、授袍畢典系所聚餐等活動,出入多時可能破百人,駐警在身份盤查上有實務層面的不方便。有時凱道辦活動,維安的警隊會利用休息區補眠。
3. 有些路人只是想借道去醫院或捷運站(其實東址和西址有地下連通道,但其實很繞路,不如走地面)
和漾
但我不認為學生出面詢問駐警不恰當,因為她指出的是既存已久、圖方便而不執行的問題,我想駐警該做的是避免兩造衝突激化,照規定走或放行都該說明清楚。
這件事後來是院長到場關心而落幕的樣子,後續我沒有追蹤會怎麼處理。

學生提到外人進入校園在廁所偷拍、貴重儀器被偷是真實的隱憂,我記得我在的時候有外人趁各所辦的休息室未落鎖,盜竊別所的研究生筆電(研究生的筆電就跟命一樣重要好嗎)(沒有備份就瞬間延畢)
開放校園遇上權益受損這件事讓我想起一個朋友的學長的故事。
和漾
朋友的學長是男同志,沒有向家中出櫃,因為家人非常保守。
口試順利通過後,學長修改完論文就可以辦離校手續,畢業後打算先當兵。
一日,學長的姊姊在臉書發現他的頭像有端倪,向父母告狀,父母得知消息,痛心兒子在台北受不良影響而敗壞,擔憂他從軍後會一去不復返地成為變態,兩老連夜北上找兒子對峙。
和漾
大吵一架後,學長遭父母軟禁在飯店裡(雖然很魔幻,但就是人生,唉)爸爸說要幫他代辦離校,把逆子帶回家教訓,媽媽甚至以死相逼,咒罵他都是自己沒把他生得正常,不如一起離開。
趁父母疏於注意,學長抓起證件跟手機就奪門逃出,聯絡幾個要好的朋友同學,借錢且低調輪流借住不同人的家。
和漾
其他離校程序都可以託人辦理,唯有退宿必須本人到場,請舍監檢查完才合格。
於是學長拜託住宿的朋友經過他寢室查看情形,朋友佯裝要到飲水機裝水,路過時發現學長爸爸換了探訪背心,坐鎮在裡面等學長現身。所幸訪客時間有限,學長收到通風報信後趁晚間回到宿舍收拾。

不過離校還有一個關卡是要去圖書館點交紙本論文,據說學長爸爸白天除了聯絡學長的指導教授,也會在醫圖的附近徘徊(醫圖就在醫學院跟醫院的中繼,訪客換證可進入)因為學長先跟教授聯繫,請他居中協調跟幫忙,事情好像才軟化下來。
幾經波折,最後好像順利畢業了。
和漾
- - -
如果不論18年那次地方首長加上公投的大選,為什麼倡議方使用公投對決的策略(沒有過就徹底否定進步價值的感覺)、大選綁公投的安排不佳、投票前催票卻釋出大贏的訊息,以及同溫層裡的單一回音等,單純論投票者在11/24為什麼焦慮感那麼深痛,我想跟今日許多長輩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是共通的——其實家庭關係上的裂隙一直存在,是情緒激化撐大了這樣的縫隙。

家的經營跟想像沒有標準答案,血緣不是愛的構成要件,每個家庭成員可能在別處是受害者,同時也是此處的加害者,雖然修復關係的用意良善,但並不是所有關係裡優先該做的事。
當勒索的一方持續想維持主導權,接收更大量的不實訊息、被帶風向或依舊沒法平心理論,或許該怎麼讓對方遠離錯誤的消息源更急迫,因為對方沒有辦法想像超出他理解的世界,即便異己的存在近在眼前。
和漾
設立匿名粉專是個很好的交流平台,但與其說發文者尋求網友的建議(不一定適用每人的狀況),不如說發文者需要有人看見和情緒上的支持、連結。

公投的挫敗特別打擊性少數的族群,其艱困在於能夠接住他們的社群網絡不是那麼豐沛,對外求援需要跨過更大的信任門檻,偏偏這不是一個容易向親友開口求助的事。若要進展到修復關係,也必須要有一定的基礎,加上彼此都有想進展的意願,所以沒有辦到也不要太氣餒,除了溝通,也需要時間讓人消化,把自己一直推出去衝撞、強餵資訊或辯證不一定有助於改善,先照顧好自己的心理健康,找到安適的環境(比如經濟自主)和讓人依靠的夥伴才是最重要的。
經營關係到頭來,只是自己要怎麼對待親密他人而已,不需要賦予家庭太多的責任和幸福色彩,接受有其他非血緣締結的家庭樣貌,或許彼此會更自由。
和漾
2019-nCoV(2019新型冠狀病毒)
原本想說些什麼,但感冒藥效差不多發了,要提早上班我也睏了,不過睡前還是要說甲賽啦CCP
https://images.plurk.com/1dEnYL2HqauaWoFLJsvBqT.jpg
和漾
我個人覺得台灣在境外移入是不能避免的,姑且不論昨天返國的台商是否自主通報,有揭露旅遊史、接觸史,告知防疫單位我認為都是好事,疫情最怕隱匿(不論是謊報,還是刻意從疫區繞到異地回國)傳染給身周的人造成本土案例爆發。
在旅遊團返抵的處理流程,我想可以看到台灣公衛防疫系統的健全,像前天我醫院感控就發了員工身體狀況自評表、開設線上研習課程,昨天一級主管會議已經公告第一級到第三級疫情的應變計劃,今天各出入口設立體溫篩檢站跟警衛都著防護裝備。
說起17年前的SARS,當時是小學生的我,現在換位到醫院裡,台灣已經從歷來的經驗裡汲取、檢討,有非常長足的進步了,就我今天跟資深前輩聊天,他回憶當時的情境現在聽起來真的滿多被感染的機會。
和漾
修正一下,公衛師這一塊仍是可以努力的方向(目前卡在法律層面)。

SARS其實我滿有印象的,因為我是負責在午休前幫全班量體溫的人XD
還有很多人囤積口罩跟和平院區封院的恐慌,邱淑媞跟葉金川探視時的鬧笑話,受到打壓而無法從WHO取得資訊的台灣,以及長大後發現當時有很多值得檢討的公衛決策(當時有被彈劾,可以查到公開紀錄)。
玉山社有出一本《恐慌,在瘟疫蔓延時》跟公視做了一系列紀錄片(但邱後來擔任國健署署長,現在在部桃當顧問實在是)
和漾
我負責的區塊是法傳疾病,病患確診後也是要隔離治療,加上我研究所是相關背景,所以我想就我工作2年多的經驗可以分享。
1. 一般民眾防疫真的不需要N95口罩。
一是它的配戴有眉角,其實上下的帶子要互相交叉、不要壓到耳朵、碗狀口罩要完整包覆鼻樑到下巴的範圍,而且戴好要做密閉性測試,確定貼合臉部沒有縫隙;二是它呼吸比較費力,我帶的大四實習生,有人著裝完一小時就衝出來說呼吸困難了,不過也跟她緊張害怕病原體有關啦;三是外科口罩(醫療口罩)其實就足夠了。
和漾
2. 洗手消毒也很重要,除了洗手方式要用內外夾弓大立腕、注意洗手五時機(後者比較偏醫療人員要注意)
主要是因為冠狀病毒的外層構造是膜,可以被75%酒精、1:100稀釋的漂白水破壞,如果不喜歡太刺激的味道,其實也可以買滴露(味道比較偏沙威隆)稀釋後使用,很適合大掃除用。
而且這季節本來就是流感高峰期,加上感染力更強、造成腹瀉嘔吐的輪狀病毒和諾羅病毒,不要嫌天氣冷就不洗手啊,洗手有利無害。(第一線都洗到手乾裂要擦護手霜了)
和漾
3. 疑似病例就醫前請打1922,由防疫單位安排入院,切勿自行就醫。
Line可以加外交部領事事務局、疾管家(但這個我推薦直接看疾管局或衛福部網頁,疾管家更新比較慢)、行政院長蘇貞昌的帳號,可獲得即時資訊。

4. 不要沒事來醫院,現在落實醫療分級、雙向轉診,建議輕症還是看診所,如果醫師沒法處理他會協助轉診的,與其到急診人擠人乾瞪眼然後大罵醫療人員不處理是在哈囉,也順便想一下大醫院掛號費頗貴啊。
知道醫院為什麼空調冷嗎,是因為要降低病原體活動力,但是人一密集,在掛號批價領藥大廳塞滿一堆互相咳嗽的人,可以看看每次抽檢醫院空氣菌數的新聞,看完就會覺得很恐怖啦不是我在說。
和漾
附註:
過年不要吃太油,朋友值班曾經遇過有不少人吃完圍爐,八點就送醫說腦中風。
台灣人尤其男性痛風比例很高,盡量避免高普林飲食(ex.甲殼類海鮮)和麥釀啤酒,以免發作起來痛得要死送醫。
避免親戚問尷尬問題,就戴口罩輕咳一聲說感冒,包準親戚不敢再多說一句話,或者是穿哩係叻供三小的衣服獲得精神上的勝利。
https://images.plurk.com/3sxum5GcN02okQynhPN0Ld.jpg
字型設計是Hally Chen,他有把檔案免費放在網路上可供下載自己印。
和漾
打到這裡晚ㄤ我累了,過年跟放週休一樣實在是沒什麼好期待的。這幾天看了一些病毒研究改天再分享。

我有一個心得是恐慌跟越了解疫情怎麼處理是成反比,希望大家對台灣醫療有信心。
人民如何「以愛之名」反抗到底?卡繆《圍城》的當代詮釋|曾婷瑄/法國異鄉人咖啡館|獨立評論

卡繆在《瘟疫》後寫了一個劇本叫《圍城》,去年還前年巴黎市立劇團有來台演出。大意是瘟疫帶著助手死亡來到城裡,接管了市長的位置,高壓統治,將市民分等級,要他們自證是否夠格活著,才能拿到生存證明,人們開始相信天有異象是不祥徵兆,各種流言誹語不脛而走,虛無跳出來嘲笑眾人,他沒有立場,什麼都不信,而他最後成為瘟疫最虔誠的擁戴者。對照中國的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各種漏洞,唉。
和漾
韓國生物相似藥大廠Celltrion 將在武漢新建最大製劑廠
I just don’t get it. (1/21新聞) 武漢耶srsly?

看下面相關報導,2017年時美國FDA有現場勘查製藥過程 提出缺失報告 ,同時美國市場有各大藥廠激烈競爭,於是乎2019年該公司跟香港房地產公司南豐集團(網路資料看起來炒了很多地皮)合資,打算搶佔中國市場。
和漾
NYTimes的駐華記者Chris Buckley在武漢
Chris Buckley 储百亮 on Twitter
和漾
朋友跟我說好心人發了一個電報群,提供武漢封城的相關防疫資訊,旁觀了半小時的討論⋯⋯然後群組就因為政治立場分裂成兩個了😂
和漾
https://images.plurk.com/5ypVW4ySu63jyBxIBeq4P1.png https://images.plurk.com/6YHObXtjowM7G66RKWISpt.png
已經放棄看近千人灌水聊天。疫情風向今天如此我真的一點也不意外,說實話的人訊息馬上被沖走了,我看了都膽寒。
哇現在才開始了解8964是什麼,那什麼時候才能到2020。
和漾
這裡接下來應該會變成跟武漢肺炎相關的集中串~

不過流感死亡率的資訊戰實在太煩了,流感是Orthomyxoviridae 正黏液病毒科,冠狀病毒是 Coronaviridae 冠狀病毒科,放在一起說根本張飛打岳飛。
https://i.imgur.com/WDWrBTO.jpg
既然要玩疫情我就爛的遊戲,那麼不放中國的數據怎麼說得過去呢。
和漾
Influenza-associated excess respiratory mortality in...
去年九月發表在 Lancet 公共衛生期刊上的大規模統計,計入2010-2011年及2014-2015年(其實資料有收 2005-2015 年 CDC 監控週報,但有exclude)中國 22 個省(如果是完整資料是涵蓋 31 個省)的數據,發現位於 95% 信賴區間的五年研究估計死亡人數每年平均 88,100人。
(美國:am i a joke to u?)
和漾
https://images.plurk.com/78DAttt5taMCE0Ves12nDE.jpg
把所有型別的流感死亡率放在一起看,60 歲以上的死亡率為38.5%。
然後話說這篇研究中國媒體報導過。

不過 association-death的定義本就是流感為其一可能因素就要採計,台灣平均來說是500人以下(含肺炎),資訊戰這樣操弄數據真的很噁心。
和漾
https://images.plurk.com/4ZfMNKojUtqFe08YWnORGn.png
根據WHO全球流感監測和回應系統的死亡率統計如圖所示(越偏向紫紅代表數值越高)
via
Global Influenza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 System (G...
和漾
查看資料途中發現去年中國除了有非洲豬瘟(ASF, Asfarviridae, DNA病毒)、禽流感外,謠傳有牛瘟跟雞瘟,去年中還有蘭州的藥廠在生產獸用疫苗時因為消毒不徹底,導致排出的廢氣裡有Brucella(布魯氏菌)而造成感染,雖然好像沒有變太嚴重的Brucellosis,但真的好神秘。
兰州布病传染定性为意外偶发事件
(歡迎來到夜谷style)
和漾
武漢——「最法國的中國城市」
碰巧的是,法國去年10月出版了一本「中國威脅論」書籍《法國與中國:危險接觸》(France Chine, les liaisons dangereuses),其中一章就提到武漢P4,指出中國早在2003年沙士期間便接觸法國,提出協助建立P4的要求,因為中國希望能夠自己研究危險病毒,以更快處理沙士的情況,但法國當時不少人有很大的疑慮,擔心會被用作研究生物武器,結果花了多年才促成合作。

法媒爆中法武漢病毒實驗室P4合作項目為何引發爭議
法國廣播公司有相關引述,但後段臆測太多跟無來源。

不過原來武漢P4還沒有取得WHO認證啊。
(目前覺得P4流出病毒株的陰謀論有點牽強)
台灣有兩間P4等級的實驗室,一個是軍方管轄的預醫所,一個是CDC昆陽。
和漾
https://images.plurk.com/7fMv20R42HF2Trvnz6eLzG.jpg
根據端傳媒整理時序對照表,首個病例通報在12/8,而基因體解序其實挺快就分享到公開的NCBI GenBank,最新版是1/23上傳的ver 3。
親緣樹狀圖分析也很快出來(類SARS):
https://images.plurk.com/3FxGFFKlNBvKQg8dzhPXRd.png
最早的時間點是在12/24,金銀潭醫院跟中國的CDC提供的。再回頭對照發佈的時序表,對於時間差,嗯。
是比SARS時候快很多,但武漢防疫若從1/1起算,中間空窗期真的是不知道在幹嘛。
和漾
剛發現為什麼歐美學界會稱讚中國這次提供資訊的速度,因為SARS當時解序花了將近一年......
這個嘛,17年前的定序的確受限於科技,解得慢就會影響疫苗和研究的速度。

台灣目前第三代定序Nanopore的儀器在CDC有4台,中研院有30台,而國衛院也在1/20表示檢測技術已掌握(最近研究了一下就是real-time PCR的樣子)
试剂盒供不应求,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之难
中國其實也滿快推出試劑組,但是醫院有沒有拿到跟每日確診似乎有限額,即便有工具也無用武之地吧。我一直覺得疫情那麼嚴重是政體造成的人禍,車諾比2.0。
和漾
雖然序列blast到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型別應該是beta,有人直接推論來自軍事研究所的發表連結到生化武器,這結論太過武斷,病毒株或許跟SARS一樣起源於蝙蝠,但經過中間宿主(野味這點也挺有疑慮的,畢竟後續的病例都比較像透過人傳人,至今仍未找出reservoir,那應該就隨著消毒石沈大海了)已經變異了,如同以前系上的教授所言:「沒有經過管控的一直感染人的話,它在人類的適應性會越來越強。」
和漾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發 全球動起來! - 生技投資第一站-Genet 觀點
目前宣布要投入疫苗開發的有三個單位,其中美國NIH表示預計三個月內進入人體試驗,但距離上市可能要一年。
療法部分,目前都是針對冠狀病毒並無抗病毒藥物,主要為支持性療法,或針對病毒引起的過度免疫反應進行調控(蛋白脢抑制劑+干擾素合併使用)
和漾
疫情預測
Dr. Eric Feigl-Ding on Twitter
News / Wuhan Coronavirus
How the new coronavirus stacks up against SARS and M...
(WHO這篇有人摘要翻譯,不過她回應說錯一點,sciencenews不是science,我好像沒看到後者引用)
加 嘉
感謝和漾整合,資訊戰真的很令人疲累…
宇奧/阿逼|罷免下架藍白黨
我後來才知道我大學的老師(導演)有拍過公視關於和平醫院的紀錄片,叫《穿越和平》......雖然對SARS有印象,但小時候不懂有多嚴重,長大之後回頭看才有種後怕 (tears)
和漾
加 嘉 : 覺得如果資訊戰的人把力氣拿去防疫該有多好(唉)目前我想疫情會至少延燒半年,如果日本在辦奧運沒什麼具體防疫政略的話,那應該就會變成病毒大交流的盛會了。
宇奧/阿逼|罷免下架藍白黨 : 原來是你老師拍攝的,真的感謝他為那段時期留下紀錄,最近當時第一線參與的醫療人員有分享當時的經歷,像是前台大院長李源德跟殉職醫師林重威的爸爸發表的舊文都有人轉發。想想我現在跟林醫師當時的年紀一樣呢。
和漾
謝友分享,我有備份武漢醫護人員的發文(民族情懷的地方就......)
【新型肺炎一线战况】抱薪战天明
看到更新的這段:
1月24日,市内医院的部分新院区被征用,隔壁医院医保办的朋友说准备好大加班,只要ZF能按承诺给新型肺炎患者报销,她一定给算。我善意提醒她,试剂盒都没给呢,患者总数至今没有确定,怎么算费用?另一个医院院办的朋友想起来,上周市卫健委解散了和市内医院党办、院办的沟通群,从此杳无音信。

指揮鏈真的是???
和漾
要台灣賣口罩給中國,你知道台灣過去都還要跟中國買嗎? - Matters
根據中國官方的說法,中國一天可以生產 800 萬片口罩,最多可以到 2000 萬片。從數據來看,中國也一直都是台灣最大的口罩進口國。這個國家,如今正面臨著武漢肺炎危機,可以合理推想,中國此時的口罩都會優先供應內需,而不是出口。

也因此,我們推測台灣禁止出口口罩的原因,並不是為了針對中國,而是為了彌補中國口罩難以進口後,造成的數量不足。
和漾
Operations Dashboard for ArcGIS

Johns Hopkins大學系統科學與工程中心 (CSSE)的疫情監測地圖
和漾
今天開始各醫院開始正常上班,如果春節期間有不舒服可以去掛門診號,不須到急診了。休假這三天已經看到群組裡爆炸的急診人數。
和漾
我真心認為ICAO的社群經營可以直接辭職。

當網友去推特詢問為什麼台灣不能加入國際民航組織,他們強調社群守則跟轉貼UN的反網路霸凌,之後發現大炎上刪掉原先發的推特,發了一個新的說有大量spam湧入,他們沒法回答各項質疑。
現在又拉WHO來墊背,說他們才是負責疫情,我們只是輔助提供航空資訊,啊不然咧,要掌握航班跟旅客的資訊才能控制疫情不會擴散啊。
Anja
不會辭的啦,CCAO跟CHO一樣就是臉皮厚。XDD
和漾
Anja : 我想到權促會之前去日內瓦跟人權觀察小組開會時,還要約在UN總部外的咖啡廳就生氣😡
Anja
和漾 : 超諷刺...
和漾
https://images.plurk.com/3t9q6X2Ck1VfmHVHxl6O5R.png
最近覺得好笑的時刻大概是在群組裡發現有這一組表情符號XD
和漾
目前學界研究的部分除了pansci有一篇,investigator Taiwan有詳細版的整理:
20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爆發二個月-疫情現況與醫療展望 - The Investigator Tai...
和漾
和漾
劉紹華(談河南愛滋病的《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發在個人臉書的全文轉載到端傳媒了
劉紹華:說給倖存者聽——「面子」治理下中國反覆付出的防疫代價|端傳媒 Initium Media

如果能安然躲過這一波疫情,懇請中國倖存的眾人關注與挖掘歷史,明白配合主體意識形態的桎梏所付出的代價。如果平日就經常因愛國愛面子而容忍縱容有問題的治理措施、配合主體意識來攻擊國際批評、當有人揭露令人憤怒的真相時卻因家醜外揚以致指控的手指頭不是朝向政府反倒是戳向揭露真相的人,那就只是緊抓著這塊愛國主義主體性的遮羞布,不願從歷史中學到教訓。
新新
這篇排版過後更好看了~

端最近不知到是否撤了一些付費牆,像這篇還有討論中國權利 NGO 之死的三篇都沒鎖(看的很開心,不然本來發現是端傳媒就會想說應該看不完吧)
和漾
新新 : 真的⋯⋯我不知道現在臉書發長文還能不能用網誌模式,比直接貼在塗鴉牆好,而且可以把結論說在外面。IG發佈說明的長文也是看得我好不習慣。
端有時重大公義相關會撤的樣子,但裁決標準不太清楚XD 如果是已經在別處公開發表的轉載,或合作網站的文章(例如pansci)就不會鎖的樣子。
我每次付費牆都訂了又解,不然就是得跟朋友湊,希望端也有每月免費開放三篇的閱覽權限,用過最值回的應該是NYTimes去年12月各種回顧,紐約客跟The Atlantic也不錯。medium和衛報我沒有捐助過,目前最期待報導者的實體書來。
新新
跟 FB 比較起來,我還稍微喜歡 IG 長文,可能是文字的擁擠程度也可能是因為我都開手機網頁版的 FB,只是除非自己收藏標記妥當,後續搜尋真的很難,實在很想知道這些平台的 influencer 都怎麼處理自己的發文

目前我有課金的是蘋果(感謝壹週刊爆了很多韓國瑜的料),也付費使用過 medium 一個月,端是一直有在觀望但一直覺得好貴,訂閱太多沒真的閱壓力有點大,但看和漾這樣講覺得 NYTime 好值得一訂
和漾
新新 : 真,挺講求排版的舒適度,看濕濕在推特上建議疾管局小編不要帶入臉書的模式,才想到對呀臉書小編的hashtag是用來劃重點,所以閱讀流暢度容易被打斷;推特spread反而是先說結論內收細節。IG我覺得幾家台灣媒體長文都呈現得不錯,不過用手機往下捲的體感好長XD
influencer都不做彙整的目錄我好資訊焦慮w

蘋果那個互通方案真的不錯,端跟華郵綁也很吸引人但就是一筆開銷,朋友上次分享一個說法我覺得很傳神,「這是個分手後也要跟前情人繼續共享Netflix帳號的年代啊」,如果本身有固定捐贈社福單位或各種影視音樂的訂閱實在是不少錢。想看多家媒體的話,我覺得有朋友可以互通有無,或開個帳號一起用也是辦法。
通常我的作法是把網頁存成PDF,所以輪流捐給不同媒體會一口氣把想看的存完(欸)
和漾
武漢肺炎襲來:日本慢半拍的「殘念防疫」有救嗎?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從疫情爆發以來,跟友群討論時就一直在幹譙日本政府,這篇文章真是一吐悶氣。我記得安倍前幾天討論是否該停辦東奧(結論是沒有結論),論調還是在如果疫情衝擊觀光造成鉅額損失該怎麼辦 親中經濟學
覺得他幫台灣講話只是受到美方施壓,同時還是寧願犧牲國民權益,也不要限額觀光客購入口罩,用友的形容就是「愛錢怕死想兩手抓」。

題外話是韓國最近終於讓步,在美方斡旋下,沒有在最後一刻撕毀與日本的情資合作。
和漾
不過日本防疫的癥結點在於選擇勸導而非強制要求檢測,並沒有掌握確診者完整的行蹤,使得可能接觸者變成潛在風險。再者,大型活動的舉辦單位向各級政府申請核可後,政府必須提前告知鄰近的醫療院所,以方便醫院準備充足人物力,預防突發狀況,何況是政府主導的國際級賽事。如果疫情風控還是這樣落漆,屆時負載爆炸似乎也不意外。

口罩販售部分,我覺得也可看出中國民眾對自家政府的疑慮,就算今天日本規定一本護照限購幾盒,我相信會出現借護照當人頭購買的情事⋯⋯就像去歐洲被隨機問到能不能幫買名牌包那種。
𓅓𓅱𓎼𓇋
結論是沒有結論→這就是日本。
宇奧/阿逼|罷免下架藍白黨
過年期間我在日本京阪旅遊真的都神經超緊繃,到處都是中國遊客(還遇到毫無衛生觀念和公德心的...),昨天回台灣真心覺得鬆一口氣,接下來就是14天自主管理 (Русский)
和漾
𓅓𓅱𓎼𓇋 : 你分享那個職場鬼故事、醫療工作者的子女遭到同學霸凌,以及負責撤僑的官員自殺更是體現了社會文化的扭曲(怕)
宇奧/阿逼|罷免下架藍白黨 : 回來好好休息(拍拍)無衛生觀念這點,台灣有些年長者我也覺得很可怕,在醫院看到很多例子,像是用飲水機洗假牙、不知為何拿尿杯裝水喝之類的(爆
和漾
看到很多paper衍生出的陰謀論,我覺得量已經足以進行一整個月的journal club了(我是真的很想揪JC一起看,不然看不完),不過我還是得說傳播這些對防疫沒有什麼幫助,更應該聚焦在錯誤的防疫政策怎麼損害人的安全、權益。
我記得有期刊說為了加速發表(牽涉到重大公益)有降低同儕審查的標準跟時程,而且「發表在期刊上」要進展到「科學界普遍認知」中間有很大的鴻溝,錯誤的資訊來源也會推導出錯誤的結果,經得起檢驗的發表才是重要的。
有一些知名期刊的發表也是垃圾啦比較新穎卻無法再現
和漾
天哪,印度科學家發現有人插HIV病毒的基因在2019-nCov裡!!

「這難道是中共製造生化武器的證據??
對不起,這是錯的。不論你多不喜歡那個政權,錯的就是錯的,請不要散佈錯誤的消息。」

詳細解釋:
https://images.plurk.com/43zMbWsxaUt8RUgkBj0cL1.png

破解的討論:
Trevor Bedford on Twitter
和漾
疫情對我最深的影響
當你穿著白袍、戴著口罩去買外帶熱飲,因為感冒還沒好,一時忍不住一陣狂咳。旁邊的民眾會對你側目。

當你幫物流簽收,給回條時不小心手揮到快遞員衣服前襟,他猛地拍乾淨自己衣服時你會有點受傷。

但其實也覺得有點好笑啦,阿Q式的幽默。
和漾
然後就是醫院的物資荒,跟一些必須共體時艱卻有暴露風險的院方政策。
我真的打算今年在疫情退燒之後離職,我任職的醫院太讓人灰心了,唉。
Panny
和漾辛苦了,保重身體,感冒早日康復呀。
加 嘉
辛苦了
Cindy
好好保重身體
席尼↳Air Giant
早日康復QQ
少言。台灣阿媽的前身台灣阿姨
(拍拍大) 口袋之後可以來常備乾洗手,物流如果要拍衣襟可以直接問他要不要噴ry
和漾
謝謝大家,昨天回診拿了藥,這次藥效比較強了(可能醫師發現從年前咳到現在嚇到了XD)
不過中央比較辛苦,可以去留言幫他們打氣
衛生福利部
和漾
想說的很多,話到嘴邊都是嘆息。
頸鹿要過白聖誕
現在只能慶幸陸委會馬上暫緩第二批,第一批的名單根本是把防疫人員暴露在極大的風險下⋯真的辛苦你們了
和漾
頸鹿要過白聖誕 : 負責隔離區的警察、醫護人員跟公務員真的辛苦了,大家都要保重身體。
和漾
明天再想想怎麼說我的想法好了。
跟幾個朋友聊了現狀。壓線交了學會投稿的摘要,我應該被上級在心裡的小冊子記了一筆。
吃了藥怕裡面安眠成分讓我上班睡過頭。

我跟基努李維一樣,希望活在一個善良不是弱點的世界,但現在更是一段適合讀卡繆《鼠疫》的時期。
和漾
- - -
好噢我要來說了。
台灣目前的處境就像是車子拋錨在平交道上,前方的警示燈在閃,後車廂同時開始起火。
和漾
台灣政府面臨的困難並不是治療技術或防疫政策,而是醫療量體還能負載多少,還能撐多久。
這是我畏懼的所在,看到因為被剝奪發球權,所以遭中共壓著打的第一班包機的情況,現在再看到湖北省提交近千人的返台名單心先寒了一半,我很希望如果台商台幹如果目前健康無虞、物資不缺,請延後,先不要回台。
和漾
疫情爆發本來就在醫療吃緊的時期,春節由於交通網絡,人群又在密閉空間聚集,易造成群聚感染,也是流感病毒的高峰季節。
加上今年本來預計要醫院評鑑,高層緊盯的壓力很大。我無比感謝衛福部決議暫停評鑑,並且展延醫院的層級一年。
和漾
https://images.plurk.com/3fIwEJzpbbg6TYZinxrpJl.jpg
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是SARS後檢討而建立的系統,以衛福部直轄下的六間部立醫院(原署立醫院)為中心,適時調度跟指派,串聯全國各醫院所構成。
可以見到醫療機構、等級本身在地域上就有不均分配的問題,疫情說穿了就是資源重新再分配的遊戲,這樣的網絡是為了拉近各地差異,但白色巨塔的問題仍在,並且在危急情況下更會放大。
和漾
以我醫院的情況為例,疑似的病例就醫會馬上收到負壓隔離病房,為維持氣流的單一走向,負壓病房的營運非常耗電,建造風管也有嚴格密閉性的要求,不是每間醫院都能負擔且床數有限,須等待檢測的結果出來,感染科才能決定後續處置。
但負壓病房本來就有其他法定傳染病的患者。為了接收更多人且空出床位,有些穩定情況的病患安排轉院,也有人一聽到隔壁是疑似的病例,就希望能出院。
沒有人想要自願染病,該被譴責的不是病患,但不理解造成了恐懼、焦慮跟歧視。歧視除了病患本身,也擴及到照護他們的醫療人員、隔離區負責後勤的行政公務員、警察和病患家屬,失去旁人的心理支持比疫情本身的壓力還沈重。
和漾
我支持台灣此時的防疫策略,也相信時間終究會證明到目前為止的一切都有其意義,因為是相對可以問責的政府,讓人民能適度交出控制權(我懂公衛體系對於控制、區分健康和患病者,和權力無限上綱時能否能有效阻止的隱憂,但就現況而言,它不會是優先被提出來的問題)
但我也同時在這巨大的醫療機器裡,感受到以醫師為主體的框架,還有磨耗與如何自救。
和漾
我醫院的高層打從開始就對開立新項目的檢測充滿興趣,頻頻評估執行的可能,但這等於是從現場抽走一個人力,遑論環境和耗材和本院無編制(以我其他醫院工作的學妹為例,她輪休被召回,操作從一早上到晚上11點沒有停,隔天繼續這樣的循環)
但試劑買了,耗材到貨了,借到合適的操作環境(壓縮了同事原本的使用時數),如此勢在必行的原因除了能賺錢,再來就是上面暗示:「如果不支援,就喪失評鑑時醫學中心資格的入場券」,據我所知不只一家有收到類似的暗示,這當然顯示目前加上未來絕對是有大量的需求,這自然很難拒絕。
和漾
同時物資開始有集中調撥跟控管,以生物安全來說,一天一口罩絕對是連底限都不到的不合理情況,我後來才慢慢能體諒資材採購的為難,這完全不是在農曆過年前多叫貨就能無礙撐過的情況,中央也撥了戰備量給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也依各醫療院所提報的人數分配,要知道不是只有醫院,還有長照機構、職業公會(會優先分給非大醫院自己叫不到貨的組職,因為廠商徵調,只會供給中央跟有簽約的醫院)
所以醫勞盟出來發文問第一線缺貨否,我覺得是沒有釐清情況,只會吸引情緒發言的狀態,因為分配是出在接收單位是否有按實報的人頭發配。
當然以留言者來說,小診所或牙科沒有管道採買,卻也會有飛沫跟體液接觸的風險,但前面我說過了,疫情就是一個資源再分配的過程(現在應該有比較穩定)這絕對是比電車難題還道德焦慮的處境。
和漾
但後來得知,我朋友工作的醫院竟以非第一線為由不分配給醫護以外的醫事同仁,很憤慨也覺得很荒謬(中央也很衰的可能會揹黑鍋),他們怎麼可能不是第一線,當初SARS疫情殉職跟感染的人員不只是醫師跟護理師,每次都強調醫療團隊的平等,實際上還是階層本位的考量,那誰又來關懷暴露風險也很高的清潔人員?(目前討論後有些因應的對策,就不多討論)
我只是想說,如果今天工作上(不是醫療院所也會發生)如有自身安全的疑慮,請一定要抗議反應,選擇自救而不要委屈忍受,改變不會憑空而降,就跟口罩發配的政策一樣,保持彈性調整,合理的建議就會使政策趨往更合適的方向。
和漾
再來是不管是從業人員與否,保護病患隱私跟收治的醫療院所很重要(而且哪家醫院沒有感染任何疾病的風險?),我真的很受不了對防疫毫無幫助,只是我有門路、我有認識的人、我知道噢的無謂爆料。
之前也在友噗裡說過,這次疫情像童綜合醫院的急診就是受害對象之一,聽信收治確診病患跟封院的謠傳,詢問跟騷擾電話直接打爆急診專線,是還要不要醫療人員救人?最後連他們主任鋼鐵魏都用個人粉絲專頁澄清。
看到有宣導噗用服從醫療人員指示,我不喜歡這個說法,我認為醫病雙方本來就是有可以合理討論的空間,而不是一方退怯於另一方的專業霸權,我傾向是用配合,但真的無法照防疫措施走的隔離者,也請循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處理。
和漾
最後是我明白這一噗並不易懂
@cavale - #武漢肺炎 一些錯誤研究和謠言的釐清 「這難道是中共製造生化武器的證據?對不起,這是...
如果有時間跟精力當然是希望可以更科普跟細緻,因為理解是消弭誤解的唯一方式,但這是很大的工程,遑論有些解讀背景是大學專業科系的研究含量,破解討論已經證明得差不多了,要我額外寫加上一噗說清本就不易,也有別人寫了一些文章,重疊發表就無意義了。
我只是想告知「這研究有誤,別轉傳跟帶風向」且附上來源,有興趣可以自己識讀。

反過來說,如果本來就不理解那研究的內容,又為什麼會買帳跟轉傳呢,是因為符合那個想像嗎?藥物針對的不是病毒本身,而是感染複製的機轉,可以老藥新用本就是可能的嘗試,拿來佐證基因層面的事?另外海鮮市場版本的故事,許多發表已經透露不是野味,證據也被消除而找不到中繼動物,先消毒再採證製造出來的單一版本,可信度我也質疑。
和漾
不過也是啦,非專業的知識領域很難判斷真偽,我只是幸運有這樣的學習背景而已,最難簡單證明的情況就是真假各半,不知道耶,能力所及我是可以一起閱讀跟回答,持續更新知識的領域。
和漾
@SurgEP_0535 - (轉載自FB) 台灣的總負壓隔離病床數就是只有1100床,三天內運979人...
不會到馬上佔滿,因為撤僑是先安置在收容點,有疑似症狀或檢測陽性才收住院,其他人等第二次檢測報告跟隔離到期滿(我還不論撤回來的部分台商視隔離為無物,造成交叉感染的風險)但是第一批就3-4人,如果這個比例持續下去,不只湖北,每個省城每個批次連續送回來都如此,台灣變成香港的醫療處境只是遲早的事。
Anja
同意,不管怎樣都是在壓迫台灣的醫療系統…只是時間早晚…

而且依照中國封城的進度,更多想要撤回的人可以預見…
和漾
Anja : 另一方面是,如果沒有迫切醫療需要,健康的台商台幹在中國自主隔離,可能都比回來在隔離所安全。
想到有人違反規定開門串門子,還使喚連裝備也很缺的義工我就⋯⋯
和漾
https://images.plurk.com/36XsKMwDJy8QgFRJmzCxwn.jpg https://images.plurk.com/73Cp69WFCe2oHkB9krNFd2.jpg
放兩張統計,我要暫離網路了。
Anja
和漾 : 昨天跟你說我學姊遇到不老實講旅遊史的患者,然後我們一堆待過值班室的人看到隔離環境被靠邀…真的很讓人灰心。orz

真的是暫時沒有缺資源的自己在中國隔離就好,每個人都衝回來又有一部分不配合防疫是有什麼用。
和漾
Anja : 我相信醫療人員看了之前時中部長的落淚發言都有所共鳴,理想情況當然是照台灣政府要求的檢疫、優先順位確實執行名單(我自己對配偶非台籍同行沒有意見),但現實就是中共有各種方式可以擺台灣一道,讓台商台幹變成人質,再扣踢皮球的帽子。
妳覺得台資醫院可行嗎?我認為不失為替代方案,但同樣的政府施力點我認為有限,再者是台資醫院或許已經被中國政府徵用。
Anja
我覺得就本國+弱勢/需資源的慢性病當地沒有資源這些優先,確實檢疫後如果行有餘力可以再接其他的;但是CCP願不願意配合就是很大問題。

台資醫院也許可行?我早年看過一些前輩被外派去上班,近年不知道情況如何(前陣子有看到同學去指導開刀,但是短期也不確定是不是台資);還有就是在CCP主導之下,也不曉得現在這些醫院的收治是怎麼操作的。
Anja
大陸有哪些台資醫院

隨手用明基醫院查了一下,原來醫院裡面也要有黨委書記,醫院都是宣稱配合政府。

大家最在意的旺旺醫院則已經是定點收治醫院。
#抗击新型肺炎# 湖南旺旺医院为此次新型... 来自Matt旺家 - 微博

還有要考慮的就是萬一封城跟湖北一樣交通爆炸時是要怎麼辦...(但如果是這樣到機場也會有困難吧?)
和漾
Anja : 看來台資醫院這條路死絕了。目前亞洲各國都自顧不暇,泰國跟馬來西亞看起來還好但他們不限制中國旅客。
依據我醫院在新南向計劃合作過的國家醫療體系,我現在覺得病例很低的地方「絕對」就是不測,說可能都太低估。
和漾
日本外相現在跟中國外交的王毅開會中,朋友發現發言人華春瑩的推特唯一like了一則訊息:「習近平,請你下台。」
https://images.plurk.com/5xl2cTfayVaty4U4qv8k6o.jpg
中國魔幻不是小說能比上的⋯⋯
Anja
泰國好像還想對中國推免簽救觀光,我暈。
盤谷唯一勸世吵架王The Heart of BKK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