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mcat
聊完了為 DOS/Windows 3.1 打造的老機
@dormcat - 把最近這幾個月來對於組裝用來玩老遊戲的老電腦的心得整理一下 與其說是分享經驗,不如...
現在來聊一下為 Windows 95/95OSR2/98/98SE/Me (以下通稱 "Windows 9x")打造的老機吧

要打造這樣的機器,難度低得多,但複雜度卻不降反升
dormcat
先說一下為什麼需要一台這樣的機器吧

如果能組到前一個噗最後提到的「首選」級機身,單純要安裝 Win9x 是絕對沒有問題的,特別是一些早期的 Win9x 遊戲對硬體需求並不高,像是 Fallout 2 雖然不再支援 DOS,但畫面與玩法與 Fallout 幾乎沒有什麼分別,硬體需求甚至跟初代一模一樣,所以大可以把 Win9x 安裝在同一個系統上,然後在 msdos.sys 設定多重開機選單 (BootMulti=1 及 BootMenu=1) 來切換
dormcat
但這樣當然也會受到很大的限制:隨著與 Win98 整合的 DirectX 興起,遊戲要求使用3D加速卡的比例也愈來愈高,而新款的顯示卡、音效卡對於 DOS 遊戲要求的 VESA、AdLib、Sound Blaster 的支援度也愈來愈低,甚至可能會無法聽到音效
dormcat
那如果拿新硬體來玩 Win9x 時代的遊戲呢?雖然大概過半遊戲可以玩,但還是有不算少的相容性問題:如果是拿 WinXP 或更晚的作業系統,有些遊戲根本不給玩(如 Thief: The Dark Project 及續集 Thief II: The Metal Age 都只能在 Win95/98 上運作),有些則是可以玩但會產生一些bug
dormcat
如果反過來,用新硬體裝 Win9x 則會產生部分硬體找不到驅動程式的問題,例如 GeForce 7xxx 就不再支援 Win9x;我有一張 GeForce 7600GS AGP 目前就只能躺在盒子裡當備品,因為它不支援 Win9x,而我在 WinXP 筆電上用 Mobility Radeon HD 4330 獨顯晶片就可以達到相近甚至超越 GeForce 7600GS 的性能
PassMark Software - Video Card Benchmarks - Low-to-M...
https://images.plurk.com/74M9BDBqe1aJF54LiIYpDP.jpg
UserBenchmark: ATI Mobility Radeon HD 4300 vs Nvidia...
dormcat
所以這就變成要在相對較短的時間「窗口」內找到相對應的硬體,差不多是1999~2007是極限,而特定硬體的「窗口」會更短,像兩大家的顯示卡對 Win9x 的支援就止於 Radeon 9000 (R300核心) 與 GeForce 6xxx (NV4x核心),分別於2002及2004發表
dormcat
作業系統當然是挑 Win9x 裡最穩定的 Windows 98 Second Edition,雖然比起更晚的 Windows Me 要少了對隨身碟的原生支持,但在穩定度而言是 Win9x 之最;許多能同時相容 Win9x 與 WinXP 的遊戲都不會提到 WinMe
dormcat
確認了 Win98SE 後,除了顯卡要有驅動程式支援(兩家最終支援 Win98SE 的旗艦分別是 Radeon 9800 XT 與 GeForce 6800 Ultra),其他方面也有諸多限制,例如主機板要配合顯示卡的話就要有 AGP 8x 的插槽,而且電壓對應也要確認好,不然有可能會把顯示卡燒掉;Win98SE 原生支援的 FAT32 只能切出最大 32GB 的磁區,因此 >64GB 的HDD就不甚實用(要麼得用特殊工具軟體切出 >32GB,要麼就要切出三個以上的磁區,不是不能用,但沒有什麼意義),也不建議用記憶卡轉接或是SSD,故使用 ≤60GB 的傳統HDD足矣,界面用 ATA/PATA 即可,因為此時期的主機板對於 SATA 的支援還不是那麼好,而且這個大小的HDD少有 SATA 的
dormcat
然後就是這段時期最亂的CPU了
dormcat
Win98SE 不支援多核心,也不支援 Hyper-threading,所以 Pentium 4 之中只剩初期的 Willamette 與一部分的 Northwood 適合,或是要找更早的 Pentium 3 Tualatin 或 Coppermine,而針腳規格更亂,從P3的 Socket 370 到 Willamette 的423再到 Northwood 的478,更早的 P3 Katmai 用的是不便於安裝散熱的 Slot 1,還是算了

眼很花了對不對?這還不說 P3 Tualatin 因為是最後一代單核心 Socket 370,所以運作良好的CPU與MB都是奇貨可居,二手價格下不來
dormcat
那單核低價的 Celeron 系列呢?雖然不用考慮多核與HT的問題,但使用與P4同期 Netburst 架構的 Celeron 的發熱量很大,一點都不輸給主流的P4,晚期的 Prescott 與 Cedar Mill 更有TDP超過80W,要到使用 Core 架構的 Conroe 才有所改善,但這時已經是2007年了,腳位也是 LGA 775,要找到特定的CPU與相對應的AGP主機板難得多,雖然還是有特例啦:
@dormcat - 華擎居然在2012年還推出 LGA 775 + AGP 的主機板?! 不過似乎沒有...

更簡單的解決方法:放棄這個時段的 Intel CPU,改用 AMD 的
dormcat
Intel Netburst 亂成一團的這段時期也正好是 AMD 自 K6 之後的第二個光輝歲月,持續到 Intel Core 架構登場並稱霸,然後換 AMD 的工程車系列亂成一團,直到 Zen 架構的 Ryzen CPU重新站穩陣腳
dormcat
雖然 AMD 從 Slot A 之後也是改了好幾次腳位(Socket 462 > 754 > 939 > AM2),但可供 Win98SE 使用的單核CPU要多很多,不像 Intel 只剩TDP低不到哪去的 Netburst Celeron 可選;後期AMD更是大幅降低了TDP

這其中 Socket A (462) 的CPU稍老一點但仍堪用,不過能找到後期的就更好,因為這段時間的封裝那一小塊的die讓安裝散熱器時得非常小心;後三者的選擇非常多,但 Athlon 64 前期也有TDP太高的問題(有些高達89W!),儘可能找後期62W或標榜「節能」的版本,或是直接用「低階」(對 Win98SE 來說也綽綽有餘的)的 Sempron
dormcat
好亂好累......接下來還有啥?RAM

RAM相對簡單很多:因為微軟明示 "Win98SE / WinMe 不支援超過 1GB RAM",而且超過 512MB 也會出現小錯(雖然可以用修改 system.ini 的方式修正)
[Resolved] Maximum Ram for windows 98
Max RAM for Windows 98 SE
所以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不要超過 512MB;至於要不要用 256x2 的DDR,說實話,差距不那麼顯眼,如果剛好有兩條同規格的 256MB 當然很好,但單條 512MB 也沒差
dormcat
光碟機則因為 Win98SE 已經支援DVD播放與CD-R/RW燒錄,所以這些都可以裝,只不過實際上用途不會比最陽春的CD-ROM大到哪;界面儘量還是用 IDE/PATA 的
dormcat
不過前面提到的「不建議用記憶卡轉接」是指作為C槽的主硬碟;如果要跟別台電腦互傳檔案,用CF/SD記憶卡轉接還是個非常方便的選項,因為 Win98SE 沒有原生對USB隨身碟/外接硬碟的支援,就算為它們安裝驅動程式,你換一個不同廠牌的隨身碟就要重裝一次,實在很麻煩,不如用記憶卡轉接,或是用網路
dormcat
Win98SE 自然有內建對 TCP/IP 的原生支援,同時期幾乎所有主機板也都內建了網路卡與 RJ-45 接頭,但我會建議把網路卡的功能從BIOS裡面就關掉

為何?因為微軟早就不再修補 Win98SE 的安全漏洞,適合 Win98SE 的各家防毒軟體也不再更新,瀏覽器的安全漏洞亦同,所以拿 Win98SE 上網會是很冒險的事;如果真的很想要玩多人模式,那不如架個不對外的區網辦場 LAN party,或是直接用新機器上網玩復刻版(如果有的話)
Will
如果關HT能給98SE用嗎?
dormcat
理論上當然可以,但為何要買價格不菲的 Netburst CPU + 主機板再關掉HT?直接用 AMD 便宜大碗
Will
(p-laugh)
dormcat
音效部分因為主機板都內建音效,因此對音效不那麼講究的用戶愈來愈不會關心音效卡的發展,更不會為此花錢

這個時期由於容量大增,音效幾乎都是用錄製的,音效卡的合成音源變得不甚重要,改以強調環境音場的空間感為主打,兩大標準是 Creative Labs 的 EAX 與 Aureal (由 Media Vision 重生而來)的 A3D,雙方都有不少遊戲支援,不過後者隨著公司二次衰退而沒落,Creative Labs 又重新取得市場獨霸的地位
dormcat
螢幕解析度也是一個惱人的抉擇:這個時期雖然已經有不少遊戲支援當時主流LCD的 1280×1024,但還是有不少遊戲只支援到 1024×768,甚至有些還更低,譬如說 Capitalism II 只支援 800×600 單一解析度,而這些低解析度在 1280×1024 或是寬螢幕的 1366×768、1920×1080 等解析度上補插點都不會太好看,所以只要不是最低階的LCD螢幕現在都會提供「保留長寬比」或是「1:1對應(不足的外框僅補上黑邊)」的選項

但如果能用上 19" 甚至 21" CRT還是會感覺很爽的~
dormcat
總結一下:由於可以使用 Win98SE 的機種配置彈性很大,因此掌握幾個大原則就好,很多地方可以自由搭配;當然這樣要自己做的功課也會比較多,像是AGP電壓、不同型號的CPU的腳位與TDP等等

MB: Socket 754, 939, or AM2 腳位,搭配 AGP 8x 顯示卡插槽
CPU: 65nm 或 90nm 製程的 AMD Athlon 64 或 Sempron,單核心;由於型號繁多不一一列出,只要找 TDP<70W 且對應主機板腳位的即可,畢竟合適的二手元件常要碰運氣
顯卡: ATI Radeon 9xxx 或 nVidia GeForce 6xxx,AGP 版本;價格、品相、耗電量會有很大差異,建議看到二手商品時先確認找得到 Win98SE 的驅動程式
dormcat
RAM: 256x2 或 512x1
音效卡: 支援 EAX 的 Sound Blaster 型號,或是支援 A3D 的 Aureal 型號;後者在台灣真的不常見
HDD: 20~60GB IDE/PATA 傳統硬碟當C槽,搭配記憶卡轉接作為資料傳輸用
光碟: CD-R 或 DVD-ROM,IDE/PATA 界面
軟碟: GOTEK 模擬器或 3.5" FDD
螢幕: 17" 以上CRT或非寬螢幕LCD;新型寬螢幕LCD若有保持長寬比或1:1對應的選項亦可
dormcat
eBay 上這個叫 electromyne 的賣家有很多老東西,品相很好,而且價格不會比台灣的回收廠(品相參差不齊)要貴
electromyne | eBay Stores
dormcat
Building the Ultimate 3dfx Voodoo 5 Glide Gaming PC
除了 rx78 在上一噗提到的那張 Voodoo5 5500 之外,這位直播主配置的思維跟我差不多,不過他有 GOTEK 以及一個硬碟抽取盒,這樣只要換硬碟就可以輕易切換系統
dormcat
現有配備:
MB: Gigabyte GA-K8VM800M (rev. 2.x)
GA-K8VM800M (rev. 2.x) | Motherboard - GIGABYTE U.S....
CPU: AMD Sempron 2800+ (Palermo) 90nm 1.6GHz
RAM: 512MB PC3200 DDR SDRAM
顯卡: Gigabyte GV-R9000 Pro II, 128MB VRAM
GV-R9000 PRO II | Graphics Card - GIGABYTE Global
音效: Soung Blaster Live! Platinum
HDD: 20GB + CF轉接卡
光碟: Plextor PlexWriter 40/10/24A
螢幕: Acer AL1717 1280x1024
dormcat
對了,關掉網路晶片除了降低安全威脅,還可以讓開機快很~多,因為 Win9x 如果有安裝網路卡及驅動程式便會在開機時搜索區網的其他電腦(即「網路上的芳鄰」),這會嚴重拖慢開機速度,特別是對於沒有架設 Client for Microsoft Network 以便分享網路磁碟機或印表機、僅為了 TCP/IP 而連網的使用者,這拖累的時間沒啥重要性

移轉檔案用CF卡就好,真的
dormcat
突然想起我曾經有過一張 GeForce4 Ti 4200 64MB,裝在 Asus A7N8X Deluxe + AthlonXP 2200+ 上面,那是我第一台 WinXP 的機身
A7N8X Deluxe | ASUS Global
Hardware museum
但後來那張顯卡與後來替換的 Radeon HD3650 相繼掛點,我沒有好好測試就把大部分零件送回收了,僅拆下帶散熱片的 Corsair 256x2 RAM,現在看來真是太衝動了,CPU與MB很可能都還堪用
dormcat
Building High Performance Windows 98 Retro Gaming PC...
80GB 的 SATA HDD...... 我手上有一枚 250GB 卻還是 PATA 界面
dormcat
掃了一下 eBay,果然外國有很多品相好又廉價的二手零組件
dormcat
對了,GeForce FX 5xxx 別花錢買,不如用 GeForce4 Ti 4600/4200,因為 FX 5xxx 在DX9下表現不佳被罵翻,而且耗電與廢熱都高;同期產品找 Radeon 9800/9700/9600 甚至更老的 8500 都划算
dormcat
Socket 462 與 478 都很吃 5V 大電流,尤以後者為甚,所以在挑選電供時要特別注意
Can your PSU handle Athlon or Duron Socket A process...
或者像我上面列的:挑 754/939/AM2 的插槽搭配 TDP<70W 的就不會有這問題
dormcat
這就是為何 P3 Tualatin 「圖拉丁」在二手市場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Pentium III Tualatin vs Pentium 4 Willamette 1.4 GHz...
https://kknews.cc/...
『奔四時代可謂是Intel最黑暗的時代,是Intel的歷史中難以忘卻的痛。不過隨後的Inte推出了酷睿系列以代替奔騰,而AMD技術與工藝上開始日益落後,最終形成了我們所熟悉的「擠牙膏局面。而近年來AMD的銳龍異軍突起,著實讓Intel不敢小視。』
嗯,這就是我之前說的 Netburst 與「工程車系列(推土機、打樁機、壓路機、挖土機)」,兩個分別讓 Intel 與 AMD 長期低迷的架構,而雙方分別由 Core 與 Zen 拯救
dormcat
Netburst 架構、90nm 製程的行動版P4(代號 Prescott),其TDP高達88W
Will
沒有這段痛,現在會不會是奔騰14呢?
dormcat
Will : Pentium 這個商標一直都在啊,只是內部架構換了,而 P6 架構由 Pentium M 與 Core 架構繼承;失敗的是 NetBurst 架構,耗電且發熱量大,所以我說找二手零件儘可能避開 NetBurst
dormcat
Prescott 桌上型版本的P4,TDP高達115W 這是什麼吃電怪物
dormcat
如果 DOS 與 Win9x 只組一台而不是分拆成兩台,那我大概就會像他那樣用 Super Socket 7 + AMD K6-3 再搭個 AGP 的顯卡,但這樣做的價格與難度(找到合適的硬體與各種相容性問題)不會比拆成兩台要低......
dormcat
他在拍第二片時就碰到了問題
VOGONS • View topic - AOpen AX59Pro VIA MVP3 big iss...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