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翔
政治焦慮
看到了很多人分享應對政治焦慮的方法,像是暫時遠離焦慮源、分析自己的焦慮來源和原因、列出自己可以如何改變自己的焦慮/改善政治環境。
但是與此同時,也看到一些人因為「暫時遠離」、「無能為力」而自責愧疚。所以這邊想對大家說一些話,希望對有這種想法的人,能夠有一點幫助。

「保持自己身心狀況」,並不是說,你就選擇自保、捨棄了這個戰場。任何社會議題,都是接力賽,你並不是退出了戰場,只是和夥伴們輪流休息,才能以自己最好的精神去面對戰場。
在心理狀態不佳的情況下,人容易陷入視野狹窄的狀況,難以想出靈活應對問題的方法,行動力也會減弱,溝通能力下降,更是容易落入敵人的陷阱。所以在自我狀況不佳的時候,就好好的去休息吧。
在你休息的時候,還有其他人在為你看著戰場。等你回來的時候,就輪到你替其他休息的人看戰場了。
清。翔
也有些人,因為工作或是家庭的關係,可能暫時無法繼續關注戰場,因此自責。
但是,也可以這樣想想看。好好工作才有穩定的收入,有穩定的收入,才能夠在需要的時候,捐錢、捐物資給第一線的人,也能夠花錢去買廣告、買宣傳,可以去做更多幫助戰況的事情。
你只是把關注的時間,轉換成不同的資源,來投入戰場而已。

陪伴與照顧家人,也是給自己一個和家人軟性溝通的機會。雖然是一條辛苦的道路,但在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溝通之下,說不定就增加了新的戰友。
如果家人本來就是戰友,那就更不用因為將時間挪到家人身上而愧疚。戰友之間,理所當然要互相幫助。
清。翔
即便戰況激烈,你還是需要過你自己的生活。不用為此自責愧疚。
這是在保存生力軍,也是讓你能夠在你自己的社會位置上,持續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認識的人、接觸過的人、有名氣或地位的人,說的話總是比默默無聞的陌生人要有力。
經營自己的生活,也是在經營自己的影響力。

不需要為你還是一樣在吃、一樣在笑、一樣在玩而自責愧疚。
說難聽一點,就算你不吃、不笑、不玩,對這個戰況依然沒有幫助。
換個念頭去想,維持自己的的日常生活,其實也是在讓自己養精蓄銳,等到自己可以幫上忙的時候,就可以立即出手幫忙。
現在找不到立即可以幫忙的事情,不代表未來沒有。現在做起來沒有立即幫助的事情,不代表未來沒有發酵的可能。
清。翔
關於現在臺灣的我們能夠做到什麼,已經有很多噗友列舉了出來,像是留存與傳播訊息、訊息的外語翻譯與投稿、文宣製作、社會溝通……
還有就是維護臺灣的民主價值。

我們現在或許無法直接幫助香港的運動人士。但是或許我們未來可以。
如果他們未來需要尋求政治庇護的話,到時候的臺灣,是個可以妥善接納、安置他們的地方嗎?到時候臺灣的社會環境,對他們友善嗎?有適切的法律可以處理他們遇到的問題嗎?
這些都是我們可以為他們預先準備的事情。

除此之外,我想現在可以做的事情,也還有對同在這個戰場上的夥伴們的關心與幫助。
讓我們一起接力下去。
清。翔
===
(以上所有內容,在不扭曲文字原意的前提下,以CC0方式開放授權,歡迎自由節錄或是轉載)
愛心和轉噗數有點多,嚇了我一跳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