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書人
(雖然我不知道防雷的意義何在姑且還是放個有雷吧)重甲機神的觀影經驗開啟了我對觀賞"爛片"的啟蒙,尤其這種渾然天成的爛片實在不可多得,就像很多片打著「爛片」名義去故意做爛一樣,你都不是純天然的,重甲機神才是最天然的爛片啦!

以前我都不懂那些花時間跑去看爛片的人是在衝三小,為何要浪費自己的生命跟時間,在這次"愉悅"的觀影體驗後,我現在反而想知道我對爛片的承受能力到哪裡。(挖靠岸來看)

尤其導演對於此片籌備了十二年,用盡自己漫長生命與時間(也包含他人),精心打造出令自己感到自豪的作品,卻成了人人眼中尬到不行的大爛片,天啊,這跟本是「房間」的翻版啊,如此稀有的觀影經驗,你怎能不進場躬逢其盛體會一下!
卡斯是類地瓜的曼德拉草
你這評價,都讓我好奇了
館 主
我有種真的去看了之後會花三天寫一排噗的感想浪費時間的預感所以算了....
黑書人
卡斯是類地瓜的曼德拉草 : 我建議重甲每年都要開一次應援場,每個人進去都要講一句裡面尬到不行的臺詞,像是「英雄就該做英雄該做的事」「好大喔」「你有沒有穿尿布」。
最經典的一定要喊著「燒肉粽」「豬血糕」揍人,往迷因的方向操作就對了。
黑書人
館 主 : 以館主的功力三天寫不完啦~這片真的是負面教材的最佳範例
黑書人
觀賞此片之所以讓我感到愉悅而非生氣大概是因為我能感受這是一部在各方面都很想用力的作品,考慮到台灣的動畫環境,和上映前的炎上反應,這種奮不顧身的感覺與成品的衝突,反而讓我產生了滑稽感。
黑書人
我覺得把這片幕後拍成電影說不定還比動畫精彩....
卡斯是類地瓜的曼德拉草
是一種這麼用力拼命豁出去得到這樣東西的反差感嗎?
黑書人
卡斯是類地瓜的曼德拉草 : 可以去看大災難家這部片,這部雖然是在講爛片經典,但本身不是爛片
黑書人
裡面男主角跟女主角討論有關尿布的事我真心不知道他在衝三小.....而且還花了不少時間,我隔著螢幕都快聞到阿摩尼亞的味道了...
黑書人
這次去看還有個意外是遇到jojo跟導演(應該吧)本人在電影播完後跳出來跟觀眾致謝跟開放提問,明明我看的不是試映場到底....
賽亞人
黑書人 : 房間在金馬就是應援場模式XD
黑書人
賽亞人 : 我看完大災難家(這部真的太好看了((是真的好看那種強調))所以去挖了房間來看,看不到五分鐘我就關掉了,想說怎麼有人看得下去。後來想想真的是要跟很多人一起在電影院哄堂大笑,你才可以感受看爛片那種愉悅的氛圍。
黑書人
說起來我突然在想,說不定''看爛片'反而比看好的作品更能提升創作者編劇的經驗與能力,因為好的作品帶來的衝擊和感動,讓你很難進入狀況去分析劇情情節,而且他什麼都處理好了,你最後看到的往往是精緻的成品而非過程,像剪輯就很難看出好的剪輯是怎樣的剪輯,但爛的剪輯完全一目了然,爛片某種程度可以凸顯在各環節上的缺陷,創作者的本性會不斷去思考,在這裡我可以怎麼做,又可以怎麼改,一方面在自己的作品或許也同樣看到一樣的缺陷提醒自己也不一定(我在戲院真的不斷在分析跟想怎樣可以改好一點
賽亞人
我9月去東京.就特別去看二之國跟勇者鬥惡龍.因為那是今年日本影評公認最差的電影
黑書人
賽亞人 : 敢情是爛片愛好者,其實實際業界產出的爛片數真的往往會比好的片子多,只是台灣戲院上的畢竟都是在有一定票房保證下有一定水準的大片
東燃
黑書人 : (路過)
有段時間看了不少品質參差不齊的作品。爛片可以看看吸取教訓,知道怎樣處理會被認為是爛,由我們主觀認為判斷爛,再由爛去思考改進,這是用自己的想法理解自己該如何跨過那個情境。
但這是預防失敗,不是促成成功,所以看看爛作是無妨,看多了也沒什麼營養,會變成「我知道怎樣叫作不夠好、但想像不太出來好是什麼的尷尬感」,我的理解是,看好的作品可以拓展自己的想像力,但爛的不行。
看爛作最有用的場合應該是找想做的目標題材,但別人處理失敗/不佳的時候參考最有用。
黑書人
東燃 : 喔喔,我是最近自己剛好在改別人的劇本,邊改邊罵,這什麼爛東西,寫這人腦子是不是有問題,為什麼這段這麼前因不接後果,然後回頭看自己改好的版本突然覺得自己好像某層面功力有所提升,之前看一篇文章也說皮克斯的神作在一開始提案出來時候都是場災難,有時候就會想,說不定我們現在看到的爛片,都是可以在精雕細琢後成為神作的。
像重甲機神,我就覺得在核心劇情結構上其實並不差,或說其實它應該要是一個很好處理的故事,但各種細節上或基本的東西沒處理好,過頭了,不重要的片段不捨的刪減或加入了很不連貫的片段,變成了一個加滿美乃滋 甜辣醬 番茄醬和芥末等各式醬料還燒焦的奇筢燒肉粽。
山西 サミり
"那些花時間跑去看爛片的人是在衝三小",這還不是最氣的....最氣的是政府補助了900萬做這個爛片........
黑書人
山西 サミり : 喔,我這篇只針對內容評價,某方面也可以說是我在自HIGH啦,至於它是不是浪費了政府的補助款作出爛片是不是在浪費人民稅金之類的,這個問題說起來很複雜,我在看以前也知道這件事,但我想說的是,其實現在在台灣,如果沒有這幾年文化部用政府補助去支持這一塊,你大概不會看到這麼多國片以及國產動漫畫出現市場上,因為無論好與壞,都是不賺錢的。這裡面會有好的作品產出也一定會有壞的,但只要整個補助成果是好的,真的有帶起台灣創作環境和市占率,我不是很在意每個領補助的都能做出好的內容。
以我自己來說,我去申請補助其實也不會先去考慮我要對得起人民的稅金什麼,只會將這部分視之為我能完成自己的夢想的資源一部分,有什麼資源我就會飢不擇食去拿,但我想這是有在從事創作的人比較能體會的心境....。
黑書人
這其實蠻弔詭的,我其實還是希望能由市場本身在良性競爭與合理利潤下來讓台灣的作品可以在不靠補助情況下而能夠藉由民間投資者願意投資並在商業上成功,達成良性循環,但這幾年已經幾乎看不到這樣的作品,現在已經變成有時候是投資方為了要拿這筆補助款而去生出作品(這又另一話題了...
黑書人
山西 サミり : 啊 這句你可能有點誤會 我指的是我有朋友特別喜歡看爛片,片子越爛他越愛,所謂爛片愛好者,這句裡的爛片不是特別針對重甲(雖然它是爛片沒錯
東燃
『回頭看自己改好的版本突然覺得自己好像某層面功力有所提升,之前看一篇文章也說皮克斯的神作在一開始提案出來時候都是場災難,有時候就會想,說不定我們現在看到的爛片,都是可以在精雕細琢後成為神作的。』
這個部分來說,我會傾向是類似跟編輯討論修稿的改稿階段。
創作者在找不同對象討論作品跟修改方向的時候,並不難在討論過程找到更有亮點的方向,修改別人的作品我認為跟這種討論是相似的,只是沒有對話過程,由作品對話。
-
而看爛作我看起來也是類似的修稿過程,在這過程我們會經歷爛,嘗試修改的確會讓自己進步、譬如結構上、情節上,但我還是傾向認為不用多,因為改作跟自己原創還是有一點差異在,自己從零發想時比改作更容易出現盲點吧(掩
黑書人
東燃 : 喔喔~話說,我看我朋友喜歡看爛片好像也沒什麼目的,他純粹就是喜歡爛片,享受著爛片的美好,咀嚼其中的醍醐味,大概這種情懷,可能還是跟能否提升編劇功力這種帶點功利目的在的方向有所不同吧~
黑書人
雷片三巨頭...是我道行太淺失敬失敬....
三水-『要畫風走了沒?』
還好啦,講到爛片,我每年新一代設計展看的很多,心臟夠大顆
黑書人
三水-『要畫風走了沒?』 : 大家都是爛片中人(誤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