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ಠ_ಠ
聊聊天
1. 是什麼原因讓你願意繼續關注這個(充滿無病呻吟的)河道?
2. 最近有熱衷於什麼事物嗎?影視作品、書籍、音樂、或任何其他。
3. 會想推薦我什麼嗎?打算如何推坑我?
TS。ಠ_ಠ
因為上次問過為什麼會注意到這個河道了,所以這次換個方式問。
TS。ಠ_ಠ
我本人,一如既往地沉在書籍影劇深坑中。還有 APH (有生之年究竟能不能等到第七季)。

週末開始要進電影院泡三週的金馬經典影展,義大利電影我來了!(不保證之後會有大量電影噗掉落

不過個人最愛應該還是德國威瑪共和,UFA 前後那段黃金年代。
對德國的喜愛應該還夠我再燃燒一陣子。
TS。ಠ_ಠ
另外,最近有點陷入個人旅拍影片的狂熱之中。雖然厲害的攝影和剪輯都不少,但有一個我覺得特別有味道的:
AHY - A Week with Florian
老王,保持真誠
1.目前才剛加好友,可能還不是很了解,一切都很有意思,特別有興趣的是劇場心得分享
2.日本戰後電影
3.黑澤和三船(一直重複刷存在中),可能多分享一些有意思的軼事
紐碼Нюма難走的路
1.看飄的生活嘮叨很有趣又沒太多壓力 喜歡有趣或有性格的碎碎念(被黑單
2.最近都在看傀儡/人偶相關的東西,書單愈列愈多但買不起,看的書有:Classical traditions in modern fantasy/西洋服裝史/Goethe's Faust/ Divine Comedy inferno/ The story of drama.....巴拉巴拉
想花時間研究一下俄國音樂不過沒空,這半年來熱衷於兒童繪本
3.一起來了解Punch and Judy show! (不)頻繁發噗擾民幫Mr.Punch刷存在感
紐碼Нюма難走的路
對了,1.還有因為飄也會看表演,我幾乎現實認識的沒有任何人對這些有興趣,想發瘋也找不到人一起瘋
TS。ಠ_ಠ
oldwang0120: 劇場的話,除了戲劇本身,其實我有時候還很想嘮叨一下關於劇院裡的美食之類的話題。
譬如「Bridge Theatre 的冰淇淋真的很好吃,等不到瑪德蓮的話可以改吃冰啊,吃冰才是英國看劇王道」,和「大家去台中歌劇院的時候,可以去買一樓花藝設計專櫃的桂花冰棒,清甜爽口,可惜不能拿進去展演空間內」之類的。

不過因為毫無建設性,所以就只能在這種問答噗時假裝不經意地提起。
老王,保持真誠
TS。ಠ_ಠ : 這個很有意思,而且很實用ww
TS。ಠ_ಠ
日本電影很有意思的是,對比於整個歐美主流發展,日本電影一直都很遵照自己的步調,直到 40 年代左右都還有大量的無聲電影,頑固地堅守著傳統。不過這確實很日本本色就是了。
塵歸塵🌠
一直都很害羞的不敢在這裡留言,因為我不確定關注我的人預期我怎麼表達(畢竟平時都是在照本宣科)
注意到這個河道應該是因為有噗被按了喜歡就按進來觀察,會持續關注下去是因為很喜歡您的文字,不論是有意的文學性跟比較隨意的表達方法在用字遣詞上都很有特色,在閱讀的時候感覺也很舒緩,還喜歡您拍攝那些很有故事性的美麗照片
2. 因為最近忙著搬家的關係很熱衷於在忙碌的時候看一些旅行或風景優美的vlog和搬家的影片,其中我特別喜歡R&J這個YTchannel
3.其實不太知道能推薦什麼
如果您喜歡貓跟美麗的風景和食物的話也能去上面提到的channel 看看影片,我個人喜歡他們拍的idiot guide 搞笑系列跟最近一連串的搬家影片
塵歸塵🌠
如果您比較希望讀一些劇本的話,我最近很喜歡Edward Albee的《動物園故事》,這個劇本連我這樣討厭荒謬劇本都能讀得很愉快,不會有種被哄騙的感覺,讀第一次就能夠隱約感受一些寓意,多讀幾次後抽絲剝繭的感覺很引人入勝
然而並沒有很實際的推坑方法,我,嗯,應該,短時間內也不會唸這個劇本
試著來您府上叨擾一不注意有些過於長舌,不好意思
老王,保持真誠
TS。ಠ_ಠ : 這幾天剛好在讀伊恩布魯瑪的《情熱東京》,雖然是七零年代的紀錄,但對於文化圈的掌握以及外人觀點的切入都很有意思,也趁機這樣推坑(哈
TS。ಠ_ಠ
紐碼Нюма難走的路 : 我真的有很多生活牢騷……(艸

Faust 我之前買了,但是對我破爛的德文實在是太大的負擔,最後就被放置了。

Punch and Judy Show 感覺滿有趣的,搜過圖片之後發現這兩尊長得實在很像Tom Hooper 執導的 Les Misérables (2012) 裡的酒館主人夫婦。
紐碼Нюма難走的路
法國記得也有Punch的傀儡變形,Mr.Punch 浮誇戲謔的打扮跟酒館夫婦的丈夫有像 我個人蠻喜歡Les Misérables電影的色調跟人物表現,不過不得不說礙於時間長度省略了書裡一些我覺得很吸引人的部分,像是書中開頭對主教身世個性的一連串敘事,跟後面凌亂的社會狀況還有扭曲的人心是蠻強烈的對比,可惜電影沒辦法放這些戲份
紐碼Нюма難走的路
我Faust是同時看一本中文譯本跟英文譯本的,德文還無法(我要想辦法撿回我的破破初級德文才行 )因為中譯是比較早期的版本,怕有理解不完全或是解釋複雜的地方,所以再跟版本較新的英文譯本對照內容
TS。ಠ_ಠ
塵歸塵🌠 : 歡迎塵埃來留言。
這個河道大家可以自由地留言的,我不是那麼容易感到被唐突的人(如果有什麼價值觀不同之處,我也會盡量委婉地讓來交流的人意識到的)。
不如說,這裡充斥著我各式各樣的自言自語,偶爾還是有些寂寞的。

其實我自己對攝影不是太有自信,很多時候照相功能都只淪為生活片段的筆記而已,並沒有太多的藝術性。但我還是很高興有人能夠喜歡這些被我視為生命歷程剪影的產物。
TS。ಠ_ಠ
我喜歡貓!也喜歡風景和食物!(不喜歡的人應該才是少數吧?不接受反論。
光是提出這三樣要素就足夠我自主入坑了。

至於 Edward Albee ,我對他的認識只停留在 2017 年在 Harold Pinter Theatre 看的 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顯然是時候更進一步了。
我很欣賞那個劇本中鋒刃銳利的針砭諷刺和那層層疊疊的假象與現實。所以我會去找來看的,《動物園故事》。
我就是那種被問了「好坑,不跳嗎」就會躍躍欲試想跳的人,推坑難度之低。
TS。ಠ_ಠ
紐碼Нюма難走的路 : 我記得前年當代傳奇劇場要轉譯《浮士德》的腳本時,在台北歌德學院有個小展演,意外地在和德國與談對象的交流中發現了現有的中譯本有個誤譯的地方,所以我現在對中譯有點喪失信任感……
TS。ಠ_ಠ
2012 年的 Les Misérables 畢竟是經過音樂劇和電影的二度詮釋,在這過程中自然會產生許多取捨間的喪失。不過導演執導的風格確實跟我所期待的有很巨大的落差。(歎
紐碼Нюма難走的路
幸、幸好我有看英譯本多一次確認......? 最怕誤譯了,會影響很多理解程度跟體會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