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
人類的認知有很大一部份建立在經驗而非知識上,在很多時候,從經驗而生成的「直覺」才是人類做判斷的第一原則。
所以人要去建立對世界的認知的時候,一定是從身邊開始,從自身開始外擴到身邊的人、信任的人、具信任基礎的群體,媒體,等等。
這個媒體在這裡是非常廣泛的,從傳統的書籍、報章廣電一直到現在的網路以及數位社群。
這都是讓人在極有限的實際接觸範圍之外去「看見」不同世界的媒介。
新新
其實過往很難看到真正一線的新聞從業者出來,用很簡單好懂的方式去說說新聞的產製過程,當然他有更偏記者的立場一點點,但我想這就扣到他的第二個核心,我覺得這隻影片的確有在試圖喚起新聞從業者的良知,不止是希望記者(甚至更高層)不要去當那個沒抬起一寸槍口的人,還多多少少有點期待反抗高層的意思在。
新新
新新
今天跟著 福衛七號 的話題,轉了故事的 謝清志 故事
新新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引言的摘句是:
「這個國家不值得你這麼做。」
新新
不過我的感想是:
「國家」是會做錯事的,但是「國」是一個有機體,只有裡面多數的人想要更好,整體才有機會更好
新新
雖然也只是 "有機會" 而已
W.M.
嘰(講人話!)
新新
我到底是個理想主義者還是樂觀主義者呢 XD
新新
@haruspring - #用愛包圍記者:台灣媒體爛掉了,當然與記者的個人操守有關係,但第一線記者是非...
台灣媒體爛掉了,當然與記者的個人操守有關係,但第一線記者是非常非常渺小的。會進這一行的人,至少都是曾經抱有理想的,都是對他腳下這塊土地有感情的人,不爭氣的很多時候真的不是記者。讓我們多給記者一些愛,讓他重拾理想,讓他挺直腰桿。
Beck🦎🍂
是正能量散播者
suzie
我要把你的感想銘記在心~
新新
竟然正能量了嗎?我覺得自己與其說是愛國,比較偏向沒想過成為另一個國家的國民吧(不過這裡甚至不被當成是「國」,現實生活最奇幻了 )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