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
@Wi1dmoon
Wed, Jun 26, 2019 2:28 PM
51
13
媒體識讀
用愛包圍記者
一直說想來講一下這隻公視P#這隻影片都忘記,結果反而是在蘇西那邊說了一點,自己備回來好了。
@after148722 - #用愛包圍記者網友分享 公視P#新聞實驗室 做的這支影片,邊看邊驚嘆:這影...
W.M.
@Wi1dmoon
Wed, Jun 26, 2019 2:28 PM
被蘇西cue到的我
其實我對媒體的概念,有一部份當然跟公視這隻影片有提到的很接近,人類的認知有很大一部份建立在經驗而非知識上,在很多時候,從經驗而生成的「直覺」才是人類做判斷的第一原則。
所以人要去建立對世界的認知的時候,一定是從身邊開始,從自身開始外擴到身邊的人、信任的人、具信任基礎的群體,媒體,等等。
這個媒體在這裡是非常廣泛的,從傳統的書籍、報章廣電一直到現在的網路以及數位社群。
這都是讓人在極有限的實際接觸範圍之外去「看見」不同世界的媒介。
W.M.
@Wi1dmoon
Wed, Jun 26, 2019 2:28 PM
所以現代人的世界,其實是媒體形塑的世界。甚至更廣一點去說,各種文化也是形塑世界的重要一部份。
我推了《試刊號》,當然他其實有點高級酸XD 對媒體運作(尤其是紙媒)有一定認識的話去看這本的某些篇章可能可以笑(或哭XD)著滾來滾去,他的例子非常好懂,關於報紙怎麼在「說」和「不說」,以及資訊傳達的細節上,帶領民眾照著他舖好的路去思考。
W.M.
@Wi1dmoon
Wed, Jun 26, 2019 2:28 PM
我自己覺得公視做這隻影片,我當然跟一些友人說哇賽這麼可愛的拍討影片還不推爆他,因為其實過往很難看到真正一線的新聞從業者出來,用很簡單好懂的方式去說說新聞的產製過程,當然他有更偏記者的立場一點點,但我想這就扣到他的第二個核心,我覺得這隻影片的確有在試圖喚起新聞從業者的良知,不止是希望記者(甚至更高層)不要去當那個沒抬起一寸槍口的人,還多多少少有點期待反抗高層的意思在。雖然我自己對某些「媒體」(主要是針對高層的方針)是根本認定他們早就不能說是媒體,即使記者們很有良心,就算是離開好了,他們總是僱得到代筆人的啦,製造業就是總能找到代工的嘛(如此悲觀的我)
W.M.
@Wi1dmoon
Wed, Jun 26, 2019 2:28 PM
不過可以有這樣的聲音出來我還是覺得很好,目前(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我真的太同溫層了)看到對影片的反應也不錯(大概除了中時吧XD),就……希望可以有更多人看見然後仔細想想媒體和閱聽者之間可以有什麼樣的關係,或什麼關係才是閱聽者理想想要的東西吧。
W.M.
@Wi1dmoon
Wed, Jun 26, 2019 2:29 PM
試刊號,安伯托.艾可
高級酸民艾可(喂)
W.M.
@Wi1dmoon
Wed, Jun 26, 2019 2:32 PM
如果想要一點正能量的話,也是可以看看這本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漢斯.羅斯林(Hans Rosling)、奧拉.羅斯林(O...
但這個多少是有點太正能量,不過也是可以理解,中國因素在幾年前真的很難被用現在的角度看待。
W.M.
@Wi1dmoon
Wed, Jun 26, 2019 2:52 PM
拒絕真相的人:人們為何不相信科學?,莎拉.高曼、傑克.高曼
這本雖然是主要是談科學迷思和謠言生成,但有些理論和思考方式都是各領域互通的
W.M.
@Wi1dmoon
Wed, Jun 26, 2019 3:16 PM
覺得現在只有在跟友人說話時才能說出具建設性的話的我實在是有點廢……只好感謝友人們的存在(合掌)(喂喂)
suzie
@suzie19
Wed, Jun 26, 2019 3:22 PM
感謝千蟻的存在
W.M.
@Wi1dmoon
Wed, Jun 26, 2019 3:22 PM
愛麗絲
@djlice
Wed, Jun 26, 2019 4:29 PM
不禁想到重工
自己對號入座
把623遊行當作沒發生過的事情(遠目)
W.M.
@Wi1dmoon
Wed, Jun 26, 2019 10:39 PM
愛麗絲
: 我覺得重工讓我失落了一下,因為我本來以為重工應該不至於這麼愛對號入座,沒想到(咳)
愛麗絲
@djlice
Thu, Jun 27, 2019 1:12 AM
W.M.
: 不瞞你說我也是有人說點失落,但我猜總之大概也是之前去大陸開會被講成去聽大陸訓話摸頭的新仇舊恨吧,是遊行前一天高層直接下令的。
載入新的回覆
一直說想來講一下這隻公視P#這隻影片都忘記,結果反而是在蘇西那邊說了一點,自己備回來好了。
其實我對媒體的概念,有一部份當然跟公視這隻影片有提到的很接近,人類的認知有很大一部份建立在經驗而非知識上,在很多時候,從經驗而生成的「直覺」才是人類做判斷的第一原則。
所以人要去建立對世界的認知的時候,一定是從身邊開始,從自身開始外擴到身邊的人、信任的人、具信任基礎的群體,媒體,等等。
這個媒體在這裡是非常廣泛的,從傳統的書籍、報章廣電一直到現在的網路以及數位社群。
這都是讓人在極有限的實際接觸範圍之外去「看見」不同世界的媒介。
我推了《試刊號》,當然他其實有點高級酸XD 對媒體運作(尤其是紙媒)有一定認識的話去看這本的某些篇章可能可以笑(或哭XD)著滾來滾去,他的例子非常好懂,關於報紙怎麼在「說」和「不說」,以及資訊傳達的細節上,帶領民眾照著他舖好的路去思考。
自己對號入座把623遊行當作沒發生過的事情(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