曄嵐
曄嵐
Kaifu Cheng

可以搭配這篇文看,中國2008-2018外貿淨出口數據

Po主的文已經很完美地幫我們總結好了
曄嵐
擷取內文:
「然而在這裡必須強調的是:外企乃是中國電子科技類產品的最大出口商,沒有之一。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年度數據庫,2016年計算機、通信等電子設備的出口貨值,外企的出口貨值達到了5364億美元,而民營企業僅實現了391億美元的出口,國企方面更加淒涼,僅僅實現了328億美元的電子產品出口。(解釋一下,這個分類數據國家統計局僅發佈到2016年,此後不再發佈這類分類出口數據,沒法子,不過也足以作為參考了。)
曄嵐
這一組數據我建議各位好好看看,非常的有意義!在科技生產領域,外企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地位,民企與國企根本就望塵莫及,沒有可比性。一旦外企撤出中國,中國的電子產品出口能力將會大受打擊。這裡順帶說一下,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月度數據庫的數據,規模以上外資工業企業的數量,2016年底為51848家,2018年底為47736家,減少了4112家。」
曄嵐
「注意,中國對美貿易始終處於完美持續增長的順差狀態,從2000年到2018年,中國對美國的順差從297億美元劇烈增長到3233億美元,19年時間,增長了9.9倍。在這19年里,有7年時間對美淨出口佔比超過了100%,並且,美國始終扮演著中國的外貿救世主角色,在中國出口不暢的時刻,對美淨出口佔比就會迅速增長。比如,2015年是中國淨出口的峰值年,這一年中國對美淨出口佔比就下降到44.0%的谷值,此後中國淨出口開始呈現疲弱態勢,數據開始下滑,於是對美淨出口佔比就開始迅速上升,到2018年已經上升到了91.9%。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美國乃是中國製造的最終承接國,當其他國家無力消化中國生產出來的龐大產品時,美國乃是中國最好的銷售對象。」
曄嵐
「好吧,2018年中國對台灣的逆差達到1290億美元的峰值,與對韓國的958億逆差和對日本的335億逆差的合計規模基本一致。注意這一點:對台逆差=對日逆差+對韓逆差。2018年中國自台灣的進口規模1776億美元,其中前五類進口商品為:機電設備及零件1286億美元,佔比高達72.4%!台灣乃是中國電子科技類設備及零配件最重要的提供者,沒有之一!光學及醫療儀器151億,佔比8.5%;精細化工製品101億,佔比5.7%;塑膠製品100億,佔比5.7%;賤金屬製品56億,佔比3.2%。5項合計超過了95%。同樣的,中國大陸對台灣的科技產品有著高度依賴,這些產品都將會裝配到中國生產的手提電腦和手機之上,並出口到歐美各國。」
曄嵐

我們現在必須回頭來看,中國對歐美的出口主要有兩大塊:電子產品(電腦和手機)和基礎工業品(服裝和金屬製品等),這兩者大概各佔一半,其中電子產品基本上是由外企生產,而基礎工業品則由民企生產。而為了完成電子產品的生產和出口,中國必須同時從日韓台進口大量的機電設備和零配件;而為了完成基礎工業品的生產和出口,同樣必須從日韓台大量進口精細化工產品和機床。這意味著中國並沒有出口產業鏈上的自給自足的能力,了不起我國就是拿著從日韓台進口的設備、機床和零配件組裝了一下,再賣到歐美,類似中間商掙了點差價。」
曄嵐
Re: [爆卦] 近幾年對中國貿易依賴加重 (發錢)

台灣對中國的出超品項, 主要是電子零組件和半成品(佔了整體的一半).

中國之所以要進口這麼多電子零組件, 並不是因為該國人民的需求,
而是在當地的工廠需要這些零件來組裝成品.

舉例來說, 台積電是台灣製造電子零組件的 超.大戶.
他出口這些半成品到中國, 是給在當地設廠的
高通 賽靈思 輝達 超微等美國廠商.

因此帳面上雖然是賣給中國, 但實際上是賣給美國人.
故, 帳面上對中國的巨額出超, 實際上要打很大的折扣.

不過光看數字就想編故事的人大概不會在意吧.
因為他們的目的不在於探求真相, 而是欺騙大眾.
曄嵐
所以實際上我們有很大一部分的對中出口,是建立在美國對外企在中工廠的訂單上,中美貿易戰對中國高科技產品課了25%關稅,讓許多外企轉移生產鏈,這些出口5000多億美元的電子商品大概就要大打折扣了
曄嵐
如果沒有這個數據,大家或許還以為真的是中國市場買了我們多少產品吧呵呵,結果可能五成以上是再組裝賣給美國歐盟的
曄嵐
實際上美國才是台灣無法得罪的國家,搞那什麼自經區,被美國一起罰了整個科技產業大概都死翹翹,完全不寒而慄
曄嵐
美下通牒貫徹「華為封殺令」 富士康剛接大單讓郭董陷尷尬--上報

美國不但要逼外企撤離中國,還要令其他國家一起封殺華為跟ZTE(中興)
曄嵐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