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洛斯
[保育] 公視我們的島第1000集
當前瞻變後見
我們的島 當前瞻變後見《上》(第1000集 2019-04-15)

心得緩慢更新中
梅洛斯
https://images.plurk.com/3YMv0std32FoTap6gMnvKN.png https://images.plurk.com/1S3hxvcZeQtTY7pMkLOPwR.png
不只金門,以前農業灌溉水建設也會遇到的問題,如何保留當地生態資源達到人與環境的平衡。
這邊圖是描述建設灌溉用水溝,讓河道的魚沒辦法迴游形成阻隔
梅洛斯
https://images.plurk.com/IMKAxeRgQeQ2o22EnsrZj.png
水獺利用河道移動、捕魚棲息,如果水路中間被截斷,水獺只好繞道而行;而旁邊又是柏油馬路的話路殺風險隨之提早。
梅洛斯
https://images.plurk.com/AQ1aDcmkZlWrgkqGwuLPB.png
當地路殺警示標誌,本質上治標不治本,
沒有好的生活棲地再多的警示標語用處也不高
梅洛斯
https://images.plurk.com/6RjCoIpo5LsAWpc867sQqm.png
跟石虎公園有87%像的謎樣設計,上游河道據工程計畫書表示右邊這張是讓水獺爬上去作為移動的手段喔(??)
梅洛斯
原來是幫忙金門的水獺做體能訓練(並沒有好嗎)
梅洛斯
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
金門當地保育協會影片
媽媽帶小水獺遇到90度高低落差在旁邊猶豫不決

摘錄

影片是2月底水獺調查團隊所錄攝到的影像,
喜的是,這是一家四口,水獺媽媽帶著三隻小水獺,
憂的是,我們的人工設施,至今仍造成很多生物的困擾。

影片中水獺們面對這90度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一開始的懊惱,小水獺不敢跨越,回程需要水獺媽媽拖拉小水獺才有辦法越過,可以感受到牠們的困境。
梅洛斯
https://images.plurk.com/1TfSopI9hLDZhWIqfWzs4V.png

推測影片位置是在圖中藍色水管的高低落差區 https://images.plurk.com/6QDe1erDj8NKn2KcAGWUel.png
梅洛斯
順帶一提當初計畫書明確寫到:
左岸要做成適合野生動物棲息的自然景觀區
而且為了怕驚動動物們左岸跟右岸要分開施工
現在看起來幾乎是同時進行的...
梅洛斯
https://images.plurk.com/6x5coLIaLR7m6xG3J7riFY.png
除了水獺之外當地還有另一種保育類鳥類斑翡翠會利用河岸的沙土做巢,工程挖下去到生態補償(如果規畫好的話)還沒看到成效鳥兒都全飛走另外找棲息地了。
梅洛斯
守望家園.改變金門-董森堡
之前連結噗也有提到董森保議員
真正的生態檢核的前提是說 "這邊是有必要進行工程,而且是工程不可避免的地方,因為可以避免的地方都已經避開了",如果上岸棲息處有密集植被,或水域邊坡不要太陡(45度內),當地水獺會回來利用水岸棲息。
梅洛斯
摘錄李璟泓 臉書
Jinghong Lee
水獺雖然是可以在水域間活動的哺乳動物,但是牠捕抓到食物還是必須要上岸處理,而且也必須上岸在附近的石頭上留下排遺及尿液做領域標記。

所以,如果一個池塘、湖泊或是溪流以人類的思維設計了垂直的水岸,沒有留下足夠讓水獺得以上岸、穿越到其他環境的通道以及進食及標記的環境。那水獺就無法在這些人工環境出現。而這些水泥化水岸,更是直接消滅了水獺營巢繁殖的機會。
梅洛斯
https://images.plurk.com/5O5iT7LQ0YIWzQ7CXr7nPk.png https://images.plurk.com/chAtpaDna2Pz0sDy3pJwO.png
https://images.plurk.com/1oxd8HqDQfBQHHp6INLJDI.png
水獺篇最後想放的小段落
也是所有前瞻計畫共通毛病: 審核規劃的時間太少

工程建設要考據,而且考據不應該隨意做做樣子,台灣現況的工程概念大概是水泥化,簡單又暴力的破壞行徑。
梅洛斯
想想一份計畫書要在3個月內生出來,環評僅半年跑完流程,就像影片講得一樣,不是水環境"改善"而是"改造"...,連個生態調查都知道也要2~3年長時間追蹤的資料,更別提後續規劃生態補償了。

寫一套做一套在石虎公園、大坪頂福爾摩沙旅館、東豐自行車道看到太多實例了
梅洛斯
自己規劃了一塊生態敏感區,想著把那邊顧好,正常來說不是連同整個河岸區域一起劃進去做好生態補償才對吧?
梅洛斯
環境保育這塊需要環評人員調查與評估沒錯,
不過不了解當地生態的情況下,只靠片段資料沒跟當地居民好好溝通,以及生態學者的意見,這問題跟"晚上沒拍到石虎出沒就說這區域沒有石虎"的邏輯差不多
梅洛斯
後面石虎篇李璟泓老師有提到,不要用水泥建設的工程思維看待。

當初要設計防洪兼景觀用途的"軟性旅遊"親水休憩地,不能只考慮到親水,整體面要一起顧好才對。好的生態保護自然能吸引到野生動物族群回來,前提是植被棲地適合牠們過來覓食、休息、移動。

至於跨部門的溝通我想實行不容易,出事情互推責任是常態。畢竟有前例用"因為那塊地是私有地,所以不清楚發生什麼事"的理由就把關係撇清,再來計畫裡面資訊公開在哪裡、又有多少民眾了解並參與其中這些影響當地的議題,用個時限短、計劃採購案已經審核過關等方式,似乎就能強行通過。
梅洛斯
卓蘭區公所的經典句子:「我們問了一輪,都說這塊不是山坡地保育區、河川用地、自然保育區或野生動物保育區,所以我們當時的興辦事業才會過。」
梅洛斯
@swallow2038 - 0324 苗栗大坪頂開發案審查審查結果開發單位需再加上補充石虎生態調查報告...
是說當初的一些疑惑似乎也能解釋了

自動攝影機的地點架設跟調查時間都是跟審核時間不夠長,還有調查花費的成本有關;具體的生態補償沒有專家背景的支持可信度自然降低。
梅洛斯
還有一點沒提到的
施工期間的空汙問題、駛出工地的車輛要如何避免影響當地動植物的破壞

雖然看情況是全部拆光光蓋水泥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