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手動簡轉繁]
關於「學習」

//這兩種東西通過學校來傳授,都不是效率最高或者是最可靠的方式。

實際上你本身就是終生在受教育的,你想要通過學校教育增加你的知識或者是修改你的價值觀,那比起你通過經常住醫院來改善你的健康狀況來說是更加不靠譜、更加不合理的,整個邏輯都是不通的。//

學習 知識 讀書
劉仲敬 刘仲敬
掰噗~
修改好麻煩(p-doh)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按說的話什麼是教育呢?

教育如果是提供知識的話,那你從出生開始一直到死都在不斷接受新的知識,而且你也沒有任何理由說印在學校教科書上的那些東西就是真知識,而你從超市售貨員或者街坊鄰居那裏得到的知識就是假知識,顯然這是一個勢利眼而且極不符合事實的標準。

教科書上有很多東西是假的或者沒用的,鄰居教給你的東西有很多是真的和有用的。//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如果教育指的是價值觀,那麼價值觀和價值觀之間是沒有一個客觀的和普世的統一標準的,你最終沒有辦法說哪一種價值觀會比其他的價值觀要強,價值觀歸根結柢,追溯到最後,都是要有一個信仰問題,而信仰是具有嚴重排他性的。

所以我們所說的教育,其實說白了就是這兩種成分以不同方式的組合,一部分是價值觀,另一部分是知識。這兩種東西通過學校來傳授,都不是效率最高或者是最可靠的方式。//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實際上你本身就是終生在受教育的,
你想要通過學校教育增加你的知識或者是修改你的價值觀,那比起你通過經常住醫院來改善你的健康狀況來說是更加不靠譜、更加不合理的,整個邏輯都是不通的。//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他還會造成另一種認知錯亂,會使在學校裡面待得多的人自以為自己的知識比在學校裡面待得少的人要多。

這一點是絕對不靠譜的,一般情況是恰好相反,因為學校裡面的知識來源比起社會上或者是自然界提供的知識來源是更單一一些。

如果一個人因為醫院住得多就覺得他比醫院住得少的人健康狀況要好,或者說他在青春期住過醫院,就比在青春期沒有住過院的人健康狀況要好,這顯然是很荒謬的。//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這兩種現象其實都是一樣的,但是大家卻只看到醫院這方面的荒謬,卻看不到學校這方面的荒謬。//
たかみ💧
我不是很同意他的話啦,他對教育的認識可能止步於亞洲方面,但是國外的教育對於價值觀的改變或是各種問題的思考蠻有影響的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たかみ💧 :
所以你基本上不反對他所說的話? (好奇
たかみ💧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 我平時對他無感,根本沒關注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了解XD
阿修★傑克曼
www
江晚吟的腰帶💉🖕
覺得稍微可以理解他想表達的東西
學校教的東西通常都比較單一的專門知識
大陸人喜歡問你讀的是甚麼"專業"
假設讀的是理科方面的專業,那文學、社會方面的東西就可能不會有(反過來也是)
我覺得就算是在外國接受教育的人也是會面對一樣的問題
出了社會後"要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取得知識"
當然回到學校也是其中一種方法,只是不可能把所有可能面對的問題都希望在學校就能解決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