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
本日隨手看 創作 性別
@lo_yin - 忘記在哪裡看到的言論,好像是 「討厭BG裡面的女主角是一種仇女厭女的心態」我認真地想...
我是這樣看。寫得爛當然是問題,但爛作品這個部份我最近也總在思考,先放一下。
單純就「討厭 BG 裡面的女主角是一種仇女厭女的心態」這樣的說法來說,我其實是同意的。但並不是說,「我討厭這些女主角是因為我厭女」這樣的解讀方式,而是「這些女性角色被寫得很討厭的原因很可能出自於作者厭女」。
W.M.
假設一個創作者心目中對女性的認知/想像就是這個模樣,那麼這些認知/想像必定會反應在他的創作中。
這,就可能導向「女性角色都是那些樣子」的結果,而讀者覺得這結果好爛。
W.M.
想了一下好像沒有什麼其他想說……或者說我好像講過很多,目前沒什麼跟之前太不一樣的想法(抓頭)
那不然閒聊爛作品好了。
W.M.
我有位可敬的友人,他對於「創作」抱持著相當嚴苛的真誠姿態。我覺得這態度沒什麼問題,但有時我旁觀他以這樣的姿態和充斥世界的各類作品直球對決(?)時,就不由得浮現一個困惑:爛作品真的沒有存在價值嗎?
W.M.
友人相當誠懇而直白地對某些真的很槽的作品發表過「根本就不該浪費時間去看」這樣的評論。一方面我也會覺得就是有些東西真的光是看他就浪費生命,但另一方面,我也還是覺得爛作品其實存在還是有價值的。
比如說,維持市場啊(一秒市獪)
W.M.
好吧。先不提市場。
大概是我對創作其實有著很寬鬆的看法,從我的角度來說,所有的創作都在反應某些現實(不管是在文本內或是文本外),而這個世界就不是(也不該是)單一而純粹的。當這個世界如此多元而複雜、如此良莠不齊,那麼創作會有各種面向(和好壞)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W.M.
所有的閱讀都是從低而高,由窄而廣。只是那個高/廣會走到什麼程度就因人而易。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小時候心目中的神作」,他的神聖性可能不會來自於這是一本驚世之精典名作,而可能單純來自「那是我第一本看到的OO」。
W.M.
也就是他在別的閱讀者眼中可能不怎麼樣甚至很糟糕
W.M.
我想,每一個人看到的任何一個創作,在那當下都對自己有一點獨特的意義,這個意義在於他總可以成為一個新世界的鑰匙:當然他可能是帶你走進臭水溝或歡樂天堂,一切全憑時機和運氣。
W.M.
但光是「讓人知道有許多世界可以打開」就已經是一個很重要的意義了。
W.M.
拉拉雜雜亂講一堆現在好像不知如何收尾……啊,那來說個前陣子發生的事好了。我女兒的媽(謎)帶女兒來家裡玩,特別抓了女兒來我的書房,想要我挑一些「適合女兒(小六)的書給她看」。我為了這個問題內心一陣驚慌,表面雖然裝得若無其事但的確內心小劇場已經瞬間演了十八台(???)
W.M.
硬要我說,我當然有私心認為「我好想在我國小/國中時就看到!」的作品;也有我以一個多年閱讀者的眼光去看「超級好看我希望大家都可以看一下!」的愛書;更有我做為多年寫作者認為「這本書啊,這裡和那裡很厲害哦」的優秀作品;當然,也還有身為女性我認為「根本所有人都該讀一次!」的性別論述基本入門書;更甚至是,身為台灣人我希望能對台灣有更多認識的台灣本土地理歷史文化書籍。
W.M.
但。
W.M.
在這一切的一切之前。
我真心相信讓一個孩子用自己的眼光去接觸書架才是最好的。
W.M.
我不喜歡、也不想要篩選他人的閱讀,總覺得某方面來說,光是做這件事本身就剝奪了一些什麼。
W.M.
最後我還是挑了書給他,但我內心知道我選擇的標準是文字是否相對易讀、故事是否有吸引力(至少對我啦XD),就這樣。其實沒有選擇(可能是)他家媽媽(或許)期待的兒童優良讀物(合掌),但我自己都覺得那是好看的書!
W.M.
然後就,挖個舊噗回應首噗的「女性角色被寫得很討厭的原因很可能出自作者厭女」。
@Wi1dmoon - #同人 #攻受 #tag之亂因為 ,所以想起了之前的確有過這麼一件事呢(毆) 就...
雖然主要聊到的是 BL 中的所謂攻受(我至今認為「攻/受」這些詞彙不繼續使用比較好,這部份的想法基礎跟我前一噗提到的,我會適度的用「(中國)侵略」替換掉「統一」一詞是同樣的邏輯),但也是在說創作者的性別意識會直接影響創作中的角色呈現。這樣。
W.M.
餓了
W.M.
忘記說,我目前也還是認為硬要分攻受是陷入性別框架
Celeste
有的分攻受而且還不可逆我也覺得困擾⋯⋯
初秋¤人生就難啊
樓上+1 我只覺得我喜歡的角色不應該跟我不喜歡的角色在一起 不在意誰攻誰受 我總覺得這有點“攻插入了受”→“攻支配了受”或者“攻優於受”的感覺
歸根到底他們只要好好相愛我就很開心了(哭
W.M.
是完全不同的切入角度,也很值得花點時間看一下~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