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樹
@ADYex
說
Mon, Mar 18, 2019 8:18 AM
Thu, May 14, 2020 7:25 AM
27
16
石虎故事「小公與小母」
2007/7/14,南投埔里山區農地的怪手在整地時,發現的兩隻小石虎。這兩隻小石虎後來被送到特生中心,取名為「小公」和「小母」。
小公與小母為特生中心的獸醫照養小石虎提供了重要資料,小公後來成為台灣唯一一個人工復育成功案例的集利集寶的爸爸,小母後來則前往台北市立動物園讓民眾能親眼認識石虎。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19 AM
@ADYex - 精靈樹皮的石虎筆記噗 查到什麼就記錄什麼,推廣用資料庫
機器狼⭐圖奇實況盟友
@KMN_BOT
愛
Mon, Mar 18, 2019 8:19 AM
原來如此汪
機器狼⭐圖奇實況盟友
@KMN_BOT
愛
Mon, Mar 18, 2019 8:19 AM
嗯一 沒有人陪的話果然還是不敢去玩Rb呢(看著另外一邊的遊戲機台自言自語)
機器狼⭐圖奇實況盟友
@KMN_BOT
愛
Mon, Mar 18, 2019 8:19 AM
主人好厲害喔汪!機器狼都沒發現呢 (っ´ω`c)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20 AM
Thu, May 14, 2020 6:37 AM
@ADYex - 千年樹妖的石虎筆記噗 查到什麼就記錄什麼,推廣用資料庫
@ADYex - 特生中心石虎故事整理噗 特生中心主要是在南投進行石虎保育的工作,也負責各地送去的受傷...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22 AM
Thu, Apr 15, 2021 8:47 AM
2007/4/25
怪手挖出2小石虎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摘錄
南投埔里鎮農民日前在山區以怪手整地時挖到兩隻小石虎,特別送到南投集集特有生物中心照料,目前小石虎還沒有斷奶,暫由獸醫師充當保母每天餵奶五至八次,長得健康活蹦亂跳。
發現小石虎的埔里鎮農民陳鴻銘說,十天前駕駛挖土機在埔里大坪頂整地時,發現兩隻一公一母的「小貓」,但等到傍晚都沒看到「貓媽媽」現身,原本要帶回家飼養,但村裡的多位長輩細看後,都說可能是俗稱山貓的罕見保育動物石虎,因此才送到獸醫院檢查、確認,隨後即通知特生中心人員將小石虎帶回照顧。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26 AM
Mon, Mar 18, 2019 8:26 AM
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 石虎生態保育
1989年石虎被公告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第II類),
於2008年再將保育類等級提升為『瀕臨絕種』保育類(第I類)。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27 AM
Mon, Mar 18, 2019 8:28 AM
2007年,石虎不像現在這樣知名,是仰賴耆老的判斷,
那時也還沒提升保育類等級,可以想像當時人們對石虎的陌生。
現在的話,因為關心石虎的人們持續不斷的推廣,
一般大眾應該多多少少都會在報章雜誌跟網路上看過。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30 AM
Mon, Mar 18, 2019 8:30 AM
摘錄
特生中心獸醫師王齡敏說,半夜二、三時小石虎肚子餓了會亂吼亂叫,經常都是睡眼惺忪爬起來餵奶。
保育員林依蓉說,一到餵奶時間,小石虎聽到搖奶瓶的聲音,會發出嬌嫩但「兇猛」的叫聲,已經長出利爪的前腳本能地做出推擠動作,一不小心就會抓傷人,喝奶時小石虎像嬰兒一樣扭來轉去不安份,與其說是吸奶不如說是用尖牙咬奶嘴。
幼石虎若生長在野外,有石虎媽媽幫牠們舔舐肛門才能順利排泄,在人工餵食後,必須用衛生紙擦拭屁屁「噓尿」刺激,否則會出現腹漲氣。照料起來相當辛苦。
小石虎太早離開媽媽,可能會失去野外謀生的能力,因此等斷奶後,將訓練牠們吃固體食物、生肉。但國內石虎估計剩不到一千隻,因棲地屢遭人為破壞,不容易找到適當的放生地點,等小石虎成熟點,會再評估是否野放,或找其他石虎進行人工繁殖。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32 AM
這段在講獸醫師們是如何照顧失去母親的小石虎,
之前就有聽說過小石虎很需要母親,但沒想到這麼需要...
另外也提到2007年對野放的評估,當時石虎數量估計<1000,
更確切的「500隻上下」估計數字,要等到2015年才會出來。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33 AM
擦屁屁。
吃奶嘴。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33 AM
怎麼可以這麼可愛啊 =_=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34 AM
順帶一提,我是在昨天自由時報的報導,
看到怪手與石虎的一句話,然後才找到資料,
但後來馬上發現牠們就是很有名的小公與小母。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36 AM
Mon, Mar 18, 2019 8:39 AM
2013年,特生中心林育秀。
我的石虎朋友們 @ 臺灣石虎窩 :: 痞客邦 ::
摘錄
急救站當時的五隻嬌客---三腳貓、小虎、小公貓、小母貓和柿子,就是我第一批認識的石虎們。
小公貓和小母貓則是人類開發下的犧牲品。
小石虎在跟人親近後,要成功做野放訓練極不容易,加上原本的棲地已被破壞,因此在評做後仍收容著。這些個體的共通點都是因為「人」而面臨長期被收容的命運;不同的是牠們被送來的原因,包括獵捕壓力、人為飼養和棲地喪失等問題。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37 AM
這篇文章有照片跟說明文字,
所以就可以知道「小公貓」後來長得超帥:
圖片提供: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特生中心的義賣眼鏡布上面就是小公貓這張照片。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38 AM
義賣眼鏡布與其他商品。
@ADYex - 裡山塾里山保育市集 新竹 北大公園 12/15(六)歡迎搭乘「里山保育列車」來市集!2...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41 AM
2007/4/24,特生中心非常久以前就開始進行復育研究了。
特生中心小石虎 將繁殖復育研究 - 大紀元
摘錄
在南投縣集集鎮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收容兩隻小石虎的消息傳出後,受到社會大眾關切。特生中心獸醫林佩羿今天表示,兩隻小石虎一公一母,暫時沒有野放的打算,比較傾向於飼養長大後,做繁殖復育研究,讓保育類的石虎不致絕種。
她表示,去年曾野放一隻石虎,已不知去向,無法得知野放的成效,因此沒有野放這兩隻小石虎的打算;由於兩隻小石虎為一公一母,目前計畫健康的養大牠們,再做繁殖復育研究,增加石虎的數量。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41 AM
2007年的時候比較偏向用來做復育研究,後來也有成果。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41 AM
@ADYex - 石虎復育相關資料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42 AM
Mon, Mar 18, 2019 8:46 AM
嘖嘖 × 窩窩 — 為動物燒聲的報導計畫:石虎集寶之死——野外,回不去的家鄉。(上)
摘錄
位於南投的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內,小公是來自南投的失怙小石虎,被農民撿到後送到野生動物急救站,在飼育員的照養下平安長大。阿姓則是來自南投國姓的母石虎,被獸鋏夾傷的牠,無法回到野外生活,便由特生中心接下收容的責任。
2012年,在「非原棲地的域外保育計畫」計劃下,特生中心研究人員針對圈養個體進行合籠配對繁殖,互動良好的小公與阿姓順利交配。2013年3月31日,兩隻小石虎順利誕生了,研究人員幫牠們取名為「集利」、「集寶」。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44 AM
Wed, Jul 3, 2019 2:24 AM
小公後來成為阿姓的伴侶,生下了集利集寶,
集利後來野放回大自然的棲地之中了,
集寶野放失敗後去過台北市立動物園,後來又回特生中心,
結果卻在回去的1個月後突然猝死(疑似小病毒感染)。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44 AM
大地的孩子-小石虎返家之路(中文完整版,蕭賀碩配音)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45 AM
關於集利集寶的故事,可以看上面這個影片,
裡面還有特生中心研究員們的培育、訓練與野放等資訊。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45 AM
@ADYex - 石虎野放相關資料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46 AM
小公的故事差不多到這裡結束~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47 AM
小母後來去了台北市立動物園當教育大使,接替集寶的工作。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49 AM
2018/1/5
為復育台灣石虎 「集寶」揮別動物園
摘錄
接替「集寶」到動物園Long Stay的「小母」,在親源上算是「集寶」的姑姑。「小母」抵達台北市立動物園之後,將在檢疫救傷中心進行為期1個月的檢疫隔離,這期間台灣動物區的石虎戶外活動場會全面整修與消毒,好讓「小母」後續能安心入住。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49 AM
Mon, Mar 18, 2019 8:49 AM
順帶一提,集寶回特生中心也是為了進行復育。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50 AM
Mon, Mar 18, 2019 8:50 AM
2019/1/4
盤古蟾蜍不請自來 石虎「小母」盛情款待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摘錄
去年由林務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北上到台北市立動物園擔任石虎保育代言人的「小母」,一年來適應位在台灣動物區「保育廊道」的新家,並與家中「不請自來」的盤古蟾蜍相處融洽。
動物園保留大面積的次生林及未開發區域,讓台灣本土野生動物生活並繁洐下一代,因此常看到昆蟲、兩棲爬蟲及小型哺乳類等野生動物出沒。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50 AM
@ADYex - 台北市立動物園石虎相關新聞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50 AM
小母的故事也差不多到這裡~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52 AM
Mon, Mar 18, 2019 8:52 AM
小公貓跟小母貓這兩隻石虎,因為跟集利集寶有關,
之前就看過很多次,今天則是知道了他們最初的故事,
也就是在怪手整地下存活下來與被特生中心照顧的部份。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56 AM
話說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噗文幫小公小母拍照的獸醫,
詹芳澤先生,我記得就是特生中心開始研究石虎的推手。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56 AM
WFAS搶救石虎 720p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56 AM
這邊有詹獸醫救治石虎的影片,血腥注意。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57 AM
接著回2007年,多看些特生中心研究員照顧小石虎的資料。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8:58 AM
2017/4/14
石虎保育大使 阿虎加油
摘錄
蝦密,10年了!!
2007年4月14日~ 野生動物急救站接獲通報,在南投埔里通報發現了兩隻小石虎,是農民要種薑整地時挖到的,一開始怪手司機挖到一隻以為是貓,深怕小貓有受傷,送到獸醫院檢查,獸醫跟他說這是石虎,而且可能還有另一隻,請他盡快回到現場,果然又找到一隻。
這兩隻小石虎就是-「小公」和「小母」~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9:00 AM
特生中心阿虎團隊的10年回顧,多說了些當時的故事,
小公跟小母是先後發現的,還有怪手司機擔心小貓的好心,
話說阿虎團隊10年後還找到這位司機舊地重遊...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9:00 AM
兩隻小石虎的成長與飼育記實.pdf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9:01 AM
Mon, Mar 18, 2019 9:13 AM
《自然保育季刊》第63期,〈兩隻小石虎的成長與飼育記實〉,
這篇又把小公跟小母的發現與照顧故事說得更清楚。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9:02 AM
Mon, Mar 18, 2019 9:02 AM
摘錄
石虎目前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區,與大部分貓科動物的習性一樣,牠們喜歡獨來獨往過生活,只有在交配季節才會尋找伴侶,但交配過後又各分東西,養育幼獸的責任由母石虎一肩挑起。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9:04 AM
摘錄
2007年4月14日,一位埔里的民眾來電告知撿到石虎,雖然一些主要特徵聽起來不太典型,但當日近傍晚時筆者與急救站同事半信半疑地驅車前往、一探究竟。
詢問民眾拾獲經過,原來他們為了種植嫩薑請來挖土機整地,沒想到怪手竟挖出一隻小貓咪,因為擔心小貓咪可能受傷,於是送到地方獸醫院診療。診療的獸醫師辨識出這隻「小貓」應是石虎,並且認為一窩可能有兩隻以上的幼獸,建議民眾再回到現場察看。果然,在同一地點又發現另一隻全身是土的小石虎。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9:05 AM
特徵不典型可能是因為還沒脫毛,斑點特徵還不明顯,
這個在之前有個中國農民撿到小石虎的影片有提到。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9:06 AM
农民山中捡回豹猫,还没长大就凶相毕露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9:07 AM
然後就開始講特生中心怎麼照顧小公跟小母。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9:07 AM
Mon, Mar 18, 2019 12:24 PM
摘錄
活力十足的牠們,光是奶嘴就不知咬壞了多少個。兩隻小石虎個性迥異,公石虎脾氣比較暴躁,常常一邊吼叫一邊喝奶,甚至任性地拒絕被餵奶而常常抓傷人;母石虎雖然比較溫順親人,但餵奶時仍然會調皮搗蛋地亂動或是把奶嘴當作軟糖而咬得稀爛。
小石虎們剛到急救站的前兩週需要較密集照顧,每天必須餵奶6-8次,餵完奶後還得用衛生紙輕輕按摩刺激牠們排尿與排便。
因石虎屬於夜行性的動物,兩隻小虎晚上精力超旺盛,喝完奶後常常在房內滿地跑。不過筆者午夜時分終究要就寢,被關入提籠的小石虎仍不甘寂寞地邊吼叫邊抓門。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9:09 AM
Mon, Mar 18, 2019 12:17 PM
從這一大段也可以看出,照顧石虎是非常專業的事情,
連要餵的奶都要自己調配跟嘗試,還要觀察健康狀況。
看了這篇之後我更加確定,不應該把石虎交給一般民眾,
而那些被誤認成家貓而被帶回家的石虎,大概都不會太好,
連有經驗的獸醫師都照顧得這麼辛苦了,一般人更不用說。
亞普雷恩★書齊最可愛了w
@ckbaccba12
說
Mon, Mar 18, 2019 12:18 PM
近親繁衍的話不知道基因會不會出問題呢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18 PM
Mon, Mar 18, 2019 12:18 PM
亞普雷恩★書齊最可愛了w
:
當然會啊,不過特生中心沒有近親繁衍喔。
亞普雷恩★書齊最可愛了w
@ckbaccba12
說
Mon, Mar 18, 2019 12:19 PM
恩恩 想說所剩數量已經剩不到300隻可能多少還是會碰到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23 PM
亞普雷恩★書齊最可愛了w
:
就我看到的資料來說,有提到復育的幾對石虎,
都是來自不同地區的石虎,我想是不用過於擔心,
像是小公跟阿姓,還有集寶跟阿中,都是不同地區的喔。
我想基因污染在未經控管的非法繁殖上比較有可能發生。
亞普雷恩★書齊最可愛了w
@ckbaccba12
說
Mon, Mar 18, 2019 12:24 PM
恩恩 所以也不用擔心野放的那些石虎會有基因污染的問題了吧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27 PM
亞普雷恩★書齊最可愛了w
:
應該是不用太擔心,因為石虎復育成功的案例其實不多,
復育跟受孕似乎並沒有那麼容易,然後石虎一胎又不多隻。
我在石虎復育那噗有比較多的資料,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
亞普雷恩★書齊最可愛了w
@ckbaccba12
說
Mon, Mar 18, 2019 12:27 PM
好的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27 PM
然後這個PDF啊,後面沒辦法複製文字了,會變成亂碼 XD
所以後面我用簡單描述一下的方式來做筆記就好。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30 PM
Mon, Mar 18, 2019 12:30 PM
「
食物的適應
」一段提到小公跟小母突然的嘔吐事件,
在給予藥物跟密集治療之後,隔天又好像沒事一樣,
特生中心的獸醫師們推測是消化道對新食物比較敏感的關係。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31 PM
結果過了這一段又可以複製文字了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32 PM
石虎籠舍的部份,上面「大地的孩子」影片有,就不贅述。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33 PM
摘錄
飲食方面則逐漸訓練牠們進食整隻的小雞與老鼠,同時也給予貓乾糧任食以補充均衡的營養,小石虎大概在14週齡時就完全斷奶了。自從開始進食帶毛的鼠與雞後,小石虎的軟便情形即獲得改善,似乎食物中的毛髮可以幫助糞便成型。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33 PM
這邊提到的帶毛鼠雞,之前在momo親子台的採訪影片有,
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也有提到的樣子,還有吃草。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34 PM
Mon, Mar 18, 2019 12:34 PM
momo親子台|動物大明星 S3 EP 04【石虎】第三季 第4集 官方HD完整版
@ADYex - momo親子台「動物大明星」 2018/12/21《石虎》「動物園大明星」是專為小朋友...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35 PM
Mon, Mar 18, 2019 12:35 PM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37 PM
Mon, Mar 18, 2019 12:37 PM
摘錄
猜猜小石虎們一天最常做的事情是什麼?答案是休息(包含睡覺)。筆者的同事林依蓉助理以監視系統於2007年6~8月間,每週採樣一天,共取16天觀察兩隻小石虎24小時的行為與活動模式,發現牠們每日休息的時間高達74.8%。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38 PM
然後提到幼石虎感情很好,但長大之後互動時間減少。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40 PM
接下來牠們還感染貓科動物的小病毒,
因為狹小環境中而減低了進食量,
換新籠舍之後還焦慮到行為出現異常。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41 PM
天啊真是各種困難耶,這沒有專家照顧絕對死的啊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41 PM
@ADYex - 流浪犬貓與小病毒相關資料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42 PM
摘錄
展現野生貓科動物容易緊迫的特性,牠們的食慾明顯下降,每日進食量少了近一半,體重各少500g以上。在原來的籠舍調養了半個月後沒有明顯改善,經過獸醫師與飼養員們一番討論後,決定將石虎們移到新設計的籠舍,牠們的新家不但變大了,還有狹長的空間設計、空中走廊、水池、巢箱與遮蔽的植物,希望能提供牠們舒適又豐富的環境。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42 PM
石虎的活動範圍
這麼不挑食、不怕人的石虎,現在卻只剩下500隻,我們人類到底做了什麼? - The News Lens ...
摘錄
如果一隻石虎不偷懶的話,牠所需要的活動區域是很大的,像陳美汀從無線電追蹤就發現,苗栗的「阿樹」跟「阿耿」,領地分別就有680跟560公頃,差不多六平方公里上下,比台灣人口密度第一的永和區還大。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43 PM
以後如果有人說要養石虎,我就拿小公小母這篇來貼好了。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44 PM
Thu, Jan 16, 2020 3:59 AM
摘錄
原本希望石虎們能夠在較大、較豐富的環境中改善食慾降低的情形,結果移籠後進食量雖然回復到之前的水準,但兩隻石虎竟然出現了因焦慮而造成的刻板行為,從籠舍外的觀察孔看到牠們在巢箱上不停地以「8」字型來回地踱步,經過一番討論後,決定給予鎮定藥劑作為治療,並增加餵食量與維生素B群,增加更多的遮蔽物供其躲藏。
公石虎的刻板行為很容易被人類的到來啟動,每當飼養員餵食或清理籠舍時,總發現牠又以「8」字型不停來回踱步,但是頻率逐漸減低,在人離開後也能很快地回覆到休息的狀態。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47 PM
Mon, Mar 18, 2019 12:49 PM
所以也不是給石虎的籠舍加大就沒事了,
因為再怎麼大都遠小於牠們的野生活動範圍,
而且人類本身就是會造成石虎焦慮的原因之一。
屏科大動物收容中心的人進籠之前會叫石虎名字,
不知道跟這段小公小母的焦慮故事有沒有關係。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49 PM
摘錄
除了動物生理與病理的狀況需要獸醫師們兢兢業業地努力查閱資料、詢問有經驗者與互相討論以解決外,其他軟硬體如籠舍的設計與改良、監視系統是否能順利使用、秤重能否在非保定情形下進行、與小石虎們把水池當作糞坑該怎麼辦等,常使得飼養員與技術人員傷透腦筋。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50 PM
雖然我本來在概念上就知道野生動物需要專業知識,
但沒想到問題羅列出來會這麼多這麼困難...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51 PM
再後面就大概再提了一下石虎的生存危機,然後就結束了。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54 PM
Mon, Mar 18, 2019 12:55 PM
摘錄
刻板行為即動物在圈養環境中,為了克服環境壓力,而產生在自然狀況下不應發生的行為,例如來回踱步、重複以「8」字型或圓圈繞行、休息時不斷搖晃頭部等。可能造成的原因有缺乏生理或心理刺激引發無聊、缺乏運動、居住環境與空間不適宜、其他動物與人類靠近或其他緊迫因素造成。
野生的貓科動物有獵捕食物、搜尋領土、尋找伴侶或尋找躲藏去處等需求,圈養的環境下,若無法符合其生理、心理或欲求行為時可能會引發刻板行為。
過去的研究指出,躲藏的欲求與「8」字型踱步有密切關係,因為動物認為無安全可供藏身地方,造成牠們只能持續性的移動。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55 PM
這邊所謂的「過去的研究」是對藪貓的研究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56 PM
Mon, Mar 18, 2019 12:59 PM
所以特生中心的研究人員還去看了對藪貓的研究,
然後知道小公的「8」字型踱步跟躲藏有關,
再根據這個資料去改善小公的石虎籠舍,提供更多遮蔽。
於是我們知道了研讀資料的重要性,
還有為什麼不可能開放讓一般民眾飼養石虎。
而這一大段我試著用一句簡單的話概括:
圈養的環境對石虎這種野生貓科來說極不適當。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2:59 PM
「籠居」——實拍香港人震撼的蝸居生存
說要把石虎關進封閉環境復育,就跟把人關進鳥籠居差不多。
然後石虎還一輩子不能出去--如果棲地環境沒有改善的話。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00 PM
但更讓人難過的是,有很多石虎,
像是被獸夾夾斷腿被迫截肢的那些,
牠們是無法野放回牠們在野外的棲地的。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06 PM
Mon, Mar 18, 2019 1:07 PM
之所以會一直強調圈養環境對石虎不好,
是因為看過太多人一派輕鬆地說要養石虎了。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1:08 PM
好,都看完了,這噗就先這樣。
肥貓偷笑露得清
@wstg007
說
Mon, Mar 18, 2019 2:10 PM
晚安
弦音樹
@KMN_TREE
說
Mon, Mar 18, 2019 2:27 PM
肥貓偷笑露得清
: 這不是晚安噗耶,不過還是謝謝你的轉噗
弦音樹
@KMN_TREE
說
Tue, Mar 19, 2019 2:00 AM
@ADYex - 10/7,農委會特生中心,林育秀。石虎基礎知識與現況演講心得。石虎,臺灣最後的山貓,是...
@ADYex - 石虎保育大使 阿虎加油 特生中心的吉祥物,臉書頁面兼有推廣與通報等多重用途。
弦音樹
@KMN_TREE
說
Tue, Mar 19, 2019 2:01 AM
@ADYex - 南投石虎相關資料
弦音樹
@KMN_TREE
說
Fri, Jul 26, 2019 3:44 AM
@ADYex - 整理房間回顧到這個。特生中心的石虎義賣眼鏡布,根本不可能拿來用的珍寶。爸爸小公貓跟兒子...
網路照片錦集。集利集寶的照片超多,小公小母就極少。
弦音樹
@KMN_TREE
說
Fri, Jul 26, 2019 3:45 AM
小公貓。
弦音樹
@KMN_TREE
說
Wed, Jan 22, 2020 4:15 AM
《自然保育季刊》第63期,〈兩隻小石虎的成長與飼育記實〉,來摘錄半夜突然嘔吐那段。之後打算開專噗重新整理一次這篇。
弦音樹
@KMN_TREE
說
Wed, Jan 22, 2020 4:15 AM
摘錄
幼年動物常可能因為感染病原或飲食問題而生病。在照顧小石虎第一個周末的午夜時分,提籠裡突然傳來嘔吐的聲音,只見公石虎攤坐一旁、不停地做出嘔吐的動作。因為身旁沒有可以處理的藥物,筆者火速驅車衝向急救站,並且通知詹芳澤醫師商量處理辦法,給予止吐藥物與給皮下輸液療法來治療。
小石虎約9週齡時,在假日的晚上又發生嘔吐現象,這次不只公石虎,連母石虎都嘔吐不止,並且全身癱瘓、奄奄一息,林佩羿獸醫師同樣給予藥物治療與密集照顧。
探究兩次嘔吐事件,發生的時機大約是在接受新的食物不久後,或許這兩隻小石虎的消化道對食物改變較為敏感。因此,當要改變食物幼獸的食物時,可能需要更漸進的方式,並加入腸道益生菌改善消化道內的菌叢。
載入新的回覆
石虎故事「小公與小母」
2007/7/14,南投埔里山區農地的怪手在整地時,發現的兩隻小石虎。這兩隻小石虎後來被送到特生中心,取名為「小公」和「小母」。
小公與小母為特生中心的獸醫照養小石虎提供了重要資料,小公後來成為台灣唯一一個人工復育成功案例的集利集寶的爸爸,小母後來則前往台北市立動物園讓民眾能親眼認識石虎。
摘錄
南投埔里鎮農民日前在山區以怪手整地時挖到兩隻小石虎,特別送到南投集集特有生物中心照料,目前小石虎還沒有斷奶,暫由獸醫師充當保母每天餵奶五至八次,長得健康活蹦亂跳。
發現小石虎的埔里鎮農民陳鴻銘說,十天前駕駛挖土機在埔里大坪頂整地時,發現兩隻一公一母的「小貓」,但等到傍晚都沒看到「貓媽媽」現身,原本要帶回家飼養,但村裡的多位長輩細看後,都說可能是俗稱山貓的罕見保育動物石虎,因此才送到獸醫院檢查、確認,隨後即通知特生中心人員將小石虎帶回照顧。
於2008年再將保育類等級提升為『瀕臨絕種』保育類(第I類)。
那時也還沒提升保育類等級,可以想像當時人們對石虎的陌生。
現在的話,因為關心石虎的人們持續不斷的推廣,
一般大眾應該多多少少都會在報章雜誌跟網路上看過。
特生中心獸醫師王齡敏說,半夜二、三時小石虎肚子餓了會亂吼亂叫,經常都是睡眼惺忪爬起來餵奶。
保育員林依蓉說,一到餵奶時間,小石虎聽到搖奶瓶的聲音,會發出嬌嫩但「兇猛」的叫聲,已經長出利爪的前腳本能地做出推擠動作,一不小心就會抓傷人,喝奶時小石虎像嬰兒一樣扭來轉去不安份,與其說是吸奶不如說是用尖牙咬奶嘴。
幼石虎若生長在野外,有石虎媽媽幫牠們舔舐肛門才能順利排泄,在人工餵食後,必須用衛生紙擦拭屁屁「噓尿」刺激,否則會出現腹漲氣。照料起來相當辛苦。
小石虎太早離開媽媽,可能會失去野外謀生的能力,因此等斷奶後,將訓練牠們吃固體食物、生肉。但國內石虎估計剩不到一千隻,因棲地屢遭人為破壞,不容易找到適當的放生地點,等小石虎成熟點,會再評估是否野放,或找其他石虎進行人工繁殖。
之前就有聽說過小石虎很需要母親,但沒想到這麼需要...
另外也提到2007年對野放的評估,當時石虎數量估計<1000,
更確切的「500隻上下」估計數字,要等到2015年才會出來。
吃奶嘴。
看到怪手與石虎的一句話,然後才找到資料,
但後來馬上發現牠們就是很有名的小公與小母。
我的石虎朋友們 @ 臺灣石虎窩 :: 痞客邦 ::
摘錄
急救站當時的五隻嬌客---三腳貓、小虎、小公貓、小母貓和柿子,就是我第一批認識的石虎們。
小公貓和小母貓則是人類開發下的犧牲品。
小石虎在跟人親近後,要成功做野放訓練極不容易,加上原本的棲地已被破壞,因此在評做後仍收容著。這些個體的共通點都是因為「人」而面臨長期被收容的命運;不同的是牠們被送來的原因,包括獵捕壓力、人為飼養和棲地喪失等問題。
所以就可以知道「小公貓」後來長得超帥:
圖片提供: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特生中心的義賣眼鏡布上面就是小公貓這張照片。
摘錄
在南投縣集集鎮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收容兩隻小石虎的消息傳出後,受到社會大眾關切。特生中心獸醫林佩羿今天表示,兩隻小石虎一公一母,暫時沒有野放的打算,比較傾向於飼養長大後,做繁殖復育研究,讓保育類的石虎不致絕種。
她表示,去年曾野放一隻石虎,已不知去向,無法得知野放的成效,因此沒有野放這兩隻小石虎的打算;由於兩隻小石虎為一公一母,目前計畫健康的養大牠們,再做繁殖復育研究,增加石虎的數量。
摘錄
位於南投的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內,小公是來自南投的失怙小石虎,被農民撿到後送到野生動物急救站,在飼育員的照養下平安長大。阿姓則是來自南投國姓的母石虎,被獸鋏夾傷的牠,無法回到野外生活,便由特生中心接下收容的責任。
2012年,在「非原棲地的域外保育計畫」計劃下,特生中心研究人員針對圈養個體進行合籠配對繁殖,互動良好的小公與阿姓順利交配。2013年3月31日,兩隻小石虎順利誕生了,研究人員幫牠們取名為「集利」、「集寶」。
集利後來野放回大自然的棲地之中了,
集寶野放失敗後去過台北市立動物園,後來又回特生中心,
結果卻在回去的1個月後突然猝死(疑似小病毒感染)。
裡面還有特生中心研究員們的培育、訓練與野放等資訊。
摘錄
接替「集寶」到動物園Long Stay的「小母」,在親源上算是「集寶」的姑姑。「小母」抵達台北市立動物園之後,將在檢疫救傷中心進行為期1個月的檢疫隔離,這期間台灣動物區的石虎戶外活動場會全面整修與消毒,好讓「小母」後續能安心入住。
摘錄
去年由林務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北上到台北市立動物園擔任石虎保育代言人的「小母」,一年來適應位在台灣動物區「保育廊道」的新家,並與家中「不請自來」的盤古蟾蜍相處融洽。
動物園保留大面積的次生林及未開發區域,讓台灣本土野生動物生活並繁洐下一代,因此常看到昆蟲、兩棲爬蟲及小型哺乳類等野生動物出沒。
之前就看過很多次,今天則是知道了他們最初的故事,
也就是在怪手整地下存活下來與被特生中心照顧的部份。
詹芳澤先生,我記得就是特生中心開始研究石虎的推手。
摘錄
蝦密,10年了!!
2007年4月14日~ 野生動物急救站接獲通報,在南投埔里通報發現了兩隻小石虎,是農民要種薑整地時挖到的,一開始怪手司機挖到一隻以為是貓,深怕小貓有受傷,送到獸醫院檢查,獸醫跟他說這是石虎,而且可能還有另一隻,請他盡快回到現場,果然又找到一隻。
這兩隻小石虎就是-「小公」和「小母」~
小公跟小母是先後發現的,還有怪手司機擔心小貓的好心,
話說阿虎團隊10年後還找到這位司機舊地重遊...
這篇又把小公跟小母的發現與照顧故事說得更清楚。
石虎目前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區,與大部分貓科動物的習性一樣,牠們喜歡獨來獨往過生活,只有在交配季節才會尋找伴侶,但交配過後又各分東西,養育幼獸的責任由母石虎一肩挑起。
2007年4月14日,一位埔里的民眾來電告知撿到石虎,雖然一些主要特徵聽起來不太典型,但當日近傍晚時筆者與急救站同事半信半疑地驅車前往、一探究竟。
詢問民眾拾獲經過,原來他們為了種植嫩薑請來挖土機整地,沒想到怪手竟挖出一隻小貓咪,因為擔心小貓咪可能受傷,於是送到地方獸醫院診療。診療的獸醫師辨識出這隻「小貓」應是石虎,並且認為一窩可能有兩隻以上的幼獸,建議民眾再回到現場察看。果然,在同一地點又發現另一隻全身是土的小石虎。
這個在之前有個中國農民撿到小石虎的影片有提到。
活力十足的牠們,光是奶嘴就不知咬壞了多少個。兩隻小石虎個性迥異,公石虎脾氣比較暴躁,常常一邊吼叫一邊喝奶,甚至任性地拒絕被餵奶而常常抓傷人;母石虎雖然比較溫順親人,但餵奶時仍然會調皮搗蛋地亂動或是把奶嘴當作軟糖而咬得稀爛。
小石虎們剛到急救站的前兩週需要較密集照顧,每天必須餵奶6-8次,餵完奶後還得用衛生紙輕輕按摩刺激牠們排尿與排便。
因石虎屬於夜行性的動物,兩隻小虎晚上精力超旺盛,喝完奶後常常在房內滿地跑。不過筆者午夜時分終究要就寢,被關入提籠的小石虎仍不甘寂寞地邊吼叫邊抓門。
連要餵的奶都要自己調配跟嘗試,還要觀察健康狀況。
看了這篇之後我更加確定,不應該把石虎交給一般民眾,
而那些被誤認成家貓而被帶回家的石虎,大概都不會太好,
連有經驗的獸醫師都照顧得這麼辛苦了,一般人更不用說。
當然會啊,不過特生中心沒有近親繁衍喔。
就我看到的資料來說,有提到復育的幾對石虎,
都是來自不同地區的石虎,我想是不用過於擔心,
像是小公跟阿姓,還有集寶跟阿中,都是不同地區的喔。
我想基因污染在未經控管的非法繁殖上比較有可能發生。
應該是不用太擔心,因為石虎復育成功的案例其實不多,
復育跟受孕似乎並沒有那麼容易,然後石虎一胎又不多隻。
我在石虎復育那噗有比較多的資料,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
所以後面我用簡單描述一下的方式來做筆記就好。
在給予藥物跟密集治療之後,隔天又好像沒事一樣,
特生中心的獸醫師們推測是消化道對新食物比較敏感的關係。
飲食方面則逐漸訓練牠們進食整隻的小雞與老鼠,同時也給予貓乾糧任食以補充均衡的營養,小石虎大概在14週齡時就完全斷奶了。自從開始進食帶毛的鼠與雞後,小石虎的軟便情形即獲得改善,似乎食物中的毛髮可以幫助糞便成型。
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也有提到的樣子,還有吃草。
猜猜小石虎們一天最常做的事情是什麼?答案是休息(包含睡覺)。筆者的同事林依蓉助理以監視系統於2007年6~8月間,每週採樣一天,共取16天觀察兩隻小石虎24小時的行為與活動模式,發現牠們每日休息的時間高達74.8%。
因為狹小環境中而減低了進食量,
換新籠舍之後還焦慮到行為出現異常。
展現野生貓科動物容易緊迫的特性,牠們的食慾明顯下降,每日進食量少了近一半,體重各少500g以上。在原來的籠舍調養了半個月後沒有明顯改善,經過獸醫師與飼養員們一番討論後,決定將石虎們移到新設計的籠舍,牠們的新家不但變大了,還有狹長的空間設計、空中走廊、水池、巢箱與遮蔽的植物,希望能提供牠們舒適又豐富的環境。
摘錄
如果一隻石虎不偷懶的話,牠所需要的活動區域是很大的,像陳美汀從無線電追蹤就發現,苗栗的「阿樹」跟「阿耿」,領地分別就有680跟560公頃,差不多六平方公里上下,比台灣人口密度第一的永和區還大。
原本希望石虎們能夠在較大、較豐富的環境中改善食慾降低的情形,結果移籠後進食量雖然回復到之前的水準,但兩隻石虎竟然出現了因焦慮而造成的刻板行為,從籠舍外的觀察孔看到牠們在巢箱上不停地以「8」字型來回地踱步,經過一番討論後,決定給予鎮定藥劑作為治療,並增加餵食量與維生素B群,增加更多的遮蔽物供其躲藏。
公石虎的刻板行為很容易被人類的到來啟動,每當飼養員餵食或清理籠舍時,總發現牠又以「8」字型不停來回踱步,但是頻率逐漸減低,在人離開後也能很快地回覆到休息的狀態。
因為再怎麼大都遠小於牠們的野生活動範圍,
而且人類本身就是會造成石虎焦慮的原因之一。
屏科大動物收容中心的人進籠之前會叫石虎名字,
不知道跟這段小公小母的焦慮故事有沒有關係。
除了動物生理與病理的狀況需要獸醫師們兢兢業業地努力查閱資料、詢問有經驗者與互相討論以解決外,其他軟硬體如籠舍的設計與改良、監視系統是否能順利使用、秤重能否在非保定情形下進行、與小石虎們把水池當作糞坑該怎麼辦等,常使得飼養員與技術人員傷透腦筋。
但沒想到問題羅列出來會這麼多這麼困難...
刻板行為即動物在圈養環境中,為了克服環境壓力,而產生在自然狀況下不應發生的行為,例如來回踱步、重複以「8」字型或圓圈繞行、休息時不斷搖晃頭部等。可能造成的原因有缺乏生理或心理刺激引發無聊、缺乏運動、居住環境與空間不適宜、其他動物與人類靠近或其他緊迫因素造成。
野生的貓科動物有獵捕食物、搜尋領土、尋找伴侶或尋找躲藏去處等需求,圈養的環境下,若無法符合其生理、心理或欲求行為時可能會引發刻板行為。
過去的研究指出,躲藏的欲求與「8」字型踱步有密切關係,因為動物認為無安全可供藏身地方,造成牠們只能持續性的移動。
然後知道小公的「8」字型踱步跟躲藏有關,
再根據這個資料去改善小公的石虎籠舍,提供更多遮蔽。
於是我們知道了研讀資料的重要性,
還有為什麼不可能開放讓一般民眾飼養石虎。
而這一大段我試著用一句簡單的話概括:
圈養的環境對石虎這種野生貓科來說極不適當。
說要把石虎關進封閉環境復育,就跟把人關進鳥籠居差不多。
然後石虎還一輩子不能出去--如果棲地環境沒有改善的話。
像是被獸夾夾斷腿被迫截肢的那些,
牠們是無法野放回牠們在野外的棲地的。
是因為看過太多人一派輕鬆地說要養石虎了。
網路照片錦集。集利集寶的照片超多,小公小母就極少。
幼年動物常可能因為感染病原或飲食問題而生病。在照顧小石虎第一個周末的午夜時分,提籠裡突然傳來嘔吐的聲音,只見公石虎攤坐一旁、不停地做出嘔吐的動作。因為身旁沒有可以處理的藥物,筆者火速驅車衝向急救站,並且通知詹芳澤醫師商量處理辦法,給予止吐藥物與給皮下輸液療法來治療。
小石虎約9週齡時,在假日的晚上又發生嘔吐現象,這次不只公石虎,連母石虎都嘔吐不止,並且全身癱瘓、奄奄一息,林佩羿獸醫師同樣給予藥物治療與密集照顧。
探究兩次嘔吐事件,發生的時機大約是在接受新的食物不久後,或許這兩隻小石虎的消化道對食物改變較為敏感。因此,當要改變食物幼獸的食物時,可能需要更漸進的方式,並加入腸道益生菌改善消化道內的菌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