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月
讀嘛讀嘛
尋根之旅 part2
二二八書單
《想像的共同體》、《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
二二八快到了,介紹「尋根」的書part2
好像跟part1銜接不上(笑)
但我認為先釐清對民族、國家的理解會比較好
內容下收。
川口月
先收錄三個相關的文章:
「你長那麼漂亮,不要講台語」這位女主持人的經驗,讓我發現我們都是被中國文化強暴的世代 | BuzzOra...
就像有人喜歡的根本不是台灣,只是在台灣身上找幻想裡美麗中國的影子一樣,他們為繁體字的美感動,因為那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為民主感到驕傲,因為那表示 Chinese(而非 Taiwanese)也能民主;喜歡台語,因為台語吟唱起古詩更動人,畢竟他們覺得那是中國閩南語,比滿大人話(Mandarin)更接近古漢語。
那換個方式想,如果中國民主了、如果中國也用繁體字了、如果中國也跟我們說一樣口音了呢?那是不是台灣就成為世界強權中國的一部分也沒關係了呢?讓你以「台灣人」自傲的究竟是什麼?
川口月
任天堂將繁中標為Taiwanese,代表台語文化被羞辱到連名字都留不住 - The News Lens ...
台語、客語、原住民各族族語都是台灣語言(Languages of Taiwan),但台語(Taiwanese)並不是台灣語言的簡稱或統稱,台語是一個專有名詞,指涉特定時間在特定地區由特定一群人所使用的語言。
台語也不是「閩南語」,的確,台語多源自閩南,但漳州話、泉州話、廈門話也一樣是閩南,如果你要把台灣話稱作閩南語,那遇到語源相同的西班牙、義大利跟法國人,你是不是都會說他們的語言叫拉丁語?是不是也要把德語、英語都稱為日耳曼語?
⋯⋯台語為何要叫閩南語?不就是因為大中國主義下,台灣必須跟中國的閩連結在一起嗎?
川口月
85%臺灣人都有原民血統所以我也是?抱歉,請不要因為討厭中國人而來認同原住民! | Mata Taiwa...
平時對原住民族的受壓迫處境沒什麼關注,需要塑造臺灣國族的時候就吃原住民豆腐 ── 如果你真的認同自己的原住民血源,當原住民族權利受到侵害時,你挺身而出了嗎?身為臺灣人,你真的了解原住民了嗎?
臺灣獨立是多數臺灣人的主張,無可否認,但在追求臺灣獨立的過程中,是否還要繼續依附在血統論的架構下,去與中國做切割
還是能有更高的價值(例如民主、人權、獨特文化與認同)可以去追求
川口月
先說明這兩本書我都還沒全部看完,所以一定有誤讀、不清楚的地方。先跟大家說抱歉。
川口月
這三個文章點出了我的疑惑。
身為漢人,我有自己的歷史嗎?有別於中國,在台灣的歷史?
當面對「台灣跟中國同文同種,本來就是一家人」的說法時,我如何在不利用、剝削原住民族的文化下,說明台灣人對國家、歷史,跟中國人的想法是不同的?
(這也是我上個噗說「拿原住民族的文化來裝模作樣」的原因。不尊重、不理解,甚至拿刻板印象來嘲笑『加分上大學』。不就只是裝模作樣而已嗎?
川口月
從上一段可以看出,我的思考是建立在「民族」之上。
「因為台灣人和中國人同屬一個民族、說同一個語言、有同一個文化,所以我們是同個國家。」要為此解套,似乎只能以「台灣人跟原住民通婚這麼久,早就不是同個民族了」的說法反駁。
以上說法是錯的
川口月
「民族」看似自然產生,因此人們總會認定「民族」有正當性、是不可反駁的。
但《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新版)》為我們探究了民族的起源,告訴我們民族是被建構出來的。
它凝聚了某個地方、某群人對於「群體」的意識,即使人們從未見面,卻對該群體、裡面的人有同屬我族的歸屬感。而這,便形成了「民族」。
也就是說,民族是「想像的共同體」。
川口月
既然「民族」是想像出來的,那是不是有其他的東西可以取代「民族」,成為號召歸屬感的來源?
換句話說,透過怎樣的想像,我們可以形成共同體,而不用一定要是同個民族不可?
《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即是作者對此問題的研究、思考。
川口月
為了避免我尚未完全理解、消化,而誤說明了書的內容,因此以下僅引老師的文章內容作為大概的整理。
https://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
川口月
想要兼顧整合認同和多元民主,臺灣民族主義首先必須放棄蘊含於其傳統意識形態中的本質主義的預設——這個預設主張,臺灣「民族」,是一個人類有機體,它具有一種特殊的、不變的「民族本質」(national essence),表現在一個同質的文化,如共同的血統、語言、風俗、習慣或價值體系等;這個民族的形成,是臺灣歷史發展水到渠成的必然結果,而做為臺灣民族的一員,是一種毫無選擇,不可逃避的宿命
川口月
論者早已指出,「民族」並非自然的人類有機體,而是政治過程的人為產物。民族的形成,是一個政治理念誘導政治行動的過程——民族主義者為實現民族主義「文化/意志/國家的重合」理想的政治過程。由於在真實社會中,這三者的「自然」重合並不存在,民族主義理想的實現,往往必須仰賴大規模的社會工程與政治動員——亦即所謂「民族建構」(nation-building),也因此包含了巨大的強制與暴力。[注5]
川口月
走筆至此,我們或許可以大膽——但合理地——將「民族」重新理解為一種相對穩定的民眾結盟關係。建立在前述施密特對政治做為一種在永恆存在的衝突中建構敵/我關係的詮釋基礎上,比利時裔的「激進民主」理論家Chantal Mouffe指出,所有的政治行動,都是在建構同盟,在界定「敵人」的過程中,塑造集體認同(collective identities)。[注10]
川口月
如此,則「每日的公民投票」做為「民族」存在的體現,可以視為一種以建構整個政治共同體為目的,跨越階級、族群、性別等界線的,極大範圍的結盟與集體認同塑造行動。比起其他較小範圍的結盟關係,這種「民族」的同盟無疑是較為穩定的,因為,做為整個政治秩序的基礎,它的建構與成形,需要一段較長時間共同行動的歷史過程。然而,視「民族」為一種異質分子的「結盟」關係,隱含著這些組成分子仍然保有一定的自主性,而他們的關係也是可變的:不論是結構條件(如戰爭、移民或急速的社會變遷等)的誘引,或是組成分子對自身利益、認同的認知發生變化,都可能導致這個同盟的瓦解或重組。
川口月
英國政治哲學家Brian Barry曾指出,赫南民族理念的核心要素,是民族組成成員間的互信(trust)——一種使他們願意透過合作,以解決共同體範圍內部公共生活所衍生的各種問題(如物質或精神資源的分配)的穩定互信關係。同一民族成員之所以為「同一」民族,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他們分享了共同的語言、宗教、習慣,而在於他們分享了一套足以使他們產生對彼此行為穩定的相互期待的,公共生活的互動模式。[注11]
川口月
這也是另一個英國的社群主義政治哲學家David Miller提出的「最低綱領」式(minimalist)的「民族」的定義:公共的文化(public culture)的體現。[注13] 這種定義背後的論述策略是明顯的:它意圖將「民族」設定為一種「共同立場」(common ground),從而調和多元和統一的需求——它是各種不可能化約、統一的,各族群、階級、性別或其他群體豐富、多元的文化相互交會、重疊的領域,一個為組成社會的異質群體所共同認可的意義架構。在這個由共享的公共文化所統一起來的「民族」當中,多元的力量彼此競爭、衝突、對立、溝通、談判,或者妥協
川口月
引用結束。
川口月
我們對於「台灣」這個「國家」的理解,不應該落入「同文同種」、「華人」的圈套之中,而是去想「我們」包含誰、「我們」想要怎樣的生活,並這些答案構成台灣,構成一個國家。
川口月
雖然說語言在這樣的理解下,與「同一民族」已經脫勾,但我覺得不代表釐清「台語」與「閩南語」的差別不再重要。
「台語」是在某段時間,某些人在台灣使用的某個語言。雖然台語多源自閩南,但受了台灣的時空影響,已經與「閩南語」有所差別。
稱之「台語」,是留下那段「台灣時空」的歷史軌跡。
台語代表著某部分的台灣人在台灣的根
川口月
失去台語的根,就代表我們無從得知某部分的「我們」,無從在尋根之旅中獲得勇氣。
所以母語很重要。文化很重要。
川口月
原住民族的文化也就是如此。
我之所以痛恨「加分上大學」,是因為這種無知的說法,完全無視了漢人對原住民族的「文化刨根」。
先逼原住民族放棄自己的文化、語言,刨除了根、奪走了理解自己是誰的機會,再給予服從權威系統的優待?而且優待伴隨著鄙視、刻板印象而來?
這種調侃只能說是吃別人的肉、喝別人的血吧。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