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桃/百樓
【JOJO+還願】「我杜美心有個夢想,就是成為七彩星舞台的大明星!」
我笑炸XDDDDD (&經同意轉過來)
https://images.plurk.com/4I2l24tvGwMi3uPR4tfrpc.png
@erobi - (還願)不管什麼靈異現象都說是替身攻擊就不覺得恐怖
墨桃/百樓
花也確實是黃的我真的大笑XDDDDD
不行這個杜美心會讓毒蛇反過來咬何老師,幹爆她一百次再讓她黃金體驗鎮魂曲(輪迴)(rofl)
最後何老師會說<不要靠近我啊啊啊!!!
百樓.exe
而且這個杜美心不需要摺花,她可以自己變,要幾朵有幾朵
她大概也可以把酒精直接變成別的物體
太強啦美心!!
就算不能呼吸也可以再變出一個喉嚨裝上去,太神啦
百樓.exe
如果慈孤觀音是GIOGIO我可能願意信wwww
我也信慈(GIO)孤(GIO)觀音可以直接讓我變健康wwwwww
恭迎慈孤觀音~渡世靈~顯四方~(突然入信)
墨桃/百樓
偷牽一下,我對還願的感想近似於這噗裡的Draxoh,雖然實在很怕被噴,所以上面沒有講太多XD
以互動小說而言,我覺得還願是個不錯的作品,故事、角色、主題、美術、音樂我都很喜歡,場景中細節的細膩程度也相當棒
但是以「遊戲」這個概念來說,我不會把它推薦給想玩遊戲的人,尤其是外國人。但我會推薦給喜歡看小說或電影的人。
@DigitalLover - 這幾天,大概看完快十組不同實況主的還願實況,包含歐美日本大陸台灣,可說是...
墨桃/百樓
(之前的ARG遊戲要素可能還更強一些)
喜好不同的媒介的人,尋求的是不一樣的媒介特性。
以小說、電影、遊戲這三種來講,遊戲的玩家可行動性最高,小說次之,電影再次之。
小說跟電影的區別在於大部分的景你需要自行想像及轉換,而電影會幫你處理好這部分,除了那些留白讓你自己思考的藝術片。但小說跟電影一樣的地方在於,你能「做決定」的地方沒那麼多,你就是按著作者想給你看的,把這整個看過一次。
墨桃/百樓
喜歡遊戲的人,有不少是享受「我可以做些什麼」的樂趣,所以開放世界的遊戲才會這麼吸引人,因為你就是想去那個世界,可以無數次地東摸摸西做做。雖然開放世界也還是受限於程式碼規範到的範圍裡。
而還願能做的事就相當少,大致上你看到一個東西、可以拿,就能大概猜到它是要放哪裡、做什麼的。非常符合現實(例如信箱裡的鑰匙www),但沒什麼想像空間。
墨桃/百樓
(沒仔細比較,但返校的「遊戲」成份還比較高)
當然,你還是可以從場景中挖出許多樂趣,作為考據黨我也覺得這是赤燭作品最有趣的地方,這是屬於非常オタク式的閱聽族群享受一部作品的方式,確實也跟赤燭的核心客群符合,所以它的路線其實是對的,不過接下來要再擴散出去,可能要靠改編小說或電影
墨桃/百樓
或許以目前赤燭兩代遊戲的風格來說,這種遊戲性低的情況是不可避免的,我認為製作人非常在乎故事呈現的掌控,他願意開放他不打算說明的地方給玩家猜,但不打算讓玩家「參與其中」,也就是玩家的行動不可干預此故事的過程與結果
墨桃/百樓
用戀愛模擬遊戲來解釋可能比較容易理解,戀愛模擬遊戲中,你會因為對話、送禮等行為,改變你跟角色的關係,中間你可以決定做什麼(送什麼禮、選什麼答案)
而還願的做法是,你拿到某個東西,你需要送給角色,發生角色固定對話,或者你可能不送,什麼都不會發生,但你只能選擇做or不做,它對結局影響不大,你也不能決定「要發生什麼」
墨桃/百樓
我想喜歡看小說、電影、靜態作品的人,都可以從中獲得樂趣,遊戲玩家就不一定了XD" 我因為看過返校,大概有預期會是這樣的風格,如果我以解謎或推理遊戲的心態去玩,可能會失望,它能解的謎基本不在劇情中
在不更動杜家劇情的情況下,假設要增添遊戲要素,我想應該就是可以放更多線索是玩家能自主去取得的吧。
墨桃/百樓
例如美心把藥拿去餵魚,你如果再去探索魚缸,會發現裡面有陳家的鑰匙,接著去開陳家的門,這樣就開啟另一條線,或許從陳家那邊還看到他偷拍鞏莉芳,這可能是他殺妻的理由;又或發現樂樂零食後,如果你拿去給美心,可以獲得新的回憶之類的(以上都我亂掰的)
只要玩家不一定要一路按指示解完杜家故事,而可以發現「看似不相干的東西」,去做「玩家現在想做的事」,這就會是遊戲性
墨桃/百樓
但其實也不須要這麼做就是了,因為做遊戲真的很燒錢,多選項就是會燒錢,未必負擔得了(製作方跟玩家都是)
另一方面如果製作者有想表達的故事,故事表達可能>遊戲性
所以我想還願以現在這樣子的形式出現,大概就是製作方的答案了(吧)
墨桃/百樓
附帶一提,我覺得非戀愛模擬遊戲的遊戲二創有時很困難,就是因為遊戲性很強,很多體驗是玩家之間不共有的,你玩到某事件但可能別人沒有,他就無法共感(手遊抽卡又加強這部分的落差),而且遊戲的某些樂趣也在於這個部分,例如練級、蒐集物品成就的樂趣,不是看漫畫小說可以獲得的(沒有要比高下,媒介性質不同而已),所以二創有時也不好傳達那種你超級不敢開一扇門或被音效嚇到的感覺
這點來說還願是很好二創成這類媒介的,玩家體驗也沒什麼落差,有好就有壞
孤獨のArcher
還願就是典型的獨立製作恐怖遊戲該有的樣子,其實玩家比較不會在意遊戲性
孤獨のArcher
我覺得算很特別的遊戲類型
要遊戲性就要大公司了,像惡靈古堡
百樓.exe
孤獨のArcher : 不,遊戲性並不一定是要大公司出品才有的,網路上很多flash做的解謎密室逃脫,那也都是有遊戲性,玩家需要推敲跟反覆嘗試錯誤
我只能說我很喜歡還願,但我不會把它歸類在遊戲裡...也不會推薦給想「玩遊戲」or「解謎」的人,但如果是想了解台灣文化or歷史,或者喜歡恐怖氣氛的互動小說,我會非常推薦,就是類型不同
百樓.exe
但我同意赤燭的受眾不會去追求遊戲性,就如我自己也喜歡前作返校,我喜歡它可以細部深究、推敲劇情的地方,就跟很多好電影一樣,我有猜想這次的作品應該也是走同一風格
說實話他也只要貫徹他自己的風格就好,因為不管是資金問題,或者製作人想限制玩家行動去表達好一個故事,這都會影響製作人要不要給你「玩」,「不能玩」不影響它是好作品的事實,但如果是想「玩遊戲」的人,可能無法滿足也是事實
孤獨のArcher
喔不是,我的意思是「恐怖類」獨立遊戲,一般預期就是還願這樣。
但是說也奇怪,如果不是恐怖類,遊戲性好像就比較要求
百樓.exe
啊你是說驚悚氛圍嗎XDDDD 這樣的話我同意,還願的氛圍做得還蠻好的,後面拔舌之類的效果也挺不錯,我個人覺得海報跟觀音畫的應用很驚豔
我想是因為喜歡恐怖作品的就是想要那個氣氛?那種不知道下一秒會有什麼東西跑出來的感覺XD 所以相對來說操作就不是很重要,故事其實也不是很重要(很多恐怖遊戲的故事其實都蠻簡單的,還願也是),所以說實話我覺得稱為解謎有點妙,畢竟它能「解」的要素沒有很多,或許恐怖懸疑是比較恰當的
百樓.exe
咦不對我想想,《Ib》就是有遊戲性的獨立恐怖遊戲(RPG),所以總歸來說,還是赤燭選擇了不太能操作的呈現方式吧,但總之這也是他們的特色
阿彌:沒有錢就是快有錢了
哎呦這個也太合XDDDDDDDD
百樓.exe
百樓.exe
當然我知道有人會說,「這遊戲的特色就是要讓你在玩完之後往別的地方解謎」,but 還是老話一句,任何一部好電影,都可以截圖看場景裡的細節,推敲故事外的訊息,而當你在還願裡能做的事不比電影多上多少時,我還是會覺得他比較像電子小說,不是「解謎遊戲」,去玩密室逃脫都比它更多解謎,但故事跟場景設計完全比不上還願
(但還願是做很棒的電子小說XD 我很喜歡繪本那段,如果泡泡跟眼鏡能自己加,遊戲性應該會提升吧,但同樣地這又要加程式工作量惹wwww 我理解它不加的理由)
只就解謎,前款返校的解謎元素就已經不算很強,還願更少,但還願的場景設計是比返校更突出的
孤獨のArcher
Re: [塗鴉] 我杜美心的夢想
Re: [塗鴉] 我杜美心的夢想
最新後續ww
百樓.exe
孤獨のArcher : 乾旗袍笑死XDDDDDDD
乾推文最好是不要把老杜跟露伴連結上喔,露伴這人雖然機掰,但如果要去試邪教儀式也是自己試啦
靜海清音🍓冰秋味
旗袍超讚der XD
墨桃/百樓
靜海清音🍓冰秋味 : 替身名碼頭姑娘也好戳我笑點XDD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