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深夜消分頁 memo
研究:普世共通的七大道德準則 | DQ 地球圖輯隊
//讓社會變得更好

除此之外,這七條道德標準傳遞的價值都是正面的──這麼做可以讓社會變得更好──而且在分析的過程中找不到反例。//

這世界上你找不到「活的短頸鹿」...

倖存者偏差 道德 社會
後結構主義 意義 Poststructuralism
劉仲敬 墮胎
掰噗~
蛤?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這項由牛津大學認知與演化人類學研究所完成的研究,堪稱是全世界目前規模最大、最全面的跨文化道德標準大調查。

七大普世共通的道德準則
1. 幫助你的家人:當一個好的父母、照顧弱勢親戚、把財產留給下一代。

2. 幫助你的夥伴:參與社區、社群活動,來促進團體和諧、團結一心。

3. 知恩圖報:借錢要還、履行契約、當別人道歉時要選擇原諒。//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4. 要勇敢:要有勇氣和膽量,特別是在打仗時要驍勇善戰,即使會有所犧牲也要幫助別人。

5. 服從上級:以適當的禮儀恭敬、忠誠地服從階級比自己高的人。

6. 分配資源要公平:分享團體戰利品時要公平,懂得談判和妥協以達成協議。

7. 尊重他人財產:不偷不搶,不破壞他人財產,不擅自闖入別人家。//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做對的事
帶領這次研究的人類學家居禮(Oliver Scott Curry)表示,數個世紀下來道德普遍主義者和道德相對主義者一直在爭論誰才是對的,而這次的研究給了大家一個答案:「各地的人們都會面臨相似的社會問題,並利用類似的道德標準來解決這些問題。」

居禮說:「任何地方的每個人都有共同的道德標準,大家都同意互助合作,促進共同利益是在做對的事。」//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memo
解釋、不服從、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漢薩同盟vs印地安人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劉仲敬:這個其實就要看你自己是什麼人了。

世界上是有兩種人的。用學校裡面的那種比喻來說,第一種人考不到80分以上是絕不會安心的,在他看來考65分是很容易不及格的。我是屬這種人,所以我事事都要做到絕對有安全保障才行,80分以下我覺得沒安全保障。

但是確實很多人是屬另外一種人,他考到58分,然後被老師很仁慈地提到61分,這就是他的最好成績,然後他就以為他跟那些考95分的人是平起平坐的。他經常會落到考20分的地步,偶爾有一次考到了58分,他就以為我理應得到平等待遇,如果得不到就要咆哮憤怒。他對於考到58分這件事情產生的驕傲,比別人考100分產生的驕傲還要大。世界上總是有這兩種人的。//

(覺得膝蓋中箭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tacobell0903 - 不是不能用免費的資源,參考免費的資訊。即使我一向覺得沒有任何事物真正免費...
//我並不覺得這是好現象。
小則導致個人出了國像待宰的肥羊,大則導致國家面對鄰國嚴重缺乏危機意識,造成國際處境危急。

為什麼出國後台灣人容易被台灣人騙?
當然是因為出事的時候九成九都先找台灣人,不會優先找歐美人中國人印度人等等。

那對方為什麼要幫自己?
他幫了自己後,自己能提供什麼實質回饋嗎?或他本來就可以從中拿到回饋? //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因為他說他也閒著沒事幹」「因為他為人熱心善良」

只能得出這種答案的人,拜託不要出國混。哪國都一樣。然後我真心為所有善意幫助過這種人的同胞感到不值。

多想兩分鐘,避免讓自己與他人的人際天秤失衡,是在社會叢林自保的第一步。 //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因為台灣人是一個民族吧。
所以才會本能地先找「自己人」,無條件地信任對方會給自己好建議或好處。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這或許看來天真,卻是我認為相當珍貴的事物。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Animating Poststructuralism
人類自以為生活在物質中,但實際上是生活在意義中....
感人王子
我覺得出國不能信賴台灣人的原因正相反,搞不好對方就是仇台才出國的,誰把你當自己人了...
感人王子
以台灣的認同崩解來說,我相信在外國遇到台裔仇台人的機率不低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轉]
The WW2 Towers That Defeated the Soviets
太堅固了要自己炸還炸不太掉ww
德國工藝世界第一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讓我聯想到魔戒的聖盔谷和米那斯提力斯?
都是在強盛時期興建的堅固防禦建築,然後在日漸衰敗時救了、收容不少人。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Flak tower - Wikipedia
高射砲塔 - Wikipedia
然後在這種地方又可以看到歧視鍊....

你可以在英文中找到資料,日文中也可以;但中文就是不行...也難怪阿姨會說學中文的人最終是會被世界淘汰的 (嘆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應該說,一開始的起點就是矮別人一級了QQ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SV劇情]
不是阿(嗆到
所以現在是練等練完、變得可以主動去下一個世界幫忙的意思了?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memo
調數者、
無代價地獲取「信任」、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ivanusto - 這點確實吧:)
i.不同階級的消費習慣即代表背後的時間成本概念不同?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70+30 v.s. 50+50
節點、大災變、少數倖存後佔據世界、

多災:60;平穩:40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限定繼承 v.s. 哈利有權繼承鄧不利多所有的領導地位,卻不用背負對抗佛地魔的全部責任?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拓寬天堂之門」
鋼鍊的大哥哥篇:神啊,有兩個靈魂今天來到您的身邊。
(我寧願是三個。

上帝是公正的神:
魔戒精靈的德行,毀去精靈三戒,
(過往的美好遭犧牲
亞拉岡的人皇繼承:形式與實質,正統血統與拯救剛鐸與醫治宰相,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EEKWGermany - #轉 「2016年夏天,我發現白宮有這麼一個信件室。我是在訪問當時的副總統...
//比爾思考著,他到底哪裡改變了?所有的長篇大論都可以總結成一句話:比爾認識了一位非法入境美國的人,並逐漸愛上了他。//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劉仲敬:這個主要是要醞釀一種社會氛圍,這種社會氛圍我認為實質上是未知和已知的戰爭。

未出生嬰兒和老年人在社會天平上所占的分量,骨子裡面就是已知和未知這兩大陣營的鬥爭。天平是波動的,鬥爭是模糊的,但是消長是有一定規律的。

什麼是嬰兒呢?嬰兒代表未知,因為他有無限的可能性。所謂的“上帝的禮物”的意思就是說,不是像儒家所說的那樣,是父母給了你生命,你需要跟父母一模一樣,恰好相反,他是上帝的禮物,他跟父母不一樣,他代表了父母想像不到的各種可能性,這個可能性就代表未知。

未知必須大於已知,社會才能夠向四面八方發展伸張;如果已知大於未知,這個社會就走上了萎縮和滅亡的道路。//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福利國家有一點非常不好的地方就是,它重視既得的東西,例如無限期地投入無限資源、延伸老年人毫無生活質量的生活,但是卻鼓勵你減少生育,鼓勵你老的時候依靠別人生下來的孩子給你養老,這就是重視已知超過重視未知。

這也涉及一個剛性和柔性的問題。
習慣法是柔性的,成文法是剛性的。習慣法有更多的未知,成文法有更多的已知。成文法只能保護已知,未知的東西你怎麼能寫成文字呢?習慣法以及宗教、迷信和一些神秘的東西,它保留了未知的空間。理性只能對已知的東西發揮作用,所以它在把已知的東西經營得更好的同時卻喪失了更多的未知。//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這就是為什麼自古以來的理性主義者都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輸,而看到他們會輸的人只能搞出一些像神棍一樣的理論,卻說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贏。

你要想在1960年說美國將因為互聯網而贏,這是可能的嗎?沒有任何一個美國人知道將來會有互聯網。你通過已經出現的這些鋼鐵企業,大鐵路和大鋼鐵,你能說蘇聯一定會輸嗎?蘇聯人完全可以說,我製造出來的鋼鐵大企業比你哪一點差了?但是已知永遠鬥不過未知。//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