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JI膠墨中性筆:每色0.38(12)+黑0.38(2)+黑0.5、0.7(2)+黃綠、綠0.5(2)|一八。 MUJI按壓膠墨筆:黑、藍黑、灰、黃綠、綠、青蔥綠|六。 uni 0.38中性筆:黑、藍、深藍、綠、深綠、酒紅、翠綠、萊姆綠|八。 PILOT 0.3 鋼珠筆:黑(0.3+0.4)、深藍(0.3+0.4)、綠、蘋果綠、嫩粉、桃粉|八;絕版/停產:翡翠綠、珊瑚粉紅、靛青、酒紅、軍綠、土耳其綠、橄欖綠|七。 TOMBOW Play Color 2:黑、綠、黃綠、蘭姆綠、橄欖綠、海軍藍、玫瑰紅、桃紅、Pale green blue、porcelain green、Aqua|一三。 PILOT 2020 Shaker Super Grip|五。
睡前也迅速看完《不消費的一年》。
-
筆:91枝。(沒有破百倍感安慰。)筆記本:442+13本。
紙膠帶:114捲。貼紙:144張(單張)+41包(貼紙包)。
衣物:141件。
這是什麼讓人死的巧合數字。-
我有這麼多這麼多筆,可是我只有一塊橡皮擦,一個修正帶(兩個替換帶),一支沒有刻度的直尺,一把剪刀,一支美工刀,一支口紅膠,一台小小的釘書機,一盒感覺用不完的自動筆筆芯。然後我沒有筆盒或筆袋。
MUJI按壓膠墨筆:黑、藍黑、灰、黃綠、綠、青蔥綠|六。
uni 0.38中性筆:黑、藍、深藍、綠、深綠、酒紅、翠綠、萊姆綠|八。
PILOT 0.3 鋼珠筆:黑(0.3+0.4)、深藍(0.3+0.4)、綠、蘋果綠、嫩粉、桃粉|八;絕版/停產:翡翠綠、珊瑚粉紅、靛青、酒紅、軍綠、土耳其綠、橄欖綠|七。
TOMBOW Play Color 2:黑、綠、黃綠、蘭姆綠、橄欖綠、海軍藍、玫瑰紅、桃紅、Pale green blue、porcelain green、Aqua|一三。
PILOT 2020 Shaker Super Grip|五。
別人送的使用過的:筆記本(35)/自填與非自填行事曆(19)|五四。
自己買的未使用過的:MUJI書型筆記本144頁(3)/MUJI原稿筆記本(11)/MUJI再生紙筆記本方格A5(3)、A6(15)/MUJI植林木筆記本橫線B5(8)/MUJI雙環空白B5(1)、A6(1)/再生紙報告用紙B5(3);雜牌(?)橫線方格空白(47)|九二。
自己買的使用過的:月週日行事曆(33)、大大小小方格空白橫頁筆記本(209)、MUJI方眼活頁紙A5、B5、A4(百頁↑)|二四二。
現在正在用的筆記本加行事曆|十三。 到底
三五年沒有添購衣物加上去年過年扔掉兩個衣櫃比起文具好算多了。(右上是短裙短褲,右下是沒有在穿的長褲與比較常背的包包,左下是沒有在背的包包與好多好多的衣架,左上是床單被單被套枕套與棉被。)
然後還有十幾件衣服在沙發。想想還要加上幾件身上穿的與還在洗的。右邊的衣服比左邊的更加讓我怦然心動。或許是大整理過後也沒有再買衣服,數算時候出現「嘎嗚什麼時候有這件衣服」的念頭只有一件。不過有趣的是,「嘎嗚這件怎麼還留著」的倒是好幾件,想不起來上次整理為什麼捨不得丟掉。不過超過大半衣服都是姑穿過送的或嬤買的。今晚先這樣,看看明早可以將「感覺沒有在穿」的衣服處理掉幾件。-
一六一件刪減至一四一件。結果僅只處理掉12.5%。
秋冬:襯衫/長版襯衫(8)+上衣(7)+毛衣(7)+連帽上衣(2)+連帽毛衣(1)+連身裙(2)|二七。
褲:長褲(11+1)+短褲(7+3)+吊帶褲(3+1)|二六。
裙:短裙(7+3)|十。
外套:薄外套(8)+連帽厚外套(10)+毛衣外套(3)+秋冬無袖外套(4)|二五。
-
薄外套:無扣(1)有扣(4)連帽有扣(2)連帽拉鍊(1)。
連帽厚外套:無扣(1)有扣(1)拉鍊(8)。
毛衣外套:無扣(1)有扣(1)拉鍊厚外套(1)。
秋冬無袖外套:連帽無扣(1)連帽有扣(1)拉鍊(2)。
可消費的:
■ 書:欲望清單的書。(目前五一本。)/迫切想要在當月打開來看的書而非買起來放的新書。(問自己是想看還是想買。)
■ 約會/聚餐。(盡量單點不點套餐。)
■ 黑色的筆。(絕對絕對絕對用完再買。)
不得消費的:
■ 筆記本,貼紙,便條紙。(買的都不用,有的也用不完。)
■ 手搖飲料。
■ 車票。(至少三個月內不離開新竹。)
■ 偶像專輯雜誌與周邊商品。
■ 包包提袋。(比起衣鞋,兩三年間衝動買不少。)
頁一六二至一六三。
-
Cait Flanders《不消費的一年:購物狂的重生之旅,擁有越少,得到更多》,楊璧謙|遠流:2018。
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
「知道自己有多少東西」。集中整理。「一一」整理。整理順序:衣/書/紙/小物/紀念品。(提高心動敏感度。)
以全部丟掉為前提,選擇「保留」怦然心動的東西,而非選擇「丟掉」的東西。
對丟掉的東西道謝;跟整理的房間打招呼。
所有東西分門別類。(同類在一起。)
沒有「有一天」。
不要把東西「放在最裡面」。
先整理再收納,最後增添心動感。
我真的好依賴噗浪。噗幣提供編輯回應之後更加依賴與懶惰。或者是說,我將它當作自己或私人或公開的重要平台在經營。對於書影的摘要與感想先打也只打在噗浪。以及在噗浪可以確切知曉「有誰在看在喜歡」對我來說好重要。或許不安的同時也安心。如同蘇西說的,噗浪的功能其實都可以被取代,可是噗浪的存在無法。將噗浪當完稿發表而不是當草稿儲存的話,編輯回應與否無妨,加上不厭其煩的刪除重新張貼就好。(可是對別人不堪其擾。XD)
表情符號也只是當貼紙簿在收集。搜尋功能我也好需要(雖然最近好像壞掉),總是先在噗浪搜尋別人的觀後讀後感。至於搜尋自己的,其實只要乖乖備份就好。不過,就像買書支持出版社的心態,噗幣對我而言也是,畢竟要是沒有噗浪,我不可能認識好多人發生好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