Маша
Good Men Project這篇文章是真的很棒,我在最近幾噗經常討論到,在此不多做贅述;其實我在找到那篇文章之前,我遇到的是這篇文章,《社會訓練男人仇恨女人的五大法寶》,國外專欄男作家David Wong所寫的:
5 Ways Modern Men Are Trained to Hate Women: Update
Маша
我其實覺得第五名非常令我匪夷所思:「我們男性認為社會欠我們一個美女

「我們認為我們理所當然要得到美女。」

因為我看不懂,所以一直不予置評。直到我回覆首噗那串名畫被撤的討論時,回想起被敖廠長罵炸的中國手遊廠商惡質宣傳活動,我自己終於頓悟了!

那手遊宣傳大致的情況如下:
Маша
「我記得有個手遊廠商被敖廠長罵到臭頭。廠商辦活動請了幾個妹妹來電玩展宣傳,她們甚至不是cos手遊人物,穿得非常清涼,因為她們不是coser,所以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她們意義何在。

「主辦單位請底下男生們上來跟妹妹握手,有個男的已經事先被戴牌子的人員拉到一旁耳語,他一上去就是直接把手戳到妹妹比基尼胸罩裡摸乳房。

「後來才搞清楚,這個廠商想要傳達的是,很多妹也在玩這款遊戲,所以男生趕快來玩,可以跟妹聊到天,然後OO

「也就是說,這個廠商連遊戲的可玩性都放棄宣傳了,直接把女性表現為無人性的、你只要來玩就可以打到的寶。」
Маша
看見曼徹斯特博物館藝術品造成的爭議,我們應該討論物化女性,要對社會整體意識產生何等負面影響才算得上物化女性,這應該要有更嚴謹的認定,不是一頂你愛给人家戴就可以堂皇扔之的大帽子,甚至否定藝術價值
Маша
反觀那個手遊廠商的企圖;女性怎樣表現外貌才是專業?可是她們顯然不是專業coser了,讓妹穿得清涼真的是在「專業地」呈現手機遊戲嗎?被摸妹們究竟哪裡表現「專業」了?琢磨起來,整個遊戲宣傳場合的操作,很明顯就是不把女性當做有人性的主體,而是遊戲的feature,並且以這件事為核心大肆美化、宣傳、給予各方參與者獎賞,這就符合物化標準了。

她們甚至沒有人性,當然不必談專業不專業形象。
Маша
從低俗手遊宣傳活動,回到「我們男性認為社會欠我們一個美女」這件事。

如果你是個參加了那場宣傳活動,結果就真成了該手遊鐵粉的大傻逼(別懷疑你就是大傻逼),當你被這款辣雞遊戲課了五千塊人民幣,結果還是只能自己撸,你作何感想?

幹,我被騙了!這個遊戲欠我跟女人上床!
Маша
繼續引述Good Men Project專欄內文

「隨便你怎麼說,但是在我們的主流社會中,抓到有吸引力的女人的男人,不但被視為成功,而且是種被鼓勵的心態。透過流行文化,這種男人就喜歡把自己看成高人一等,而一直在情場上失利的男人,不公平地把自己當成失敗者。英語語言甚至把分手與離婚稱作「輸(lose)」掉伴侶。而隨意找一個伴侶,或者,老天爺啊,選擇單身,會被社會認定成loser、比不過人家的次等人種,因為我們不配與可愛的女人在一起,我們沒有很多錢、健美身材或大老二把她們『吸』過來。」
Маша
「這就是為什麼,當看起來不怎樣的男性與不錯的女人在一起時,我們的大腦無法理解『她認為他這個人本身不錯,值得愛』,我們被社會教育的大腦,只會認為這種情況下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錢多與大老二。」
Маша
也就是說,這段文字與David Wong的「我們認為社會欠我們美女」有相互呼應之妙:女性不具有人性,不被相信具有比方說愛人能力的人性,她只是看見有錢與大老二就會亮燈的帕夫洛夫之犬直射反應量表,作用是衡量男性成功。

注意,這兩篇文章都不是女性主義者說的,而是國外男專欄作家所寫的兩性關係觀察。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他們並沒有所謂的意識形態偏頗。
Маша
資本主義當然知道「我們不配與可愛的女人在一起,我們沒有很多錢、健美身材或大老二把她們『吸』過來」這種男性焦慮;今天有個手遊告訴你,你可以以很低廉的代價獲得這個活體獎品、又有另一個什麼東西告訴你,你只要做什麼什麼,一定保證可以獲得這個活體獎品,而且還是特別上等的貨色

你可能會有「一拍即合」的感覺。
如果你都(抱著貪小便宜的心態)按照商人說的去做了,結果並沒有得到活體獎品

商人沒有必要為了不實廣告負責,因為物化女性很難被算作不實廣告

然而我們的社會的確是這樣,將手指指向單一肥宅,說他們如何如何,對他們也非常不公平--你頂多只能說他們太天真。
Маша
但是經過反覆的希望失望、被刺激又被落空、自己的世界與現實世界斷差不斷重擊你,被如此欺負的男性,到最後會怎麼想呢?

「我認為我理所當然要得到美女,但是社會欠我。」
Маша
我身為女性,我從前整個想不通,為何賣房子的廣告都不會好好描述房子的格局,位置周圍生活的機能性與交通如何,卻要浪費空間放一個不相關的美女在那邊

↓隨便找的一張案例
https://i.imgur.com/QiEMIAl.jpg

我現在想通了喔
Маша
如果現象足夠廣泛、對人的耳濡目染足夠長,足以令男性無法想像女人有人性,到什麼地步呢?一樓文章的作者David,有一天發現其他男性們在對一張照片品頭論足:
Маша
Her face is so ugly you can smash it into some dough and make gorilla cookies. 她的臉如此噁心,你可以把她打扁然後做猩猩餅乾。

So fugly, I'd say 'don't even look'!!! 肥醜令人難以直視

"This person is disgusting and I would never trust 'it's' opinion on ANYTHING!" 好噁心,不是人,我絕對不會信任「它」的任何話。
Маша
https://imgs.plurk.com/QuS/p9p/IVw1Q2XwFibLjLF6tQrUdPxXGaJ_lg.jpeg
他們談論的是最高法院大法官,Elena Kagan。

這也許就像一種視覺疲勞,或者令人瞠目結舌的文化差異,讓某些事物完全無法進入你的意識當中、難以想像;就好像你進入遠方的部落,站在長頸族人面前,看到他們的脖子有五十公分長,你無法認知「為何要花多年時間,把頸子拉得這麼長?」,你無法內化這個影像、這件事,也無法融入那個文化;沒有平等意識的人就會把這些文化直接視為野蠻、恐怖
Маша
女性沒有人性,自然不可能是大法官,而她確實是大法官的事實,就好像一件怪誕或視覺盲點般根本沒法被腦子吸收進去,當然可以自然而然地說出那樣的話了。

而Elena成為大法官這件事,對那些男性而言應該是野蠻而恐怖的吧。她再怎麼表現專業形象,根本徒勞無功。我想這些男性不是個案,他們的反應也並不奇怪,這就跟白人殖民者無法了解印地安人,所以要大屠殺他們一樣。

人類的歷史總是可以從人類自己身上看出端倪。
Маша
這,朋友,就是物化女性的效果了。
名畫的裸女真的是以騙錢為標的對你洗腦嗎?還是畫家的裸女是呈現人類靈性一面的創作手法?
Маша
任何不具有愚化人類殺傷力的對女性的表現,不能很隨便地被稱作物化女性。所以若女性主義者宣稱曼徹斯特博物館名畫有裸女,要館方撤除,是不了解物化女性,愚蠢且危險的訴求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