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吃
Sun, Oct 29, 2017 10:17 AM
Thu, Oct 21, 2021 11:36 PM
6
1
https://medium.com/...
「因為聰明人總是以己度人,低估了人類的惰性和世界的摩擦阻力。
他們預見方向一般沒錯,心總是太急了一點。」
土豪
游士
劉仲敬
願望
王爾德
掰噗~
@baipu
說
Sun, Oct 29, 2017 10:17 AM
喔?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10:20 AM
Sun, Oct 29, 2017 10:20 AM
忘了是在哪聽說的?
「超前一步是天才,超前兩步是瘋子。」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1:24 PM
Sun, Oct 29, 2017 1:30 PM
--
「提問人:
你怎麼看梁啟超?怎麼評價他的“流則多變”?
劉仲敬:
梁啟超顯然是游士裏最好的品種,絕大部分同類都要比他壞得多;但游士本身就是社會的腐蝕劑,這是由他們的階級地位決定的。
有一個林長民勾引張作霖揮霍一年,就足以抵銷十個王永江建設十年的效果。」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1:25 PM
「梁啟超把許多西方的新知引進中國,但從來沒有詳細闡述。
所謂“未能成佛,先要度人”就是他的寫照。
他要麼根據好奇心做事,要麼根據政治形勢;兩者都是短命的,善變的。
他一般是抓住當時西方或日本的流行思想,介紹一點點,然後馬上跳到下一個題目上,留下一大堆爛尾工程。他的作品中包括許多冷僻的小人物,像伯倫理知之類,其實就是思想界的呼啦圈和悠悠球,在引進當時本來非常時髦,但禁不住時間的考驗。」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1:25 PM
「“以今日之我向昨日之我宣戰”,在梁啟超時代是一種特立獨行的標簽,但經不起魚目混珠的投機者們濫用——政治上的變節和思想上的求新是兩碼事。
梁啟超是一個
炫耀狂,像女人不斷換衣服一樣,急欲證明他掌握當時最新的東西。
舊了,他就掃興了。但衣服換來換去,式樣其實都差不多,細節的變化其實可以忽略不計,因此繼續換很容易,跟傷筋動骨大整容不一樣,後者往往是單行道。
梁啟超折騰來折騰去,始終還是十九世紀人,在二十世紀思想的肅殺之氣面前,他感到無法適應。他的底線是換衣服,像李大釗那樣脫胎換骨是不行的。」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1:27 PM
Sun, Oct 29, 2017 1:31 PM
--
有點膝蓋中箭的感覺....
「舊了,他就掃興了。但衣服換來換去,式樣其實都差不多,細節的變化其實可以忽略不計」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1:29 PM
Sun, Oct 29, 2017 1:40 PM
我有點自覺到了。
每次都是憑著一時的好奇心去探索,然後在挖完所能挖完的細節之後就拋下,不像我所欽佩的人們那樣持續地愛著。
只為了炫耀自己比別人知道的多,在這種時候格外愉快。
像浮萍一般愛無定所。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1:32 PM
Sun, Oct 29, 2017 1:34 PM
久了之後也覺得自己真是差勁....當初所謂的「持續對世界抱有好奇心」之類的藉口顯然不太符合我的狀況。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1:34 PM
Sun, Oct 29, 2017 1:35 PM
我真的就像是「
游士
」。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1:36 PM
我所渴望的是在關鍵時刻能夠對歷史大勢推動那關鍵的一把。
但這樣的情勢必定是亂世。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1:38 PM
我這樣的人沒有機會在平穩時代出頭的。游士的機會就是瓦解共同體。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1:44 PM
「劉仲敬:
能讓知識分子發揮個性的往往是亂世,像魏晉、明末,
一個穩定的社會很難由着你培養和發揮個性,只有在解體的混亂中,才能讓人特立獨行,否則肯定要遷就共同體。」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1:45 PM
但我知道我自己願意放棄這樣的機會。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1:46 PM
當然我知道這種機會由不得我,所以談不上犧牲什麼的。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1:47 PM
不過若是讓我做選擇,讓我獲得發光發熱的機會;或像是現在這樣安定的台灣。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1:48 PM
Sun, Oct 29, 2017 1:48 PM
我會放棄。
我願意為了台灣的自由、民主,以及愚昧而放棄我的機會。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1:49 PM
質樸而愚昧,總勝於狡猾而卑鄙。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1:49 PM
Sun, Oct 29, 2017 1:50 PM
小聰明在爭取自由這方面不太派的上用場。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1:50 PM
願意犧牲捍衛自由的人不太會是聰明絕頂的類型。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1:57 PM
我願意這一輩子屈從在沒沒無名的狀況,結束我的一生。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2:02 PM
Sun, Oct 29, 2017 2:02 PM
忘了是在哪裡看到的一句話:
「人們以為最大的不幸是願望沒有實現;但有些人發現,是願望實現了。」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2:02 PM
當心你所許下的願望....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2:03 PM
Sun, Oct 29, 2017 2:07 PM
綜觀神話、寓言與歷史,我注意到了這點。
當心你所許下的願望。
不是願望會被曲解什麼的惡劣精靈故事,而是你會發現你其實根本不會喜歡願望實現後的境況。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un, Oct 29, 2017 2:04 PM
鄧不利多曾說,人就是喜歡挑那些對自己最沒好處的事物。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Wed, Nov 15, 2017 1:02 PM
posset
: 好阿XD
不過我一直沒找到原句出自哪裡....依稀有個印象是李爾王?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Apr 7, 2018 7:36 AM
posset
: (隔了好久(汗
我現在才又偶然看到出處了!是「王爾德」!
載入新的回覆
「因為聰明人總是以己度人,低估了人類的惰性和世界的摩擦阻力。
他們預見方向一般沒錯,心總是太急了一點。」
土豪 游士
劉仲敬 願望 王爾德
「超前一步是天才,超前兩步是瘋子。」
「提問人:
你怎麼看梁啟超?怎麼評價他的“流則多變”?
劉仲敬:
梁啟超顯然是游士裏最好的品種,絕大部分同類都要比他壞得多;但游士本身就是社會的腐蝕劑,這是由他們的階級地位決定的。
有一個林長民勾引張作霖揮霍一年,就足以抵銷十個王永江建設十年的效果。」
所謂“未能成佛,先要度人”就是他的寫照。
他要麼根據好奇心做事,要麼根據政治形勢;兩者都是短命的,善變的。
他一般是抓住當時西方或日本的流行思想,介紹一點點,然後馬上跳到下一個題目上,留下一大堆爛尾工程。他的作品中包括許多冷僻的小人物,像伯倫理知之類,其實就是思想界的呼啦圈和悠悠球,在引進當時本來非常時髦,但禁不住時間的考驗。」
梁啟超是一個炫耀狂,像女人不斷換衣服一樣,急欲證明他掌握當時最新的東西。舊了,他就掃興了。但衣服換來換去,式樣其實都差不多,細節的變化其實可以忽略不計,因此繼續換很容易,跟傷筋動骨大整容不一樣,後者往往是單行道。
梁啟超折騰來折騰去,始終還是十九世紀人,在二十世紀思想的肅殺之氣面前,他感到無法適應。他的底線是換衣服,像李大釗那樣脫胎換骨是不行的。」
有點膝蓋中箭的感覺....
「舊了,他就掃興了。但衣服換來換去,式樣其實都差不多,細節的變化其實可以忽略不計」
每次都是憑著一時的好奇心去探索,然後在挖完所能挖完的細節之後就拋下,不像我所欽佩的人們那樣持續地愛著。
只為了炫耀自己比別人知道的多,在這種時候格外愉快。
像浮萍一般愛無定所。
但這樣的情勢必定是亂世。
能讓知識分子發揮個性的往往是亂世,像魏晉、明末,
一個穩定的社會很難由着你培養和發揮個性,只有在解體的混亂中,才能讓人特立獨行,否則肯定要遷就共同體。」
我願意為了台灣的自由、民主,以及愚昧而放棄我的機會。
「人們以為最大的不幸是願望沒有實現;但有些人發現,是願望實現了。」
當心你所許下的願望。
不是願望會被曲解什麼的惡劣精靈故事,而是你會發現你其實根本不會喜歡願望實現後的境況。
不過我一直沒找到原句出自哪裡....依稀有個印象是李爾王?
我現在才又偶然看到出處了!是「王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