ㄐGrandpa
偶爾也想談談孩子。
ㄐGrandpa
紀伯倫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詩人,他的作品又屬 On Children(論孩子)名列我的鍾愛排行榜第一名,愛到都會背了:
ㄐGrandpa
手中懷抱嬰孩的婦女說,請為我的講講孩子吧!於是他(先知)開口: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他們是生命對其本身的熱烈渴望。
ㄐGrandpa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他們經你而來、卻非由你而來,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他們將陪伴你、卻不屬於你。
   --Kahlil Gibran, "The Prophet" 紀伯倫《先知》
ㄐGrandpa
近期上市的這本書: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書名便是取自這首詩。一直有在facebook關注這個作者 Wu Sansan,滿喜歡她的,聽說她要出書很興奮,發現新書書名又更愛了,心裡想著:幹得好(握拳)
ㄐGrandpa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不是那種理論派的親子關係教學,而是九篇作者擔任家教時親身經歷的故事;我在TAZZE讀了第一篇的試閱,還沒看完便覺心有戚戚,讀完後更是毛骨悚然,然而最可怕的不為其他,而是它竟是真實的,即便在現在,也每一天每一天出現在我們的身邊。
ㄐGrandpa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前陣子的一個家教學生。那個妹妹國小一年級,讀的是貴族私立小學,一所非常注重英語能力的學校,妹妹的家境很不錯,但父母非常忙、教育程度又不算高,所以會特別請家教來教英文、督促妹妹完成功課。
ㄐGrandpa
有一天,一直都很忙碌的媽媽和爸爸提早回家,剛好隔天妹妹要平時考,媽媽便上樓來關心一下功課。我正在看妹妹畫學習單(國小一年級可能還不擅表達,所以很多學習單都會直接要求小朋友畫圖),我記得很清楚,那時剛過教師節,所以要畫「對老師的感謝」,我問妹妹要怎麼畫,「我要畫四格,前兩格畫老師和同學,後面寫得像卡片那樣。」我說好,很棒,於是坐在旁邊看妹妹畫完。
ㄐGrandpa
畫完後不到五分鐘,媽媽上樓了,她拿起這張畫完的學習單,冷不防吐出一句:「這什麼東西?畫得好醜。」我愣住,想跟媽媽解釋妹妹的構想,但媽媽聽完後還是打開電腦、掃描列印,生出一張一模一樣的空白學習單,放到桌上,「來,重畫。」
ㄐGrandpa
接著她坐下,指著空白的學習單,「妳之前畫那些是什麼?老師根本看不懂!妳不要切四格,直接畫一個大黑板,上面寫要給老師的話,旁邊再畫幾個同學……」整個過程裡我沒有任何插嘴的餘地,待媽媽指導完後,她走到我身邊,語重心長地開口:「看,要這樣教她,她才懂,知道嗎?」我還來不及說好,她就拿出之前的學習單,翻給我看:
ㄐGrandpa
「我以前都不知道,放任她隨便畫,結果老師都只蓋兩三個章;上次去家長會才發現,很多小朋友都有五六個章,而且一看他們畫的就知道有家長教,所以從那時候開始,我都會這樣教她,妳以後也要……」   
創造力與印章數,台灣家長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
ㄐGrandpa
那瞬間我沒辦法回應、開口反駁、或提出婉轉勸說,因為在那瞬間,我看見龐大的台灣教育文化縮影壓到我面前,在我一心以為「成績至上」的老舊觀念也許會與時俱進地沒落時,現實狠狠賞了我一巴掌,沒有,才沒有,它更挾帶著看似正當無比的理由膨脹自己:「別的家長都這樣,我們當然也要!」氣憤的是老師也在變相助長這樣的情況,我正想要抗議,卻咻碰--中箭落馬,因為那不是我的孩子,因為我只是一個領了錢的家庭教師,我沒有權力開口。
ㄐGrandpa
我唯唯諾諾地說好、沒問題、下次一定會注意,我擺出最誠懇的笑容,終於哄得家長滿意。隔幾周,同樣類型的學習單,妹妹帶回家問我,「老師,教我畫這個,好不好?」
ㄐGrandpa
我怎麼引導她她都不願意、她想要描圖、她畫了兩次卻也擦掉兩次(我來不及阻止),拖了半個多小時,那天功課又非常多,我終於忍不住:「那我幫妳畫一次,等一下妳要自己重畫喔!」她笑著說好,於是我畫了,畫完後妹妹很開心,照著我畫的圖描上、塗色,結束後告訴我:「別人一定會羨慕我畫得很好!」
ㄐGrandpa
她的笑容可能是因為畫了一張漂亮的圖而打從心底感到開心(我寧願如此相信),只不過那天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反省,是不是,我也在無意間成為了助長這種畸形教育的推手,沉默地,把一株原本也許能茁壯的好苗,掐掉。 
---------------------------
其實還有兩三個故事想講……但是太長了只好下次><
ZihFong
看完妳的分享,覺得好無力啊.......
ㄐGrandpa
ZihFong : 我想最無力的是它就發生在我面前,我卻無從改變。但換個角度想,也許我亟欲對抗的不只是一個家長,而是整個世代已經扭曲病態的價值觀。
ㄐGrandpa
shikideva: 也許我期待的是一個突破性的改變,不一定要等到這群孩子長大、而是現在的大人(當然也包括逐漸邁入這個年齡的我們)可以意識到一種全新的價值觀:孩子對你而言究竟是什麼?你是在訓練他、還是在教育他?是不是可以帶著「我為你好」的理由無限上綱?
當然這或許對大人們來說很難,但...活到老學到老不是嗎^^
班噗~
媽媽指證的這個現象其實很有趣(當然不是看笑話),其實觀察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不難發現有兩種很明顯的現象。
在成就較低落的家庭,父母親對於孩子的期望總是「你要讀好書,因為爸爸媽媽就是沒讀書,所以才會有這種成就」,他們僅抱持著這個信仰,卻毫無頭緒,不知道該怎麼教導孩子,最後都會仰賴老師的教學,會盡量配合老師(並不會只針對一個老師而已)的方式來教孩子。
另外一種就是成就相對傑出的家庭,父母親對孩子的看法則是要複製出來他們的
班噗~
成就,再加以補足他們不足的地方。例如爸爸數學很好、媽媽音樂很厲害,但他們的英文不足。他們一定會相當嚴格要求孩子的數學跟音樂也要很好,並且會瘋狂加強孩子的英文。而這種家庭很常陷入一個迷思,那就是成績代表一切,只有成績才能證明出這個孩子有成就。
可是單純數字的成績,真的就表現出孩子的成就嗎?文科就是很明顯的例子,與其照本宣科背答案,不如詳細瞭解流變,以後才能夠貫通。至於理科,我最近也遇到這種問題,原本以為數學完全
班噗~
不行的孩子。在老師不斷加強基礎理解之下,他無意間理解的能力勝過於之前遠遠追過他的那些同學們。甚至還能超過他們的思維,更快理解數學之後的公式等等的。
但是只重視成績的家長,是沒有那個耐心等待孩子累積能量的
o̶̶̷ .̫ o̶̶̷ 魚燒
感謝分享 突然有點感慨許多長輩們都只看見那些印章數的數字而忽略了其他更有價值的東西……
ㄐGrandpa
班噗~ : 我好喜歡這句→「只重視成績的家長,是沒有耐心等待孩子累積能量的。」
除了成績,我其實也觀察到一個現象:台灣家長很喜歡讓孩子去學才藝,而且越多越好;前文的這個妹妹一個人就學了鋼琴、舞蹈、繪畫、圍棋,這些才藝每個禮拜都要上課。我無法探究孩子到底吸收多少?這到底是孩子的興趣或是家長的期望?
ㄐGrandpa
再談得遠一點,這些才藝又是否能激發孩子的潛能、累積自身能量,又或者……即使出發點是好的,卻仍不能否認,也是為了滿足家長本身對才藝(=成績)的虛榮?
我無法斷言,因為這太難太難了,尤其是了解越多之後反而越感沉重。
班噗~
我想起之前看過一位家長,他把他的女兒(年紀很小)送去上鋼琴班,可是那個家長對老師說:「你不用特地教他什麼,就讓他在那邊自己愛怎麼碰鋼琴就讓他碰鋼琴,偶爾彈彈琴給他聽就好。」
過了一陣子之後,他的女兒突然間跟老師說他想學哪首曲子,老師和家長反應孩子的這件事情。家長就跟老師說:「現在她自己想學了,再麻煩老師您教她了」
不過能夠有這種想法,或者是說有這種能力的家庭不多。真的會希望未來的我們能保持這個初衷,不要成為那種人
ㄐGrandpa
shikideva: 嗯你談的的確和本噗的關聯性比較不大~但也是很棒的分享!
不過這邊我還是想專注在「親子關係」的討論,希望可以提出一些故事來讓大家有反思的空間,如果可以的話期盼大家更重視「你的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這個觀念(我是覺得目前華人社會對於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應該還無法接受)
ㄐGrandpa
我同意,「除非願意放下否則無法真正蛻變」,只是我還是會孜孜不倦地繼續分享我看到的故事、渴望大家做的改變,畢竟,養孩子不是攻下一座城堡,而是在孩子和父母的心中,一起種下希望的種子。(這才是真正希望的種子辣!!!!!
ㄐGrandpa
班噗~ : 這真的很少見,就像你前面提到的,大家都太重視成績,家長想看到成果而老師想要交差…… 這個家長真的非常棒!我想他一定很清楚怎麼樣才不會揠苗助長,由衷希望我們都可以成為這樣的大人^^
ㄐGrandpa
o̶̶̷ .̫ o̶̶̷ 魚燒 : ryantang908347: 不會~寫下這個故事前其實猶豫了很久,但最後還是心一橫決定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看完之後可以思考一下,畢竟在未來,我們的孩子所要承受的“價值觀”,是由我們所決定。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