ฬeveท™D
@Weven
喜歡
Tue, May 6, 2014 8:05 AM
4
「
在我們的時代,人們學會讓友誼屈從於所謂的信念,甚至因為道德上的正確性而感到自豪
。事實上,必須非常成熟才能理解,我們所捍衞的主張只是我們比較喜歡的假設,它必然是不完美的,多半是過渡性的,只有非常狹隘的人才會把它當成某種確信之事或真理。對某個朋友的忠誠和對某種信念的幼稚忠誠相反,前者是一種美德,或許是唯一的、最後的美德。」
-- by 米蘭.昆德拉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8:11 AM
米蘭.昆德拉在文集《相遇》裏頭有這麼一段話:「我看着法國詩人勒內.夏爾走在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旁邊的照片。一個是以參加對抗德國佔領的抵抗運動受到讚揚,另一個則是因為曾在生命的某個時刻對初生的納粹主義表示認同而受到詆毀。照片拍攝的日期是在戰後。我們看到的是他們的背影,他們頭上都戴着帽子,一個高,一個矮,走在大自然裏。我非常喜歡這張照片。」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8:11 AM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8:20 AM
話說,梁文道這篇講到人們因為政治立場或意識形態「絕交」的文章很值得玩味 ㄎㄎ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8:48 AM
我很喜歡米蘭昆德拉,一開始是因為接觸他的短篇小說(《可笑的愛》、《笑忘書》等等),雖然內容聊的多是感情、價值取捨或生活日常,他很多想法是很前衛富思考性且入世中帶點世故的詼諧,大概想法雷同所以很合我胃口。跳脫文學作品,看了他對其他事情的剖析,原本不期待卻還是很妙的想法一拍即合,有時候真的從魔鬼細節的契合就能看出整體的適切度,人生能有幾個這樣的朋友真的夫復何求阿~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8:48 AM
唉~我才說我只愛死人
betawing
@betawing
Tue, May 6, 2014 8:49 AM
我之前有借你不可承受之輕嗎?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8:49 AM
沒,但那本好有名,我反而還沒看過 哈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8:50 AM
書名好有名
betawing
@betawing
Tue, May 6, 2014 8:59 AM
那本我出借過好幾次了,當兵的時候順手買的,不過小品我比較推薦「緩慢」
betawing
@betawing
Tue, May 6, 2014 9:00 AM
撲頭那篇有點讓我想講什麼又不知到該說啥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9:01 AM
《緩慢》我在誠品有翻過,當下漫心動的,但後來想多積一點書一次在博客來買就一直沒有入手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9:10 AM
噗頭那段跟我之前太陽花那陣子變成某種主流政治正確,我當時想聊的想法很類似,我從來不會因為我的選擇符合主流民意或看似正確而感到自滿然後大張旗鼓地去撻伐那些不挺或不表態的人是白癡智障,但文筆不如昆德拉,他強調這種正確有時候只是一種過渡性的產物,不值得為了這些輕易拋棄掉對個人更有價值的友誼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9:10 AM
我知道這有時候很難做到,但至少我的方向是對的,很多人連方向都搞不清楚,只會跟那些各方面想法一致的朋友交往強化自我主觀的偏執,這種屈從於所謂的信念而結交的朋友對人生一點意義都沒有,我反而覺得是一種隨時可能又因為其他想法不同又反目而隨意拋棄的小資情趣
betawing
@betawing
Tue, May 6, 2014 9:14 AM
你有看我之前做的那個政治傾向測驗嗎?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9:15 AM
左右那個嗎?看了
betawing
@betawing
Tue, May 6, 2014 9:15 AM
我那時撲頭就在講裡面其中的一個很妙的問題,他問說「區別人們的是國籍還是政治傾向」
betawing
@betawing
Tue, May 6, 2014 9:16 AM
阿記憶跟翻譯有點不太正確,我找一下原文
betawing
@betawing
Tue, May 6, 2014 9:19 AM
"People are ultimately divided more by class than by nationality.",同意或不同意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9:21 AM
台灣應該多數是政治傾向吧
因為國家認同度普遍很低
betawing
@betawing
Tue, May 6, 2014 9:21 AM
我想了很久最後選「不同意」,理由就有點像你講的這樣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9:21 AM
除非所謂的國家指的是美日XDDDDDDDDDDDDDDDDD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9:26 AM
class你翻譯成「政治傾向」喔?我以為是「階級」耶
betawing
@betawing
Tue, May 6, 2014 9:31 AM
階級的話,應該不會因此變成一個國家吧
betawing
@betawing
Tue, May 6, 2014 9:33 AM
我知道很多人是覺得天龍人自成一個天龍國啦,但我覺得那也是情緒的成分居多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9:34 AM
老實說,我覺得class在這裡翻譯成階級比較對耶~如果選階級大概就比較偏左吧(?)
betawing
@betawing
Tue, May 6, 2014 9:35 AM
是階級沒錯,我翻譯不太準+記錯了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9:35 AM
他裡面就是把階級跟國籍分成兩種選項阿~我不了解你所謂部會因此變成一個國家是甚麼意思?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9:35 AM
恩恩
betawing
@betawing
Tue, May 6, 2014 9:35 AM
ultimately←最後的分類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9:36 AM
那這樣有符合我剛剛先前講內容的嗎?
betawing
@betawing
Tue, May 6, 2014 9:37 AM
好像沒有
betawing
@betawing
Tue, May 6, 2014 9:38 AM
可是回頭看
我之前的噗
就覺得好像有關連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9:38 AM
ultimately就單純是一個用來形容divided動詞的副詞吧
betawing
@betawing
Tue, May 6, 2014 9:41 AM
恩...應該這樣講吧,一般人會對朋友的相異政治意見感到生氣,常常是認為那跟他的出生與認知受限有關係
betawing
@betawing
Tue, May 6, 2014 9:43 AM
如果因為這點而無法繼續友誼,那就有點像是天生的階級而造成分裂的情況
betawing
@betawing
Tue, May 6, 2014 9:45 AM
幼稚一點可能甚至會覺得,最好同類型的聚在一起自成一國比較輕鬆,但我覺得現實與友誼並不是這樣簡化的運作的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9:56 AM
但我明明在隔壁看到很多不同階級的因為相同的政治傾向變成好友的阿(笑)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9:57 AM
如果真如此那麼那些人嘴巴裡喊著階級流動是在喊辛酸的嘛?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9:59 AM
我有時候很好奇,用階級劃分小圈圈跟用政治傾向劃分小圈圈倒底哪一個自我侷限的成分比較大?
ฬeveท™D
@Weven
說
Tue, May 6, 2014 12:14 PM
[ฬeveท] 「...想必,我就是想對必然性說不,想把因果律絆倒在地,想用反覆無常的自由意志,來戲弄無...
韓 毅
@amagi_1113
Tue, May 6, 2014 12:48 PM
這段話把某些在我心頭流過的感情碎片描寫得很美 XD
韓 毅
@amagi_1113
Tue, May 6, 2014 12:48 PM
「我們所捍衛的主張只是我們比較喜歡的假設」
韓 毅
@amagi_1113
Tue, May 6, 2014 12:50 PM
「對某個朋友的忠誠和對某種信念的幼稚忠誠相反」
韓 毅
@amagi_1113
Tue, May 6, 2014 12:52 PM
所以才有「話語權只是生活的詮釋,是為了使追隨相同理念的人相信,這一種選擇將比另一種選擇更幸福」這個說法。
末末子無所事事中
@ineismabi
Tue, May 6, 2014 4:48 PM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不變的忠誠和思想是很可怕的事,就各方面來說
betawing
@betawing
Wed, May 7, 2014 2:40 AM
The Newsroom opening scene 新聞編輯室 中文字幕
ฬeveท™D
@Weven
說
Wed, May 7, 2014 5:10 AM
末末子無所事事中
: 對不同的人事物的忠誠度彼此會互相拉鋸,能過重重考驗下來的都經得起檢驗,所以我倒不擔心這點 哈哈
ฬeveท™D
@Weven
說
Wed, May 7, 2014 5:11 AM
betawing
: 我每次看the newsroom都很難想像那傢伙當年跟金凱瑞演世紀難笑大爛片《阿呆與阿瓜》XDDDDD
ฬeveท™D
@Weven
說
Wed, May 7, 2014 5:18 AM
韓 毅
: 我覺得他這裡提到的友誼間的忠誠是那種很純粹的惺惺相惜
請不要補對穿腸的圖謝謝
,超越世俗對他們的優劣評價,知道彼此間有很迥異的價值卻還是能聆聽對話,這是很難能可貴的,大概要到一個年紀才能體會這箇中滋味吧。
ฬeveท™D
@Weven
說
Wed, May 7, 2014 5:18 AM
我常會想到一些因為一點小口角後來不再聯繫的朋友,想起有過得快樂分享時光,有時會試著聯繫,但很大部分沒人願意拉下臉來當地一個示好的那方,想想蠻可惜的
betawing
@betawing
Wed, May 7, 2014 6:50 AM
ฬeveท™D
: 真假的XDDD
betawing
@betawing
Wed, May 7, 2014 6:03 PM
也許是因為,政治意識的陷阱在於,我們會覺得那是理性的整理過自己的認知、經驗與資訊以後,所得到的客觀結果
betawing
@betawing
Wed, May 7, 2014 6:04 PM
而朋友交情的陷阱剛好相反,我們從主觀的、感情上的依存出發的
betawing
@betawing
Wed, May 7, 2014 6:06 PM
但其實政治意識永遠會包含著一些主觀的推測存在,而我們也常忽略的朋友之間的友誼也存在著某種理性上的需要;差別在於我們意識不意識得到
betawing
@betawing
Wed, May 7, 2014 6:10 PM
人腦是一種跳躍性邏輯思考的東西;一個問題沒辦法用原本的方式解決的時候,生物的本能就會試著切換成另一種方式,這是電腦沒辦法理解的事情;可是訓練思考這件事情,本身就有傾向, 把訓練者的思考固定成某種系統
betawing
@betawing
Wed, May 7, 2014 6:16 PM
不同的思考邏輯與認知,本身會衝擊著自己熟悉的系統,但往往會意外的會打中自己系統的盲點。跨系統的連結建立很痛苦,但感情有時候,其實是我們不可知領域的某種先知
ฬeveท™D
@Weven
說
Wed, May 7, 2014 6:19 PM
我們可以討論很多衝擊帶來的好處,但問題是:偏執如果這麼不堪應該不會有這麼多人選擇這麼做.....或許人在面對情感面的需求遠遠比邏輯理性面的需求來的大
ฬeveท™D
@Weven
說
Wed, May 7, 2014 6:21 PM
我是覺得多數人是在自己可接受的範圍裡去選擇性衝擊自己的理念......能承擔自己認知已久的價值被徹底否定的人畢竟是少數
betawing
@betawing
Wed, May 7, 2014 6:24 PM
恩,我的意思就是,因為政治意識型態集結的一群人,也許會忽略了他們在感情上的需求
ฬeveท™D
@Weven
說
Wed, May 7, 2014 6:28 PM
感情上的需求大概在共享的政治意識形態集結下產生分歧就會隱隱約約被凸顯,如果你明明很不苟同對方卻願意用委婉甚至默許的方式處理這樣的衝擊,這就是你向感情需求妥協的證據
betawing
@betawing
Wed, May 7, 2014 6:30 PM
我個人是很喜歡豪斯醫生裡的跨部門診斷,豪斯雖然很強勢又混漲,可是他還是不停的
激怒
鼓勵痛恨他的三個手下,必須為不同部門的背景、思考方式、或著信念,去努力的挺身
被他嘲弄
對抗他的推論,因為罕見的綜合併發症很難單純的用一種醫學方式找到病因
betawing
@betawing
Wed, May 7, 2014 6:31 PM
ฬeveท™D
: 有時候覺得在理性上吵不贏
betawing
@betawing
Wed, May 7, 2014 6:31 PM
但偶爾也會有覺得,吵不贏不等於不該去吵的時候
ฬeveท™D
@Weven
說
Thu, May 8, 2014 9:20 AM
我不知道多數人去吵的理由是甚麼,但粗淺大概有以下幾種:一種是純粹嘴砲想找人打臉,一種是喜歡被打臉(?),一種是想說服別人,一種是想知道自己的論述到底經不經得起考驗,拿別人當磨刀石,還有其他的嗎?
betawing
@betawing
Fri, May 9, 2014 2:43 AM
發洩
betawing
@betawing
Fri, May 9, 2014 2:45 AM
有時候腦袋裝載的理論
偏執
太強了,強到無法接受現實,所以需要替那種無法忍受的荒謬感找到出口
載入新的回覆
-- by 米蘭.昆德拉唉~我才說我只愛死人因為國家認同度普遍很低除非所謂的國家指的是美日XDDDDDDDDDDDDDDDDD請不要補對穿腸的圖謝謝,超越世俗對他們的優劣評價,知道彼此間有很迥異的價值卻還是能聆聽對話,這是很難能可貴的,大概要到一個年紀才能體會這箇中滋味吧。激怒鼓勵痛恨他的三個手下,必須為不同部門的背景、思考方式、或著信念,去努力的挺身被他嘲弄對抗他的推論,因為罕見的綜合併發症很難單純的用一種醫學方式找到病因發洩偏執太強了,強到無法接受現實,所以需要替那種無法忍受的荒謬感找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