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Nov 17, 2025 2:12 AM
Mon, Nov 17, 2025 5:08 AM
6
2
散文
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 - 劉宸君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
劉宸君/春山出版/出版日期: 2019/07/02
字數: 82,287
完讀:11/16/2025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Nov 17, 2025 2:14 AM
劉宸君
一九九八年七月七日生於苗栗,二○一六年入學東華大學華文系。二○一七年一月與旅伴前往印度,於二月底入境尼泊爾,並進行預計一個月的塔芒及藍塘山區健行。三月中旬遇到該季節罕見的大雪,受困於納查特河谷(Narchet Khola)旁的岩石洞穴,並於同年四月底去世。喜愛文學、登山與旅行,活動的山域多屬於中海拔山區。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Nov 17, 2025 3:29 AM
Mon, Nov 17, 2025 4:13 AM
———
看完這本書了。
我覺得編輯的很好。
作者顯然非常敏銳纖細,又難怪吳明益願意為此書作序。固然他選修了吳明益自然寫作,姑且算是他的學生,但看得出其實作者深受吳明益的影響,許多段落不斷引用《複眼人》、《單車失竊記》。
本書並沒有實際說明發生了什麼事,我當初也沒有注意這個新聞,所以其實看書之前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反而沒有先入為主的想法,是在過程中不斷猜測發生了什麼事。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Nov 17, 2025 3:50 AM
Mon, Nov 17, 2025 4:12 AM
讀的時候想到《阿拉斯加之死》,以及在爬山的時候遇到那些長年在山上的人。
又會想到我在二十幾歲背包客旅行常常碰到的那些人——長年累月的在路上,旅行計劃動輒幾個月。一開始只是在工作間的放鬆,但這樣的生活節奏久了,繼續回到一個井然有序的社會循著按部就班的軌道的生活就不太可能。
兩週的旅行,我覺得對大部分人來說算是恰當的時間。
超過一個月,就會開始經歷一些旅行的低潮,比方說生病,比方說碰到各種不順利。長期的旅行,以一般人的財力來說,就免不了要對預算謹慎一點,吃住行的條件和短程旅行相比都會更拮据,自然種種不順利發生的機率也會大幅提高。
而我當時的觀察是,三個月的旅行似乎是臨界點。
當自助旅行超過三個月,就會越過那條線;一次旅行超過半年以上,則會進入另一個狀態,旅行是生活主要的方式,回家反而是短暫的逃脫。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Nov 17, 2025 4:06 AM
Mon, Nov 17, 2025 4:46 AM
看劉的文字,年少時感受到的那些和社會常規的格格不入,某種存在主義式的追尋生命和自我的意義⋯
我一邊在想,他會是那種探索自我但在若干年月後變成「可靠的大人」的人呢?
還是那種超過了那條界線,變成一直在路上移動的人呢⋯⋯?
當然關於這一點,是誰也不會知道了。
但我個人是傾向覺得他可能就是不太能過朝九晚五的生活的那種人吧。感覺他喜歡一起爬山、農活的朋友,都有某種程度的邊緣性,包含沒有詳細談但書中留下紀錄,他去收拾遺物的那位朋友。他才19歲,所以可能是在高中的時候就常常去爬山、跑去產銷班種植換宿等等。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Nov 17, 2025 4:06 AM
原來去年有紀錄片,入圍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你說,山的另一邊是什麼?《雪水消融的季節》|Savoir
剪輯手記
希望影視行銷|Hope Content Marketing (@hope_marketing63) • ...
雖然感覺應該是海外看不到的片子啦。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Nov 17, 2025 4:16 AM
Mon, Nov 17, 2025 4:46 AM
導演訪談——本來應該和劉宸君他們在尼泊爾會合的羅苡珊視角。他是本書主要編輯。
說故事的日子,與積雪消融的那一天──專訪《雪水消融的季節》導演羅苡珊
——
看完導演訪談,原來劉是曉明女中,但性別認同是流動的啊。
難怪我就覺得他書中和「岳」的關係,不像後來查的新聞報導寫的一樣是異性戀情侶。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Nov 17, 2025 4:28 AM
Mon, Nov 17, 2025 5:15 AM
當時端傳媒的深入報導—和本書只有劉宸君視角不同,主要是倖存者梁聖岳的視角
【讀端給你聽】大雪過後,歸來的人(一)歷劫
大雪過後,歸來的人(二)進山
大雪過後,歸來的人(三)重生
讀這篇文章的podcast
https://stitcher2.acast.com/...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Nov 17, 2025 5:31 AM
Mon, Nov 17, 2025 5:53 AM
——
聽這個podcast 講到尼泊爾的地圖非常多錯誤,以及搜救的過程很多狀況。
想到以前在尼泊爾健行的時候,下山的時候,因為山上天氣不好沒有飛機。
在山上等了兩天,最後好多人坐吉普車下山,身體疊著身體,當然沒有安全帶,吉普車也不知道多久的老爺車,蹦蹦跳跳開在路況很差的山路,也說不上安全。
這麼說來,雖說我們是走熱門短程路線,又請了嚮導。但也不能說是多有敬畏之心吧⋯⋯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Nov 17, 2025 5:53 AM
找了一下,找不到美國要去哪裡看這個紀錄片的資訊。好吧。
🍓南國草莓塔。
@surfrider
Tue, Nov 18, 2025 8:08 AM
原來手稿有出成書!謝謝資訊。我是看了紀錄片沒有看書,當初對紀錄片的感想是相當用心的拍攝跟處理,不論是尼泊爾當地還是梁聖岳從參與拍攝到不願意繼續被拍的過程,還有就讀曉明女中的回憶,一部分讓我覺得他們非常纖細,同時又想起自己這個年紀的時候可能也是這麼格格不入,有點叛逆的人。
我覺得很好看希望你有機會看到~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Nov 18, 2025 6:45 PM
🍓南國草莓塔。
: 書我還蠻推薦的,因為寫的時候可能並沒有打算出版的作品,我覺得編輯的過程花的心力一定很高。
希望有機會可以看到紀錄片。
載入新的回覆
劉宸君/春山出版/出版日期: 2019/07/02
字數: 82,287
完讀:11/16/2025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一九九八年七月七日生於苗栗,二○一六年入學東華大學華文系。二○一七年一月與旅伴前往印度,於二月底入境尼泊爾,並進行預計一個月的塔芒及藍塘山區健行。三月中旬遇到該季節罕見的大雪,受困於納查特河谷(Narchet Khola)旁的岩石洞穴,並於同年四月底去世。喜愛文學、登山與旅行,活動的山域多屬於中海拔山區。
看完這本書了。
我覺得編輯的很好。
作者顯然非常敏銳纖細,又難怪吳明益願意為此書作序。固然他選修了吳明益自然寫作,姑且算是他的學生,但看得出其實作者深受吳明益的影響,許多段落不斷引用《複眼人》、《單車失竊記》。
本書並沒有實際說明發生了什麼事,我當初也沒有注意這個新聞,所以其實看書之前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反而沒有先入為主的想法,是在過程中不斷猜測發生了什麼事。
又會想到我在二十幾歲背包客旅行常常碰到的那些人——長年累月的在路上,旅行計劃動輒幾個月。一開始只是在工作間的放鬆,但這樣的生活節奏久了,繼續回到一個井然有序的社會循著按部就班的軌道的生活就不太可能。
兩週的旅行,我覺得對大部分人來說算是恰當的時間。
超過一個月,就會開始經歷一些旅行的低潮,比方說生病,比方說碰到各種不順利。長期的旅行,以一般人的財力來說,就免不了要對預算謹慎一點,吃住行的條件和短程旅行相比都會更拮据,自然種種不順利發生的機率也會大幅提高。
而我當時的觀察是,三個月的旅行似乎是臨界點。
當自助旅行超過三個月,就會越過那條線;一次旅行超過半年以上,則會進入另一個狀態,旅行是生活主要的方式,回家反而是短暫的逃脫。
我一邊在想,他會是那種探索自我但在若干年月後變成「可靠的大人」的人呢?
還是那種超過了那條界線,變成一直在路上移動的人呢⋯⋯?
當然關於這一點,是誰也不會知道了。
但我個人是傾向覺得他可能就是不太能過朝九晚五的生活的那種人吧。感覺他喜歡一起爬山、農活的朋友,都有某種程度的邊緣性,包含沒有詳細談但書中留下紀錄,他去收拾遺物的那位朋友。他才19歲,所以可能是在高中的時候就常常去爬山、跑去產銷班種植換宿等等。
剪輯手記
雖然感覺應該是海外看不到的片子啦。
說故事的日子,與積雪消融的那一天──專訪《雪水消融的季節》導演羅苡珊
——
看完導演訪談,原來劉是曉明女中,但性別認同是流動的啊。
難怪我就覺得他書中和「岳」的關係,不像後來查的新聞報導寫的一樣是異性戀情侶。
讀這篇文章的podcast
https://stitcher2.acast.com/...
聽這個podcast 講到尼泊爾的地圖非常多錯誤,以及搜救的過程很多狀況。
想到以前在尼泊爾健行的時候,下山的時候,因為山上天氣不好沒有飛機。
在山上等了兩天,最後好多人坐吉普車下山,身體疊著身體,當然沒有安全帶,吉普車也不知道多久的老爺車,蹦蹦跳跳開在路況很差的山路,也說不上安全。
這麼說來,雖說我們是走熱門短程路線,又請了嚮導。但也不能說是多有敬畏之心吧⋯⋯
我覺得很好看希望你有機會看到~
希望有機會可以看到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