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Nov 11, 2025 6:26 PM
Tue, Nov 11, 2025 6:51 PM
35
10
美麗的書來自臺灣:近代臺灣的書物裝幀 - 林素幸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美麗的書來自臺灣
近代臺灣的書物裝幀
林素幸/衛城出版/出版日期: 2025/01/15
字數: 95,013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這本書很美麗❤️
彩色印刷,用彩色閱讀器來都超棒的。
雖然是流式,但是因為圖多,竪排閱讀有時候圖文會亂掉,需要改回橫排比較適合。
【書摘】《美麗的書來自臺灣》:文學與美術聯手,日治時期文藝雜誌的激盪年代 - 報導者 The Repor...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Nov 11, 2025 6:28 PM
Tue, Nov 11, 2025 6:32 PM
在一開始介紹書簡、卷軸、經折裝、蝴蝶裝、黏葉裝等,導入正題:
「我們會在這本書中介紹和探討從1868年到1945年的書籍裝幀作品。雖然希望以臺灣的書籍裝幀為主角,但還是必須先透過以上的說明,讓各位讀者先稍微了解裝幀的概念和形式是怎麼來的。
至於為什麼要從1868年開始講起呢?正是因為這一年是日本天皇宣示要「破除舊有之陋習」、「求知識於新世界」,展開「明治維新」的關鍵年份,這個決定影響了日本從封閉島國搖身一變成為東亞強國。日本政府希望能夠與西方列強抗衡、脫亞入歐,因此大力推行殖產興業(促進國內產業和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文明開化(西歐化)政策。日本除了邁向工業化、躋身世界強國之列,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教育改革。就在這時,西方文化與技術等開始被大量輸入日本,這波思潮的激烈翻騰轉變,當然會充分反映在承載知識的書籍上。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Nov 11, 2025 6:28 PM
如同前面提到的大森秀三與他那以漢式線裝書裝載西方知識、期盼日本成為和西方一樣強大國家的譯本,那是一個新舊文化交會,發生許多有趣現象的轉折時代,而隨著日本殖民臺灣,這樣複雜的關係也連帶引入臺灣,造成超乎想像的文化發展,所以我想那是非常適合談臺灣裝幀現代性的起點。」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Nov 11, 2025 6:34 PM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結束了日本人在臺灣的50年殖民統治。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深刻改變了日後臺灣藝術與文化的發展能量與景觀。而國民政府於1949年失守大陸,撤退來臺,同年十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兩方不同的官方政策等,對於出版文化與書籍裝幀風格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此之後,書籍裝幀的發展有著更加錯綜複雜的狀況,因此希望我們暫時先集中精神在這之前的時期。這本書期待讀者能先完整地、好好享受在此之前,美麗的書來自臺灣的裝幀故事。」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Nov 11, 2025 6:50 PM
噗友介紹
@deestales - #讀嘛讀嘛 #台灣藝術史 #裝幀 昨天去國美館聽了這本「美麗的書來自台灣」的作...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Nov 11, 2025 8:52 PM
Tue, Nov 11, 2025 8:53 PM
「橋口五葉在1907年為夏目漱石設計的《虞美人草》(春陽堂出版)一書,巧妙地融入了傳統和風雅緻的圖案。在這部裝幀設計作品中,橋口五葉以中國篆體設計書名「虞美人草」,並加上西方的裝幀形式,將和、漢、洋三種風格要素完美結合。該書的書帙(書盒)採用傳統中國風格,以藏青色素紙包裹木板,中間貼上米黃色題簽,簡潔大方,無論是用色或材料,都充滿現代感,無怪乎現代學者西野嘉章盛讚橋口五葉為「明治時代下的威廉.莫里斯,並稱他是日本第一位真正有資格冠上「裝幀家」頭銜之人。」
——
我覺得以前的書也太美麗了吧!還有書盒!好精緻❤️
難怪《神保町書肆街考》的書生們有錢就去買書,缺錢就去賣書XDDD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Nov 11, 2025 8:54 PM
美麗的樂譜封面!
話說這個夢二有來北加 Carmel 和LA 以及到歐洲辦個展,並在德國舉辦日本畫講座,但是他沒有賣出畫作。
然後他這次畫展結束之後就到台灣十天畫展。然後就水土不服,回日本不久後就死了。
⋯台灣真是瘴癘之地(?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Nov 11, 2025 8:55 PM
Tue, Nov 11, 2025 9:01 PM
「1933年9月18日,夢二乘船返日。然而,返國不久,他又受邀前往臺灣,並於10月26日抵達基隆港。這次夢二的訪臺之行僅持續了短短二十天,期間他在臺北警察會館舉辦了作品展。遺憾的是,這趟臺灣之行也未能如計畫中順利賣出畫作。夢二除了未能賣出畫作外,更因無法適應臺灣當地的氣候,在結束短暫的訪臺返日後不久,就因為結核病,於隔年1月進入長野縣信州的療養所養病,並於同年(1934)9月1日病逝,他短暫而精彩的五十年人生就此謝幕。」
——
他在台灣展出了五十多件作品,但沒有賣出畫作。
但是現在只剩目錄,作品不知道流落何處。
【延伸閱讀】
•王文萱,《竹久夢二:日本大正浪漫代言人與形塑日系美學的「夢二式藝術」》,臺北:積木文化,2021
Facebook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Nov 11, 2025 8:56 PM
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版商會發行豪華版和限定版。超漂亮的!
簽名的是版畫家XD
限定版還有編號。
我還想說怎麼不是作者簽名,然後看到是彌爾頓,就喔~這是經典重出的概念~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Nov 11, 2025 8:56 PM
「到了1920年代,隨著德國藝術史家兼畫商丹尼爾·亨利·康威勒以及一些美術出版社(如Etoile)等陸續加入這塊領域後,華麗的插畫文化日益興盛。康威勒等人出版的這類書籍,通常採用嚴選的高品質紙張印刷,限量製作數百本的豪華本,且時常將為書中繪製插畫的畫家名字醒目地印在封面上,如約翰.彌爾頓原著、亞瑟•拉克姆插畫的《酒神之假面舞會》(COMUS),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這類書籍被稱為「畫家之本(livre d'artiste)」(或「藝術創作書」)。這些豪華精美的限定本不但成為愛書人士的珍藏品,同時也吸引了愛畫人士開始競相收藏。」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Nov 11, 2025 8:57 PM
「當時歐美出版的限定本不僅限量製作,還依據國家/地區以及特定用途進一步細分版本。
如《酒神之假面舞會》限量發行了550本,其中400本在大英帝國(the UnitedKingdom)販售,僅100本在美國(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流通,另外有50本則是提供書店展示用(presentation)。
雖然在書上並未明確說明哪些號碼分配給英國或美國,但筆者猜測,第1至400號應該是在大英帝國內售出,第401至500號在美國售出,而第501至550號則可能在兩地皆有流通(因此,圖5所示的第325號應該是最初在英國販賣的限定版)。」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Nov 11, 2025 8:57 PM
Tue, Nov 11, 2025 8:57 PM
「除了限定本外,當時歐洲還有「豪華本」(edition de luxe)。大約1922年在英國出版的《哈姆雷特》(HamLet),該書插圖由英國插畫家約翰.奧斯汀繪製,書的扉頁(fronticepiece)上標註:「此書還印製了60本使用手工紙且附有額外書名頁的『豪華本』」,其中50本有藝術家的簽名供銷售使用。」由此可見,其中有10本是非賣品。」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Nov 11, 2025 8:58 PM
—囤書者的發言,現在看來還是非常中肯—
「擺放在書店門面的書幾乎全是豪華版,並與普及版分開放置。在這些豪華本中還可以再分二到三種層級,其中限定版一定會有編號。而大部分都會附有作者的簽名。在裝幀、活字印刷或是印刷用紙上必會花費大量的勞力與金錢,甚至還有會挑選作者、且非豪華本就不要的人。換句話說,若該書已成絕版品,即使其售價比市價高出十倍、百倍,依然有人願意將它買下,作為一件藝術品來收藏⋯,即使被稱作收藏家,他們還是一定會買兩本一模一樣的書,一本收入櫃中長期保存,另一本則是放在手邊閱讀。然而,我認為這種風氣也應當在我國流行。」
——在法國最為著名的日本藝術家 藤田嗣治
《巴里の昼 夜》,東京:世界の日本社 1948年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Nov 11, 2025 8:59 PM
Tue, Nov 11, 2025 8:59 PM
沒有取得授權的竟然給了eBay 連結🤣
雖然賣掉了但連結竟然還在!
另外一個作品給了圖書館網站連結
藤田嗣治 挿画本『日本昔噺』-アトリエ・ブランカ
「1910年代左右,藤田嗣治等留歐藝術家或文學家們開始將限定本、豪華本、或精裝本的概念引入日本文藝界。1920年代,從臺灣前往東京求學的西川滿B1-就深受這種出版文化的影響,並將這股風潮帶回到臺灣藝壇。」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Nov 11, 2025 9:01 PM
西川滿:
「在《愛書》第5輯「圖書保存號」的「編輯後記」中,西川滿也曾提及宮田彌太朗所設計的封面,並以「南國」來形容:
『本輯在編排及其他方面和前期刊物相同,唯封面是由宮田彌太郎(朗)以其獨樹一格且符合南國華麗風格的方式操刀。在日後的刊物發表上,我也期望能持續推出新的面向。』
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到西川滿對吉江博士期待他「推動屬於臺灣的文學運動」的重視,以及這一立意對雜誌旨在突顯「地方主義」宗旨的影響。
西川滿連續出版16本《媽祖》雜誌及用心設計製作各期裝幀,這在日治時期的臺灣文藝界實屬不易:整本雜誌都使用和紙,封面和插圖採木版印刷,卷頭插畫則貼上拜拜實際在用的金紙,總共16本。」
西川滿很神奇欸,所以他當時除了在報社上班,和讀書會友人一起辦《愛書》雜誌,還自己自費辦《媽祖祭》雜誌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Nov 11, 2025 9:02 PM
媽祖祭超台的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Nov 11, 2025 9:24 PM
Tue, Nov 11, 2025 9:27 PM
感覺作者研究這個題目也是蠻多心酸的:
「一般大眾甚至學界普遍將書籍視為「文獻」,僅停留在關注文字內容與史料的價值。當筆者在進行田野調查,追索這些美麗的作品時,常常因為圖書館目錄向來只會登錄作者與出版社的訊息,總是缺乏記錄裝幀設計者的資料,而陷入「大海撈針」的困境。更令人遺憾的是,非常多的書籍因為被視為「文獻」,藝術家精心設計的封面或裝幀經常被圖書館員刻意拆掉重新統一裝訂,增加了在搜尋資料與重建裝幀藝術史的挑戰。」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Nov 11, 2025 9:27 PM
「也因為在設計系教書五年之故,我的研究就從豐子愷延續到二十世紀初中國的書籍裝幀發展,研究對象包括李叔同(即後來的弘一大師)、陳之佛、張光宇等人。幾經波折,相關研究〈移動的美術館:20世紀初中國的書籍裝幀設計與商業美術〉最終在《文化研究》刊出。為什麼說幾經波折呢?猶記得當初投稿到某學報,被拒絕的理由是「書籍裝幀設計不是美術史的範圍」,所以被退回;而同樣的狀況,又發生在我多年後投稿〈日治時期臺灣的書籍裝幀藝術:以西川滿為例》一文到同樣的學報。原本想說臺灣學界應該對書籍裝幀有進一步的認識了,結果發現是我自我感覺太良好了。」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Nov 11, 2025 9:29 PM
Tue, Nov 11, 2025 11:26 PM
——
好的!看完了!
話說我要不要買《風景心境》啊!一套七冊,有點想買又覺得有點貴XDD
★狄司★重力浪漫主義者
@deestales
Wed, Nov 12, 2025 12:07 AM
你看了!!!我好快樂~~~
就算是紙本,也會附上網址給你去查圖,我覺得衛城真的好用心喔!
風景心境我糾結半天還是買了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Wed, Nov 12, 2025 12:12 AM
★狄司★重力浪漫主義者
: 對啊,因為我看了你的噗就有把它默默記起來~今天終於看掉了。
我覺得真的很用心👍
感覺圖這麼多流式電子書很難做,感謝他們還是努力做成流式!
《風景心境》你覺得好看嗎?我有點擔心他是不是會寫的很像博物館圖說XDDDD
★狄司★重力浪漫主義者
@deestales
Wed, Nov 12, 2025 12:22 AM
⋯⋯我還沒開看
買好就安心
但有稍微翻一下,主要都是當年各藝術家在報章上刊登的文章,我覺得能多了解當時藝術思惟,應該不至於像圖書館圖說。
畢竟,寫文字的是藝術家本人嘛⋯⋯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Wed, Nov 12, 2025 12:44 AM
Wed, Nov 12, 2025 12:44 AM
★狄司★重力浪漫主義者
: 這樣好像也蠻有趣的樣子⋯⋯讓我再掙扎一下XD
載入新的回覆
近代臺灣的書物裝幀
林素幸/衛城出版/出版日期: 2025/01/15
字數: 95,013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這本書很美麗❤️
彩色印刷,用彩色閱讀器來都超棒的。
雖然是流式,但是因為圖多,竪排閱讀有時候圖文會亂掉,需要改回橫排比較適合。
「我們會在這本書中介紹和探討從1868年到1945年的書籍裝幀作品。雖然希望以臺灣的書籍裝幀為主角,但還是必須先透過以上的說明,讓各位讀者先稍微了解裝幀的概念和形式是怎麼來的。
至於為什麼要從1868年開始講起呢?正是因為這一年是日本天皇宣示要「破除舊有之陋習」、「求知識於新世界」,展開「明治維新」的關鍵年份,這個決定影響了日本從封閉島國搖身一變成為東亞強國。日本政府希望能夠與西方列強抗衡、脫亞入歐,因此大力推行殖產興業(促進國內產業和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文明開化(西歐化)政策。日本除了邁向工業化、躋身世界強國之列,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教育改革。就在這時,西方文化與技術等開始被大量輸入日本,這波思潮的激烈翻騰轉變,當然會充分反映在承載知識的書籍上。
「橋口五葉在1907年為夏目漱石設計的《虞美人草》(春陽堂出版)一書,巧妙地融入了傳統和風雅緻的圖案。在這部裝幀設計作品中,橋口五葉以中國篆體設計書名「虞美人草」,並加上西方的裝幀形式,將和、漢、洋三種風格要素完美結合。該書的書帙(書盒)採用傳統中國風格,以藏青色素紙包裹木板,中間貼上米黃色題簽,簡潔大方,無論是用色或材料,都充滿現代感,無怪乎現代學者西野嘉章盛讚橋口五葉為「明治時代下的威廉.莫里斯,並稱他是日本第一位真正有資格冠上「裝幀家」頭銜之人。」
——
我覺得以前的書也太美麗了吧!還有書盒!好精緻❤️
難怪《神保町書肆街考》的書生們有錢就去買書,缺錢就去賣書XDDD
美麗的樂譜封面!
話說這個夢二有來北加 Carmel 和LA 以及到歐洲辦個展,並在德國舉辦日本畫講座,但是他沒有賣出畫作。
然後他這次畫展結束之後就到台灣十天畫展。然後就水土不服,回日本不久後就死了。
⋯台灣真是瘴癘之地(?
——
他在台灣展出了五十多件作品,但沒有賣出畫作。
但是現在只剩目錄,作品不知道流落何處。
【延伸閱讀】
•王文萱,《竹久夢二:日本大正浪漫代言人與形塑日系美學的「夢二式藝術」》,臺北:積木文化,2021
簽名的是版畫家XD
限定版還有編號。
我還想說怎麼不是作者簽名,然後看到是彌爾頓,就喔~這是經典重出的概念~
如《酒神之假面舞會》限量發行了550本,其中400本在大英帝國(the UnitedKingdom)販售,僅100本在美國(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流通,另外有50本則是提供書店展示用(presentation)。
雖然在書上並未明確說明哪些號碼分配給英國或美國,但筆者猜測,第1至400號應該是在大英帝國內售出,第401至500號在美國售出,而第501至550號則可能在兩地皆有流通(因此,圖5所示的第325號應該是最初在英國販賣的限定版)。」
「擺放在書店門面的書幾乎全是豪華版,並與普及版分開放置。在這些豪華本中還可以再分二到三種層級,其中限定版一定會有編號。而大部分都會附有作者的簽名。在裝幀、活字印刷或是印刷用紙上必會花費大量的勞力與金錢,甚至還有會挑選作者、且非豪華本就不要的人。換句話說,若該書已成絕版品,即使其售價比市價高出十倍、百倍,依然有人願意將它買下,作為一件藝術品來收藏⋯,即使被稱作收藏家,他們還是一定會買兩本一模一樣的書,一本收入櫃中長期保存,另一本則是放在手邊閱讀。然而,我認為這種風氣也應當在我國流行。」
——在法國最為著名的日本藝術家 藤田嗣治
《巴里の昼 夜》,東京:世界の日本社 1948年
沒有取得授權的竟然給了eBay 連結🤣
雖然賣掉了但連結竟然還在!
另外一個作品給了圖書館網站連結
「1910年代左右,藤田嗣治等留歐藝術家或文學家們開始將限定本、豪華本、或精裝本的概念引入日本文藝界。1920年代,從臺灣前往東京求學的西川滿B1-就深受這種出版文化的影響,並將這股風潮帶回到臺灣藝壇。」
「在《愛書》第5輯「圖書保存號」的「編輯後記」中,西川滿也曾提及宮田彌太朗所設計的封面,並以「南國」來形容:
『本輯在編排及其他方面和前期刊物相同,唯封面是由宮田彌太郎(朗)以其獨樹一格且符合南國華麗風格的方式操刀。在日後的刊物發表上,我也期望能持續推出新的面向。』
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到西川滿對吉江博士期待他「推動屬於臺灣的文學運動」的重視,以及這一立意對雜誌旨在突顯「地方主義」宗旨的影響。
西川滿連續出版16本《媽祖》雜誌及用心設計製作各期裝幀,這在日治時期的臺灣文藝界實屬不易:整本雜誌都使用和紙,封面和插圖採木版印刷,卷頭插畫則貼上拜拜實際在用的金紙,總共16本。」
西川滿很神奇欸,所以他當時除了在報社上班,和讀書會友人一起辦《愛書》雜誌,還自己自費辦《媽祖祭》雜誌
媽祖祭超台的
「一般大眾甚至學界普遍將書籍視為「文獻」,僅停留在關注文字內容與史料的價值。當筆者在進行田野調查,追索這些美麗的作品時,常常因為圖書館目錄向來只會登錄作者與出版社的訊息,總是缺乏記錄裝幀設計者的資料,而陷入「大海撈針」的困境。更令人遺憾的是,非常多的書籍因為被視為「文獻」,藝術家精心設計的封面或裝幀經常被圖書館員刻意拆掉重新統一裝訂,增加了在搜尋資料與重建裝幀藝術史的挑戰。」
好的!看完了!
話說我要不要買《風景心境》啊!一套七冊,有點想買又覺得有點貴XDD
就算是紙本,也會附上網址給你去查圖,我覺得衛城真的好用心喔!
風景心境我糾結半天還是買了
我覺得真的很用心👍
感覺圖這麼多流式電子書很難做,感謝他們還是努力做成流式!
《風景心境》你覺得好看嗎?我有點擔心他是不是會寫的很像博物館圖說XDDDD
買好就安心但有稍微翻一下,主要都是當年各藝術家在報章上刊登的文章,我覺得能多了解當時藝術思惟,應該不至於像圖書館圖說。
畢竟,寫文字的是藝術家本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