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hibariv
Tue, Nov 4, 2025 4:17 PM
Tue, Nov 4, 2025 4:33 PM
15 - 20%
Neurodivergent
// AI 作為一個統計模型,在訓練的過程當中,它會不自覺地「取平均值」。它會稍微「平滑」掉那些它認為不重要的「瑕疵」(罕見知識),並稍微「強化」那些最常見的特徵(主流觀點)。
「自我參照迴圈」(Self-Referential Loop)。
1. 特徵放大與平庸化(the “jaw”):AI 變得極度「無聊」且「可預測」。就像「哈布斯堡下巴」這個特徵在每一代都被強化,AI 最「平均」、最「主流」的特徵也被無限放大。
所有原創的、古怪的、有創意的「基因」(數據多樣性)都在這個「反覆影印」中被消磨殆盡。最終,AI 只會生成那些最「四平八穩」、最「政治正確」、但也最沒有靈魂的內容。 //
@scarfman - 『有幾篇學術論文已經證實,一旦我們這樣子做,經過幾次迭代之後,AI就會變得越來越...
= . =
@hibariv
Tue, Nov 4, 2025 4:23 PM
Tue, Nov 4, 2025 4:34 PM
于朦朧事件娛樂圈噤聲使我
得以
確定——
所謂普世價值
從一開始
就是源自 15% 飛蛾撲火觸發的化學反應。
@hibariv - *Spoiler Alert* 氣到歪掉。 上位者不見得把你們當人看,可是你們不要...
= . =
@hibariv
Tue, Nov 4, 2025 4:39 PM
@hibariv - 再次印證線性固化思考者 vs 多向成長型思維還是保持安全距離得好,心累。 Neur...
載入新的回覆
// AI 作為一個統計模型,在訓練的過程當中,它會不自覺地「取平均值」。它會稍微「平滑」掉那些它認為不重要的「瑕疵」(罕見知識),並稍微「強化」那些最常見的特徵(主流觀點)。
「自我參照迴圈」(Self-Referential Loop)。
1. 特徵放大與平庸化(the “jaw”):AI 變得極度「無聊」且「可預測」。就像「哈布斯堡下巴」這個特徵在每一代都被強化,AI 最「平均」、最「主流」的特徵也被無限放大。
所有原創的、古怪的、有創意的「基因」(數據多樣性)都在這個「反覆影印」中被消磨殆盡。最終,AI 只會生成那些最「四平八穩」、最「政治正確」、但也最沒有靈魂的內容。 //
所謂普世價值從一開始 就是源自 15% 飛蛾撲火觸發的化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