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Oct 11, 2025 5:09 PM
Sat, Oct 11, 2025 5:31 PM
5
【音樂劇】
嚎哮排演別叫我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
20251011午場速記
(劇透注意)
別叫我成功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Oct 11, 2025 5:09 PM
Sat, Oct 11, 2025 6:03 PM
音樂劇著迷於表演表演音樂劇的音樂劇,因為他們無法抗拒將自己視為悲劇的主角
在這個心態下就可以理解鄭馬豪的崩潰,如果他認為自己只是顆螺絲釘那the show will go on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Oct 11, 2025 5:11 PM
社會這台機器也會永遠自動運轉下去
當他脫離社會常態的那一刻他就已經將自己視為主角了
而這或許並不是一件壞事
不過正如劇中所說他這麼做便相當於賣魚的人/selfish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Oct 11, 2025 5:15 PM
這或許也是劇情保持開放式結局的原因
因為他並不知道是否要在劇中懲罰自己或否
無論是正劇還是劇中劇,他都放棄一個結尾
而是將決定的主權交出來任人評判(「我到底成功還是不成功」)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Oct 11, 2025 5:19 PM
Sat, Oct 11, 2025 5:19 PM
以歷史的角度來說,這倒是真的非常鄭成功
臺灣有一本還滿經典的研究歷史形象建構的書《解構鄭成功》
就是以鄭成功為主題,解讀臺灣各個政權如何用不同角度創造鄭成功的英雄形象,藉此收服人心
也就是說鄭成功始終並不能決定自己的形象,他是否成功是由後人詮釋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Oct 11, 2025 5:22 PM
臺灣也是
戲也是
在客委會、愛國同志會、私人企業、文化部,各種勢力左右未來
這部作品不只台詞溢出政治,這本來就是很政治的主題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Oct 11, 2025 5:28 PM
在亞洲文化下,子女的未來、是否成功也是由父母來評判
亞裔Youtuber(TwoSet Violins、Steven He)、單口喜劇演員(Jimmy O. Yang)的職涯建立在吐槽亞洲子女創傷
更不用說過去幾年的電影(《媽的多重宇宙》、《青春養成記》等一堆)
這部同樣也說這是代代相傳的創傷(generational trauma?)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Oct 11, 2025 5:30 PM
Sat, Oct 11, 2025 5:31 PM
到最後看來兒子還是走不過那關
順應賺錢的未來、順應里民成立劇團的邀請(要求),不論何種都是順應他人的期待
他所能逃脫的唯一方法就是放棄選擇
難怪是開放式結局x2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Oct 11, 2025 5:36 PM
劇終之後,劇外也成為最讓人在意的部分
這如果是導演的故事
兒子/導演的爸爸是不是真的有來看?
從導演沒有說「今天我的爸爸有來看戲」來看,應該是沒有吧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Oct 11, 2025 5:40 PM
Sat, Oct 11, 2025 5:40 PM
又,在劇外,兒子/導演是否逃脫了?
以結尾之前,劇中特意插入一首歌吐槽自己所有的缺點
有種相當被動攻擊式防衛自己的味道
可以說一方面做劇場非常容易遭受攻擊因此需要防衛
另一方面自己果然還是該死的在意被攻擊因此才需要防衛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Oct 11, 2025 5:45 PM
Sat, Oct 11, 2025 5:45 PM
嗯,所以我的看法偏向悲劇
但非常的人之常情、非常可以同理
拉出人的深度,並且立體
就如同鄭馬豪著迷於呈現出鄭成功是個人並且非常地立體
說真的,喜歡故事的人很難不著迷讓角色立體,我有種被近距離攻擊的感覺,我不喜歡我在那裡,還是刪了吧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Oct 11, 2025 5:58 PM
Sat, Oct 11, 2025 6:02 PM
大概這樣,剩下碎碎的
-鄉民的形象每個都很可以想像,很臺,也非常有背景,感覺每個挖下去都有一段當代臺灣歷史
-在臺灣你無法逃避的「世界的偉人」
-北漂仔無法逃避的「我X你X的臺北」(「該死的臺北」)
-中部、黑道、廟(咳咳咳
-《苦魯人生》沒出現的申請經費之做劇場必經荊棘路
-不穩定的藝文工作者想像的發達職業都是金融業嗎?
我不喜歡我在那裡
-跑馬燈標語很真實
-臺灣似乎混合信仰很常見?
-「是不是現在政府的錯?」(台下回以沉默)
-前台到後台的絲滑轉換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Oct 11, 2025 5:59 PM
Sat, Oct 11, 2025 6:03 PM
-「真心創造的愛無價!」笑到哭
-鄭成功命名劍井,而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正好在劍潭(?)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很有臨場感
-一直吐槽椅子很難坐也很有臨場感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Oct 11, 2025 6:01 PM
Sat, Oct 11, 2025 6:03 PM
還有天空真的很美,非常喜歡天空,這感覺像是有人花很多時間看著大片天空所觀察到的顏色變化和雲的分布,我合理地懷疑是某個人長時間在鄉下的田野所做的觀察,或者看了很多stock photo
新崑崙浴池清潔工.傑德席得
@jedsid
Sun, Oct 12, 2025 1:22 AM
有啦黃建豪的爸爸有看過啦XDDD
東意還沒。鄭馬豪的原型其實是東意(但由建豪來演)
這兩個人彼此代替的關係
新崑崙浴池清潔工.傑德席得
@jedsid
Sun, Oct 12, 2025 1:24 AM
劍潭其實也是鄭成功傳說之一
但劍潭其實不在現在的劍潭(下略五百字)
不過只是巧合,請記得首演在台中歌劇院。沒有人知道能在台北演。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Oct 12, 2025 2:28 AM
新崑崙浴池清潔工.傑德席得
: 謝謝傑得,原來是這樣!
呃啊有點痛
算是北漂仔的逆襲嗎
載入新的回覆
20251011午場速記
(劇透注意)
別叫我成功
音樂劇著迷於表演表演音樂劇的音樂劇,因為他們無法抗拒將自己視為悲劇的主角在這個心態下就可以理解鄭馬豪的崩潰,如果他認為自己只是顆螺絲釘那the show will go on社會這台機器也會永遠自動運轉下去當他脫離社會常態的那一刻他就已經將自己視為主角了而這或許並不是一件壞事不過正如劇中所說他這麼做便相當於賣魚的人/selfish這或許也是劇情保持開放式結局的原因因為他並不知道是否要在劇中懲罰自己或否無論是正劇還是劇中劇,他都放棄一個結尾而是將決定的主權交出來任人評判(「我到底成功還是不成功」)臺灣有一本還滿經典的研究歷史形象建構的書《解構鄭成功》
就是以鄭成功為主題,解讀臺灣各個政權如何用不同角度創造鄭成功的英雄形象,藉此收服人心
也就是說鄭成功始終並不能決定自己的形象,他是否成功是由後人詮釋
戲也是
在客委會、愛國同志會、私人企業、文化部,各種勢力左右未來
這部作品不只台詞溢出政治,這本來就是很政治的主題
亞裔Youtuber(TwoSet Violins、Steven He)、單口喜劇演員(Jimmy O. Yang)的職涯建立在吐槽亞洲子女創傷
更不用說過去幾年的電影(《媽的多重宇宙》、《青春養成記》等一堆)
這部同樣也說這是代代相傳的創傷(generational trauma?)
順應賺錢的未來、順應里民成立劇團的邀請(要求),不論何種都是順應他人的期待
他所能逃脫的唯一方法就是放棄選擇
難怪是開放式結局x2
這如果是導演的故事
兒子/導演的爸爸是不是真的有來看?
從導演沒有說「今天我的爸爸有來看戲」來看,應該是沒有吧
以結尾之前,劇中特意插入一首歌吐槽自己所有的缺點
有種相當被動攻擊式防衛自己的味道
可以說一方面做劇場非常容易遭受攻擊因此需要防衛
另一方面自己果然還是該死的在意被攻擊因此才需要防衛
但非常的人之常情、非常可以同理
拉出人的深度,並且立體
就如同鄭馬豪著迷於呈現出鄭成功是個人並且非常地立體
說真的,喜歡故事的人很難不著迷讓角色立體,我有種被近距離攻擊的感覺,我不喜歡我在那裡,還是刪了吧-鄉民的形象每個都很可以想像,很臺,也非常有背景,感覺每個挖下去都有一段當代臺灣歷史
-在臺灣你無法逃避的「世界的偉人」
-北漂仔無法逃避的「我X你X的臺北」(「該死的臺北」)
-中部、黑道、廟(咳咳咳
-《苦魯人生》沒出現的申請經費之做劇場必經荊棘路
-不穩定的藝文工作者想像的發達職業都是金融業嗎?
我不喜歡我在那裡-跑馬燈標語很真實
-臺灣似乎混合信仰很常見?
-「是不是現在政府的錯?」(台下回以沉默)
-前台到後台的絲滑轉換
-鄭成功命名劍井,而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正好在劍潭(?)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很有臨場感
-一直吐槽椅子很難坐也很有臨場感
東意還沒。鄭馬豪的原型其實是東意(但由建豪來演)
這兩個人彼此代替的關係
但劍潭其實不在現在的劍潭(下略五百字)
不過只是巧合,請記得首演在台中歌劇院。沒有人知道能在台北演。
呃啊有點痛算是北漂仔的逆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