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Sat, Oct 11, 2025 2:46 PM
Sat, Oct 11, 2025 2:49 PM
心血來潮重看了一下
《從未來寫回來的逆算手帳》
這本書
第二章有一個小練習:寫出一百件想做的事
於是我又打開Notion,看看自己以前有沒有寫過
才發現原來我剛好一年前有做過當時的整理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Sat, Oct 11, 2025 2:46 PM
Sun, Oct 12, 2025 10:59 AM
要寫出人生願景,可以先寫100件想做的事
「之所以要寫出一百件想做的事,是為了表露出暗藏在心底的真心話。
最初的十件、二十件左右都是平時在想的事,也就是『在意識表層部分的想法』;
之後再進一步地絞盡腦汁,就算勉強自己也要設法列滿一百件事情,接著『位於深層部分的期望』就會浮現出來了。這麼做經常能讓我們發現意想不到的自己,請你務必一邊享受這個過程,一邊嘗試看看。」
—— 摘自《從未來寫回來的逆算手帳》
Point:
- 具體,讓別人(未來的自己)也一目了然
- 最好寫句子,越詳細越好
- 不要怕害羞
- 盡量寫得正面一點,讓人有期待的感覺(e.g. 「減少加班」→「減少加班後,想做○○」)
- 比起能不能做到,以「快不快樂」為標準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Sat, Oct 11, 2025 2:55 PM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Sat, Oct 11, 2025 2:57 PM
Sat, Oct 11, 2025 2:58 PM
其實我幾年前有寫過一百件事
用紙筆寫,我後來收拾東西時就丟掉了
不過我相信現在的我有新的目標。我覺得不一定要活在過去,勉強自己完成「只有過去的自己希望而非現在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標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Sat, Oct 11, 2025 5:03 PM
Sat, Oct 11, 2025 5:03 PM
我還滿喜歡做這樣的小練習
對現在的自己很好奇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Sun, Oct 12, 2025 12:38 AM
Sun, Oct 12, 2025 8:07 AM
Notion真的很方便,格式很好用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Sun, Oct 12, 2025 1:41 AM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Sun, Oct 12, 2025 1:44 AM
Sun, Oct 12, 2025 2:17 AM
原來一邊寫「想做的100件事」,一邊想「三種未來」真的有用
我都不知道自己原來還有願望,即使痴心妄想。我以為我以前唯一的願望「搬出來一個人住」實現後,我已無欲無求
才想起搬出來一個人住才是開始,我要搬出來才有空間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
但我搬出來後卻忘記了自己想要做的事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Sun, Oct 12, 2025 8:10 AM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Sun, Oct 12, 2025 8:11 AM
終於寫完100件事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Sun, Oct 12, 2025 11:52 AM
Sun, Oct 12, 2025 11:53 AM
很有趣
書裡的專案案例正是減肥
(當年看時我還不需要減肥)
我發現我只做了事前準備、試行(確認可行性)、按計劃進行,但沒做定期檢查(沒寫check list)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Sun, Oct 12, 2025 12:14 PM
雖然我之前有做資料蒐集,但我沒很具體地寫下自己要做什麼
比如說,我要多吃原形食物,但我沒想到要吃什麼原形食物
又或者我在外面很餓時要吃什麼(現在想到茶葉蛋之類)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Mon, Oct 13, 2025 11:50 AM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Mon, Oct 13, 2025 11:50 AM
@heyehd - 以前看過一個建議,就每天可以設3個目標 比如說我今天的目標: - 看完《從未來寫回來...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Mon, Oct 13, 2025 11:54 AM
Mon, Oct 13, 2025 11:54 AM
正在看專案的部分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Mon, Oct 13, 2025 12:02 PM
【SMART法則】
才發現我沒好好應該SMART法則
雖然我有做資料蒐集,但沒把任務變成好玩又易懂的項目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Mon, Oct 13, 2025 12:05 PM
Tue, Oct 14, 2025 2:35 PM
以減肥為例
【低碳飲食】
盡量不吃碳水化合物
S 簡單易懂:低碳水
M 可判定:吃了成分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就算犯規
A 有魅力:連勝挑戰
R 有效:(待試行)
T 期限:2025年10月13至2026年8月9日(共300天)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Mon, Oct 13, 2025 12:09 PM
Mon, Oct 13, 2025 12:18 PM
關於「有魅力」這一項,我想起幾年前看過的「遊戲化」
問了AI,覺得「遊戲化」的積分和排行榜要設計,感覺有點麻煩
我再問AI有沒有更簡單的主意(例如我想到「21天打卡挑戰」)
AI:
- 21天打卡挑戰
- 低碳食物Bingo(一款低碳食物一格)
- 低碳連勝挑戰(達到指定日數有獎勵)
- 骰子決定當天低碳食物
出乎意料都是不錯的主意
目前比較心動的是「連勝挑戰」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Mon, Oct 13, 2025 12:23 PM
Mon, Oct 13, 2025 12:27 PM
就以「連續第3、7、14、21、30、60、90、120、180、300天」為獎勵好了
我請AI幫我計算了一下,設今日為第1日,第300日會是幾號。答案是2026年8月9日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Mon, Oct 13, 2025 12:27 PM
用AI來設計專案很有趣!!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Mon, Oct 13, 2025 12:30 PM
Mon, Oct 13, 2025 12:55 PM
【ORP原則】
設定要達到的目標要求不能太「離地」又不能太「輕擎」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Mon, Oct 13, 2025 12:53 PM
如果我要應用ORP原則
可以控制的目標應該是「達到要求的標準」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Mon, Oct 13, 2025 1:32 PM
Mon, Oct 13, 2025 1:33 PM
AI建議:
O(目標)是「每天全三餐低碳」
R(合理要求)是「每天至少兩餐低碳」
P(最低要求)是「每天至少一餐低碳」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Mon, Oct 13, 2025 3:26 PM
Tue, Oct 14, 2025 2:38 PM
我自己的ORP版本:
規則:每日有「❤️❤️❤️」,每吃了一個成分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物(犯規)就減一個心
O(目標)是「❤️❤️❤️」
R(合理要求)是「❤️❤️🤍」
P(最低要求)是「❤️🤍🤍」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Mon, Oct 13, 2025 3:26 PM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Mon, Oct 13, 2025 3:28 PM
Mon, Oct 13, 2025 3:29 PM
我回想起自己「想做的100件事」
有好幾個是經營SNS帳號(例如繪帳)
相比起書裡創業開店,我這樣的目標門檻真的低很多
我意識到自己大部分想做的事門檻都很低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Mon, Oct 13, 2025 3:28 PM
(當然也有很多是要花錢的)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Tue, Oct 14, 2025 1:05 AM
欸嘿☆不是做得到嘛(^∇^)
@heyehd
Tue, Oct 14, 2025 1:06 AM
Tue, Oct 14, 2025 2:39 PM
檢討自己飲食控制失敗的原因
載入新的回覆
第二章有一個小練習:寫出一百件想做的事
於是我又打開Notion,看看自己以前有沒有寫過
才發現原來我剛好一年前有做過當時的整理
「之所以要寫出一百件想做的事,是為了表露出暗藏在心底的真心話。
最初的十件、二十件左右都是平時在想的事,也就是『在意識表層部分的想法』;
之後再進一步地絞盡腦汁,就算勉強自己也要設法列滿一百件事情,接著『位於深層部分的期望』就會浮現出來了。這麼做經常能讓我們發現意想不到的自己,請你務必一邊享受這個過程,一邊嘗試看看。」
—— 摘自《從未來寫回來的逆算手帳》
Point:
- 具體,讓別人(未來的自己)也一目了然
- 最好寫句子,越詳細越好
- 不要怕害羞
- 盡量寫得正面一點,讓人有期待的感覺(e.g. 「減少加班」→「減少加班後,想做○○」)
- 比起能不能做到,以「快不快樂」為標準
用紙筆寫,我後來收拾東西時就丟掉了
不過我相信現在的我有新的目標。我覺得不一定要活在過去,勉強自己完成「只有過去的自己希望而非現在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標
對現在的自己很好奇
Notion真的很方便,格式很好用
原來一邊寫「想做的100件事」,一邊想「三種未來」真的有用
我都不知道自己原來還有願望,即使痴心妄想。我以為我以前唯一的願望「搬出來一個人住」實現後,我已無欲無求
才想起搬出來一個人住才是開始,我要搬出來才有空間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
但我搬出來後卻忘記了自己想要做的事
書裡的專案案例正是減肥
(當年看時我還不需要減肥)我發現我只做了事前準備、試行(確認可行性)、按計劃進行,但沒做定期檢查(沒寫check list)
比如說,我要多吃原形食物,但我沒想到要吃什麼原形食物
又或者我在外面很餓時要吃什麼(現在想到茶葉蛋之類)
才發現我沒好好應該SMART法則
雖然我有做資料蒐集,但沒把任務變成好玩又易懂的項目
【低碳飲食】
盡量不吃碳水化合物
S 簡單易懂:低碳水
M 可判定:吃了成分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就算犯規
A 有魅力:連勝挑戰
R 有效:(待試行)
T 期限:2025年10月13至2026年8月9日(共300天)
問了AI,覺得「遊戲化」的積分和排行榜要設計,感覺有點麻煩
我再問AI有沒有更簡單的主意(例如我想到「21天打卡挑戰」)
AI:
- 21天打卡挑戰
- 低碳食物Bingo(一款低碳食物一格)
- 低碳連勝挑戰(達到指定日數有獎勵)
- 骰子決定當天低碳食物
出乎意料都是不錯的主意
目前比較心動的是「連勝挑戰」
我請AI幫我計算了一下,設今日為第1日,第300日會是幾號。答案是2026年8月9日
設定要達到的目標要求不能太「離地」又不能太「輕擎」
O(目標)是「每天全三餐低碳」
R(合理要求)是「每天至少兩餐低碳」
P(最低要求)是「每天至少一餐低碳」
規則:每日有「❤️❤️❤️」,每吃了一個成分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物(犯規)就減一個心
O(目標)是「❤️❤️❤️」
R(合理要求)是「❤️❤️🤍」
P(最低要求)是「❤️🤍🤍」
有好幾個是經營SNS帳號(例如繪帳)
相比起書裡創業開店,我這樣的目標門檻真的低很多
我意識到自己大部分想做的事門檻都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