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eraliao
人體並非只需要把益生菌吞下肚,真正關鍵在於讓好菌「住得下來、養得起來」。張家銘說,許多人誤把益生菌當速成解方,兩週後症狀回到原點,原因在於腸道缺乏可供好菌落腳與取食的環境;這個環境來自日常飲食中的膳食纖維,也就是益生元。張家銘以一句「益生菌要留下來,環境得先顧好」點明邏輯,並把人人可得的芭樂視為最實用的入口。

貼文中指出,芭樂被定位為「益生元界的隱藏冠軍」。張家銘描述,腸道菌不只是寄居在腸壁,它們參與代謝、影響免疫、情緒與發炎路徑,且不同益生菌會產生不同代謝物;當益生元充足,好菌得以發酵並釋出短鏈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有助修復腸黏膜、降低慢性發炎,同步調節免疫。張家銘以臨床回饋補充,持續把芭樂納入飲食的人,常回報排便順暢、較不容易感冒、口氣改善,身體「很誠實」地展現變化。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