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轉噗]
@robin88007 - 感謝藍營水利專家李鴻源肯定中央 內政部長、水利工程專家李鴻源今天(9/24)...

@nights - 堰塞湖不能隨便開挖,鬆軟的土質會引發危險的崩塌導致更嚴重的活埋工人意外,尤其是量體大...

【直播完整版】0924 花蓮堰塞湖釀嚴重災情 李鴻源最新回應|民視快新聞|

網友質疑堰塞湖不爆破、開挖釀重災 李鴻源喊「不可」揭原因 - 鏡週刊 Mirror Media

馬太鞍溪堰塞湖蓄水量高達9100萬噸!李鴻源:無法引爆 只能引流 | 政治快訊 | 要聞 | NOWne...

「至於是否可透過炸藥或全面挖掘提前消除堰塞湖?李鴻源強調幾乎不可能。馬太鞍溪堰塞湖蓄水量約9100萬噸,隨意開挖可能引發更大災害,目前僅能透過岩型鑽探觀察地質結構,找出脆弱區域並適度引流,利用自然降雨沖刷疏導。他以草嶺潭堰塞湖為例,指出此地因921大地震已形成多次堰塞湖,颱風淤積後堤壩最終沖毀消失,說明堰塞湖的形成與潰決多由自然因素決定。」

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為何不先施工引流?堰塞湖形成原因與處置方式一文看懂 | 生活 | 中央社 CNA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賴清德 on Facebook

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 總統領軍府院黨堅定續救援地方 | 政治 | 中央社 CNA

「面臨強颱樺加沙及其所帶來的外圍環流,中央所有相關首長,從颱風進逼到遠離,都全天候在國內的崗位上,多次對花蓮提出預警、要求『把握黃金時間』、『撤離計畫應以最高標準規劃』來撤離民眾;同時,包含國軍在內的各中央單位,也多次積極與地方政府合作,按需求提供協助、協助疏散。

針對馬太鞍溪溢流所致的嚴重災情,我以三軍統帥的身分,已在昨日下令國軍全力馳援花蓮。辛苦的國軍弟兄姊妹,在颱風警報發布時,就已整備逾27800人,隨時可投入救災。」

民進黨先遣救援小組赴花蓮 徐國勇捐10萬助災區 | 政治 | 中央社 CNA

堰塞湖溢流釀災 政院:中央地方不推責任一起做好 | 政治 | 中央社 CNA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馬太鞍溪橋沖斷 陳世凱:10/15前涵管便橋先應急 | 生活 | 中央社 CNA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水沖斷馬太鞍溪橋,交通部長陳世凱今天視察表示,要求公路局在10月15日前以涵管便橋應急,明年春節前完成鋼便橋,明年底至少完成永久橋梁單線。」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 水利署:溢流水量超過預估4倍 | 政治 | 中央社 CNA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天溢流釀災,經濟部水利署長林元鵬今天表示,此次釀災與河道3個開口堤無絕對關係,主要是溢流流量超過預計4倍,且夾雜砂石,比純粹水流的力道要大,才會有好幾個堤防破損等情形。

林元鵬表示,確定有堰塞湖後,就開始加強布置太空包,另外也挖深河道清出40萬方土方,且為降低河川衝擊波,甚至也用加強加固的水泥鼎塊、防汛塊,但最終溢流流量大了4倍並夾雜砂石,力道比純粹水的力道還要大,才會有好幾個段落破損以及橋損。

媒體詢問,淹水是否與3個河道開口堤有關。林元鵬說,沒有絕對關係,因為開口堤的高度與堤防相同,主要用於加速都市排水,這次淹水是因為流量超過估計的4倍。」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第三波恐潰壩?消防急廣播「還有三千萬噸水」 林業署花蓮分署回應了 | 生活 | 三立新聞網 SETN.C...

馬太鞍溪堰塞湖縮減75%仍紅色警戒 剩餘水量約2300萬噸 | 生活 | 中央社 CNA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14死 經勘查湖水已縮減75%【不斷更新】 | 社會 | 中央社 CNA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天溢流,造成光復鄉嚴重災情。農業部今天上午以無人機空拍勘查,湖水已縮減75%,仍維持紅色警戒,林保署表示,重新研擬防災警戒機制。

林保署說,評估堰塞湖水雖已縮減75%,剩餘水量約2300萬噸,仍然維持堰塞湖紅色警戒,籲請民眾確實配合政府指令避難,並切勿靠近馬太鞍溪河道;考量山區仍有降雨土砂會持續流出,搶災搶險時應注意施工人員安全。」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成災 衛福部啟動8大應變 | 生活 | 中央社 CNA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天溢流,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目前造成14人死亡、124人失聯,今天上午堰塞湖疑似再度溢流,受創嚴重的光復鄉廣播疏散。

衛生福利部今天下午宣布啟動8大應變措施,包含撤離孤島地區的洗腎患者或孕產婦、掌握緊急醫療網絡運作、調度災難醫療隊、災區看診開藥及無人機送藥團隊評估支援、災民收容安置與心理照護、協調啟動社工關懷、指派具救災及重建經驗專人進駐花蓮前進協調所、強化災後防疫。

花蓮當地所有醫院動員,投入輪值花蓮光復醫療救護站工作。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強調,目前醫療量能充足,暫不需要調動外縣市人力支援,現在重點是配合內政部撤離人員,避免出現大量傷病患。此外,也正在評估當地衛生所是否堪用、當地慢性病患是否需要後送。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醫事司表示,在颱風海警發布後,立刻透過全國衛生主管聯繫機制,通知易致孤島地區的縣市衛生局,務必將洗腎患者、孕產婦撤離。同時啟動緊急應變小組,請6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確認及掌握所轄急救責任醫院運作情形,目前均運作正常。截至今天上午7時止,急救責任醫院收治緊急傷病患總計49人(出院人數為33人)。

在花蓮光復醫療救護站部分,衛福部指出,衛福部花蓮醫院院長林彥雄及1名醫師、2名護理師、5名醫療人員、1名行政人員,已到現場協助醫療照護;衛福部玉里醫院院長簡以嘉則率心理健康團隊,包含醫師、心理師、社工等各1人,提供災民心理照護。在災民收容與安置方面,目前光復高職體育館安置169人、大進國小306人、萬榮國小4人、鳳林樂活會館29人,合計508人。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衛福部動員民間社福團體與社工進駐安置所,啟動公私部門協力機制,像是花蓮家扶中心團隊已進駐光復安置所,協助盤點物資及提供急難需求、確認扶助家庭受災狀況等。

萬一民眾因洪水遺失健保卡,衛福部表示,可以『例外就醫』求診,藥物遭毀損或處方遺失,衛福部花蓮醫院、花蓮慈濟醫院、門諾醫院等派員至災區協助看診、處方;衛生局已提供單一窗口電話(03)8224750,會由支援衛生所協助民眾開方、領藥。

衛福部說明,若災民領藥有困難,藥師公會可提供調劑送藥,衛福部無人機送藥團隊也趕赴花蓮,評估支援送藥需求。食藥署亦積極協調藥品供應穩定。

醫事司指出,衛福部協調花蓮縣政府啟動一戶一社工就死亡家屬及傷者關懷服務,並聯繫花蓮縣社工師公會、慈濟基金會、家扶基金會、世界展望會等民間團體,依實際需求給予花蓮縣政府協助。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稍早透過新聞稿表示,將配合主管單位協助緊急醫療人力支援,必要時各縣市醫師公會將籌組醫療專業團隊,隨時待命前往災區支援。」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ailinhuang - 「集中」 非專業救難人員但有心者,可以透過長老教會捐助 (來源有下收補充,請...

@singjen - 為花蓮馬太鞍部落祈禱 長老教會關心花蓮光復鄉洪災 #長老教會 #花蓮 #馬太鞍 #...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 on Facebook

「1、現在光復泥濘太深,救援的人車進不來,唯一能進來的』收容中心』是大進國小;馬太鞍教會內有許多長者缺乏物資、食物等,也受困於此處急需救援。大馬部落尚有人員待救援,但目前第三波溢流也已經沖進來

2、災民安置現場,表示目前只有食物,亟需乾淨衣物、睡墊、女性內衣、小孩用品、衛生用品…等,希望各界幫忙。

3、災民憂心:堰塞湖仍然持續發生『溢流』,非常擔心是否會『潰壩』,能否往南撤離到富源、瑞穗更安全的地方。

4、災民表示目前不知道有問題要找哪個窗口做聯繫。

以上問題已同時通報災害應變中心。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需要救援者,先請打 119 報案,以利消防單位及時協助

👉 光復鄉災害應變中心03-846-0599位於光復糖廠

👉 〖避難所窗口〗
馬太鞍長老教會
曾培靈村長 0928-295-892
王梓安村長 0936-573-056
糖廠管理員室後面的親子館
曾秀琴 0955-514-994
光復國小
梁家瑋 0930-265-833
大進國小 葛小姐 0976-095-302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現場有陳瑩委服務團隊
謝安真主任0910710067
花蓮縣光復鄉東富村富田三街21號

物資建議:
1️⃣從花蓮南區叫貨,請廠商送往花蓮大進、大全、大興國小
2️⃣ 花蓮縣卓溪鄉新女力公益協會03-8885786願意協助將物資運送進去」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on Facebook

「【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體現況更新】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帶來無可挽回的傷痛,希望家園能早日復原,不要再有新災情🙏

📍和大家更新目前情形,今天上午以無人機空勘結果,溢流口下切了80米,目前蓄水面積約50公頃,蓄水量還有2,300萬噸(原本滿水量9,100萬噸)。

大家可以把堰塞湖想像成是一個土砂堆積而成的臉盆,原先裝了9,100萬噸水,水滿之後開始向外溢流,溢流同時也會帶走堆積在盆邊的土砂,因此盆緣會出現破口並逐漸下切與沖刷,今天早上觀測到堰塞湖的壩體因此下切了80米,估計昨日下午有6,800萬噸水流出,目前堰塞湖剩餘水量約2,300萬噸。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https://images.plurk.com/2kGScVRA4KB6lW947hmtIE.png https://images.plurk.com/1ngKbkmVphK4KTCV6Gw8Ug.png https://images.plurk.com/4mrE5pKHVfvBVcXx6GgbLi.png

由於造成堰塞湖的堆積土方達2億立方公尺,向前延伸堆積起長達2,300公尺的壩體,經過穩定度公式計算,在水滿外溢前,暫時沒有立即潰壩風險,但一旦溢流,則壩體會遭水流沖刷而有加速破壞的風險。所以我們設定了自然溢流、颱風或大豪雨導致溢流、五弱以上地震、管湧等四種可能造成壩體破壞的情境,研擬警戒與提醒疏散機制。」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林保署當天7次紅色警戒通報花蓮縣府 | 生活 | 中央社 CNA

立委指不處理堰塞湖 農業部:8月監測暫無潰壩風險 | 生活 | 中央社 CNA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劉世芳2週前委託監控馬太鞍溪堰塞湖 李鴻源:若沒做傷亡難想像 | 政治 | 中央社 CNA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嚴重災情,水利專家、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說,內政部長劉世芳2週前找他組專家團隊協助監控堰塞湖,並依模擬資料疏散約8000人,近一週內要回到家園的風險還是較高,呼籲災民儘快疏散。至於堰塞湖能否爆破處理,他說,『不可能,整座山怎麼爆破』。

李鴻源同時透露,劉世芳今天再度致電給他表達感謝,強調現在仍有近3000萬噸的水還沒下來,請他持續監控;李鴻源開玩笑對劉世芳說,『這是很好的朝野合作方式』。內政部根據這份資料疏散7000人至8000人,李鴻源直言,如果沒有事先做這個工作,造成傷亡恐怕更難以想像。」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報呱全世界 on Facebook

「身為一個合格的防災士,看到花蓮面臨災害時一連串的失當造成的損失實在感到很難過又生氣。

明明都已經提倡這麼多年的防災避難觀念、又處在易受災害襲擊的地區,為何還是完全沒準備的樣子呢?14人死亡、124人失聯這樣的災損其實都是可控的啊...

https://images.plurk.com/qLT7vT4W41VFjvCXnm3xF.png


🆘即便有事先警告、疏散居民,但仍有不少民眾來不急撤離被困在高處

- 我們可以看到媒體報導,災民到了部份收容所之後面臨到的是一個斷水斷電的收容所,即使有物資送達,卻仍只能『直接吃泡麵乾麵條』的窘境。這在在突顯出避難收容所運作失常的嚴重問題。

💒避難收容所必須具備:收容災民、提供醫療功能及救災物資存放等功能。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這些都必須列入每年定期檢討、更新,評估避難場所之適當性及安全性是否維持。

📌避難收容場所運作機制評估項目:
收容設備、衛生設備、用水設備、電力設備、照明設備、指示設備、醫療設備、通訊設備、糧食資源、生活用品。

即便是緊急臨時收容所也要以2️⃣週為原則,做相關設備和物資規劃和維持。

🗣誰該負責?

儲備管理及救濟物資配送第一線就是【區公所】
主要專責單位:民政 / 社會課

我就問人還在國外的花蓮縣長徐榛蔚,花蓮縣政府動起來沒?動在什麼地方?防災事前演練、儲備你們做了多少?

還是縣長不在,就只要派出地下縣長傅崐萁出來罵人就是救災了??

⚠️農業部早在7月20日就開啟相關監測,7月26日范斯高颱風襲台時,農業部成立『堰塞湖應變小組』並建立預警機制,且多次召開會議研商。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但傅崐萁遲至8月13日才在立法院提出協商。傅在臉書上寫:
『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草案』時,他已代表國民黨團提出附帶決議,要求將花蓮堰塞湖工程納入重建條例,並請行政院督導公共工程委員會、農業部、經濟部及花蓮縣政府擬定減災、監測、疏散及工程方案。減災措施包含建立預警系統、加強監測與評估壩體穩定性,並預測潰壩影響範圍。

➡️事實就是早在傅崐萁提出協商時,中央政府即已設立預警機制,而這回在潰堤前8️⃣也小時已預警。

問題在於,花蓮國在你們夫婦掌權多年的狀況下,你們做了什麼樣的防災機制?

前幾個月,徐榛蔚不是發了所謂的『防災包』嗎?有沒有人拿出來用?這次災害中裡面的物品又有多少是真的能派上用場的呢?」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滅失水位計立即安裝有風險 | 生活 | 中央社 CNA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原安裝在湖體水位計也滅失,林保署今天空勘認為立即安裝對工作人員有風險,將與專業團隊評估安裝與監測方式,以作為後續防減災工程規劃依據。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災情,原安裝在湖體水位計也因此滅失,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天協請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直升機支援,搭載相關人員至馬太鞍溪堰塞湖空勘,評估重新安裝水位計方式,以盡快恢復堰塞湖水位精準監測與評估。

根據今天林保署航測及遙測分署空拍航照研判,堰塞湖水位已較23日最高水位降低114公尺,目前湖面面積約15.5公頃,蓄水量700萬噸,溢流並導致壩體大幅下切後,蓄水量僅剩原本最高水位的8%,目前持續溢流,壩體下刷。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林保署花蓮分署表示,空勘後發現堰塞湖壩體原有地形地貌均大幅改變,且造成堰塞湖的崩塌坡面仍不斷有落石情形發生,近期若要立即安裝水位計,工作人員恐面臨相當大風險,花蓮分署將與專業團隊評估水位計的安裝與監測方式,以利掌握湖水高程及作為後續防減災工程規劃關鍵依據。」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馬太鞍溪堤防早損壞釀災? 水利署:7月已修復 | 產經 | 中央社 CNA

「經濟部水利署今天表示,外界所指的是去年因颱風康芮受損之馬太鞍溪右岸光復3號堤段,但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在今年7月已完成修復,這次堤段被沖毀主因是溢流量超過堤防設計流量所致,非事前存在缺失。」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9/29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Wen-lian Chang on Facebook

「論『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的整治

親愛的同學:

在氣候變遷,重大災害頻傳的時代。我期待你們在思考未來的學習,選擇的科系,與專業的養成時,願意考慮『土木與水利』、『地質與工程』『水土保持』等的相關領域。

在二十一世紀,類似『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造,成重大的傷亡與破壞的災難,還會不斷的發生。不只在台灣,也在世界各處。

我是台灣大學的教授,在『水利與防災』這領域三十多年,我對『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分享一些看法。但我不是要學生知道我的結論,而是怎麼樣思考這問题的邏輯。

我相信我的學生,比我優秀,他們在許多單位當主管,會做的比我好。我思考這問题的邏輯是: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第一, 由『地質』切入。花蓮西側的中央山脈,大都是『片岩(schist)』,這種岩石承受應力很低,結構軟弱,岩石易風化,片岩為主的邊坡容易滑動。

在地震時(尤其上下震動後,又左右搖動),非常容易大量土石方,自山上滑落。若加上颱風大雨,滑落大量土方岩石,阻塞河道,在V型的谷中,形成堰塞湖。

在工程學上,防止『片岩』的邊坡滑動,極為困難。大都用柱型的樑柱固定,但只用在邊坡基腳,或是低處,無法用在高處。

第二, 由『土壤』論之。片岩風化的土壤,大都是細質『黏粒』,很容易,造成河道淤積,使河道變淺。暴雨時,強勢水流容易溢堤,或是沖毀堤防,造成淹水。

第三,由『地下水』論之。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片岩組成的山脈,地下水經由軟弱片岩的岩層之間,形成儲存地下水的隱藏性水庫,土石滑落,形成堰塞湖後,即使不下雨,地下水持續流出,進入溪流,給堰塞湖水量。

馬太鞍堰塞湖的水量,不是完全對應降雨,而是源源不斷,來自的地下的地下水。

堰塞湖水量,在壩體上方溢流後,儲水量一時減少,還是非常危險,因為地下水會補注。

天然土石壩體的水位,還會提升,造成壩體水量滲漏,又再產生災害。

第四、由『地面水』論之。馬太鞍河道,自中央山脈幾乎以直線向東流向平原,碰到海岸山脈,幾乎以直角,流向北流向鳳林、壽豐,這種直角轉向的河流,高度沖擊,容易造成決堤。

清朝時期與日據日期,這裡已經發生多次水災。早期在地的阿美族人,與後來的漢人,在此開墾,由於馬太鞍溪水含黏粒,非常混濁,大都引山區湧泉,如「馬佛湧泉水路」灌溉。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1899年,日本人前來光復鄉種甘蔗,也大都引海岸山脈的水。『馬太鞍圳』會分一部分的水量,但是單一分水,取水有限。

缺乏分水灌溉的溪流,我們都要注意,河道會改來改去,即使有堤防約束,也容易潰堤,造成淹水。

第五、森林破壞。1910年,鳳林、光復山區是日本重要的伐木區,過去伐走雲杉、扁梅、紅檜、鐵杉,砍伐到1939年,這對日後整個山區的水土保持,是巨大的破壞。

整治溪流是由上游的森林開始,馬太鞍山區應該植本土性的樹木種子,積極護林。

第五,馬太鞍溪流堰塞湖的防災治理。

該地區土石脆弱,絕對不能用炸藥爆破,因為山區的土石會在震動爆破後,會持續滑落。

當堰塞湖的天然壩體一形成,就要評估壩體結構應力的分布圖,要用空拍,測定壩體土石堆積的地形、地貌、等高線,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判斷對水壓的承受壓力分佈,進行開挖『洩洪道』,越早做越好。等到水位提高,就難了。

堰塞湖的土石堆疊是自然結構,非常不均勻,水位提高後,鬆散處容易先造成『壩體滲水』,這才是最可怕之處,任何的壩體滲水,比壩頂溢流,更可怕。壩體滲水,會越破越大,大量的水沖出。

最佳的防治,先是『壩體結構』決定洩洪道。如果洩洪道未做,就要去補『壩體滲水』,穩定自然壩,與自然霸共處。

如果『壩體滲水』又未做,利用馬太鞍山區落下的砂土,用人工堆積的方式,在山谷,利用地形,堆置成數個小型的壩體,讓堰塞湖壩體洩流時,後面的幾個串聯式人工堆塞的臨時壩,可以減弱堰塞湖潰壩十,巨大的洪峰流量。

如果『洩洪道』開始未做,『壩體滲水』又未補,串聯式人工堆塞的『臨時壩」又不做,就要趕快浚深馬太鞍溪『主流道』,讓水流流在流心,不去沖刷溪邊的堤防。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如果主流道又不浚深,就要發動百姓、軍隊,一起努力,拋石頭,堆沙包,抗洪護堤。

如果這抗洪護堤又不做,堤防也不加強,甚至容許河道有數個堤防破口,或是想用臨時性的堆積防洪,好讓砂石車還可以進出,實在荒謬。

我們是一道關、一道關、又一道關的失守,該做不做,有問題就想大家都要撤退,這是什麼心態? 就產生今日的悲劇。

最後一點,長遠之計,國家高層要思考在台灣的海岸外,設計「棄土場」,讓陸地上棄土、溪流的所挖,有可去之處。作成人工海外延伸的陸島,作為以後花蓮大型飛機場的所在,或是國際大型輪船的停泊港,這才是化苦難為祝福。

不然,許多人帶鏟去光復清淤,請問,那些淤泥又到何處去?下一次大雨,會成為他處的危險。」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