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鬼才之道》是同溫層心目中近幾年最棒的陰性敘事之作,但美好的作品背後卻藏著其他女性的傷痛。為什麼這群有話語權的創作著都宛如人格分裂一樣,在作品中盡情歌頌女性情誼與陰性力量,同情渺小平凡的弱者,創作之外又不知恥地剝削女性。

每當某部分群體樂於譏諷台灣「女權過高」、「女性創作是搭女權順風車」,請先看看眾多#metoo受害人的心聲,以及各產業結構的男性利用權勢欺壓女性的惡行。正因為這個社會女性太容易被奪聲,所以我們才要不斷訴說自己的故事。女性的發聲,無論多少遍都遠遠不夠,因為這個世界就是有這麼多妖魔鬼怪。

獨家/《返校》《鬼才之道》編劇蔡坤霖被控長期權勢性騷 狂寄猥褻詞彙信「如果能抓你胸部、在你體內射X」 -...
獨家/受害者揭《鬼才之道》編劇蔡坤霖權勢性騷套路!填「性慾調查」、自詡未來文化部長、放話「未來20年這產...
獨家/《鬼才之道》已婚編劇蔡坤霖被爆性騷、說服女學員搞不倫 9月底出任高雄文化局編劇計畫總導師「一對一共...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蔡坤霖在Line對話或溝通信件中,經常有意無意提及自己與知名人士的交情及合作案,例如《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導演程偉豪、監製金百倫、《美國女孩》導演阮鳳儀等,或是與《鬼才之道》導演徐漢強關係良好。被C小姐拒愛後,蔡坤霖更頻繁凸顯自己的人脈地位,讓C小姐不敢揭發他的惡行,深怕蔡的勢力會害她失去工作⋯C小姐直言,正因蔡掌握豐富資源,才會吸引許多年輕編劇,面對蔡的情緒操控或騷擾,也不敢拒絕或質疑。」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這種騷擾在職涯發展層面形成了「必要勞動」,否則得承擔拒絕後的報復與邊緣化風險,這讓許多女性選擇忍耐或逃避,進一步鞏固了男性中心的創作網絡。陳蔚爾的案例顯示,即便是有才華、有作品的女性創作者,也難以擺脫這種結構性的困境。她的專業能力獲得認可,但這份認可總是附帶著性化的期待,讓她無法純粹地享受創作的成就感。亦即男性可以百分百全心投入創作,女性只能於倖存中,將殘餘的1%心力用來創作。

https://opinion.cw.com.tw/...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蔡坤霖後續的回應,內文十分詳細,有關注此事件的朋友可以自行點連結:

蔡坤霖 on Facebook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而C小姐後續也委託律師聲明,請見:

Pat's Legal Atelier on Facebook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出於無罪推定原則,不能妄下定論。但忍不住想說,這些「行為人」果然都是同一套SOP,先是否認、撇清關係,再來使出父權大法:瘋女污名或蕩婦羞辱,聲稱對方心懷不軌、投懷送抱不成而由愛生恨、過度妄想、精神不穩等等。

面對#metoo事件,最重要的便是拋開「完美受害者」的執著,無須指責對方為何當初不懂拒絕、沒有及早發聲。諸多的#metoo事件都牽涉到權力不對等,必須考慮當事人得面對利益、人身安全、聲譽侵害的危機,無法嚴詞拒絕。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蔡坤霖的第二篇回應,有關注此事的朋友可以自行點連結。

態度非常強硬,顯然也很在乎自己形象。至於真相如何,相信當事人自己心有定論。

蔡坤霖 on Facebook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台灣影視編劇協會的聲明,關注職場性平價值。

台灣影視編劇協會 (@screenwritersguildtw) on Threads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