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真田幸村
生成式AI曝險度高的職業新鮮人就業下滑,軟體與客服尤為明顯
這次換史丹佛大學的研究顯示: AI 影響軟體和客服產業甚鉅
美國人工智慧高曝險職業中,22至25歲新鮮人就業自2022年底起下滑約6%,軟體開發與客服最明顯,相對35至49歲就業持續增加,衝擊集中於自動化應用。
美國 AI 經濟版圖呈現 AI 落差正擴大中,職場階層也深受影響,中低階工作恐出現部分斷層
布魯金斯學會報告則說,美國 AI 分布不均衡,人才和資本集中在美國少數都會區域,希望國策減少落差。
@ivanusto - 簡單說,這是一個發生中且影響會擴及到各國的事態,繼 #資訊落差 後,這裡我自己權...
延續 AI 對全球就業市場影響的議題
機器狼🤖AI化再生產
機器狼還沒到讀大學的年齡,但好期待有一天能體驗看看汪 (*´▽`*)
永遠的真田幸村
根據美國的人力資源與薪資服務公司Automatic Data Processing(ADP)提供的龐大薪資管理資料,觀察至2025年7月,高度涉及人工智慧的職業中,22至25歲群體的就業,從2022年底起明顯減少,其中軟體開發與客服職務最為明顯。相較之下,35至49歲在相同職類中就業則持續增加,反映出整體就業擴張下,年輕族群的機會正被壓縮。
永遠的真田幸村
這樣的差異主要因爲自動化導向的人工智慧應用,能直接取代原本由新進員工執行的任務,使得入門級受僱人數明顯萎縮,相較之下,要是人工智慧扮演的是協助人員完成工作的增強型工具,便沒有造成同樣幅度的減少,部分職缺甚至有所成長。薪資方面,無論年齡層或人工智慧曝險程度如何,年薪基礎薪資走勢差異不大,顯示目前的影響集中在職缺數量,而非薪酬水準。
永遠的真田幸村
另外,布魯金斯學會報告說明了如果 AI 發展不均對美國市場帶來的影響有這些,
人才流失風險:若深度資源只集中於少數地區,其他地方的潛力可能被黑洞般吸走。
創新鏈斷裂:缺乏地方研究動能,這意味著創新、新發現與創意,很難在地方轉化為生產力。
採用遲滯危機:在非 AI 重點區域的地方,當地企業未能快速將 AI 技術融入流程,導致整體效率提升陷入停滯。
載入新的回覆